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故事,帶你了解更多育兒常識,假如您喜歡這樣的故事,歡迎關注轉發點讚
生活中不乏有家裡比較困難的家庭,但是有些時候窮不可怕,可怕的人對窮的態度。一個人生活環境的是否整潔,也代表了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但是我們往往會發現越有錢的家裡越乾淨,越窮的人家裡越亂,這就跟窮沒關係了,而是一個人對生活的態度。很多人說,「反正我都這麼窮了,還講究個啥,窮講究,我不在乎。」
小麗從小出生在小鄉村裡,那裡的人都比較窮,生活環境當然也好不到哪裡去。小麗的家裡經常都是處於一個很髒亂的狀況,就是那種衣服襪子隨處放,廚房從來都沒有收拾過,桌子椅子上面也有是油煙,就連睡覺的床上有時候也會堆放東西,總之,一進房間就有一種讓人無處安放的感覺。
其實小麗也不是沒有試圖想要改變這種狀態,但是每次在她收拾完後,沒幾天後就又會變成原樣,小麗試圖也讓父母一起改變,但是每次父母都怪小麗窮講究,每次幹完農活都已經很累了,還有什麼閒工夫去整理房間。甚至父母還嫌棄小麗整理完後,想要拿的東西都不知道在哪裡了。漸漸的小麗也就不會在試圖說服父母,但是每次看到髒亂的環境,小麗總是覺得很自卑,即使後來她出來工作,自己租了一個房間以後,自己把房子收拾的在乾淨,在和別人相處的時候總是覺得低別人一等,抬不起頭。直到三十多歲,都還沒有結婚,也很少和異性來往。
其實像小麗家裡人的想法是很消極的,雖然小麗的父母平日都需要外出做農活,但是也不至於一點收拾的時間也沒有吧。這種消極想法也似乎是窮人之間的一個通病,他們喜歡用沒時間來,掩飾自己個人生活邋遢隨意。
但是真正對生活有追求的人,他們是絕對忍受不了自己生活在一個髒亂的環境中的,他們努力追求努力生活,以改變自己的貧困狀態。而那些容忍自己生活環境髒亂的人,說明他們對生活已經沒有追求了,他們給自己下定義,覺得自己的人生就是這樣子,已經改變不了了,所以他們只能固守貧窮。
一個凌亂不堪的家庭環境,會對孩子造成怎樣的影響?這幾點很明顯!
孩子沒有秩序感
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一個髒亂的環境中,那麼孩子天生的秩序感就會被破壞,一旦孩子的秩序感被破壞了,孩子在做事情的時候,經常會變得沒有規劃,甚至沒有章法,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孩子在學習上面經常會出現錯題,漏題等情況。而且在生活中還會丟三落四的。
孩子變得自卑
當孩子成長到一定年紀的時候,就會開始關注自己的外在形象,而經常生活在一個髒亂的環境中的孩子,看到身邊的小夥伴都穿得乾乾淨淨的,很容易導致孩子出現自卑的心理。而且孩子處在髒亂的環境中也很容易受到周圍小夥伴的嘲笑,這樣也很影響孩子的人際交往。
導致孩子很懶惰
家裡經常是凌亂不堪的環境,表示家裡的父母很少會收拾,孩子從小耳濡目染,也會養成一種懶惰的習慣,從來不會自己整理東西或房間。
這個故事,無疑也是在告訴我們一個家庭環境的乾淨與否,對於孩子的一生影響有多大。要知道,家裡越窮就越亂,越亂就越窮,這是一個惡性循環。一個凌亂不堪的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往往會受到其他人的嘲笑,不僅對孩子的心理健康存在著負面的影響,而且還很容易讓孩子形成髒亂的行為習慣。
窮不是懶散的理由,因為懶所以窮,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作為家長,如果想讓自己孩子能夠擁有更自信更完整的人格,首先就要以身作則收拾好自己的屋子打理好自己,用自己的舉動去影響孩子,成為一個愛乾淨的人。
想了解更多育兒常識,歡迎關注我們,您的關注點讚轉發,將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萬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