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玫瑰與白玫瑰》:白月光與硃砂痣,究竟哪一個更加迷人?

2020-12-26 無戒學堂

作者 l 千雅

人這一生是否都有一個愛而不得的人?

張愛玲曾在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中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在這本書中,有一位奮強進取的男人,他對待工作兢兢業業,待人以禮,處世有道,雖出身貧寒,卻不願一輩子困在愚昧無知的小圈子裡,苦讀於國外,只為換取更好的人生。

正是這樣一位看似內斂克己的人,卻喜愛熱烈似火的女人。

他為她們的風姿綽約與大膽無畏所著迷,但也在怯懦中逃避內心,最終毀掉了自己的幸福。

他的一生體驗過熾烈的情婦,也擁有著聖潔的妻子。

只可惜,他並不快樂。

世俗的眼光讓他拋棄了紅玫瑰,母親的說教又讓他娶了白玫瑰為妻——一個他不愛的女人。

有人說,要和三觀相合的人結婚,因為一點兒都不累。

張愛玲在這本小說中,帶我們走進了無愛婚姻的不幸,訴說著女性求愛的悲劇源頭。

紅玫瑰的情

振保是正途出身,留洋得了學位,憑藉自己的真才實學赤手空拳打天下,最終在一家外商染織公司做到很高的位置。

他曾在留學時與初戀結識,那是一個歡快熱鬧的女孩,二人卻因異國而走向分離。

時至今日,振保究竟念念不忘的是人還是那份激情般的悸動,或許就連他自己也尚不清楚。

這天,因要為弟弟補書,他便暫住在了好友王士洪的家中。

初次搬入之時,好友的妻子王嬌蕊讓他久久不能忘懷——豐滿的身姿,俏皮而又性感的舉動,成功挑起了他內心埋藏深處的欲望。

他偷偷將她掉落在地上的頭髮撿起裝入口袋,又自覺可笑的拋進痰盂。

可能是天公作美,好友恰巧要出差一段時間,這樣一來,諾大的房屋為他們點燃了內心欲望。

王嬌蕊本就是放浪灑脫的人,與男人相處時更是有一套誘人的把戲,早些年在倫敦讀書時遇見了現在的丈夫,只是名聲早已玩壞,就匆忙嫁給了這個家境優渥的男人。

婚後的她時不時趁著丈夫不在家,與別人曖昧取樂,從未經歷生活壓力的她,甚至還未徹底擺脫那股孩子氣。

正如書中所說:「她仿佛有點糊裡糊塗,像小孩一朵一朵去採上許多紫羅蘭,紮成一把,然後隨手一丟。」

於是,兩顆躁動的心慢慢彼此靠近,碰撞出了情慾與愛共同交織的火花。

不知是否是命運向王嬌蕊開了一個玩笑,她竟然不可自拔的愛上了振保——與以往不同的真摯的愛。

她給丈夫寫信,告知了實情,希望能得到離婚,與愛的人雙宿雙飛。

可是這邊,振保卻猶豫了,他懼怕道德的譴責,又恐母親的憤怒,更重要的是,他不願意養著一個「毫無用處」的女人。

古語有云: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振保既希望得到愛欲的滿足,又不願承擔它所帶來的責任與坎坷。

在對待紅玫瑰的感情時,他無疑是懦弱的,明明想將花朵佔為私有,卻絲毫不想給予她所需的肥料。

其實生活正是這樣,取捨間總是有得有失,如果認定了心中嚮往,就要堅定不移的走下去,倘若搖擺不定怯懦人言,最終只能是一事無成。

振保的自私膽怯摧毀了美好的愛情,也為之後婚姻的不幸埋下了伏筆。

白玫瑰的苦

孟煙鸝是傳統意義上的白月光,她面容姣好秀麗,溫柔體貼,安分守己,是一位以丈夫為天的女人,又是大學畢業的女學生,不似鄉間蠻婦。

振保深知這是最符合理想的妻子的形象,也是母親心中滿意的人選,不多時,他們便結合為夫妻。

起初生活還算和睦,白玫瑰雖乏味無趣卻對振保百依百順,全然聽從丈夫的安排。

日子一天天過去,振保逐漸無法忍受妻子在交際上的木訥與無知,也愈加厭煩她的安靜與枯燥。

他開始了宿娼。

從三周一次逐漸演變為頻繁的出入煙花巷柳之地。

煙鸝是知道的,但她無可奈何只得替丈夫辯解——畢竟這個家中沒有她的地位。

她終日獨守空房,也無人排憂解難,丈夫對她更是只有呵斥,寂寞感時時侵蝕著這位慢慢年老色衰的婦人。

人們常說:婚姻的成功取決於兩個人,而一個人就可以使它失敗。

白玫瑰的結局是令人同情與惋惜的,她與振保漸行漸遠的三觀與性格讓這段感情走向悲劇。

但錯的就只有振保嗎?

我想答案是否定的。自幼切斷一切社交活動的煙鸝只顧課本上學習,導致了她不擅與人交流,倘若一直堅持學術上的研究,未必不會迎來另一種人生,只可惜她故步自封,將一切希望都寄託給了婚姻,也是讓自己的幸福全然依附在他人身上。

她不懂得適當的強硬與手段,就連家中的女僕也無法令其聽命,終日只圍著家庭的瑣事與丈夫兜轉,失去了個人獨特的魅力,變成了碎碎叨叨的黃臉婆。

作家蘇芩曾說道:獨立不是女人向男人宣戰,僅僅是自我尊重。

智慧的女性,應當是擁有獨立的人格與思維,不在任何事物面前迷失自我,不盲目從眾,也不一味自信,深知要早起播種和御風而行,也窺得生活的趣味與繽紛幻彩。

把握天性,學會分寸

與孟煙鸝不同,王嬌蕊奔放大膽,有著她缺乏的那份人格,加之嬌豔卻不俗套的外貌,本應有著很好的人生。

但她卻在最美好的年紀貪圖享樂,沉溺於享受,輾轉於男人之間,即便擁有了美滿富足的婚姻,也不懂得珍惜當下,毀掉了丈夫對她的愛與寵溺。

時過境遷,她年老色衰,離婚後再嫁給了孫先生,書中雖並未詳細的談及她這第二段婚姻是否幸福,但從她多年後再次與振保相遇時憔悴的狀態可以看出,她過得實則不盡人意。

而孟煙鸝是過於軟弱,只懂得順從本分,嫁給了並無過多愛意的振保,即便是清楚的知曉丈夫宿娼,也從未制止,一味的妥協將自己推向了孤寂的深淵。

水滿則溢,月滿則虧。

凡事要有度,過猶而不及。學會掌握分寸,才可運籌帷幄,事半功倍。

曾有諺語:偉大變為可笑只有一步,比人多跑一步的人是聖人,比人多跑兩步的是瘋子。

生活亦然。

做事有度,交友有方,正確的把握人生的度,才可把握住屬於自己的人生,擁抱最好的明天。

相關焦點

  • 硃砂痣與白月光:《紅玫瑰與白玫瑰》
    《紅玫瑰與白玫瑰》改編自張愛玲最著名的小說之一《紅玫瑰與白玫瑰》。
  • 《紅玫瑰與白玫瑰》:硃砂痣與蚊子血,白月光與飯粘子
    張愛玲女士所寫的《紅玫瑰與白玫瑰》或許你沒有看過,但是硃砂痣與蚊子血、白月光與飯粘子的比喻你一定聽過。經典語錄:也許每一個男人全都有過這樣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確實心口的上的一顆硃砂痣。這句話挺有趣味性的,恰到好處的比喻使人心生留戀與思考。
  • 「白月光與硃砂痣」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致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飯粒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
  • 你是眉間硃砂痣,亦是心頭白月光
    ☆一個男孩一生中有兩個重要的女孩,一個是情竇初開時愛上的女孩叫白月光,第二個是發自內心想娶回家相守一生的叫硃砂痣,希望白月光和硃砂痣到最後是同一個人. ☆「寄予希望卻無法擁有的叫白月光 擁有過卻無法在擁抱的人叫硃砂痣。」
  • 白月光與硃砂痣,誰才是男人的「心頭好」?
    最近白月光與硃砂痣被大家頻繁地提及,可是很多人誤解了白月光與硃砂痣的意思,以為白月光代表著是初戀,硃砂痣代表著是現任,這其實是有偏差的!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裡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 白月光和硃砂痣
    張愛玲有一段很經典的話:每個男人心中都有兩個女人,一個白玫瑰,一個紅玫瑰。
  • 《紅玫瑰與白玫瑰》,硃砂痣和白月光,誰都喜歡關鍵是怎麼選擇對
    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中這樣寫道:"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張愛玲關於男女感情的見解與錢鍾書對於婚姻的見解有異曲同工之妙。
  • 你知道什麼是白月光,什麼是硃砂痣嗎?
    最近一首叫作《白月光與硃砂痣》的歌火了,這是一首2021年第一天發布的一首大籽原唱的歌曲。相信大家肯定在各處都聽得到這首歌。我也是通過一些視頻得知的這首歌,確實很好聽。先來分享一段我比較喜歡的歌詞吧:從前的歌謠都在指尖繞得不到的美好總在心間撓白飯粒無處拋蚊子血也抹不掉觸不可及剛剛好日久天長讓人惱那時滾燙的心跳也曾無處遁逃這是整首歌的主歌部分,相對於朗朗上口的副歌來說,個人覺得更有意境。
  • 《紅玫瑰》每個男人心中同時都住有兩個女人,硃砂痣與白月光
    本期蛋推/《紅玫瑰》作曲:梁翹柏作詞:李焯雄男人心中的硃砂痣和白月光娶了紅致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飯粒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從背後抱你的時候,期待的卻是她的面容追到了白月光卻待如白飯粒,抱得了硃砂痣最後卻成了蚊子血。
  • 心頭的白月光,胸口的硃砂痣,始終敵不過的是什麼?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摘自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這句話,看過很多遍,也記過很多年,但是最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人們經常提起「白月光」,用來比喻忘不掉的美好!怎麼很少有人說過「硃砂痣」呢?
  • 張愛玲《白玫瑰和紅玫瑰》:男人的心頭白月光和硃砂痣
    今天帶來的是張愛玲的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這一部被改編為電影、話劇等多種形式的經典之作。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2.她和振保隨隨便便,振保認為她是天真。她和誰都隨便,振保就覺得她有點瘋瘋傻傻的。3.男人比女人還要禁不起慣。4.男人憧憬著一個女人的身體的時候,就關心到她的靈魂,自己騙自己說是愛上了她的靈魂。
  • 你更願意做一個男人的白月光還是硃砂痣呢
    做一個男人的白月光還是硃砂痣,這該算得上一個千古難題。白月光是乾乾淨淨放在心尖,不沾人間煙火;而硃砂痣更像是生活本身,是最終的歸屬和結局。單從字面意思來看,白月光就已經贏了,好像白月光是理想,而硃砂痣是現實。理想是美好的,是不忍褻瀆的,而生活,是妥協。
  • 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得不到的永遠在騷動
    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故事主人公是振保,他留洋歸來,在一家老牌子的外商織染公司做到很高的職位。他是家裡的頂梁柱。他替弟弟還債娶親,替妹妹謀事籌劃,待客溫文有禮,是所有人眼中最好的人。
  • 《紅玫瑰與白玫瑰》:為什麼很多男人娶的妻子成不了他的白月光?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成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的一顆硃砂痣。原以為張愛玲是在講「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所以男人心中才永遠存在著紅玫瑰和白玫瑰的區別。
  • 張學良的硃砂痣和白月光,一位是趙四小姐,另一位是誰呢?
    在趙一荻51歲時,和張學良正式結為夫妻,這段感情才有了一個終結。人生若如初相見不同於趙四小姐的轟轟烈烈,這位蔣四小姐對張學良的感情則是細水長流。在當時的京圈,趙四小姐、蔣四小姐、劉麗梅和張樂怡被曾為四美人,是的,後來兩位都被張學良收入囊中。
  • 紅玫瑰與白玫瑰,未必不可兼得
    在該劇中王凱飾演的宋仁宗趙禎是一個仁慈睿智的皇帝,為了家國天下他付出了一生的心血。為了江山社稷的穩定,他放棄了所有的個人感情,是一個偉大的皇帝。在趙禎青年的時候,在宮中遇到了一個風趣可愛又俏麗的姑娘,她是後宮嬪妃的養女(後宮嬪妃的養女,一般都是娘家未婚的女子,這些養女主要是用於擴大母族的勢力,跟皇親國戚和皇帝聯姻)。
  • 故事丨既然做不成你的白月光,就做你的硃砂痣吧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紅玫瑰與白玫瑰》(張愛玲)這是張愛玲對於愛情的解讀,也是我聽過的最唯美最貼切的解讀。
  • 鳳凰男拋棄紅玫瑰,也無白玫瑰,張愛玲寫盡男權婚姻的虛偽與無奈
    《紅玫瑰與白玫瑰》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其中一段話流傳之廣,以致於時至今日,都讓男主人公佟振保,成為男人婚姻心理的代言人。也許每一個男子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
  • 《紅玫瑰與白玫瑰》:男人生命中的兩個女人,娶了誰都是遺憾
    1個是紅玫瑰,1個是白玫瑰,選誰都是錯。張愛玲的短篇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真真是把男人內心對於女人的理想寫到了極致,即便是到了今日,它仍然不過時。書中寫「每一個男人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佟振保,大概就是中國男人的代表。他出身貧困,卻非常刻苦,靠著自己的努力留洋歸來進入大公司做事,對親人盡心,對朋友盡力,是個正人君子。
  • 《春風十裡不如你》張一山面對著硃砂痣和明月光,他該如何抉擇
    文章開筆,先錄一段張愛玲在《紅玫瑰與白玫瑰》開頭所說的話:「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飯黏子,紅的卻是心口上一顆硃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