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公認的聖人,為什麼叫他「孔老二」?老大是誰呢?

2020-12-15 扒拉筆跡

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571,閱讀約2分鐘

孔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堪稱中國最有學問的人。他的思想即使在當今時代仍然具有深遠的影響。孔子雖然是公認的聖人,但也被稱為「孔老二」。為什麼?「孔老二」是什麼意思?

「孔老二」一詞並不是在古代出現的,而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間出現並流傳開來的。這是因為當時社會發生了「大革命」。許多傳統文化被徹底顛覆,原來,古代思想被視為迂腐落後,而儒家思想作為幾千年來影響最深遠,影響最廣泛的思想,總體上保持著封建統治和階級分化。所以在這次事件中受到「第一」的打擊,幾乎各地的文廟都遭到嚴重破壞。至於北方地區的「孔老二」,「二」,則帶有明顯的反諷意味,於是當地人就給被打壓的儒道師起了這樣一個帶有諷刺意味的「綽號」。孔老二從此逐漸流傳下來,帶有一種「特殊」的意味。

然而,「孔老二」這個稱呼並不僅僅是貶義。孔子的父親名叫叔梁。他前後娶過三個老婆。第一個妻子生了九個女兒沒有兒子,第二個妻子生了一個兒子,第三個妻子60多歲被舒良娶了,生了孔子。這樣,孔子在家中排行二哥,人稱「孔老二」。其實也不為過

「孔老二」只是特殊時期的產物,而不僅僅是貶義。現在,幾乎沒有「孔老二」的說法了,孔子仍然是那個聖人的代表。

參考資料:《呂氏春秋》《史記》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

相關焦點

  • 孔子為何被稱為「孔老二」,這3種解釋,你認為哪個最靠譜
    提起孔老夫子,但凡中國人是沒有不知道的,他在我們中華文化史上的地位,我想我們根本就用不著再去重複,反正我們只知道一點,那就是,在我們上學的時候,我們所學的第一篇古文,就出自《論語》;至於《論語》與孔子之間的關係,我們就更不用多說了。
  • 聖人孔子:弟子是聖人,孫子是聖人,兒子為何是個「二世祖」?
    儒家思想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孔子是歷代公認的至聖先師,孔子座下有三千弟子,其中出類拔萃者七十二人,合稱「孔門七十二賢」,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繼承和傳播者,而弟子中最出色的兩位顏回、曾參,更是都有聖人之稱。
  • 你知道孔子的兒子嗎?他是聖人孔子唯一的兒子,卻不出名
    你知道孔子的兒子是誰嗎?如果知道,你了解多少他呢?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孔子有著無人可以與之比肩的地位。他輝煌的一生,弟子三千,七十二人成大賢。然而,聖人唯一的兒子,在史書裡只有寥寥數語,默默無聞。他的名氣,似乎連孔子最普通的學生都不如。撥開重重迷霧,那麼孔子的獨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歷史人物?
  • 孔子是「至聖」,孟子是「亞聖」,那儒家其它四位聖人都是誰?
    孔子是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兒子出生後,魯國的國君送來鯉魚祝賀。孔子因此給兒子命名為孔鯉。對於兒子孔鯉的教育,孔子非常上心,這是孔子一手抓起來的。孔鯉小時候從院子裡走過,孔子看到後馬上問他讀過《詩經》沒有。孔鯉說沒有。
  • 傅說,先於孔子800年而成聖的聖人,他是誰?
    上一篇說到,商朝中興居然是靠一個奴隸傅說(yue)就是這個奴隸,傅說是誰,為什麼說他是先於孔子而成聖的聖人?傅說傳說傅說天資聰穎,但父母早亡,勤奮好學的傅說早諳世事,但他不願意和欺壓百姓的奴隸主相處,就躲到一個山洞裡。
  • 聖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孔子所說的西方聖人是誰?
    在《列子》中,記敘了一篇關於誰是聖人的故事。話說,宋國的太宰見到孔子後,開口問道:「孔子你是聖人嗎?」孔子回答:「我哪敢當聖人,我不過是博學多識的人罷了。」於是太宰又問:「那三王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三王是善於使用智力和勇力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太宰又問:「五帝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五帝是善於推行仁義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太宰繼續問道:「三皇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三皇是順應時勢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宋國太宰驚駭萬分,說道:「那麼誰是聖人呢?」
  • 孔子姓甚名誰,這一稱呼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又被稱為「孔老二」?
    孔子本名為丘,字仲尼,他不僅是一位思想家、政治家,還是一位教育家。因為,孔子創立了儒家學派,其學說深刻的影響了中國古代社會和中國人的思想觀。也因此,他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 為什麼老大安靜老二機靈?弄清原因後對老二好心疼
    慢媽我雖然只有樂樂一個孩子,但在周圍的二胎家庭裡,我卻發現這樣一個規律:家裡的老大普遍比較老實木訥,而老二則機靈活潑,是爸爸媽媽的開心果。就拿我弟家的兩個兒子來說,我給家裡打電話時,總是老二屁顛屁顛地跑過來,話都說不全就開始嗯嗯啊啊地跟我說話,而老大喊著都不過來,走到跟前了也得大人教著說。我姑家的兩個表妹也是,老大冷漠不愛說話,老二則嘰嘰喳喳說個沒完,而且很細心體貼。
  • 老大領著老二老三去打老四,結果反水,小弟們聯合把老大幹了
    老大領著老二老三去打老四,老四說:「二哥,三哥,老大揍完我就該揍你倆了。」老二老三一聽慌了,說:「那咋辦?」老四說:「要不咱聯合起來幹老大,咱仨還對付不了他一個?」老二老三一聽有道理呀,於是三個人合謀為老四編織了一張反水大網,他們成功了嗎?
  • 世界上公認的十大聖人,中國佔3席,最後一個卻飽受外媒爭議!
    目前世界上受大家公認的十大聖人分別是:釋迦牟尼、耶穌、柏拉圖、達爾文、哥白尼、牛頓、默罕默德、孔子、老子、鬼谷子。他們無一不是影響人類數千年的人物,但獨獨鬼谷子,外媒對他的爭議頗大。這是為什麼呢?世界上公認的十大聖人,中國佔3席,到底是哪三位呢?
  • 孔子的父親為什麼叫叔梁紇,卻不姓孔?
    孔子的父親一般稱之為「叔梁紇」。在《孔子家語》中講叔梁紇的個人信息比較詳細。《孔子家語》上說,叔梁紇有九女而無子。
  • 孔子唯一的兒子,為什麼不出名?
    然而,聖人唯一的兒子,在史書裡只有寥寥數語,默默無聞。他的名氣,似乎連孔子最普通的學生都不如。撥開重重迷霧,孔子的獨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歷史人物?他的人生,又經歷了哪些鮮有人知的事情呢?他,只是一個謙虛豁達的好孩子。二、孔聖人教子倒是隔壁鄰裡,總有閒言碎語。父親的學生,也會格外關注老師的這個獨子。甚至有人懷疑,孔子會不會在課外偷偷給自己的兒子補課?一個叫陳亢的學生,終於沒能忍住好奇心。他開始偷偷跟蹤孔鯉,密切留意著對方的一舉一動。
  • 聖人孔子嫁女,十個得意門生都沒相中,偏偏選了他
    孔子,春秋時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始人。相傳孔子準備把女人嫁給曾經坐過牢的弟子公冶長,與孔夫人商量。孔夫人反問道:你門下四科有十位品學兼優的弟子,哪個做咱家女婿不好,非得找個現在還關在牢裡的公冶長?孔子劇照顏淵為人才學最好,可惜身體不好,早早便白了頭髮,搞不好哪天就一命嗚呼了,如果把女兒嫁給他,必然早早就要守寡。
  • 「老大憨老二精」,為什麼老二總比老大機靈?三點原因跟父母有關
    「文/萌主媽咪育兒經(原創,歡迎個人轉載分享)」「老大憨、老二精、痞壞痞壞是老三」,這句話是老人們總結出來的,但是在很多家庭中都應驗了。獨生子的家庭當然不存在,孩子多的父母就能明顯感受到,老大往往是憨厚善良的那個,老二是機靈調皮的那個,如果有老三就是家裡最鬧騰的那個。老大女兒、老二兒子,相差2歲卻總吵架,媽媽無意發現真相同事小王是公司裡唯一兒女雙全的人,大女兒今年6歲了,小兒子也4歲了,每次來公司都很招大人們的喜歡。不過,小王卻很頭疼,還勸告大家生多了不好,不是養不起,而是太難養。
  • 二胎家庭裡,老二比老大更聰明!一個媽媽曬出15張圖告訴你為什麼
    一個美籍的華人媽媽用15張圖告訴我們老二是如何在競爭對手——老大的打壓下艱難存活的從懷孕開始老二就面臨了生存的不公懷老大的時候親媽只吃高蛋白低熱量的健康食品嚴格按照計劃補充營養懷老二的時候給老大準備食物所有的食材親媽都要親自操刀就算只吃一口也必須是新鮮的至於老二看看什麼能吃的就拿給他嘗嘗要是不能吃,他自己會哭的
  • 孔子為什麼稱「素王」?
    稱呼孔子為「素王」,是指孔子是無冕之王的意思。吃素才能成為素王?哈哈,你太調皮啦。素字,《康熙字典》上的一種解釋是:「素,空也」。就是說,孔子兩手空空,沒有官爵或者王位。那麼素王呢?素王的解是:「猶空王。謂具有帝王之德而未居帝王之位者」。
  • 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叫「扶蘇」和「胡亥」?
    為什麼秦始皇叫嬴政,而他的兒子叫扶蘇和胡亥? 因為秦始皇姓「嬴」名「政」,他的兒子自然也姓「嬴」了,所以他家老大其實是「嬴扶蘇」,老十八的全名是「嬴胡亥」。 只不過到了戰國末年,天下人口太多,同姓的人也太多了。所以在同姓人中,開始以氏族區分同名之人。因為五百年前大家都是一家人,也就是一個姓,根本無法做出具體區別,所以一般五代之後就會另開氏族。
  • 為什麼「當代無聖人」?
    經常有人會問這樣的問題,為什麼古代會有出現像孔子、老子這樣的聖人,而當代卻找不到一個聖人?難道人類科學在不斷發展,而思想卻始終沒有進步嗎?再或者有人問,以前會有很多大師出現,而現在卻沒有呢?總之就是「當代無聖人」。
  • 家有二胎,為什么爸爸偏愛老二,而媽媽更疼老大?原因跟性別無關
    一、為什么爸爸偏愛老二,媽媽更疼老大自從2016年二胎政策放開後,不少夫妻都熱情滿滿地萌發了生老二的心思,其中閨蜜美雪和她丈夫就是其中的一員。原本,美雪頭胎就生了個兒子,二胎本是奔著貼心小棉襖去的,結果生下來又是兒子。
  • 閒話《論語》雍也篇滿腹牢騷也是聖人
    (2)宋朝:宋國的公子朝,《左傳》中記載他因漂亮而惹亂的事情。 譯 文 孔子說:「如果沒有祝鮀那樣的口才,也沒有宋國公子朝的美貌,那在今天的社會上處世立足就比較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