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位求職者吐槽自己的面試遭遇。
在一家知名網際網路公司面試了4輪,竟然做了4次自我介紹,感覺效率十分低下。
事實上,在面試過程中,作為求職者,常常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請先做個自我介紹。
有些求職者覺得自我介紹很雞肋。
既然已經有簡歷了,為什麼還要再複述?
也有的人很迷茫,自我介紹到底該如何做才能出彩?
在繪畫領域,文藝復興的代表人物達文西,在學習繪畫之處,也反覆被老師訓練畫雞蛋好幾年。
其實,無論是對求職者還是面試官,自我介紹與達文西畫雞蛋都有異曲同工之妙。
自我介紹不僅是基本功,更是面試官對求職者評估的重要依據!
目錄簡介
你以為自我介紹只是複述簡介?雞肋的不是環節,而是一成不變教你3招,讓你不再只是做複述
「01.你以為自我介紹只是複述簡介?」
1973年,美國心理學家克利蘭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理論:冰山模型。
根據模型,每個人的個體素質和行為準則都分為兩部分: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在自我介紹環中也是一樣,冰山以上的部分是知識和技能,冰山以下的部分是自我認知和動機。
面試官若想能對求職者有更深層的了解,僅憑簡歷上的內容是遠遠不夠的。
自我介紹,是一個完全不具「引導性」的中性問題。
作為一個完美的破冰環節,簡直就像和人打招呼:「你吃過了飯嗎」,兩者都是千百年來凝聚的智慧!
當然,也不排除有的人會回一句「我不會」。
既然你不會自我介紹,那公司應當也不會錄用你。
在自我介紹的環節,面試官會根據求職者使用的詞語和語氣、離職的原因、工作的總結等各方面進行評估。
更重要的是,判斷求職者的簡歷是否「有衝突」。
通過求職者的口頭自我介紹,和簡歷上的信息作為對比,發現一些「有衝突」、「不一樣的」地方:工作起止時間,崗位和內容不匹配、崗位和職稱不匹配等等。
如果不是事先做好準備,極容易造成前後矛盾,露出破綻!
「02.雞肋的不是環節,而是一成不變」
有一部分求職者,之所以反感自我介紹的原因在於:
自己辛辛苦苦寫了這份簡歷,這份精緻的簡歷就在面試官的手裡,而面試官任然一副無所謂的樣子拋出這個問題!
因此,問題不在「自我介紹」的這個環節,而在於面試官是出於何種原因來問的這個問題,以及面試官的語氣、態度。
無論是面試官還是求職者,只要在職場工作,都經歷過「自我介紹」這個環節。
而當面試官作為求職者時,或多或少也被這個問題困擾過。
即便如此,「自我介紹」任然是面試官最常用的破冰環節,原因有以下3點:
1、關注差異
求職者從個人角度突出的重點,有時候和面試官的關注點是有偏差的。
而面試官如果想關注他們特別想了解,但是有沒有體現在簡歷中的內容時,就只有從自我介紹的描述中尋找答案。
2、控場
如果是受過培訓的面試官,通常採用的是結構化面試:
根據職位的勝任力模型,遵循固定的程序,評估人才。
因此,即使是拋出「自我介紹」的問題,也會加上特定的要求。
「請你用不超過3分的時間做1個自我介紹,介紹的內容必須包含你之前的工作經歷、個人技能以及求職動機。」
這樣一份自我介紹不僅顯得很專業,同時也會有緊張氣氛、壓力面試的意味在其中。
此事的求職者不會去想,怎麼又是這個問題。
腦子想的只會是:
「我的天,只有3分鐘,我該說些什麼,才能言簡意賅的留下第一印象!」
3、評估求職者
簡歷描述是求職者文字表達的能力,而自我介紹的口頭描述,是邏輯表達能力的體現!
很多面試官希望通過自我介紹環節,了解求職者對過往崗位的認知、對職業生涯的規劃,以及對自我優劣勢的識別。
並且,有的面試官會在這個環節,就已經決定求職者是否能進入下一輪面試,甚至是否錄用!
「03.教你3招,讓你不再只是做複述」
作為演講者必備技能、自我品牌傳播的必要方式,「自我介紹」其實是我們向他人展示自己和說明自己的必要手段!
在我們接觸的所有面試環節,只有10%不到的求職者,能在自我介紹的環節,就讓面試官產生好感。
面試本就是一場主觀的判斷。
能讓面試官產生好感的求職者,往往也是offer的最終人選!
接下來,我們教大家3招,作為求職者該如何做好自我介紹。
第1招:讓對方記住你的名字
一定有人會問,記住名字很難嗎?
很難,非常難!
回想下,我們在說自己的名字時,是不是通常都是一言蓋過。
「你好,我是XXX。」
又或者是用拆字法。
「你好,我叫張潤發,張是弓長張,潤是溼潤的潤,發是發財的發。」
這2種方式,給人留下的印象其實都不深。
我們為大家提供另外3種方法:關聯法、拔高度、幽默。
關聯法:
「你好,我叫張潤發,我父母特別喜歡周潤發的電影,只要想到周潤發,就知道是我了。」
拔高度:
「你好,我叫李愛國,我的父親是一名軍人,他希望我和他一樣愛國,所以給我取了這個名字。」
幽默:
「你好,我姓張,聽我的母親講,生我的時候正好下雪,所以大家都以為我叫張雪。其實我叫張冷,因為那天特別冷。」
第2招:給自己貼標籤、立人設
我們都知道立人設的重要性,但是該怎麼立呢?
有的求職者在介紹自己時,會說各種優點,比如:執行力強,吃苦耐勞、抗壓能力強。
「我這人的最大的優勢就3條,執行力強,吃苦耐勞、抗壓能力強。」
「我這人最大的特點就是執行力強。領導安排的工作,能理解就馬上執行;不能理解,就先執行,再理解。有幾次領導說第二天要用的資料,我即使不睡覺,連夜也要做出來!總之,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領導安排的工作,是我工作的第一準則!」
這兩種描述方式,哪一種更容易讓面試官留下印象,哪一種更容易讓人信服呢?
另外,在1場面試中,不要設立3個以上的標籤,面試官未必能記得住。
過猶不及。
第3招:內容結構要完整
在介紹工作內容時,完整的結構應該是:時間段+崗位+職責+業績+技能。
「我在上家公司擔任運營主管的工作,負責管理公司的新媒體帳戶。」
「從去年的2月份至今,我一直都在目前的公司工作,最初的職位是運營專員,年初升到運營主管,負責管理公司的新媒體帳戶,包括2微,頭條和知乎等。最初只負責數據管理、統計,之後運用新媒體矩陣,活動引流,互推等方式,將粉絲量從最初的100人,擴充到了10000人,提高了公司在業內的知名度和粉絲粘性。」
兩者相比,後者不僅提到了業績,並將數據量化,還展現了自身的技能,體現自身的成正性及學習能力。
如果你是面試官,你也知道該選哪一位。
寫在最後:
自我介紹,是一場雙方有意識的博弈。
求職面試自我介紹更不是雞肋,而是重中之重。
面試官要會進行正確的引導,而求職者,也要把握機會,展現自己,讓面試官認可自己!
塵曦獵頭(chenxi_lietou),有顏、有趣、有料,只屬於你的職場夥伴;
左手乾貨,右手雞湯,為求職者和HR提供乾淨、便捷的職位交流平臺。
推薦閱讀
員工離職因回復一個字?遠離「職場巨嬰」,情商才是職場通關密碼
HR如何應對候選人提問環節?化尷尬為機遇,做僱主品牌形象代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