省科學院測試分析所研發檢測溶液-生物鈀離子的新型螢光探針

2020-12-18 瀟湘晨報

鈀(Pd)元素化合物是多種化學反應的高效催化劑,也是航空航天、醫療器械、汽車製造業不可缺少的關鍵材料。工業生產所排放的鈀廢物會對土壤、水資源造成汙染,被人體攝入後鈀離子可與DNA、含硫醇的胺基酸、蛋白質和維生素B6發生配位,幹擾細胞進程,還會引起過敏反應,如刺激眼睛和皮膚等,對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構成威脅。傳統的鈀檢測技術靈敏度雖高,但大都需要精密的儀器、熟練的技術人員及相對繁瑣的樣品前處理步驟。此外,儀器檢測並不適用於生物體系。因此,開發具備生物相容性的鈀快檢技術對環境中鈀離子汙染的風險評價具有重要的意義。

螢光探針具有操作簡單、響應快速、靈敏度高等特點,尤其適用於生物體系的可視化檢測。廣東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所環境汙染與風險評價研究團隊設計開發了一種基於氟硼二吡咯(BODIPY)的新型小分子螢光探針應用於溶液及生物體系鈀離子快速檢測。在溶液體系及檢測試紙上,探針均能夠快速表現出對鈀離子的螢光信號增強響應(「OFF-ON」),手持紫外燈下肉眼可查;探針抗幹擾性強,具有極高選擇性(圖1);檢出限低至納摩爾濃度,處於目前文獻報導的鈀離子螢光探針前沿。體外細胞實驗表明,探針具有良好的細胞通透性,可應用於A549人非小細胞肺癌細胞內鈀離子螢光成像(圖2)。該探針可製備成為試紙或試劑盒等檢測產品,應用於環境鈀汙染檢測及人體鈀攝入的早期健康風險預警。

相關應用研究成果以「A Boron Dipyrromethene-Based Fluorescence 『OFF-ON』 Probe for Sensitive and Selective Detection of Palladium (II) Ion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Live Cell Imaging」為題發表於《Chemistry - An Asian Journal》。上述工作得到了廣東省科學院建設國內一流研究機構行動專項資金項目的支持。

論文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sia.202001144

圖1探針及檢測試紙對鈀離子的高選擇性響應(紫外燈下肉眼可查)

圖2 A549細胞內鈀離子螢光成像

(省科學院測試分析研究所 陳曉非/供稿)

【來源:廣東省科學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CCS Chemistry | 「特洛伊木馬」螢光探針—精準甄別「超級細菌...
    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雷曉光課題組與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胡海宇課題組合作,基於特洛伊木馬策略發展了新型螢光探針,首次實現「超級細菌」-銅綠假單胞菌在複雜生物環境中的快速、高特異性甄別,為銅綠假單胞菌體內外快速、精準診斷、指導臨床用藥提供可視化工具。
  • │一種用於區分Cys和Hcy的快速響應的、單波長激發的比率螢光探針
    螢光探針具有靈敏度高、選擇性好、操作簡便、無創檢測等優點,是檢測和成像細胞內Cys和Hcy的有效工具。然而,由於Cys和Hcy具有相似的化學結構(差異僅在於一個亞甲基)和化學性質,因此對它們進行區分非常具有挑戰性。到目前為止,只有少數螢光探針能夠區分Cys和Hcy(Scheme 1)。
  • ...螢光免疫分析儀及基於稀土納米探針的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
    同花順金融研究中心4月26日訊,有投資者向壘知集團提問, 你好,請問公司子公司廈門奧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產品新型冠狀病毒IgM/IgG抗體即時檢測試劑盒是否已經開始出口於國外的義大利,歐盟等國,以及美日韓等國?
  • J-螢光探針:使用內消旋硫酯BODIPY的基於天然化學連接的半胱氨酸和氨肽酶N螢光探針
    將硼-二吡咯亞甲基(BODIPY)染料設計開發為螢光團已經取得了相當大的進展,據報導其應用範圍已經從生物大分子和小氧化還原活性物質到pH和金屬離子。儘管如此,到目前為止,螢光響應的信號轉導機制仍然局限於少數幾種方法:光誘導電子轉移的調製、Förster共振能量轉移或分子內電荷轉移。這幾個機制幾乎包含了所有已報導的螢光探針的設計。
  • 55家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原料廠家匯總——分子診斷篇
    體外診斷原料是IVD整個產業鏈中的關鍵一環,對診斷疾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包括對傳染病診斷、激素診斷、基因檢測、靶向藥品前測試等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 (COVID-19)疫情中原料廠家積極響應,快速研發出了試劑盒必備的重要原料!
  • 萬孚生物成功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B.1.1.7突變毒株鑑別檢測試劑盒!
    為助力應對新冠突變病毒對全球疫情防控帶來的影響,萬孚生物第一時間組織科技攻關團隊快速研發新冠突變病毒鑑別檢測試劑盒,目前已成功研發出用於鑑別新型冠狀病毒 B.1.1.7突變毒株的核酸檢測試劑盒,試劑選取S基因中的主要突變位點 N501Y和缺失突變位點 HV 69-70del,進行鑑別檢測。該試劑可以實現區分B.1.1.7突變毒株和非突變毒株,搭配多重螢光PCR平臺使用。
  • 你的愁你的樂 螢光多巴胺探針能「看到」
    此前,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毓龍實驗室開發了一系列監測神經遞質的螢光探針,其中包括第一代多巴胺探針。10月22日,李毓龍實驗室與美國紐約大學和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合作,在《自然·方法學》雜誌在線發表論文,報告了新型紅色螢光多巴胺探針和第二代綠色螢光多巴胺探針的開發應用成果。
  • 廣州檢測室戰「疫」:日篩病毒樣本萬份 5天研發出試劑盒
    受訪者供圖據了解,1月13日,達安基因在獲得新型冠狀病毒的基因序列數據後,迅速開展研發,第一時間研製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核酸檢測試劑盒(PCR-螢光探針法)》,成為首批全國發布研製針對性檢測試劑盒的兩個廠家之一,同時也是廣東省內首家。位於廣州科學城的華銀醫藥稱也在1月13日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螢光PCR法)》,劑型可選常規液體或全組份凍幹。
  • 《分析試驗室》 2019年第5期目錄及摘要
    摘 要: 以吲哚為原料,通過修飾8-氨基喹啉合成了一種新型的可以選擇性檢測Fe (Ⅲ)的螺吡喃探針(8-AQ-SP),考察了該探針的光譜性能及其對常見離子的選擇性測試,並進行了實際水樣的加標回收檢測。結果表明,15種金屬離子中,該探針只對Fe (Ⅲ)有選擇性猝滅,並且通過肉眼可以觀測到明顯的顏色不同,實際水樣檢測中加標回收率96.4%~103.7%範圍內。該研究為新型螺吡喃探針的開發和實際水質的監測研究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
  • 走進20家新型冠狀病毒檢測實驗室 探尋病毒確診檢測流程
    具體檢測流程包括標本採集、新型冠狀病毒的實驗室檢測、實時螢光 RT-PCR 方法檢測新型冠狀病毒核酸等,同時對病原生物安全實驗活動提出了具體要求。(詳細流程見文末《技術指南》附錄)將需要哪些檢測儀器?本指南主要介紹目前已經比較成熟、易於實施的核酸檢測方法。一、標本採集(一)採集對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疑似聚集性病例患者, 其他需要進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診斷或鑑別診斷者,或其他需 要進一步篩查檢測的環境或生物材料(如溯源分析)。
  • 1滴血10分鐘完成檢測 華西醫院成功研發多款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
    近日,由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麻醉與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教授、耿佳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與實驗醫學科應斌武教授帶領的臨床團隊緊密合作,聯合攻關,相繼成功自主研發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多重螢光RT-PCR法)」和「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IgG/IgM抗體聯合檢測試劑盒
  • 三家生物科技公司確定成為多地疾控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核酸檢測試劑...
    記者 | 謝欣 編輯 | 1 武漢肺炎病毒疫情牽動著每個人,而與此同時包括華大基因、西隴科學、碩世生物、科華生物、達安基因等多家生物科技公司均宣稱已經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的檢測試劑盒,上述公司也股價也應聲上漲。
  • 科學戰役丨新型冠狀病毒藥物、疫苗研發進展情況如何?
    1月30日,從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獲悉,該院與南開大學藥學院組建的新藥開發聯合攻關團隊,通過篩選和既往藥理信息的綜合分析,觀察到多種藥食同源的中藥中含有抑制病毒與受體結合的潛在活性分子,可為中醫藥方劑的配伍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防治提供一定的信息。
  • 一種高特異性的次氯酸鹽螢光素衍生物用於活細胞成像
    本期小編分享一種新的螢光探針,其在水緩衝溶液中對次氯酸根陰離子的檢測具有較高的靈敏度和選擇性。該探針具有高的水溶性、pH穩定性和高的生物相容性。一種可能的檢測機制是HOCl將C=N鍵氧化成醛,從而產生明亮的發射。
  • 量子化學計算揭示PeT螢光探針的發光原理
    PeT螢光探針中,螢光團與受體之間存在著光誘導電子轉移,對螢光有非常強的淬滅作用,因此在未結合客體之前,探針分子不發射螢光,或螢光很弱,一旦受體與客體相結合,光誘導電子轉移作用受到抑制,甚至被完全阻斷,螢光團就會發射出強烈螢光(見圖1)。圖1.
  • 助力新冠病毒檢測:螢光定量PCR儀器生產企業匯總
    要檢測出新冠病毒,首先需要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由於核酸檢測試劑盒需要針對特定的病毒進行單獨研發生產,這就造成了在疫情前期確診病例較少、而後期確診病例直線上升。同時,要做到最終檢測確診病毒,就需要使用到實時螢光定量PCR儀,該設備能否檢測確診病毒的關鍵,其工作狀態如何,將直接影響病毒檢測的效率和精準度。
  • 離子色譜法--色譜世界
    離子對色譜在生物醫藥樣品中離子性有機物的分析、工業樣品中離子性表面活性劑以及環境與農業樣品中過渡金屬離子配合物的分析方面非常有用。  11. 離子相互作用色譜法ion interaction chromatography, IIC 又稱離子對色譜法或流動相離子色譜法。參見「離子對色譜法」。  12.
  • 省科技廳關於2017年湖北省技術創新專項(重大項目)擬立項項目的公示
    湖北日報訊根據《省人民政府關於改進加強省級財政科技項目和資金管理的實施意見》(鄂政發〔2015〕40號)有關規定,2017年湖北省技術創新專項(重大項目)經市州和高校院所推薦、專家評審,擬同意立項190項。現將擬立項項目名稱、承擔單位等向社會公示。
  • 科學家揭示螢光團缺電子性在近紅外螢光探針識別機制中的作用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韓克利、樸海龍與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XtalPi)的科研團隊合作,發現穀胱甘肽轉移酶(GST)螢光探針分子的整體識別性能受控於傳統意義上的識別基團,且與螢光團的缺電子性相關。
  • 綜述《材料快訊》分子檢測和生物傳感的響應型水凝膠自下而上工程
    已經開發出了能夠檢測多種分析物的水凝膠,包括無機離子,碳水化合物,硫醇,氣體,生物分子(核酸和蛋白質),甚至是微生物,例如細菌和病毒。由於在分子水平和生物相容性方面具有自下而上設計的附加優勢,使用水凝膠傳感器進行分子檢測通常很容易執行,並且水凝膠可以與電子設備集成在一起以提高檢測靈敏度,或者與生物醫學設備集成用於體外和體內學習。新加坡材料研究與工程學院Jason Y.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