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社這種代代相傳的忠孝文化氛圍非常好。」近日,在2020年南社第四屆忠孝文化節暨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社齋醮活動中,遊客謝先生帶著孩子到現場感受了一番,南社忠孝文化讓他印象深刻。
南社齋醮是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一系列精彩活動的典型代表。通過開展這些活動,茶山鎮不斷擦亮茶山文旅品牌,助推大灣區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地建設。
在茶山鎮還有許多像南社村一樣的村莊,通過扮靚「顏值」,挖掘文化內涵,推動文旅融合等,取得了累累碩果。近年來,茶山積極將文明創建與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等相結合,城市品質不斷提升,鄉村面貌迎來了蝶變。
12月19日—20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暨廣東美麗鄉村建設發展論壇在佛山召開,茶山鎮傳統文化尋根之旅、南社村分別榮獲「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文化旅遊名村」稱號。
串珠成鏈
打造茶山特有的亮麗風景線
又見豐收!12月2日,「慶豐收 迎小康」2020茶山鎮晚稻豐收收割儀式在茶山鎮新時代文明實踐點上元稻田公園舉行,250畝晚稻開鐮收割,整個公園瀰漫著淡淡的稻香以及群眾豐收的喜悅。
以前,這裡窩棚隨意搭建,周邊環境很差。2019年,茶山鎮和上元村兩級通過回收農田,拆除窩棚,完善道路、棧道等配套設施,將250畝農田打造成集生態保護、休閒觀光、科普教育於一體的稻田公園。如今,公園已成為茶山一處網紅打卡點,讓市民真切感受現代農業與鄉村旅遊融合發展。
上元稻田公園只是「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茶山鎮傳統文化尋根之旅鄉村旅遊精品線路其中一點。
該線路具體如下:南社明清古村落(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牛過蓢古村落(中國傳統村落)→寒溪水村羅氏革命史跡陳列館(紅色旅遊景點)→上元稻田公園(觀光休閒農業旅遊點)。
線路中涵蓋南社民宿隱香古苑(廣東最美民宿)、南社人家(特色餐廳)、百歲糕點坊等,依託鄉村旅遊公路、旅遊風景道等,將鄉村自然景觀、古村落、特色美食、紅色文化等串珠成鏈。
雕梁畫棟、流水潺潺。從南社明清古村西城門進入,一排排古祠堂翹角飛簷,嶺南建築設計精巧、精緻古樸。古村是一座以謝氏家族為主的血緣村落,以明末建造的古圍牆為界,村內以中間長形水塘為中心,兩邊利用自然山勢錯落布列,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曾先後獲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等。
一直以來,南社村十分重視文物古建的保護和利用,編制了《南社村古建築群保護規劃》,並注重對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同時,在古村落保護與開發上,南社村將文化遺產保護與旅遊發展相結合,逐步探索出「企業管理、村民參與、政府引領、專業推進」的發展路徑。
與南社古村相隔不遠的寒溪水村,則通過整合紅色資源、講好革命故事、活化革命文物,進而打造紅色黨建基地。
2017年,東莞市文化文物部門和茶山鎮緊抓鄉村振興戰略機遇,以寒溪水村文物保護和革命精神弘揚為切入點,對革命文物進行全面修繕,將革命故居建成羅氏革命史跡陳列館,展示先輩革命事跡。
來到東莞,穿梭於800多年歷史的南社明清古村,呼吸牛過蓢古村落原生態百年古樹群的自然氣息,休憩於南社民宿隱香古苑,品嘗當地特色美食,在寒溪水村、上元稻田公園「打卡」,文化和旅遊的滿足感必會油然而生。
顏值提升
鄉村人居環境迎來喜人變化
走進寒溪水村,迎面就是一個1.6萬平方米、設施設備齊全的主題公園,公園內配套有小廣場、健身路徑、假山瀑布、涼亭、休閒長廊等。新建成的公園除了環境舒適、風景宜人,夜晚還有璀璨的燈飾。
寒溪水村「顏值」不斷提升,與茶山鎮積極推進實施鄉村振興密不可分。
2018年10月,茶山鎮召開鄉村振興和城市品質三年計劃、十類工程督導推進會,力爭實現「一年見成效、三年大提升、十年根本改變」的目標,打造「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文明美麗幸福村居。去年7月26日,茶山鎮召開鄉村振興戰略加溫鼓勁推進會,動員部署全域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建設與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相匹配的美麗鄉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茶山鎮積極探索,建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制度框架和體制機制,形成「1個實施方案+『五大工程』實施意見+N個配套政策」的「1+5+N」政策體系;建設一批特色精品示範村,規劃打造四大連片美麗鄉村示範區等。
正是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推動下,茶山鎮大力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各村(社區)都大變樣,湧現出了紅色寒溪水、書香粟邊、生態博頭、友善衝美、孝德南社等各具特色的鄉村新名片,刷新著茶山城市景觀的「顏值」。
走進衝美文化廣場,兩口魚塘由綠道相連,一旁的小山坡綠樹成蔭,水光瀲灩、鳥語花香,加上黨建元素,這裡成為衝美村的新景點和新亮點。
今年以來,茶山鎮咬定「三年取得重大進展」目標任務,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凝聚共識和合力,堅定不移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在堅持以生態振興為基礎,打造生態宜居「新農村」方面,茶山鎮積極從五方面入手:提升居住品質,打造「美麗家園」;推動「田園變公園」,打造「美麗田園」;開展園區環境整治,打造「美麗園區」;把「盆景」連成「風景」,打造「美麗廊道」;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打造「美麗河湖」。
其中,在加快推進人居環境改善項目方面,茶山確定總投資約5.5億元的各村農村人居環境改善三年行動計劃實施項目269項,目前已完成項目141個。
為深入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補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堅決打贏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百日攻堅戰」,茶山鎮積極鞏固窩棚整治成效、開展環境綜合整治、開展農村公廁清潔大行動、大力開展河湖管護行動、創建特色精品示範村等,以點帶點、從線到片,全域打造美麗鄉村。
文旅融合
真正實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採香請香、誦讀孝經、龍獅表演、傳統美食體驗、旅遊展銷……作為「文化四季·四季如歌」2020茶山·南社傳統文化季——孝德文化體驗月的主要活動,2020年南社第四屆忠孝文化節暨東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南社齋醮於近日圓滿落幕。
南社齋醮通過一系列精彩活動,讓廣大群眾享受了一場文旅盛宴,不斷擦亮茶山文旅品牌。
近年來,南社村積極開展公民道德建設、優秀傳統文化宣傳教育、非遺項目教學體驗等文明公益活動,將文明創建與民生福祉、城市管理、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社會治理等重點工作緊密結合,深入推進精神文明創建工作。
2007年12月,南社村成功創建為省文明村,並先後獲得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等稱號。今年11月,南社村成功入選第六屆全國文明村,累計獲得12個國家級稱號。同時,南社村目前擁有廣東省文化和旅遊特色村、廣東省歷史文化遊徑、廣東省旅遊特色村、廣東省首批家教家風實踐基地等13個省級稱號。
南社村傳承優秀傳統文化,擦亮「孝德」文化特色品牌,無疑是茶山鎮推動文旅融合發展典型。
4月29日,2020年「文化四季·四季如歌——東莞文旅融合行動計劃」在東莞市文化館啟動,揭開了全年近500場文旅融合活動的序幕,這一計劃旨在實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其中,茶山結合當地文化特色,以打造「大灣區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地」為目標,推出了2020茶山·南社傳統文化季活動,同時上線茶山·南社傳統文化主題景區。
「這是一次文化與旅遊的融合,展示了茶山的詩和遠方。」茶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茶山以此為載體,打造高品質品牌文體活動,形成了「一鎮一品牌、一村一特色」「周周有活動、月月有主題、全年都精彩」的文化活動格局,真正實現以文促旅、以旅彰文。
今年,茶山鎮大力打造茶文化品牌,設計茶山文旅標識系統,擦亮南社旅遊名片,建設優秀傳統文化活態體驗展示空間,打造優秀傳統文化主題景區,著力把茶山打造成大灣區嶺南文化旅遊重要目的地。
「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優秀傳統文化實踐地,深化涵養文明鄉風。」茶山鎮堅持立足文化,擦亮特色文化品牌;聚焦擴容提質,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建設;堅持以文化振興為引領,塑造鄉風文明「新風尚」等,助力「灣區都市、品質東莞」建設。
撰文:丘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