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度抑鬱+焦慮,家人困住了我,我熬過了最艱難的日子

2021-01-12 Diamond

其實我從初三的時候開始就有些抑鬱的情緒了,我應該是屬於那種天生敏感的人吧,很在乎外人的看法,可能這是我會抑鬱的一個直接原因。跟很多人一樣,出現了嚴重的軀體化現象,就連現在想起來都覺得後怕,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也開始減退,而且我還開始頭痛。剛開始的時候我以為自己感冒了,有些症狀就跟平時的感冒一樣,但是這個頭痛持續了一個月,每天都感覺自己的腦袋裡有股繩擰著,非常痛苦。

我覺得自己受奶奶的影響很大,父母因為工作原因把我送到爺爺奶奶那邊養著,一個星期也就看我一兩次。我記得小時候總是給父母打電話問他們什麼時候回來,什麼時候接我回家,他們總是安慰我說他們也很想我,但是為了生活也沒辦法。奶奶比較摳門,內心也是十分敏感,我跟著她生活感覺性格也跟她很像,經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自怨自艾,小事災難化。父母一直覺得我小時候是非常開朗活潑的,也非常有禮貌,他們的印象跟我對自己的看法完全不一樣。

其實我在小學的時候人緣是很好的,基本上全班所有人都願意跟我一起玩,到了初中的時候我才發現,自己開始慢慢遠離之前的朋友圈了,我不再有那麼多的朋友。我總是覺得自己跟他們相比非常幼稚,連成績也開始下滑,我更是覺得自己追不上他們的步伐了。父母對我的管教也越來越少,我非常迷茫,不知道自己怎麼做是對怎麼做是錯,他們的教育方式其實也是有問題的。我從小基本就是被放養的,沒有人告訴我哪些是應該做的哪些是不該做的,父母也很少過問我每天的情況,所以我跟父母的溝通也很少,關係也不是很親近。

我還記得小學的時候有一次被父母鎖在了屋裡,他們去上班了,我打電話給媽媽的一個同事阿姨,她就站在門外陪我,一直站著跟我說話,我非常感謝她當時的做法。如果分析一下,媽媽其實對我是比較冷漠的,我會因為一些小事故意生氣,我只是想引起媽媽的注意,但她總是會採取迴避的方式,不理睬我,任由我鬧脾氣。有一次我拿頭撞牆,她也沒有理會我,慢慢我發現自己對父母不再依戀了,感受不到他們的愛。母愛的缺失,導致我長大以後嚴重缺乏安全感和歸屬感。爸爸對我的教育方式很嚴重,從小就會訓練我的記憶力,教我下棋,而且特別好面子。有一次我圍棋比賽失利了,被爸爸一路罵回家,說我白白浪費了很多錢,還給他丟人了。從那以後我就非常害怕失敗,我總覺得失敗是很丟臉的事情,也更加在乎自己的面子和別人的感受。

高中的時候,媽媽經常說我像一個刺蝟一樣特別暴躁,像蛇一樣冷血不懂感恩。我感覺自己越來越不正常了,就讓媽媽帶我去看心理醫生,然後我就被確診為中度抑鬱伴中度焦慮。醫生讓父母試著接受我的情緒,然後我開始跟父母溝通,彼此說出心聲,我發現父母小的時候也是經歷了我所經歷的,他們受到的教育方式也導致了他們對我的教育方式。因為中間有醫生的牽線,父母也慢慢懂得了我的感受,知道了我的處境。其實抑鬱到中期越來越嚴重,並不是我自己能控制的,我也想讓自己好起來,但是長期頭痛讓我感覺自己離正常生活遙遙無期。醫生給我開了一些藥,但是因為藥物的副作用和對藥物的恐懼,只吃了一次就停藥了。

後來我跟父母一起出去旅行,那種感覺非常好,焦慮抑鬱的情緒消失了,軀體症狀也不見了。好景不長,回來之後,陷入學習狀態的我又發病了,我陸陸續續休學差不多半個學期。除了旅行,我在家的時候學會了做飯,養成了跑步的習慣,也開始鍛鍊身體,有時候會玩一玩桌球,我也一直在學習如何對抗抑鬱症和焦慮症。我真正成長了,主要是讓自己變得更加獨立了,我勇敢地向自己所有的朋友講出抑鬱症的事實,並且積極努力地接受它。我曾經非常在意別人的看法,現在我會讓自己活得自然舒服一點,我對生活又充滿了希望。

後來我轉學去別的學校讀了高三,之後的人生像是開啟了新的道路,雖然也會因為一些事情再次陷入抑鬱,但我已經找到了對抗它的方法,準確的說是我內心已經強大到養成自我調節的能力。就是這樣,我走出了抑鬱症最嚴重的時期,雖然抑鬱症可能會伴隨我一輩子,但我已經做好了接受它的準備,抑鬱焦慮的我也可以過得很好。希望所有的抑鬱焦慮病友都能夠早日康復,不要太苛求自己,只要好好活著就很棒了。

相關焦點

  • 人在負債、落魄、最低谷的時候,怎樣熬過艱難的日子?做好三點!
    那麼,怎麼樣熬過這最艱難的日子呢?我認為,可以做好下面這三點,就可以短期內走出困境,重新開始。少說多做一個人身處負債纍纍,失魂落魄的困境中,這個時候不要去考慮太多的東西,譬如事業,家庭,友誼,負債等等這些,考慮太多反而給自己套上了枷鎖。
  • 暖心文案|沒有你在我身邊的日子,我會艱難地熬過一段歲月
    沒有你在我身邊的日子,我會艱難地熬過一段歲月Without you by my side, I will have a hard time我喜歡你,我不知道這段時間會持續多久,但一定不會特別短暫,因為我對你的心是真切的
  • 中度抑鬱症的我,來說說我的自救方法,希望也可以幫到你
    我在一瞬間陷入了沉默,因為這是我一個人的戰役,在未來這些日子裡從深淵裡救我自己的人只有我自己。每天都覺得很累很累很累,好像脫著沉重的靈魂在世間走太久太久了。那種疲憊感在無時無刻不折磨著我。對什麼都已經沒有興趣了,什麼都不想做,什麼都不想要,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好,為什麼會這麼差勁,失眠、胸悶、心悸、反胃、厭食、全身發抖,一個個全部找上我來了。
  • 成都專治抑鬱症醫院醫生講解患有輕度、中度和重度抑鬱的不同症狀...
    那麼,輕度、中度和重度抑鬱的症狀是什麼?   成都專治抑鬱症醫院醫生講解患有輕度、中度和重度抑鬱的不同症狀表現是什麼?  1.輕度抑鬱  輕度抑鬱症患者通常對日常生活沒什麼興趣,覺得生活毫無意義,經常因不愉快的事情,身體呆滯和疲倦,智力低下,反應遲鈍以及缺乏自信而掙扎。
  • 我是中度抑鬱症患者,還未康復 盡情問我
    ……今天的沙龍主人是一位未康復的中度抑鬱症患者楊小雪,與抑鬱症相伴的過程中,她時而有所好轉,也曾一度崩潰幾欲自殺。家人和朋友也因她的患病而刷新了對於抑鬱症的固有認知。最近病情波動,又開始了小幅度的失落、無精打採以及焦慮。心血來潮test一下玲瓏,將處女沙龍獻給折磨的我想自殺的病。生病期間,對我表示關心的朋友分兩類。一是自己曾經抑鬱(是指確診而非抑鬱狀態)過,他們會以自身經驗指導我;另一類就是對抑鬱症存在嚴重認知偏差的。我通常會耐心跟他們解釋,這個病的症狀有哪些,得病的人狀態如何,並非你想像的那樣。
  • 「科學體檢全攻略」焦慮與抑鬱的症狀自測,來看看你的焦慮程度!
    焦慮自評量表 (SAS)焦慮自評量表,無論量表的構造形式還是具體的評定辦法,都與抑鬱自評量表十分相似。它也是一個含有20個項目,分為4級評分的自評量表,用於評出焦慮病人的主觀感受。1.一般來說,焦慮總分低於50分者為正常;50-60者為輕度,61-70者是中度,70以上者是重度焦慮。SAS的20個項目中,第5,9,13,17,19條,此5個項目的計分,必須反向計算。注意應用評價 SAS 是一種相當簡便的分析主觀焦慮佔感覺的臨床工具。康博士對6例神經官能症患者SAS評定,結果表明其效度相當高。
  • 抑鬱和焦慮有什麼區別?又抑鬱、又焦慮該怎麼辦?
    我老婆自從懷孕以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總是覺得很慌張,一會心情大好一會又極度的沉悶,有時候像吃了興奮劑一樣,有時候又很安靜,整個人的情緒變幻無常,朋友說可能是患了焦慮症,可我看著像抑鬱症,請問她到底是焦慮還是抑鬱呢?
  • 網絡上做過大大小小的測試,均均為中度或重度抑鬱,我該怎麼辦
    我在網絡上做過了大大小小的測試,均測出中度或重度抑鬱。其實在一年前我就開始有些抑鬱情緒和焦慮症了。真正使我抑鬱的是,疫情那段時間,我獨自在家待了近三個月。黑暗、陰沉、自閉、孤獨,我近三個月沒有見過陽光這個東西(因為我住在一樓,光線很差)。
  • 吃素三年養胃養心 她把焦慮抑鬱趕跑了
    「那時身體不好,還有焦慮、抑鬱傾向,因為吃素,這幾年情緒也平和起來。」五色搭配,各色素食堪比「妙藥」一直以來,鄧月月都很注重養生,但她發現,人到中年,家庭的壓力、職業的瓶頸,無論她怎樣注重營養和運動,還是被焦慮和抑鬱抓住。如何養心?鄧月月決定從改變飲食做起。「聽說吃得乾淨簡單,情緒也會相對平和。」
  • 中度抑鬱症的我,用了5個月的時間走出,我來分享我的經歷和方法
    中度抑鬱,我用了五個月的時間,期間沒有吃抗抑鬱症的藥物怕有副作用,看了兩次心理醫生,後來自己努力調整徹底走出來了。所以要有信心,時間不是良藥,但良藥在時間裡。先說一下我為什麼得了抑鬱症吧。其實這些都沒讓我覺得怎麼,最後我臉出了問題(具體不闡述但是可以導致我抑鬱說明打擊超級大)對我來說當時真的覺得毀容,終身的,對於一個二十多歲的女孩,起幾個痘痘都在意的年齡,我終於撐不住了,再加上之前的種種必須抑鬱了哈哈,直到現在我看見鏡子也會經常嘆氣。
  • 上天眷顧,讓每年的今天成為了我生命中最重要的日子!
    十月懷胎一朝分娩,還沒到高齡產婦的年齡,卻成了高危妊娠,痛與焦慮中,2006年3月2日午飯前我們母子三人終於見面了,當醫生把你們抱著給我分辨是男女時,或許是麻藥的作用,又或許是幾個月來的擔心讓人犯了糊塗,只懂反覆問醫生,孩子們五官、手腳齊全嗎?怎麼不哭呢?至於是男是女根本不是我在意的,只要你們四肢健全就好,會哭就好。
  • 戰勝抑鬱後我明白了,家人要幫助我抗擊抑鬱症,必須做好這4件事
    如果家人在這場和抑鬱的戰鬥中扮演的不是一個牽引者的角色,而是扮演一個助推者的角色,這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講無疑就是毀滅!對於很多的抑鬱症患者而言,正是自己最親的人一步一步把自己推向了抑鬱的深淵!01 助推者的家庭悲劇2017年5月,我在抗擊抑鬱的戰鬥中處於黎明前最後的黑暗。
  • 長期焦慮和抑鬱會引發帕金森?關鍵還是早發現早治療!
    人到老了就期盼有個好身體,害怕患上這樣那樣的疾病,不但給自身帶來傷害,也怕連累家人孩子。 老年人如果了帕金森,這個體驗宛如生活在「地獄」般,肢體僵直,行動緩慢,起身、轉身行走需要他人協助,有的脊柱前屈、側彎,常常有陣發性的劇烈腹痛,面部表情減少,如同面具臉,就連聲音,可能都被扭曲。
  • 論文模板丨患者抑鬱和焦慮的患病率因素研究,發在8分+期刊
    前言: 簡單易行且有臨床意義,所以不同疾病的抑鬱/焦慮患病率和危險因素分析一直是醫生最喜歡的臨床科研課題之一。因為容易做,所以此類文章已有很多;這類文章已經比較難發在高影響因子頂刊。作者使用PHQ-9評分≥15(即中度到重度抑鬱)閾值作為評估指標。使用狀態特質焦慮量表(STAI)評估焦慮,該量表已用於乳腺癌、結腸癌和肺癌篩查項目以及肝硬化患者。STAI的評分範圍為20至80,中度到重度焦慮定義為≥40分。通過EMR收集了人口統計學和臨床病史。
  • 正念是抑鬱和焦慮的剋星
    我們總會不時遇到糟糕的日子,有時候糟糕的日子變成一周,然後是一個月,甚至更長的時間。我們生活中這種情緒低落、焦慮不安的時間越長,我們就越有可能再次陷入其中。為什麼這樣的消極情緒會復發?正念如何給我們帶來解決抑鬱、焦慮等消極情緒的方法? 正念可以教會我們一種將思想,情感和情緒聯繫起來的方法。
  • 我是如何走出抑鬱的?
    我相信只是輕度,但是已經很痛苦了。因為睡眠障礙,我從去年8月開始用思諾思的安眠藥(我個人覺得這個也加重了我當時的抑鬱),然後是疫情作用吧,整個的2月份,三月份都很緊張,還有那時候每天刷微博,每天感覺世界都很荒誕,覺得沒有希望。我從最開始的四分之一顆藥吃到兩顆,還是睡不著。那會兒,我每天很容易就哭了,有一陣子,每天晚上都睡在床上哭。幾個月不出門見朋友。
  • 慢性疼痛患者與抑鬱焦慮之間存在著一定聯繫
    慢性疼痛患者與抑鬱焦慮之間存在著一定聯繫,但孰因孰果難有定論,慢性疼痛和抑鬱焦慮通過反覆的相互影響,形成疼痛→抑鬱焦慮→更多疼痛的惡性循環。疼痛增加不愉快情感,促進記憶起不愉快的事情,反過來,這些不愉快的事情又加重不愉快的情感,從而加重疼痛。
  • 95後確診抑鬱的女孩笑著哭了:原來我不是矯情,我只是病了
    1月4日,一女孩被診斷為中度抑鬱,卻十分高興。她擁抱醫生說:「王奶奶,原來我不是他們說的矯情和懶,只是生病了......」雖然不知道這個女孩經歷了什麼,但我看到這個視頻,真的很心酸。在人們普遍的認知中,抑鬱症就是不開心、做作和懶惰。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深切體會患者的痛苦與掙扎。
  • 一位中度焦慮症患者的自述:緩解焦慮的方法
    我是一個很容易就焦慮的人,在完成一件事之後,我一般會先考慮最壞的結果, 然後就是會被自己給嚇到。在結果還沒出來的時候我就會一直想如果結果真的是 很壞怎麼辦。從初中開始,我就會比很多人都容易焦慮,到了高中壓力比較的大之後,長時間 的焦慮就會讓我的精神繃得很緊,焦慮的原因也讓我的身體變的很虛弱。我曾經 很無助,看了不少的心理書籍,但是效果不大,並沒有讓我達到我想要的結果。 所以一直還是處於焦慮的狀態,我覺得很孤單,因為身邊好像沒有和我一樣的額 人。我和朋友說自己的煩惱,訴苦的時候,他們只會說,不要緊的,放鬆就好了 。
  • 我的家人有抑鬱症,我該怎麼辦?
    二、抑鬱症是慢性病,要對患病的親人有耐心由於抑鬱症患者表現得情緒低落,家人難免受影響,但需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能期待患者改變情緒來滿足正常人的心理需要。如果對患者說:「你要快點好起來,你快樂了,我們才快樂」這類話,等於在殘酷地剝削抑鬱者,希望他壓抑情緒來滿足家人,這只能加重患者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