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人孔子嫁女,十個得意門生都沒相中,偏偏選了他

2020-12-15 二哈說史

孔子,春秋時期魯國人,儒家學派創始人。

相傳孔子準備把女人嫁給曾經坐過牢的弟子公冶長,與孔夫人商量。孔夫人反問道:你門下四科有十位品學兼優的弟子,哪個做咱家女婿不好,非得找個現在還關在牢裡的公冶長?

孔子說:你這婦道人家,哪裡懂得識人待物這些事,我門下雖有10個得意門生,卻沒有一個人配做我的女婿。

孔子劇照

顏淵為人才學最好,可惜身體不好,早早便白了頭髮,搞不好哪天就一命嗚呼了,如果把女兒嫁給他,必然早早就要守寡。

閔子騫,家有後母,大冬天都穿著蘆草編織的衣服,看著都又冷又凍,如果把女兒嫁給他,豈不被活活凍死。

冉伯牛,經常接觸患有麻風病的人,時間久了難免他自己也會被傳染,如果把女兒嫁給他,能不被傳染嗎?

仲弓,農民的兒子,出身低微,而且他爹經常幹些偷雞摸狗的事情,這樣的家庭環境,至於談婚論嫁這些事,就不必說了。冉有,只對軍政知識感興趣,不注重道德修養,為了討好主上,不惜聚斂民財;子路,性情豪爽,有勇有謀,好戰,說不準哪天就戰死沙場了,這兩個人能嫁嗎?堅決不能!子我,白天睡大覺,"朽木不可雕也";

孔子劇照

子貢,就不用我說了,不願做官,只顧忙著倒騰貨物,就是個商人,與我詩禮之家,門不當戶不對。

子遊,本來是最佳人選,可惜他是南方人,往來多有不便。

子夏,因喪子而哭之失明,晚年生活一日不如一日。所以我也願意將女兒嫁給他。

然而公冶長,雖然在牢中,但他坐牢卻不是因為自己犯了事(據傳公冶長能聽懂鳥語,因此獲罪),對於女兒的終身大事,沒有一點妨礙,日後必有一番作為。孔夫人認為孔子說的在理,於是就將女兒嫁給了公冶長。

孔子劇照

聖人孔子,作為一個父親為女兒擇婿時,依然不能擺脫金錢、地位、職業等世俗觀念,其實可嘆可喜,嘆聖人面對現實其實也是個俗人,喜父愛之偉大。

孔門十哲:

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

言語:子我、子貢;

政事:冉有、子路;

文學:子遊、子夏。

相關焦點

  • 聖人孔子:弟子是聖人,孫子是聖人,兒子為何是個「二世祖」?
    儒家思想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孔子是歷代公認的至聖先師,孔子座下有三千弟子,其中出類拔萃者七十二人,合稱「孔門七十二賢」,是孔子儒家思想的繼承和傳播者,而弟子中最出色的兩位顏回、曾參,更是都有聖人之稱。
  • 孔子是「至聖」,孟子是「亞聖」,那儒家其它四位聖人都是誰?
    然後孔子就告訴他說:「不好好讀《詩經》,你就不會說話。」(「不學詩,無以言。」)後來孔子又看到孔鯉到院子裡玩,就問他學《禮記》了沒有。孔鯉說沒有。孔子就告訴他說:「不學禮,你就不會做人。」(「不學禮,無以立。」)孔子,對於孔鯉的教育如此的上心,然而孔鯉的成就不僅趕不上父親孔子,也趕不上他的兒子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孫子,自幼非常的聰明。孔子的壽命很長,活了70多歲。
  • 聖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孔子所說的西方聖人是誰?
    在《列子》中,記敘了一篇關於誰是聖人的故事。話說,宋國的太宰見到孔子後,開口問道:「孔子你是聖人嗎?」孔子回答:「我哪敢當聖人,我不過是博學多識的人罷了。」於是太宰又問:「那三王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三王是善於使用智力和勇力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太宰又問:「五帝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五帝是善於推行仁義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太宰繼續問道:「三皇是聖人嗎?」孔子回答:「三皇是順應時勢的人,至於是不是聖人,我不知道。」宋國太宰驚駭萬分,說道:「那麼誰是聖人呢?」
  • 你知道孔子的兒子嗎?他是聖人孔子唯一的兒子,卻不出名
    你知道孔子的兒子是誰嗎?如果知道,你了解多少他呢?中華民族的歷史上,孔子有著無人可以與之比肩的地位。他輝煌的一生,弟子三千,七十二人成大賢。然而,聖人唯一的兒子,在史書裡只有寥寥數語,默默無聞。他的名氣,似乎連孔子最普通的學生都不如。撥開重重迷霧,那麼孔子的獨子,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歷史人物?
  • 孔子是公認的聖人,為什麼叫他「孔老二」?老大是誰呢?
    ——馬克思文章類型/歷史見聞字數|571,閱讀約2分鐘孔子,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堪稱中國最有學問的人。他的思想即使在當今時代仍然具有深遠的影響。孔子雖然是公認的聖人,但也被稱為「孔老二」。為什麼?「孔老二」是什麼意思?
  • 傅說,先於孔子800年而成聖的聖人,他是誰?
    上一篇說到,商朝中興居然是靠一個奴隸傅說(yue)就是這個奴隸,傅說是誰,為什麼說他是先於孔子而成聖的聖人?傅說傳說傅說天資聰穎,但父母早亡,勤奮好學的傅說早諳世事,但他不願意和欺壓百姓的奴隸主相處,就躲到一個山洞裡。
  • 張桂梅,這是一個普通的名字,它的主人卻是超越教育家孔子的聖人
    張桂梅,這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性名字,但是它的主人卻是超越教育家孔子的聖人!她無私奉獻貧困山區教育事業的感人事跡,我看一次,流淚一次!我第一次知道這個名字是在微博熱搜上。說的是張桂梅拒絕接收大筆捐資助學款,同時驅趕捐贈者:「滾出去!
  • 孔子最偏愛的弟子是誰?不是顏回和冉求,而是傳承孔子衣缽的他
    孔子有3000弟子,72得意門生,每當提到他如此龐大的徒弟數目時,我們都會想到傳承至今的「因材施教」,而在72得意門徒之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之處,出名的有窮而好學的顏回,孔子曾經為他的死去痛哭流涕,有性格直率的仲由(子路),有多才多藝的冉求,孔子曾經對他大加稱讚,但如果要從他的
  • 年度大戲,大型民族舞劇《孔子》再現聖人的一生……
    聽說來看舞劇《孔子》的觀眾,顏值都超高噠~~這不,發現兩位小仙女~~ 舞劇《孔子》想展現的不是一個高高在上的聖人,我不會去呈現一個全面的孔子,也不會去迎合一部分人對孔子的既定認知,而是要把壓在孔子身上的重負卸下來,為觀眾呈現一個鮮活的孔子。」對她來說,孔子既是眾人眼中的聖人,也是一個平易近人的長輩,也有常人的喜怒哀樂,她希望將自己對先人的理解,以舞蹈的形式傳遞給大眾。
  • 理解了孔子的四個聖人之道,即可理解太極生兩儀的真正含義
    《繫辭上》第十章的內容,其實就是孔子對四個聖人之道的展開講述,按照這個思路就可以清楚地看出,第二段「問焉而以言」,講的就是「以言者尚其辭」,第三段「參伍以變」、「通其變」,講的就是「以動者尚其變」,第三段「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講的就是「以卜筮者尚其佔」。
  • 為什麼孔子的雕像,都把雙手交叉在胸前?懂了它才能真正認識孔子
    至今,孔子精神始終屹立於文化頂峰,全球各地都建有紀念孔子的廟宇或祠堂。然而,不知你是否發現:現存的各式各樣的孔子雕像,不論面目身材如何,但雕像的姿態都是出奇地一致?他老人家雙掌疊放,掌心朝內,左手在外,右手在內,身軀微微前傾。所有雕像無一例外,幾乎都是這種姿勢,那麼它有什麼特殊含義?
  • 一人說一年只有三個季節,孔子看看他的衣服,說:果然只有三季
    孔子生於春秋居於亂世,他的一生無非也是平凡而窮困的集合,而在死後數千年來,他卻受到上至帝王將相下至平頭百姓的頂禮膜拜,這是因為孔子的智慧並不具有神秘色彩,而是人人可嚮往與效法的,像喝醉酒後的小風一樣,吹一吹就陶醉了。沒有哪套格言能夠主導一個國家的歷史,偏偏孔子的儒學就能,這得益於他獨特而堅韌的大智大慧。
  • 歷史上有位聖人,與孔子不相上下,2000年來他的書卻一直被禁用?
    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最博學的人之一,創立了儒家學派,編纂《春秋》,修訂《六經》,創辦私學,是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還有一個與孔子不相上下的聖人,但他的待遇卻跟孔子完全不一樣,嚴重被低估。
  • 孔子過沒過美人關
    孔子瀟灑沒料想老子更乾脆,聽了這件事之後,說道:「什麼楚呀人的,全不重要,只是一個事件而已。生動詮釋了事物演化,從無到有,再從有到無的過程。老子覺得,用四個字概括就足夠了。失弓,得弓。」供奉孔子的廟宇,歷來是書生的聖殿。孔子名丘,字仲尼,「子「是後人加的尊稱。跟釋迦牟尼的」牟尼「差不多,意思是釋迦族的聖人。他應該不是開辦學堂的第一人,但學習的風氣與體制卻明顯由他帶動,影響至今。
  • 論語丨君子、仁者、聖人,孔子人格修煉三重境界,三者有何區別?
    提及聖人,中國人第一反應大概就是孔子了;泱泱中華數千年文明史,造就了至聖孔子、亞聖孟子等璀璨明珠。而提及仁者和君子,歷史上的人物就更多了,乃至於咱們每個人身邊都有存在。那麼,《論語》中聖人、仁者、君子三者之間有何區別呢?
  • 同時在世的三大聖人:老子、孔子和釋迦牟尼,到底發生了什麼?
    老子,孔子可以稱之為聖人,但是,如果把他倆與釋迦牟尼佛都稱之為聖人,是大錯特錯的事情,釋迦牟尼佛是校長,老子和孔子是教師,在婆婆世界釋迦牟尼佛是唯一的肉身佛,現在修行再高,也只是大師或法師,釋迦牟尼佛是唯一悟透宇宙萬物的存在,在彌勒佛末成佛之前,是娑婆世界的唯一教主。
  • 孔子唯一說過的一句髒話,竟然還成為現代人的口頭禪!
    孔子三歲時父親便早早離世,由於父親的不在,他和母親便被正妻所趕走,開始流落他鄉,從小便過著清苦的生活,正是因為父親的去世,家中有窮困潦倒,孔子才勤奮好學,成長為萬世景仰的聖人。孔子到十七歲的時候,母親又離開了,天人永隔,徹底成了一個孤兒,自此更加勤奮,直到十九歲碰到了一輩子的紅顏亓官氏,一年後就有了兒子為鯉,字伯魚。
  • 得意門生的出處、釋義、典故、近反義詞及例句用法 - 成語知識
    得意門生,最受老師欣賞的學生。門生;古代親授業的弟子或科舉中試者對座師的自稱。出自:清 文康《兒女英雄傳》:「他雖和咱們滿洲漢軍隔旗,卻是我第一個得意門生。」近義詞有:得意弟子,得意門生是中性成語,偏正式成語;可作賓語;含褒義。
  • 辛棄疾的炫技之作,十句話十個典故,均出自四書五經,千古奇詞!
    「詞中之龍」辛棄疾是個「用典狂魔」,他的詞作,不但意境絕美、氣勢磅礴,而且底蘊深厚、技法高超。 過去的我,也曾像孔子那樣輾轉多地,東南西北四處拜謁,一心要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結果卻是屢遭挫敗。還是應該學習長沮和桀溺(春秋時期的兩位著名隱士),安心躬耕于田園,而不能學習孔子為了從政而疲於奔命。
  • 聖人孔子說四字格言,得意弟子顏回精彩解讀
    今天與大家分享的知識,也許很多人都聽過;可是——今天別開生面的解讀,也許會從此改變你的一生。下面屏住呼吸,一氣讀完。一、聖人的四字格言:無違、色難。孔子的很多話,表面的意思很淺顯,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表面;要結合自己幾十年的人生閱歷,深入進去,「探幽尋寶」,才能「曲徑通幽」,發現其中的深層意義。孔子說,什麼是孝道?他說了四個字:無違、色難。什麼是無違?不要違背。什麼是色難。要注意態度。這不僅僅是孝道,也是人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