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本身是自然史的一個現實的部分,是自然生成為人這一過程的一個現實的部分。——馬克思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571,閱讀約2分鐘
孔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堪稱中國最有學問的人。他的思想即使在當今時代仍然具有深遠的影響。孔子雖然是公認的聖人,但也被稱為「孔老二」。為什麼?「孔老二」是什麼意思?
「孔老二」一詞並不是在古代出現的,而是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之間出現並流傳開來的。這是因為當時社會發生了「大革命」。許多傳統文化被徹底顛覆,原來,古代思想被視為迂腐落後,而儒家思想作為幾千年來影響最深遠,影響最廣泛的思想,總體上保持著封建統治和階級分化。所以在這次事件中受到「第一」的打擊,幾乎各地的文廟都遭到嚴重破壞。至於北方地區的「孔老二」,「二」,則帶有明顯的反諷意味,於是當地人就給被打壓的儒道師起了這樣一個帶有諷刺意味的「綽號」。孔老二從此逐漸流傳下來,帶有一種「特殊」的意味。
然而,「孔老二」這個稱呼並不僅僅是貶義。孔子的父親名叫叔梁。他前後娶過三個老婆。第一個妻子生了九個女兒沒有兒子,第二個妻子生了一個兒子,第三個妻子60多歲被舒良娶了,生了孔子。這樣,孔子在家中排行二哥,人稱「孔老二」。其實也不為過。
「孔老二」只是特殊時期的產物,而不僅僅是貶義。現在,幾乎沒有「孔老二」的說法了,孔子仍然是那個聖人的代表。
參考資料:《呂氏春秋》《史記》
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夠衝過去的。——李道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