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的炫技之作,十句話十個典故,均出自四書五經,千古奇詞!

2020-12-26 騰訊網

文/藍夢島主

原創文章,已開啟全網維權,抄襲必究!

「詞中之龍」辛棄疾是個「用典狂魔」,他的詞作,不但意境絕美、氣勢磅礴,而且底蘊深厚、技法高超。

比如,辛棄疾的知名代表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從「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到「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從「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到「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不僅名句輩出,而且是句句有出處,句句含典故,如果沒點文化功底和歷史知識,還真是讀不懂其中妙處。

除此之外,辛棄疾另有一首炫技之作《踏莎行·賦稼軒集經句》,其詞曰:

進退存亡,行藏用舍。小人請學樊須稼。衡門之下可棲遲,日之夕矣牛羊下。

去衛靈公,遭桓司馬。東西南北之人也。長沮桀溺耦而耕,丘何為是棲棲者。

如果只按照字面意思翻譯,大意就是:

人生在世,應該知進退,用則行,不用則藏。不妨權且做一回小人,效法樊須(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回家務農。只要安貧樂道,清心寡欲,就可以擁有怡然自得的生活。

過去的我,也曾像孔子那樣輾轉多地,東南西北四處拜謁,一心要在政治上有所作為,結果卻是屢遭挫敗。還是應該學習長沮和桀溺(春秋時期的兩位著名隱士),安心躬耕于田園,而不能學習孔子為了從政而疲於奔命。

但是,如果你熟讀儒家經典,又會發現辛棄疾的這首《踏莎行·賦稼軒集經句》絕沒有那麼簡單,全詞十句話,竟然每一句都出自《四書五經》,背後都有典故。

其中:第一句「進退存亡」出自《易經·乾·文言》;第二句「行藏用舍」出自《論語·述而》,第三句「小人請學樊須稼」出自《論語·子路》;第四句「衡門之下可棲遲」出自《詩經·陳風·衡門》;第五句「日之夕矣牛羊下」出自《詩經·王風·君子於役》;第六句「去衛靈公」出自《論語·衛靈公》;第七句「遭桓司馬」出自《孟子·萬章上》;第八句「東西南北之人也」出自《禮記·檀弓上》;第九句「長沮桀溺耦而耕」出自《論語·微子》;第十句「丘何為是棲棲者」出自《論語·憲問》。

這首詞的詞牌是《踏莎行》,詞題是《賦稼軒集經句》。其中,「稼軒」是辛棄疾的鄉村別墅之名,他中年後的別號叫「稼軒居士」,他的詞集叫《稼軒長短句》,均是由此而來。而「集經句」呢,顧名思義就是集合已有文句成詞,而所集之句,均出自儒家經典。

在古人心中,「經」是至高無上的儒學正統,而詩詞只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雕蟲小技,二者的學界地位不可同日而語。但是,辛棄疾偏偏不走尋常路,愣是憑藉著過人學識和通天才華,將二者融為一體,寫成了一首雅俗共賞的《踏莎行·賦稼軒集經句》,堪稱千古奇詞。

這首詞大致創作於宋孝宗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當時的辛棄疾剛剛遭遇罷官,閒居於帶湖,他一方面勸說自己要安於現狀,享受田園生活,但另一方面又打心底裡渴望東山再起。正是在這種處境和心態下,他寫下此詞。

從表面上看,《踏莎行·賦稼軒集經句》充滿了對孔聖人的諷刺,而實際上卻是用執著於政治信念的孔子暗喻曾經的自己,辛棄疾借訕笑孔子而自嘲,又在自嘲中表達了對懷才不遇、報國無門的憤慨,其中諸言,大多是反話,看似挖苦孔子的疲於奔命,實則讚揚孔子為實現政治理想奔走終生,而他自己呢,也是看似安心歸隱耕種,實則滿懷入仕期待。

(本文完~)

相關焦點

  • 為了勸朋友當官,辛棄疾寫了一首詞,用了6個典故,可謂用心良苦
    辛棄疾將自己朋友的才智比喻成範增與範蠡,之所以比喻成他倆也有著辛棄疾的小心思,因為他的好朋友也姓範因此選用此二人進行比喻。燕雀豈知鴻鵠,貂蟬元出兜鍪。小小的燕雀怎麼能夠知道鴻鵠的偉大志向呢,這句話是是陳勝、吳廣起義之時所說。
  • 高中生讀辛棄疾的「我見青山多嫵媚」,提個問題,難住了不少老師
    放下手中的劍,拿走筆桿子,辛棄疾在詞曲的世界裡,成就了另一番事業,被後世譽為詞中之龍。辛棄疾一生存詞600餘首,詞作數量為兩宋之最。他寫詞很有個性:愛用典故,經常用得沒點水平的人都看不懂;寫得很狂,嬉笑怒罵皆可成文,他幽默起來甚至有點兒無釐頭。除此以外,辛棄疾用詞也和一般文人不同,有時候甚至有點兒怪。
  • 辛棄疾的苦口婆心:為了勸朋友當官,他寫了一首詞,用了6個典故
    在面對朋友的猶豫時,他揮手寫下一首《破陣子·擲地劉郎玉鬥》,全詞共六句,句句用典,勸誡友人以國事為重,奉獻出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上片中作者用了兩個世人非常熟悉的典故,一個是「擲地劉郎玉鬥」,講述範增在鴻門宴上將玉鬥扔在地上拔劍將其撞破的典故;一個是「掛帆西子扁舟」,講述範蠡因為想要瓦解吳王鬥志而將西施獻給吳王的典故。
  • 辛棄疾送學生的一首《鷓鴣天》,短短8句瀟灑豪邁,寫給考研學子
    下面我們來看這一首《鷓鴣天·送廓之秋試》。史料記載,這首詞作於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廓之是辛棄疾學生範開的字,這一年的秋天,範開即將離家去參加科舉考試,作為老師的辛棄疾寫下此詞,表達離別之情的同時也送上了自己的美好祝願,為即將離家的學子送上了溫暖又激昂的鼓勵。
  • 種木十年渾未辦,換得東家種樹書,辛棄疾詩詞中這兩句有何寓意?
    出自南宋辛棄疾的七言律詩《和趙昌父問訊新居之作》: 草堂經始上元初,四面溪山畫不如。疇昔人憐翁失馬,只今自喜我知魚。 苦無突兀千間庇,豈負辛勤一束書。種木十年渾未辦,此心留待百年餘。
  • 辛棄疾為堂弟寫送別詞,用五個典故寫「別恨」,讀完讓人淚流滿襟
    辛棄疾人生最後的歲月中,隱居在江西上饒的鉛山。暮年時曾替堂弟茂嘉填過一首送別詞,因此名為《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全詩打破了詞作常用的寫法,不用上、下闕。連用了五個歷史典故,以三女二男,五位歷史名人事跡,來表達遠離故國,杜鵑泣血似的長天遺恨。讀來聞之,淚流滿襟。
  • 這3個成語均出自鶴壁,與殷紂王有關,你了解的成語還有哪些?
    成語是我國漢字語言詞彙中一部分定型的詞組或短句,多數為4個字,但也有3個字和5個字的。它是中國文化的一大特色。成語的很大一部分是從古代繼承下來的。它們具有固定的結構和固定的術語,表示一定的含義。它在語言上通常與現代漢語不同,它代表一個故事或典故。它是中國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
  • 辛棄疾最著名的一首詞,慷慨激昂,提到五個歷史人物,個個不得了
    宋代大詞人辛棄疾,是一個赤誠的愛國者。他文武全才,武能上馬殺賊,文能揮筆賦詩。不論是武將還是文官,辛棄疾都幹得非常出色。辛棄疾有一首詞,備受後世稱讚,還入選中學課本,一首詞中,提到五個歷史人物,個人了不得。
  • 四書五經名句賞析:優雅大氣的寶寶名字,瀟灑風流又多情
    《四書五經》中有不少的名言名句對後世的思想產生的很大的影響,而那些眼光敏銳的家長,從中提煉出了一些適合孩子的好名字。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些出自四書五經的好名字! 一、《四書五經》中優雅大氣的寶寶名字1.
  • 四書五經名句取名:10個才貌雙絕的寶寶名,個個有文學典故
    因此,取個好名字很重要。那麼四書五經中有哪些好名字值得推薦的呢?下面為大家整理推薦一些出自四書五經的名字,以供家長在起名字的時候進行參考! 一、《四書五經》中才貌雙絕的寶寶名1.言容出自《楚辭·惜誓》:或推迻而苟容兮,或直言之諤謣。解釋:有人隨風使舵苟合諂媚,有人剛正無私直言敢諫。2. 英南出自《楚辭·九懷》:北飲兮飛泉,南採兮芝英。
  • 《禮記》十句金言,修身養性,一生至少要讀一次
    《禮記》十句金言,修身養性,一生至少要讀一次。一、孝子之養也,樂其心,不違其志。出自《禮記·內則》。孝順的父母,要讓他們能夠心情愉悅,做事情不違背他們的意志。二、富潤屋,德潤身出自《禮記·大學》。財富可以裝飾房屋,而財德可以修養自身。三、苟利國家,不求富貴。出自《禮記·儒行》。
  • 辛棄疾晚年為了戒酒,所作一首戒酒詞,讓人從頭笑到尾
    除了黃庭堅,南宋時期的辛棄疾,在被彈劾罷官之後,也曾想過要戒酒。為了敦促自己戒酒,他還寫下了一首戒酒詞,通篇幽默搞笑。這首詞便是著名的《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辛棄疾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56歲,歷經了大半生。他本是一個武可戰場殺敵,文可吟詩作對的大文豪。
  • 歌手2020:黃霄雲唱歌太炫技?其實張靚穎早就為她說過話了
    文/論音娛今天的《歌手·當打之年》首期便取得了不錯的熱度,尤其是作為奇襲歌手的黃霄雲,首期奇襲毛不易成功收穫了大量關注度,這也為節目提供了更多的熱度。各位或許很難理解,為什麼黃霄雲要在首期節目就唱這樣炫技的一首歌曲,因為在如今這個時代,炫技不知道為何成為了貶義詞。尤其是在一些競技舞臺,如果通過高音、高技巧類歌曲取得了勝利,很容易就會被吐槽,除非你是非常知名的歌手,有著大量的粉絲為你發聲,這樣吐槽的聲音就會顯得小了很多。
  • 四書五經名句起名:嫣然巧笑的女孩名字,個個都個性十足!
    四書五經是我國歷史悠久、地位崇高的文化經典,是華夏先哲智慧的結晶。01《四書五經》中嫣然巧笑的女孩名字四書五經是儒家的經典著作,裡面蘊藏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如果想為孩子起一個有寓意的名字,那不妨參考四書五經起名
  • 三國時期流行最廣的十句名言
    第十位:「人中呂布,馬中赤兔」 一共八個字卻稱讚了兩件事物,足可見微言大義的春秋筆法。 第六位:「子龍一身都是膽也!」
  • 鮮為人知的42字《延命十句觀音經》
    日本的一塊石碑上刻有「延命十句觀音經」,延命十句觀音經的原文很簡單,十句一共四十二個字:「觀世音,南無佛, 與佛有因, 與佛有緣, 佛法僧緣, 常樂我淨, 朝念觀世音, 暮念觀世音, 念念從心起, 念念不離心。」比起我們熟知的260個字的「般若波羅密多心經」要簡練許多。
  • 詩詞中常見的36個文化典故,助你讀懂詩意中華
    典故,是詩詞中常見的修辭手法。典故不僅可以使詩句表達更加形象,還讓詩句含蓄典雅,別有意趣。「雙鯉」指代書信?「懷橘」指孝順父母?36個古詩詞中常見的文化典故,幫孩子讀懂詩意中華。1.詠絮才《世說新語》載,東晉謝道韞以「未若柳絮因風起」之句來比擬雪花飛舞,叔父謝安大為讚賞。後以「詠絮」或「詠絮才」稱讚女子善於吟詠。可嘆停機德,堪憐詠絮才。
  • 鋪床吉祥話大全 鋪床十句吉祥話
    二、 鋪床十句吉祥話1、一撒榮華並富貴,二撒金玉滿池堂,三撒三元及第早,四撒龍鳳配呈祥,五撒屋子拜宰相,六撒六合同春長,七撒夫妻同皆老,八撒八馬轉回鄉,九撒九九多長壽,十撒十全大吉祥。2、東掃掃,西掃掃,閨女小子滿炕跑。東劃拉,西劃拉,閨女小子一撲啦。頭枕石榴腳蹬蓮,生個孩子做狀元。
  • 十個有韻味又有典故的古人名字,你最喜歡哪個?
    孔穎達疏:「始生三月而加名;年二十,有為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復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就是說嬰兒出生三個月後由父輩命「名」,男子二十歲舉行冠禮,並取「字」;女子十五歲許嫁,舉行笄禮,並取「字」。可見古人對於名字是何其在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10個有韻味又有典故的古人名字:
  • 南宋文武四全辛棄疾:通曉詞文,勇謀兼具
    這二人都無愧「文武雙全」之名,你卻很難將這二人想像成同一類人。可見,所謂的「文武」二字,範圍太大了。辛棄疾畫像若將之細分,我認為文可分兩種:飽讀詩書,滿腹經綸之文學與吟詩作詞,妙手常得之文採。武也可分為兩種:精通兵刃,衝鋒斬將之武藝與排兵布陣,指揮若定之武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