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的貴族等級全普及

2021-02-18 會佔卜的黑天鵝

英國的貴族由來已久,延續至今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中國很多豪門人士都會特意把孩子送到英國的私立學校,希望把孩子培養成真正的貴族。傳統意義上的英國貴族精神遠非極盡奢侈與權勢,而是推崇英勇、正義的高貴人格。在二戰時期,貴族身份的士兵死亡率遠高於平民軍人。和中國封建時代類似,英國的貴族階層也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中國古代的爵位基本分為「公、 侯、 伯、 子、 男」五等,所以人們也依此來翻譯英國的爵位。英國的爵位體系大概可分為世襲貴族、終身貴族和「平民貴族」(從男爵爵位和騎士爵位)三大類。

英國王室

在英國的貴族金字塔上,位於塔尖的當然是王室。首先是國王或女王(包括王太后)King/Queen,現任的是伊莉莎白女王二世,接著是王室的後代及其他家屬成員們,在英文裡往往被統稱為Prince/Princess,比如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 Prince Philip,也被稱為愛丁堡公爵Duke of Edinburgh。又如王儲Crown-prince就是查爾斯王子,查爾斯王子是女王長子,傳統上,君主的長子會被冊封為威爾斯王子 Prince of Wales 和康沃爾公爵 Duke of Cornwall;次子會被冊封為約克公爵Duke of York。 關於約克公爵還有一個神秘的歷史現象,就是除了第一代受封者外,往後被封為約克公爵的王子要麼繼承王位, 要麼死後都沒有男性繼承人, 比如現在的安德魯王子膝下就只有女兒。

對於王室成員,會有特定的英語文法稱謂,比如對國王要稱「Your Majesty」,間接提及時用(His/Her Majesty,簡寫為HM),對親王、王子和公主王室成員則稱為「Your Highness」,間接提及則是(His/Her Royal Highness, 簡寫為HRH)。

傳統世襲貴族

王室成員以下,便是傳統世襲貴族「公、侯、伯、子、男」五爵了,之所以說是傳統爵位,是因為現今社會, 國王很少再冊封新的世襲貴族了。

● 公爵(Duke/Duchess)

作為世襲貴族的第一等,其詞源原意是「領袖、統帥」,早在羅馬帝國時期,這一封號常常被授予開疆拓土的功勳統帥。 在歐洲歷史上, 羅馬帝國滅亡後,各個軍隊首領紛紛建立自己的小藩國,便用此為稱號(Dux或者Herzog),後來經過各種兼併,這個稱號就慢慢變成了一些帝國裡的爵位,時至今日依舊有一些大公國或親王國的存在並變成獨立國家,我們為將其國家元首與其他帝國的爵位區分開,稱這些大公國或親王國的元首為「大公」,比如摩納哥大公。 公爵這一爵位在英國歷史上出現時間較晚。英國歷史上曾經有康沃爾公國,蘭卡斯特公國,約克公國等,但他們和歐洲大陸上的那些公國相比,獨立性和權力範圍都小很多。一開始這些英國的公國大都是君主分封給王室宗親,並授予公爵爵位。慢慢的,英國君主不再建立公國,公爵爵位也開始授予王親以外的功勳卓著的重臣。現代社會,君主也幾乎不再新冊封王室成員外的公爵了,今天的英國大約還有二十位非王室成員公爵在世。在正規場合,公爵穿深紅色的絲絨外套,帽子上鑲四條貂皮,其冠冕上有一個金環,上飾八枚金葉片。國王則稱公爵為「我們真正可信和最為敬愛的夥伴。」

● 侯爵(Marquis/Marchioness)

最早來自德文,原意是藩侯、方伯, 即我們所謂的封疆大吏,在英國歷史上,侯爵最早指的是威爾斯地區的邊疆領地主,大約到了15世紀,侯爵慢慢演變為了英國貴族階層的第二級爵位。由於這樣的歷史來源,使得獲封侯爵的數量是五等爵位裡最少的。在正式場合,侯爵穿紅色絲絨外套,帽子上有三條半的貂皮,冠冕上鑲一個銀環, 上飾四枚金葉和四個銀球。

● 伯爵(Earl/Countess)

伯爵是最為大家所熟知也是英國歷史上出現最早的爵位,詞源也來自英文詞,是由古英語eorl轉化而來;在英國歷史早期,因王權不夠強大,英格蘭廣大地區曾劃為幾個較大的伯爵管轄區(great earldom),之前的伯爵多是鎮守一方的諸侯。他們大多是一人治理數郡,所以又被稱為「方伯」。14世紀以後伯爵的數量便開始增加。 不過我想大家熟知伯爵的原因很多是因為「伯爵茶」吧……在重大正式場合,伯爵穿著鑲有白色毛皮邊的紅色絲絨外套,軟帽上縫鑲著三條貂皮,冠冕上有一鍍金銀圈,上沿飾有8個銀球。

● 子爵(Viscount/Viscountess)

這一稱號源於法國,原意類似於我們說的「郡守」,子爵處於世襲貴族的第四級,最早是伯爵的副手,不過在歷史上,子爵有時也會是權傾一方的諸侯。大家可能對子爵不是很熟悉,電視劇裡也很少說哪個哪個子爵對吧……那麼委媛就告訴你,那個說出「知識就是力量」的「法國就是培根」,啊別鬧,是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st Viscount St Alban)就是子爵。子爵帽子上有兩行半貂皮,冠冕上加一銀環,飾有6個銀球。

● 男爵(Baron/Baroness)

是五等貴族階級裡的最末一等,也是進入英國上議院(House of Lords)的最末一等。英國的男爵出現於11世紀。到12世紀初國王把大部分的世俗貴族都被封為男爵。其中少數與王室關係密、封地較多者又被稱做「大男爵」,其地位在伯爵和男爵之間。後來,大男爵中的顯赫者升為伯爵,其餘也就慢慢變為普通男爵。正因當時男爵在世俗貴族中佔了很高比例,以至於「男爵」一詞長期作為貴族的集合名詞使用。1387年至今,居於5級貴族之末的男爵始終人數最多。在正式場合,男爵穿著與伯爵同樣的外套,帽子上鑲有兩條貂皮,冠冕上有一淺色銀圈,飾有6個銀球。

世襲貴族也具有非常嚴謹繁複的稱謂。對公爵、公爵夫人(Duchess)尊稱為「Grace」。直接稱呼時用「Your Grace」(大人、夫人),間接提及時用「His(Her)Grace」。用在信封或信的開頭可尊稱為「His Grace the Duck of XXX」(公爵大人)或「Her Grace the Duchess of XX」(公爵夫人)。侯爵、伯爵、子爵和男爵都可以稱為「Lord」(勳爵)。直接稱呼時,都可稱「Your Lordship」。間接提及時可用「Lord +姓」或「Lord +地名」。信封上或信的開頭分別稱「My Lord Marquis」或「My Lord」。

終身貴族

以上的五等貴族是傳統的世襲貴族,不過最末的「男爵」同時也是非世襲終身貴族的冊封爵位。終身貴族是根據1876年的《上訴權法案》(Appellate Jurisdiction Act)和1958年的《終身貴族法案》(Life Peerage Act)而設立的,所有的終身貴族都會擁有男爵爵位,只授予一人而不可被世襲。 每年有兩次冊封貴族的機會,一次是在君主生日,一次是在新年。英王冊封終身貴族的目的一是為了表彰具有突出貢獻的人士,二也是為了使得某些人士進入上議院而冊立的。比如,首相可以把對國家有貢獻有威望的人,提請國王加封為終身貴族,其貴族等級相當於男爵,並成為上議院終身議員,但該爵位不能繼承。目前這已經成為首相報答政界好友、私人至交、黨內保護人的一種方式。另一類是法律貴族,由於英國上議院也是英國的最高上訴法院,需要有一些具有專門法律知識的人參與司法審判活動,因此,由首相提請少數法律專家為終身貴族。自從英國議會通過1999年上議院法令(House of Lords Act 1999)後,大部分世襲貴族都喪失了擔任上議院議員的資格,終身貴族佔了議會的大多數。為華人所熟知的終身貴族有前香港總督彭定康,第一位華人終身貴族鄧蓮如,前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還有年輕的華裔俊秀韋鳴恩先生。

「平民貴族」

在五等貴族之下,還有所謂的平民貴族頭銜,如從男爵爵位和騎士爵位。之所以標題加了引號,是因為這些爵位的獲封人不屬於貴族階級,但又無疑是平民中的佼佼者。

從男爵爵位(Baronetcy)可以世襲,但不屬於貴族。從男爵爵位高於大部分的騎士爵位(除去嘉德勳爵士、薊花勳爵士和聖派屈克勳爵士)獲冊封后或世襲繼承爵位後,從男爵名字前可冠以Sir(爵士)的尊稱,名字後配以「Bt.」的頭銜,女性則在名字前冠以Dame(女爵士)的尊稱並在名字後配以「Btss.」的頭銜,但歷史上只有三個女性從男爵。最近期獲冊封的從男爵是柴契爾夫人的夫婿丹尼斯·柴契爾爵士(Sir Denis Thatcher, 1st Bt.),於1991年獲封,他於2003年去世後,兒子繼承爵位,是為Sir Mark Thatcher, 2nd Bt.。說到這裡委媛還想起自己當年剛來英國的時候,在給supervisor的信件裡將他稱為Sir XXX,他立刻回覆說應該直呼其名。後來才知道在英國,Sir+Name其實是對爵士(從男爵和高級騎士勳位)的尊稱,注意是Sir+Name而不是+姓氏。

騎士爵位(Knighthood)是從中世紀的騎士制度流傳下來,冊封后名字前也可冠以Sir/Dame(爵士/女爵士)的尊稱。騎士爵位大體分為兩種,一種是獲得爵士級的騎士勳章(Chivalric order),一種是獲得下級勳位爵士。

獲得騎士勳章的人在名字前可以冠以Sir/Dame的尊稱,名字後配以勳章的縮寫,比如Sir Edward Youde, GCMG, GCVO, MBE。騎士勳章中最高等級的分別是英格蘭的嘉德勳章(The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Garter,1348年設立),威爾斯的薊花勳章(The Most Ancient and Most Noble Order of the Thistle,1687年設立)和聖派屈克勳章(The Most Illustrious Order of St Patrick,1783年設立,現已廢除)。騎士勳章的最末等是大英帝國勳章(The Most Excellent 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1917年設立),此勳章的獲封人也最多。但這還木有結束……大英帝國勳章包括了5個級別:爵級大十字勳章 (Knight/Dame Grand Cross,男女皆簡稱「GBE」);爵級司令勳章 (Knight/Dame Commander,男性簡稱「KBE」,女性簡稱「DBE」);司令勳章 (Commander,簡稱「CBE」);官佐勳章 (Officer,簡稱「OBE」);員佐勳章 (Member,簡稱「MBE」)。這其中,又只有前兩級——爵級大十字勳章和爵級司令勳章的獲封人才可以被冠以爵士頭銜。當年倫敦奧運會,只是獲得官佐勳章勳位的貝克漢姆(其實能獲得OBE已經非常非常了不起了!)就被厚愛他又不明英國複雜貴族文化的希臘人在他的名字前加了個「Sir」,搞得小貝好不尷尬……

而對於下級勳位爵士,這是英國最古老的一種騎士爵位,英格蘭國王亨利三世在位時就已經出現。不過,只有男性獲第二種冊封成為Knight Bachelor,若有女性配得同等榮譽,會按第一種方法被冊封為DBE,名字前冠以Dame的尊稱。獲封下級勳位騎士的大多是最高法院的法官,這等別的爵士不是受勳騎士團的成員,沒有正統的頭銜縮寫,但也有在名字後配以「Kt」的縮寫來特顯這個榮譽。大名鼎鼎的維珍集團創始人布蘭森先生和廣受尊敬的TVB創始人邵逸夫先生就是下級勳位爵士,剛剛退休的曼聯主教練弗格森獲得的也是下級勳位爵士。

到了今天,英國貴族也不再全都是權傾一方富得流油,很多貴族後代不得不變賣家產,或出讓祖傳城堡用以拍影視作品或挪作他用,貴族階級一同英國王室,被擋在了代表國家權力核心的下議院之外(貴族若想成為下議院議員或首相則必須放棄貴族頭銜)。雖然如此,貴族精神卻一直流淌在這個古老國家的血脈裡,影響塑造了獨特的英倫文化。

「海歸中國海漂世界」是「21世紀新生代海歸未來理事會」旗下官方綜合微信公眾平臺;是目前國內成長最快的海歸圈子微資訊傳播平臺,平均每天增長關注人數超過兩百人。原因很簡單:我們都是「海龜人」,海闊任龜遊,殊途同龜!

相關焦點

  • 【姿勢帖】英國貴族等級你都知道麼?
    凱特王妃的活體灰姑娘在前,多少妹紙喪(he)心(qing)病(he)狂(li)的想過在英國嫁個貴族生貴二代??自1301年英國安茹王朝吞併威爾斯國之後,英王便將威爾斯公國元首的銜頭——威爾斯親王(Prince of Wales)賜予自己的長子。從此以後,給國王的男性繼承人冠以「威爾斯親王」的頭銜逐漸相沿成習,「威爾斯親王」成了英國王儲的同義詞所以現任的威爾斯親王就是在1969便被冊封為王儲的查爾斯王子啦。
  • 英國貴族等級知多少
    原標題:英國貴族等級知多少   去英國旅遊,一定要感受一下英國的貴族文化。華麗的宮殿、高貴的女王、瀟灑的騎士……讓人仿佛置身於幾個世紀前的夢境。然而你真的了解它們嗎?你知道伯爵、男爵、子爵有什麼區別嗎?來和小編一起來「漲姿勢」吧!
  • 英國的貴族階層全揭曉 看看你想當哪種
    這幾天《唐頓莊園》電影版上映了,讓大家再一次關注到了英國的貴族階層。英國的貴族由來已久,延續至今一直為世人所津津樂道,中國很多豪門人士都會特意把孩子送到英國的私立學校,希望把孩子培養成真正的貴族。傳統意義上的英國貴族精神遠非極盡奢侈與權勢,而是推崇英勇、正義的高貴人格。
  • 梅根強勢回歸英國?英國的貴族體制為什麼不香了
    「梅脫」是英國的貴族體制第一次遇到衝擊嗎?英國社會長期存在著明顯的社會等級差別,這主要是由於英國貴族體制(British nobility)強大而持久的影響造成的。在英國歷史上,貴族體制從未被徹底否定過。儘管英國貴族在歷史上多次出現衰落,但每次都能絕處逢生,再次迸發出新的活力,並一直在英國發揮獨特的作用。英國貴族文化已成為英國文化的重要部分。
  • 從《唐頓莊園》中的英國貴族婚姻觀,看英國貴族歷史文化
    該劇圍繞格蘭瑟姆伯爵為莊園尋找繼承人為主線展開故事,逐步展現了英國傳統貴族奢侈的生活,等級分明的尊卑地位以及在新時代新思潮下所面臨的的選擇。  本劇最為人所稱道的點就在於它完美還原了那個時代英國貴族的婚姻情況、思想變化。今天我們就通過其中所展現的三段婚姻關係來聊聊英國貴族的歷史文化發展。
  • 近代英國貴族從無視知識文化到極力發展教育經歷了怎樣的轉變?
    一、從傳統的崇尚武力觀念到重視文化教育的態度轉變改善了貴族自身形象,對社會發展進程也有著積極影響中世紀的英國社會等級分明,貴族階級有著強大的經濟實力,他們主要從事戰爭,在21歲前都會接受騎士教育,這讓他們養成了崇尚武力的觀念。
  • 王者榮耀貴族等級提升,好友享受全皮膚福利
    王者榮耀貴族等級提升,好友享受全皮膚福利  依靠玩家們的氪金來賺取收益,是絕大部分手遊都不可避免的事情。王者榮耀作為國內最熱門的移動端遊戲,在廣大玩家們的支持下已經連續多年成為全球最能吸金的手遊。
  • 腐國那些事兒 科普一下「英國貴族」的階級制度
    英國的貴族由來已久,而且有著嚴格的等級制度。但是英國貴族精神並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極盡奢侈與權勢,而是推崇英勇、正義的高貴人格。在二戰時期,貴族身份的士兵死亡率遠高於平民軍人。王室位於英國貴族金字塔頂端。
  • 淺析中世紀後英國貴族精神——邁開走向現代文明的步伐
    中世紀之後的英國,英國人所生存的社會形態是一種金字塔的結構,頂端為國王,下層則為貴族、鄉紳、市民、工農等等。英國社會的等級觀念深深的影響他們的生活。英國人對於等級觀念也是非常看重的,英國人在很多的公共場合很少閒聊,唯恐因為和地位比自己低的人交流而失去了自己的身份。
  • 英國貴族為什麼貴?不是因為血統家世,更不是因為所謂的貴族精神
    英國議會是資產階級議會的鼻祖,始於1264年,由英國國王、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而其中的上議院,也叫貴族院,議員全部是貴族。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建立君主立憲制的國家,至今,也只有英國還保留著貴族階層的世襲制;畢竟現代英國,是當年的老貴族們,從英王手裡,真刀真槍搶來的。
  • 英國貴族為什麼寧願帶錢,也不用手機掃碼支付?今天總算知道了
    今天小編給大家介紹的便是英國,跟著小編在文字中暢遊英國吧。不少的中國遊客來到英國,應該都會發現一件事,英國貴族好像都不喜歡用手機支付,他們寧願帶錢包,也不想用手機,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隨著手機支付的普及,中國人只要有臺手機走遍天下都沒有問題,如此方便的方式為什麼英國貴族不喜歡呢?原因竟然是這樣。
  • 英國貴族難以啟齒的秘密:美國暴發戶的女兒,為何漂洋過海嫁給英國貴族?
    於是這些暴發戶在為女兒選婿的時候,就盯上了英國的貴族…這些嫁給英國貴族的美國千金,有的嫁給了愛情,而有的人卻度日如年…英國BBC歷史片《百萬貴婦》一支舞的功夫,倫道夫就瘋狂地愛上了珍妮而這支舞將永遠改變英國貴族的命運…
  • 英國人:中國最特殊的一點,就是已經喪失了百年的貴族精神
    在中國得古代,我們從影視劇中有了解到,古代中國是一個封建制度的國家,對於皇室血脈貴族精神等都十分的看中,但是在如今的中國,卻完全沒有了這種現場,曾有英國友人人表示:中國最特殊的一點
  • 英國貴族血統,顏值逆天,卻選擇中國籍,如今成國民老公
    馬術,是一項貴族的運動,奧運會的佼佼者一般都是歐洲或者中東國家的一些有強大背景的騎手。一些王公貴族對馬術情有獨鍾,比如卡達王子和英國公主就參加過亞運會和奧運會的馬術比賽。我國的馬術發展比較慢,直到2008年家門口舉辦奧運會,才由騎手華天第一次參賽。
  • 英國貴族學校有哪些
    下面就和選校帝了解一下英國貴族學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哈羅仔裡包含7位英國前首相。溫徹斯特公學溫切斯特公學(Winchester College)是英國第一所免費收受窮苦學生的大學預備學校,開創公學教育歷史。而今天的溫切斯特公學雖然已經演變成為一所貴族寄宿制學校,但依然保持了自己悠久的傳統與文化。
  • 英國貴族真的是「一戰」打光了嗎?
    大家一定和博主一樣,聽過一個廣為流傳的段子,說英國貴族有榮譽感,打仗走在最前邊,所以戰爭中傷亡最大,以至於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打光了。其實這是個「說了一半的謊言」,也就是說,這話沒問題,但是沒說完,說它對也對,但是不全對。
  • 田樸珺只知道英國的貴族,卻不懂中國的貴族
    田樸珺因為和王石的關係,近幾年混得風聲雲起,成為新的暴發戶,去英國轉了一圈,住在英國的別墅裡,享受英式服務,就大發感慨,嘲弄中國人沒素質,說你看看人家英國人的貴族精神,人家的紳士風度,你看人家那管家,穿著燕尾服,問個WIFI密碼都要拿銀盤子託給我。田樸珺想顯擺一下自己的優越感,好像自己也變成了英國貴族,可惜一下子就露出了自己的無知。
  • 這位曾經的貴族,讓英國女王走到了電視機前
    其貌不揚的他挑戰了英國的君主制,批評伊莉莎白二世「自負」「守舊」——奧特林厄姆勳爵一度成為了全英國乃至歐洲最不受歡迎的人士。 《王冠》裡約翰•格裡格扮演者劇照 他飽受攻擊,曾收到寄來裝有大便的信件,一位義大利的貴族還對其提出了決鬥要求。 其實,奧特林厄姆勳爵當時對英國王室的建議現在看來平淡無奇。
  • 扒一扒英國貴族頭銜 不是生在王室就萬丈光芒
    &nbsp&nbsp&nbsp&nbsp前不久,英國王室宣布哈裡王子訂婚的消息。當看到英國皇室的繼承人竟然是被一個超級普通的美國妞俘獲時,網友們頓時就坐不住了,紛紛表示自己是不是也有機會碰上這樣的好事,不說能不能攀上英國王室,就是其他的貴族侯爵也是可以的嘛。那麼,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英國貴族的等級分布。
  • 透過《唐頓莊園》中的英國貴族禮儀,看英國淑女餐桌禮儀文化
    ,由此展現了英國上層貴族與僕人們身上的人生百態的古典電影。圍繞這個故事,各色貴族穿梭於唐頓莊園。 因此,在整個莊園的故事中所有的禮儀就成為點綴整個過程的重點。而《唐頓莊園》系列的電視劇在全世界都曾掀起過「英國熱潮」,而電影中的餐桌禮儀也深深影響到全世界各地的人,人們都為那個時期英國莊重的古典禮儀和文化而沉醉。 「我們生活在紛擾的時期,唐頓的世界卻有一種安靜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