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鹽 | 文
販子上傳了一期up生涯以來製作時間最長的遊戲考據視頻。
作為一名「業餘」up主,販子從2019年開始往B站上傳作品。他稱不上高產,至今20多部作品中,有「代碼最多的遊戲」這樣的考據,也有「遊戲裡的世界紀錄」之類的盤點。
遊戲考據、考古雖相對常見,但要做出水準不簡單。除了下功夫去翻大量資料,就是經歷枯燥的、可能結果一無所獲的反覆求證。而「前無古人」的獨創性,正是這類視頻迷人的重要原因之一。
就像搞未知領域的科研,是個完全由好奇心和求知慾驅動的過程。最後做出的成果如何,沒人知道。
這次販子剛開始的目標,是驗證關於《是男人就下一百層》的都市傳說。
沒想到,這次探索開啟了一段跨越30年的「連接」。
即便你沒玩過《是男人就下一百層》,應該大概率聽說過它。
如今在搜尋引擎輸入「是男人就下一百層」,仍能找到大量同類玩法的小遊戲:控制角色在豎向捲軸式的場景裡不斷向下前進。層數越深,場景上移速度越快。你要在釘刺、傳送帶等多種平臺之間輾轉騰挪,保持血量並且防止腳下踩空。
和很多人一樣,它也是販子的童年回憶。然而當年沒人細究,「是男人就下一百層」其實是個整活取名+誤傳,遊戲原名叫NS-Shaft,Shaft意為升降機井、豎井。
手機平臺也有
直接喚作「是男人就下一百層」,現在回看雖不嚴謹,還帶點「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祈使感,仿佛玩不到一百層就不是男人。但確實形象又順口,後來乾脆成了這類遊戲的代稱。
販子之前發現,百度百科裡的釋義都是鴆佔鵲巢,不見本尊NS-Shaft的身影,導向了山寨遊戲。
而最令販子困擾的,是其存疑的劇情。很久之前他從旁人那兒聽聞,遊戲闖到100層以下會出現本未展現的隱藏劇情。他向我強調,此事的記憶格外清晰,因為當年他的極限是五六十層。越達不到百層,販子越心癢,想知道下面究竟有什麼。
直到幾個月前,他思考新視頻選題的時候,想到了這款超難小遊戲。時隔多年,他再次向百層發起了衝擊。
挑戰開始前,視頻裡自稱「通關只狼黑魂」「LOL上過鑽石」的販子,表現出了對操作的自信。他定了個小目標,10局之內熟悉地形,20局之內完成挑戰,錄屏為證。
flag的力量喜聞樂見,20局、30局、40局過去...以至於販子眼前產生了世界都在向下平移的幻覺,挑戰仍未有太大進展。第42次挑戰,甚至出現了下到97層一時無路可走,不得已翻車的囧況。
儘管視頻裡,販子用一張怒砸鍵盤的梗圖拉滿了節目效果。但他跟我透露,當時只覺得很可惜,稍微修整一下便重新開始了,因為已經麻木了。
終於,在第60次挑戰時,販子闖到了一百層,那麼期待已久的隱藏劇情呢?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不存在。
層數繼續增長,四位數的層數設置似乎早已明示了答案:所謂的100層傳說,想來只是衝浪人的自我催眠罷了。
時間來到了立冬,失落的陰霾散去,販子的內心充滿了新的動力。他覺得,遊戲背後的故事應該不止於此。
就如評論和彈幕中調侃的「up主想必擅長搞學術」。販子告訴我,做這期視頻,全程的確像在寫論文。查文獻,做假設,實際調查。
最大的假設,就是說服自我。以讓自己相信,現階段已被「證實」不存在的遊戲劇情實際存在。由此,隨後的調查才能有條不紊的進行。
通過觀察簡潔的遊戲主界面,販子找到了開發工作室的名字Nagi-P Soft(NS)。不查不知道,這家成立於1989年的公司,創立人草薙昭彥當時竟然只有13歲。
對,就是草薙京的那個草薙
震驚之餘,販子發現「下一百層」是1996年20歲的草薙開發的遊戲,原名NS-Shaft恰好對應公司的簡稱。而且草薙還做過一部原名叫NS-Tower的孿生爬塔遊戲,可能你已經猜到了,它便是國內流傳的「是男人就上一百層」。
當然,這作裡也沒有什麼爬到100層解鎖劇情之類的設定。所以販子只得將目光投向NS公司更早年的業務:給老式個人電腦MSX製作遊戲。
一番查詢,他一路尋到了彼時日本最熱門的MSX雜誌MSX fan,然後從1989年節點開始找起。幸運的是,在圖片掃描和翻譯器的高科技幫助下,他翻完16本雜誌,在1990年4月刊的第46頁找到了一篇名叫「8192層高塔」的文章,作品為「上一百層」的原型,其開發者正是草薙的公司Nagi-P Soft。
文章包含著對遊戲背景設定的簡短描述:
2005年,有一位冒險家在奧阿弗利卡的腹地發現了一座直通雲霄極不合理的高塔,在當地流傳的傳說中,這座塔高達8192層,你為了制霸這座塔向著奧阿弗利卡出發了,但是見到實際的塔後,你卻躊躇不前,只能左右往復的跳躍。好傢夥,講的竟是未來的故事。(別忘了,這是1990年開發的遊戲)不過信息就這麼多,販子想著,詳細的故事去遊戲裡走一遭應該就知道了。
這時問題又來了,如何玩到這款MSX遊戲?
硬體好說,販子選擇的是最簡單粗暴的方法:花錢,他託身在日本的朋友,買到了這款古董機器;
msx外形有點像小霸王
但遊戲軟體經過搜索,網上完全找不到,NS的古早官網也不提供下載。
考據到這裡,再次陷入了僵局。
這時販子想到一個人——草薙昭彥。
聯繫原作者成了唯一的出路。他上推特找到了草薙的帳號,驚喜的發現,草薙的推特頭像赫然是「下一百層」裡主角的造型。
只是歷經漫長時光,當初的少年草薙已成長為一家科技公司的首席技術官,似乎不再開發遊戲。
此情此景,販子隨便找了條推文,在下面回覆說明了來意,希望能得到草薙的指點迷津。
他也做好了回復石沉大海的心理準備。在販子看來,「如果草薙先生沒有回覆我,估計就是另一個更加曲折的故事了」。
我問他,那視頻會不會就此擱置?他的回答看起來很堅定,應該不會,但視頻的上傳時間肯定就會更加遙遠。
好在現實是草薙先生收到了販子的消息,很快做了仔細的解釋。
因為「8192層塔」不是商業性遊戲,故沒有任何售賣。其原始碼當時不知怎麼,被MSX fan雜誌編輯「藏」在了與46頁相隔較遠的第61頁。若將雜誌上的幾十行代碼按正確格式輸入到機器界面,就能啟動遊戲。
46頁右上角小字寫著剩下內容前往61頁的注釋
這是被不懂日語的販子,以及被他請來幫忙的日本留學同學錯過的一個細節。
如獲至寶的販子迅速找到了這段原始碼,馬上進行實驗。用他自己的話說,為了成功在採用Basic語言控制的MSX上運行代碼,在等國際快遞的空檔「抽空」把Basic語言給學了。
關於這事我還開玩笑的「質問」販子,為何要在視頻裡說Basic語法難度友好,搞得我們這些觀眾很「不堪」。
這才了解,販子的本職是一名程序專業研究生。不得不說,適合搞學術、抽空學會basic語言的橋段多少解釋得通了。
即便如此,前幾次代碼輸入還是「很合理」的黑屏了。
而當遊戲啟動,觀眾親眼目睹了「8192層高塔」塵封30年的實際樣貌,就如同它的代碼一樣簡陋。畢竟,這是14歲草薙寫的一段小程序而已。
沒有劇情是正常的,背景設定歸背景設定。
講道理,如果販子追本溯源的故事到這裡宣告結束,就和現存許多考據視頻差不多,足夠曲折精彩,卻也屬於預料內。
但興許有種羈絆被喚醒了,在開發者和玩家之間萌發,驅使著草薙昭彥抽出空來,隨後又多次主動回復了販子。他將自己參與開發的所有版本整理出來發給了他,鼓勵他繼續探索下去。
除開完全相同的街機版,一切秘密都指向了系列最後一款作品——GBA上的「終極整合版」。
《Tower&Shaft》將上一百層與下一百層兩種玩法融合到了一個作品中。得益於GBA平臺的機能,遊戲的畫面和玩法都獲得提升,增加了道具系統,然後最重要的,販子歷經數月尋找的遊戲劇情終於登場了。
從「下一百層」項目正式啟動到這裡,已經斷斷續續過去了數月時間,販子靠著吃灰許久的GBA和從日本網購來的無法存檔的卡帶,高強度的將遊戲通了關,截下了每關開始前的對話。
最終,下一百層和上一百層的劇情全貌展現在了我們面前。
遊戲以8192層塔、NS-Tower、NS-Shaft三者為原型進行創作,講的是主角作為冒險家在高塔(爬塔)和墜落之塔(下降)中尋找多個秘寶,與邪惡反派周旋對抗的故事,現在看來不難理解,甚至可以說有點落於俗套。
但遊戲跳出Staff列表的那一刻,相信所有人都感受到了那股暢快淋漓的成就感。
視頻可想而知的火了,播放量破兩百萬,登上B站排行榜前五名,上了微博熱搜。
看完熱血沸騰的眾人,把販子稱為「現實版的頭號玩家」。
史匹柏執導的《頭號玩家》裡,主角自虛擬的綠洲世界歷盡艱險,為的是找到隱藏的三把鑰匙,從而獲得彩蛋,成為綠洲的繼承人。
乍一看,這個目標純粹且功利。不過電影末尾,終於拿到彩蛋的主角與意識體形態的開發者交心,悟到了真正的快樂,不僅限於虛擬的遊戲世界。
分別之時,現出真身的綠洲開發者,說出了升華全片主題的一句臺詞:
「謝謝你玩我的遊戲。」
這一刻,玩家和開發者跨越時空,甚至次元,經由遊戲產生了緊密的聯繫。
而現實中的草薙沒忘記為這次一期一會注入「靈魂」,他給販子留下了一句發自內心的「Thank you for playing my game」。
正是這種連接,讓這期視頻打動了無數網友的心。無論是幾十年後仍清楚記得遊戲絕大多數細節的草薙昭彥,還是堅持「不忘初心」的販子,想來都在這波互動中獲得了獨一份的感觸。
有網友給販子提建議:「看到MSX那段代碼其實能推斷遊戲基本是沒有劇情的,搞到MSX成本比較高,或者直接問一下草薙先生msx版有沒有劇情...」
但販子沒有這麼做,草薙也沒有直接把劇情甩到他臉上。
這是心照不宣的默契。作為挖掘者的販子,以及埋下寶藏,並對探求精神示以尊敬的草薙,都最大程度的扮演好了自己的角色。
如今的草薙
遊戲本身很有趣嗎?或者糾結所謂的「隱藏」劇情,把系列遊戲全玩一遍值得嗎?這類問題此時說實話已經不再重要了。
在視頻發出第二天的1月17號,從中國推友那裡得知視頻情況的草薙昭彥,特地發了一段中文推文感謝了國內的玩家和觀眾:
「我想對每一個玩過我遊戲的人和花幾個月時間尋找遊戲背後歷史的假期販子說聲謝謝」。
接下來幾天,草薙一連發了好多個動態,又是轉發中國玩家寫的遊戲相關文章,又是觀察B站彈幕,仿佛一瞬間回到了他30年前第一次製作「8192層高塔」的時候。
而販子這邊,視頻最後,他特地跑去百度百科,修改了那條最早看到被山寨作品篡改的頁面,將「是男人就下/上一百層」背後真正作品的信息,編輯了進去。
販子告訴我,這是他用力所能及的方式向喜愛的遊戲致敬。也好讓這段求證之旅,畫上完美的閉環。
我在閱讀原文裡放上了這期視頻的連結,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觀看一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