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這一輩子,有知己二三,就足夠了,無用的社交,只會浪費你大量的時間。
生活中,很多時候所謂的合群,只是一種虛假的表象,別看有些人,手臂一揮就能找來一群酒肉朋友,一天到晚特別地忙,其實,真正能幫上忙的朋友,並沒有幾個。
平時沒事情的時候,看起來大家都很是親密,實際上,真正等到你需要幫助的時候,都躲遠遠地,看你的窘迫;其實,越是合群的人,越平庸,而不合群的人,反而更有本事,更容易成功,因為他們會把那些無效社交的時間,用來專注自己,提升能力,精進自我。
在一個人的的獨處中,堅持努力,默默付出,突然有一天,功成名就,成為了別人所仰望的存在。
人,不是水,更不是人民幣,可以在任何情況下和任何人都能融洽相處,當你身處一個不適合的群體時,千萬別為了合群委屈了自己,勇敢地離開那個群,向更適合自己的更高層次的群體邁進,要知道,你的優秀,不能因為要合群而變得失去光芒。
只有獨處的時候,你才有機會真正地做自己,思考自己,思考人生,思考當下的處境,思考未來的規劃,反而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的。
不合群的女人,往往最會享受寂寞。
「不合群」,並沒有什麼不好,活得高級的人,往往都是很會享受寂寞的。
年少輕狂的時候,最害怕寂寞,總喜歡追尋刺激,喜歡找尋熱鬧,想處在人群的中央,因此,交了很多朋友,花費了好多時間,熱鬧了很久,只要不孤獨就好。
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心智的成熟,閱歷的加深,再也不像年少時那般不顧一切了,也不再像過去那樣湊熱鬧了,看著身邊的朋友一個個漸行漸遠,人心一次次的漸行漸冷,開始慢慢喜歡上了一個人的獨處,愛上了一個人的寂寞,迷戀上了一個人的孤獨,不再害怕身邊沒有朋友,不再擔心生活沒有熱鬧,因為看懂了人情,明白了冷暖,終是懂得了,不合群,並沒有什麼不好,原來活得高級的人,往往都最是享受寂寞。
人生路上,堅守著自己的方向,朝著自己的目標,亦步亦趨的耐著性子前行,不再奢望有人同行,不再奢求有人懂得,更不會再期望與所有人都和諧相處,討好所有人的喜歡,所以,不再勉強自己去合群,更不會再跟那些汙濁之人沆瀣一氣,雖然很不合群,總是一個人孤單,可自己的世界是乾淨的,是安靜的,內心是滿足的,是快樂的,生活是充實的,日子是自在的。
面對孤獨,不害怕,不反感,甚至是刻意追求孤獨,享受寂寞,清晰自己的方向,在孤獨之中奮力前行,漸漸變成了強者的習慣;面對寂寞,不會感覺是無盡的黑暗和迷茫,反而內心很是安定和堅決。
不合群的女人,懂得享受一個人的自由,追求自己內心的歡喜。
曾經,對於外人總是笑臉相迎,不外露情緒,儘量將自己的個性磨平,再磨平,想要融入一個不願意融入的圈子,想要讓自己看起來很「合群」,往往自己活成了別人的樣子,卻忘了自己的生活。
喜歡安靜的人,未必比喜歡熱鬧的人活得差,因為低質量的合群,往往不如一個人的獨處,真正把自己活得高貴的女人,往往都不喜歡合群。不合群,只是在尊重內心感受的前提下做出的選擇,要知道,真正優秀的女人,絕不會因為不合群而感到愧疚,相反,她們會摒棄那些令自己不開心的外因,活出自己的逍遙和自在。
不與人違心結交,不偽裝笑臉相迎,自己又不缺衣少食,不求別人,自己有自己的事情要做,不依靠別人,何必非要為別人而改變自己,變成別人喜歡的模樣呢!
尊重自己的感受,不丟人。俗話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自然不能貶低自己去迎合他人,融不進的圈子,沒必要強融,不理解你的人,不必浪費口舌去解釋;討厭你的人,沒必要費力去討好。
合群這件事,本身就帶著委屈自己的勉強,表面上看起來一切都很好,其實很多人表現的都不是真實的自己,在迎合群體的時候,也會慢慢地弄丟了自己。反而,那些不合群的人,她們從容地享受著一個人的時光,不願意把時間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面,有自己獨立的生存能力,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追求,很是明白生活是自己的,不管身邊有沒有人陪伴,懂得自己好好把握,靜靜享受。
不合群的女人,站得高,看得遠,活得明白。
人生很多路,都是一個人走的,那些出現在你生活中的人,總有些是為了打破你的規律而存在的,不合群的人看得更明白,知道自己的生活是自己的,有些時候必須用拒絕,來保護自己的生活規律。
不合群的女人,喜歡獨處,是因為她們活得最通透,最明白,人生路上,很多人走著走著就散了,好著好著就陌生了,人情涼薄,世態炎涼,平時好友無數,關鍵時刻卻沒有一個人伸手援助,最後還得靠自己,那麼多吃喝的朋友有什麼用,那些談天說地的朋友有什麼意義,當人生困境的時候,沒人願意關心你的苦悶,沒人願意陪你聊心思,沒人願意安撫你的傷痛。
所以,不合群的女人,生命是舒展的,靈魂是輕盈的,不浮躁,不計較,不糾纏,不耿耿於懷,早已從夢境中醒來,不再做毫無意義的掙扎,不再隨波逐流,活得很是清醒,有苦不傾訴,有淚自己擦,有傷自己療,在安靜之中,看淡人生得失,看透人情冷暖,洞察世態人情,沉默而堅強,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不與人爭,不與人比,不與人炫,始終堅持過著自己的小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