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後確診抑鬱的女孩笑著哭了:原來我不是矯情,我只是病了

2021-01-11 驛鹿向北

1月4日,一女孩被診斷為中度抑鬱,卻十分高興。

她擁抱醫生說:「王奶奶,原來我不是他們說的矯情和懶,只是生病了......」

雖然不知道這個女孩經歷了什麼,但我看到這個視頻,真的很心酸。

在人們普遍的認知中,抑鬱症就是不開心、做作和懶惰。沒有經歷過的人,很難深切體會患者的痛苦與掙扎。

即使抑鬱症這個詞已經不再陌生,可對於抑鬱症患者,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01

患上抑鬱症是一種什麼樣的感覺

很多時候,我們都願意調侃自己:「我快要抑鬱了」,尤其是不開心的時候。

但其實,抑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簡單。

網上廣為流傳的一句話,可以為抑鬱症正名:抑鬱症的反面不是「快樂」,而是「活力」。

持續的低落只是冰山一角,在你看不到的角落,抑鬱正在殺死許多人對生的欲望。

抑鬱症患者的真實世界是什麼樣的?剛開始,他們沒由來地感到沮喪,平日裡喜歡的食物、電影、音樂,都突然變得黯淡無光、索然寡味。

起初以為是沒睡好,又或者是每個月總有那麼幾天,就沒太在意。

後來,胸口好像有一塊大石頭壓著,會哭,卻不知道自己在哭什麼。

早上睜眼時,總會忍不住想:「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他們的行動變得緩慢,好不容易擠上公交地鐵,面對那麼多人卻覺得無所適從。

走在路上低頭看著腳尖,耳際傳來旁人愉悅的笑聲,就這麼一瞬間,突然喪失了所有的力氣,想馬上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更多的時候,他們會忘記上一秒想做的事,越想抓住越無能為力。

不安、焦慮、恐懼......把他們拖進一個無底洞,感覺自己在無止境地下墜,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是個頭。

再後來,心靈的不適表現在了身體上。他們會控制不住自己的肢體,拿個杯子也會摔壞。

夜裡翻來覆去、睡意全無,手腳發麻,喘不上氣。

對疼痛越來越敏感,暴躁的時候會忍不住拿頭撞牆。臉上越來越麻木,內心的痛苦卻始終哭吼著。

有人跟他們說:「哭出來吧,哭出來就會好些了。」他們不是沒有想過在家裡、在辦公室、在大街上或者任何地方,當著所有人的面,不管不顧地放聲大哭。

而事實是,他們不敢。成年人連崩潰都得打掩護。

更遺憾的是,抑鬱症患者拼盡全力自救,卻從沒有人稱讚他們,只會「安慰」你不要這麼脆弱。

所以放棄生命,也就成了他們唯一解脫的方法。

02

他們不怕生病,只怕不被理解

2020年9月,央視網發布消息:抑鬱症成為僅次於癌症的人類第二大殺手,全球預計有3.5億人患病。

在中國,這個數字明面上是5000萬,但還有不少人患病而不自知,甚至試圖隱瞞自己的病情。

為什麼寧願痛苦,也不願意接受系統治療?

有網友匿名回答:因為害怕不被理解,害怕被歧視。

電視劇《滑魂》中的高三學生阿步,由於不適應一線城市的學習環境,患上了抑鬱症,變得思維遲緩、食慾減退,甚至還有自殘的行為。

然而,同學們都嘲笑他:「什麼抑鬱症啊,就是矯情唄,嘰嘰歪歪,真當自己是文藝青年了。」

父親也訓斥他:「小小年紀哪有什麼抑鬱?就是找藉口偷懶!只要你成績夠好,就沒有什麼想不開的事兒。」

峨眉山景區那個21歲的女孩,在眾人的聲聲勸阻中,背對懸崖說了句「謝謝」,隨後縱身一躍……

她去世後,人們在她的遺書裡看到了這句話:「我不是沒有去傾訴過,不是沒有嘗試過救自己,然而,要不就是被當成笑話,要不就是覺得我想不開。」

濟南一位年輕媽媽,因產後抑鬱,帶著剛出生4個月大的寶寶,從高樓一躍而下。

當大多人為她感到惋惜時,有些惡評讓人覺得可笑又可恨。「動不動就產後抑鬱。」「間歇性精神病患者。」「沒事兒找事兒,矯情!」

心理學家稱:「抑鬱是一場心靈上的感冒。」

得了感冒的人,大家會覺得再正常不過,而患上了抑鬱症的人,在太多的人眼裡,是矯情,是閒得發慌。

說得多了,連患者自己也這樣認為,因此覺得羞愧和恥辱。

於是他們不再掙扎,鬆開了手裡的最後一根稻草。

無知和恐懼,讓太多的人下意識忽視抑鬱症也只是一種病,跟所有的天災人禍一樣,總會有人不幸被選中。

而那些不幸的人,不需要承擔外界的惡意,也不需要別人的憐憫,只需要被正常看待,僅此而已。

03

有的人表面樂觀開朗,其實內心早已千瘡百孔

從在校認真讀書的學生,到從事高強度壓力工作的年輕人,再到剛生完孩子的母親,無一不在表明,並不是脆弱的人才會患上抑鬱症,也不是樂觀的人就可以向上。

有時候手握大權、呼風喚雨的人,內心也會跟普通人一樣,有許多苦惱、無奈與悲傷。

但為了維護成年人的體面,太多的人,假裝看不見它,病情因此越來越嚴重。

有時面帶微笑的一個人,你不知道他內心的傷口,已經潰爛到何種地步。

18年6月,英國發生了一起神秘案件。16歲女孩Maisie突然失聯,家人報警後,卻只尋回一具冰冷的屍體。

警察說,女孩是因抑鬱自殺。家人悲痛欲絕,不能接受。

在周圍人眼中,Maisie一直是個開朗活潑的女孩,成績優異、興趣廣泛。

出事前幾天,她還做了夏天旅遊的計劃,和家人一起上街買太陽鏡,上班出門前開心地說「再見」,只是那句「再見」,竟成為了永別。

後來姐姐在整理Maisie的遺物時,發現一張手寫紙條,上面寫著「I’m fine」。可當紙條不經意倒過來時,她發現的秘密,瞬間讓家人心理防線崩塌。

紙條上分明寫著,「help me」。

原來表面開朗活潑的Maisie,在學校一直過得很壓抑,為數不多的朋友,也與她出了嫌隙。

可惜她經歷的掙扎與苦痛,在她走後,才有人懂......

其實大多數抑鬱症患者,都把快樂留給了家人和朋友,把悲傷和痛苦留給了自己。

他們朋友圈發布的內容,大都和美食、旅遊、健身有關,照片上的笑容溫暖明媚。

他們敏感又脆弱,不願意把負面情緒帶給別人,就像一位抑鬱症患者說的:「我極度渴望擁抱,又在擁抱穿過崇山峻岭趕來的時候,臨陣脫逃。」

總有人覺得,抑鬱症是一種富貴病,只有吃穿不愁的人才有心情傷春悲秋。

但實際上,除了人類自帶的基因,工作、愛情帶來的影響,原生家庭導致抑鬱的人也不在少數。

我們每一個人, 在一生中的某一個階段,都有患上抑鬱症的可能。

我們為抑鬱症群體發聲,因為抑鬱症不應該被汙名化,因為沒有人應該被邊緣化,更因為保持對弱勢群體的溫度,是這個社會的底線。

04

我知道,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善良的人,在時刻關注著抑鬱症患者。

為了幫助生病的他們,有人試圖給他們安排事情,有人試圖逗他們開心,有人不停地給他們灌輸正能量。

但很多時候,日常生活的繁雜瑣碎,正是抑鬱症患者的壓力來源,你的好心只會讓他們更加焦慮。

假裝開心來配合你的表演,這對他們來說也很累。

如果你真心想幫助他們,或許比起尋找解決途徑,他們更想要的,是一個溫暖的擁抱,和無時不刻的耐心聆聽:「不管發生什麼,我都陪著你。」

最後,提醒大家,如果懷疑自己有抑鬱傾向,需要留意一些危險信號。

如果以下症狀持續兩周以上,請及時就醫。

如果確診抑鬱症,請遵從醫囑好好吃藥,配合心理諮詢。

在尋求家人的理解之前,先學會理解他們。

很多時候,他們不是不愛你,只是不了解這一疾病。

向他們科普抑鬱症相關知識,有助於你更好地接納他們,而不會因為父母的態度,加重你情緒的負擔。

抑鬱症不是絕症,是可以治癒或者緩解的。勇敢堅強地活下去,未來你會感謝今天的自己。

相關焦點

  • 矯情這種病,生個孩子就好了
    我想當年郭敬明肯定也是一個不快樂的孩子,所以才有感而發,寫下這句話。為什麼和文字沾上邊的孩子不快樂?正如辛棄疾所說,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詩強說愁。當我們還是青蔥少年的時候,尚不理解人生之愁,卻自以為身在愁中,看過一些書後,於是乎就會把很多微妙的情感,譬如,孤單、悲傷,無限放大化。說白了就是矯情!
  • 抑鬱不是想太多,他們只是病了而已
    今天想跟大家聊聊一個被誤解很深的群體——抑鬱症患者很多抑鬱症患者,不僅要遭受疾病的折磨,還要遭受旁人不理解的各種閒言碎語,親人朋友都覺得是他們想太多,矯情,是他們自己對生活自暴自棄,甚至因此更加遠離他們。
  • 抑鬱症患者自述:「發病的時候我真的很難受,真的不是矯情」
    抑鬱症已經成為近年來非常流行的病,好像年輕人如果沒抑鬱情緒就不夠上進,不夠努力。我感覺我喪失了用心感受的能力,無論遇到任何事,都思考不起來,感覺自己的思想被封印了,無悲無喜。有時候想,是不是我太累了,該休息一下,然而每當我休息的時候,並沒有放鬆的感覺,身體和精神依舊還是那麼疲憊。
  • 一位抑鬱症患者的自述:我不是矯情而是病了
    這個病其實我很早就有察覺,和我媽說她也沒有當回事。大概一兩年前,你沒有任何察覺,只是覺得生活好像一下就沒有那麼多樂趣了,成績什麼的也無關緊要,開始覺得自己真的不如人,自暴自棄。注意了,一旦有這些想法一定要及時調整,因為可能是抑鬱情緒也可能是抑鬱症。
  • 抑鬱症不是矯情,也不是脆弱,它是一種病!
    很多人對於抑鬱症有著很大的誤解,認為抑鬱症並不是病,就是患者比較矯情,其實這種認知是非常的錯誤的,它是一種病比較常見的精神病之一,在我們國家患上這種疾病的人就有幾千萬人,每年自殺人數中多數是因為抑鬱症,但是接受治療的患者卻不多只有10%,其中包括不規範治療的患者,說道這裡很多網友不由好奇抑鬱症的發病機制是什麼
  • 當我告訴我媽,我有抑鬱症後
    抑鬱症不是矯情。它就像是一場心靈的感冒。整個人像披了一條厚厚的裹滿烏雲的毯子一般,他們聽不到外界,也對外界絲毫不關心。 對於不同的患者,抑鬱症會展現出不同的樣貌。比如有些人開始嗜睡,就有人開始失眠;有人會暴飲暴食,也有人好幾天都不吃一口飯。
  • 有沒有笑著笑著哭了的句子?
    他還好麼,會想我嗎2.有的人愛著愛著愛著就淡了,有的人夢著夢著夢著就斷了,有的人笑著笑著笑著就哭了。3.我笑著笑著就哭了,我說著說著就沉默了,不是因為別的,就只是忽然心一顫,眼淚不聽話而已。4.只有你,能讓我笑著笑著就哭了,也只有我,能讓你哭著哭著就笑了。
  • 矯情不是貶義詞,也不是女生的專利,給男生一些矯情的機會吧
    「矯情」這個詞,對我而言,很熟悉的一次應該是《甄嬛傳》裡面的臺詞。賤人就是矯情。朋友小林大半夜發了個微博:分了女朋友,沒了錢,人啊,不是羨慕別人就是被人羨慕。我評論道:今天怎麼這麼多感慨呀。他回了我一句:大半夜的容易矯情。然後給我發話,別給其他人說哦,男生矯情太丟人了。其實我很理解他的感受。
  • 抑鬱症:這輩子,我最後悔的事情就是告訴爸媽我有病~
    抑鬱症近些年也是頻頻出現在各app的熱搜,也有不少知名人士因為它而選擇「自由」,因為沒有人能做到感同身受,即便是生你養你的父母也無法理解你,甚至會質疑你……抑鬱症,說它是病你卻無法檢查出病因,說它不是病它又是一種極度危險的病,因為它會瞬間吞噬你
  • 「我把老公睡哭了」:原來那麼多人都有愛後抑鬱症
    「我把男朋友睡哭了!」最近和朋友小A聊天,聽到件挺有趣的事兒,小A說:上周,跟男朋友滾完床單,洗完澡出來發現,他居然坐在床上哭了,當時我也沒當回事,覺得太累就睡了。前天滾完他竟然又哭了……我覺得我也沒那麼厲害吧?要哭也應該是我哭啊?!
  • 寶媽產後抑鬱崩潰:「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才知道我不是矯情?」
    近幾年,產後抑鬱的新聞一直都不斷。女性有了孩子,還沒完全適應「媽媽」這個角色,手忙腳亂的時候,如果家人不給予支持,反而常常責怪她們沒照顧好孩子,就容易導致寶媽情緒崩潰,時間久了產生抑鬱症的機率很大。曾經就有一位寶媽在產後得了抑鬱症,結果家人不僅不理解他,還諷刺她矯情。她的丈夫直接說:「別的女人生完孩子都沒事,怎麼就你事兒那麼多?什麼產後抑鬱,我看就是矯情。」這位寶媽在雙重壓力下終於崩潰了,她絕望大喊:「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才知道我不是矯情?」
  • 20歲大學生感染HIV:不潔性行為後確診感染,抑鬱沉迷吸毒被強戒
    我抱著我媽哭了半小時,當下的第一個感覺是完了,感覺幾年、十幾年自己就會死去,跟得了絕症一樣。我記得那晚我沒有睡覺,我媽也沒有睡覺,我在沙發上坐了多久,她就陪我坐了多久,零零碎碎地說沒關係沒關係。她看我情緒不好,沒有追問我是怎麼得的。後來我努力回想,我也不是太不檢點的人,也想清楚了大概是哪一次性經歷感染的。但能怎麼樣呢?
  • 《我真的好想愛這個世界啊》:你以為的矯情,要了100萬人的命
    「沒吃晚飯,加班到一點,到家整個人都是暈的,好希望有個人可以看穿我的內心,明白我的感受,不離不棄的陪伴我。」「我經常連哭幾個小時,哭到手腳發麻,又有時候像沒事人一樣,我真的好累,我不想上課,不想見室友,我害怕學校,我好想休學。」
  • 抑鬱患者:三次復發兩次求死,但母親絕望,讓我重獲希望走出抑鬱
    那一年,我24歲。因為某個原因,那時的我經歷了持續了兩三個月情緒低落。動不動流淚,對任何事情都極度焦慮和擔憂,走在路上腦子裡無數次湧出希望自己被車撞的念頭。即使如此,我和身邊的親友都沒有意識到我其實是病了。但當時我已經意識到了我可能患上了嚴重的心理疾病,去了醫院做了檢查,最終確診為重度抑鬱症。真的很感謝醫生,她耐心聽完,最後安慰我:「是重度抑鬱症,好好吃藥治療,放心,一定會好的。」
  • 她37歲依然美若少女,卻笑著給自己辦了追悼會,出席的朋友都哭了…
    被稱為「抗癌鬥士」的37歲哈爾濱女孩兒王越,給出的答案是:笑著說再見。王越生前身患胃癌,兩個月沒吃一口東西,全靠營養液維持生命。她在生命進入倒計時後,做了一個決定:為自己辦一場生前告別會。她笑著和到場的朋友家人分享自己精彩的一生,說自己的一生沒有留下遺憾。見朋友落淚,這個開朗的女孩幽默地用東北話調侃「給我憋回去」,逗樂了悲傷的親友們。會場裡,每個朋友都上臺講述自己和王越最難忘的故事。她實現了自己的心願:用自己最美的一面,迎接了最好的朋友們的祝福。
  • 失眠抑鬱的症狀 失眠不是矯情是病!
    但並不是說一定會導致,只是有這種可能,可以說長期失眠有可能成為抑鬱症或焦慮症的原因,聽說來益維生素B可以幫助我們預防治療失眠抑鬱症,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失眠抑鬱的症狀有哪些以及如何預防失眠抑鬱的症狀。失眠抑鬱的症狀分為以下幾類:1、白天會有乏力,頭昏等症狀,精力不夠充沛,思考問題不夠清晰,記憶力也有所下降。
  • 我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最近老想哭?
    天天不開心,獨處的每一分鐘都想哭。不想和任何人說話,瘋狂的想逃到一個沒人認識,誰都找不到的地方躲起來。看起來會說會笑、會打鬧,但其實不太想活,也不敢真的去死。最近我就這樣。前段時間閨蜜希希也是。前段時間,一位年輕媽媽患了產後抑鬱症,在給3個月大的孩子餵完奶後跳樓。日本文學泰鬥川端康成、女作家伍爾夫、「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海子、喜劇明星羅賓·威廉士、哥哥張國榮……也都死於抑鬱症。其實,並非是他們不夠堅強,或是太矯情,而是當陷入情緒的黑洞裡時,被牢牢纏住,無法脫身。
  • 我只是想得到一點關心,鼓勵,我不是在炫耀我的病
    很多人因此得了抑鬱症,也有些將自己的症狀發布在網路上,其實他不是想怎樣,只是想尋找一些安慰而已。但是在有些人眼裡。她把自己病情的發布,是在炫耀。這些人不遺餘力的在打擊著她,刺激著她。各種諷刺挖苦。現在的年輕人把自己活成了一座孤島,每天上班,下班,兩點一線的忙碌著,除了工作中會和同事在一起,其餘的時間幾乎沒有交集。
  • 郭敬明用這部電影,把微笑抑鬱演出來了
    記得知乎上有個提問下有個關於抑鬱症非常經典的回答,至今讓很多自媒體引用:「沒人覺得我病了,他們只是覺得我想太多了。」沒錯,人類的悲喜永遠都不相通,2018年峨眉山上一個女孩在眾多人勸阻之下毅然決然跳山下去。後來這名女孩的遺書曝光在網上,她寫道:我得了一種病,叫抑鬱症。很多人把這種病當成脆弱,想不開。
  • 在中國,年輕人活得最抑鬱!| 自查抑鬱症指標
    在太多人眼裡,抑鬱症是「富貴」病,閒得發慌導致的。可是他們不知道,抑鬱症真的是一種病,不是矯情、不是脆弱,而是真的病了。這是正常的大腦:韓國組合金鐘鉉在抑鬱自殺之前,隊友泰民曾推薦一首日文歌《戀上你》給他,可他聽著聽著,就突然靠著車窗開始哭泣。泰民當時覺得他太「情緒化」了,無法理解,甚至笑了起來。就像金鐘鉉哭著說的那樣,「大家對於我真正是什麼樣的人,並不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