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棄疾最著名的一首詞,慷慨激昂,提到五個歷史人物,個個不得了

2020-12-13 古典文學與詩詞

宋代大詞人辛棄疾,是一個赤誠的愛國者。他文武全才,武能上馬殺賊,文能揮筆賦詩。不論是武將還是文官,辛棄疾都幹得非常出色。

辛棄疾有一首詞,備受後世稱讚,還入選中學課本,一首詞中,提到五個歷史人物,個人了不得。

這首詞就是辛棄疾最著名的那首《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這首詞是辛詞中非常知名的作品。是辛棄疾66歲時懷著一腔壯志、擔憂等複雜的心情時寫下的。

辛棄疾66歲時,韓侂胄執政,積極籌劃北伐,即使年近古稀,辛棄疾依然一腔熱情。辛棄疾被重新啟用為漸東安撫使,戍守江防要地京口。

辛棄疾固然想要收復河山,可是,對於韓氏冒進的做法又十分擔憂,懷著複雜的心情,他寫下了這首名作。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一開口就不凡,千古以來,一直為人所稱讚。

其實這首詞最大的特別是用引用典故。全詞104個字,卻包含四個歷史人物,個個了不得。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孫仲謀,是孫權。

三國時,18歲的孫權在兄長孫策去世後,接管江東。他聯合劉備,北拒曹操,成為一方諸侯。

辛棄疾在此懷念孫權,那個少年英雄已成為歷史,孫吳的舞榭歌臺也早已隨時光逝去,他感嘆何時能再來一個英雄孫權,坐斷東南,穩固國家呢?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

寄奴,是南朝劉宋開國皇帝劉裕的小名。

劉裕對內平定孫恩、桓玄等割據勢力,使南方出現百年未有的統一局面。他還兩次率軍北伐,消滅南燕、後秦等,光復洛陽、長安等地,史家譽之為「定亂代興之君」。

辛棄疾盛讚劉裕北伐的成功,嘆息南宋掌權者無人能與「氣吞萬裡如虎」的劉裕相比較。

上片詞,辛棄疾盛讚少年英雄的孫權和「氣吞萬裡如虎」的劉裕,實則是痛惜南宋政府無人能與他們二人一樣固守本土、收復失地。其中也包含了辛棄疾深深的嘆息。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

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

元嘉,是劉宋第三位皇帝劉義隆的年號,是劉裕的第三子。

封狼居胥是西漢霍去病的典故。西漢時,霍去病率軍北進兩千多裡,追擊匈奴狼居胥山,大獲全勝,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封狠居胥意為重大的勝利。

劉義隆繼位後,曾經三次並伐,卻都無功而返,而第二次北伐導致北魏長驅直入,打到長江,讓劉宋六州殘破。

辛棄疾在此處憂國,引用劉義隆北失敗的例子警示南宋王朝,不能好大喜功,貿然北伐,否則,就會如劉義隆般,造成六州蕭條。

可堪回首,佛【bì】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

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佛狸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的小名。

元嘉二十七年(450年),劉義隆北伐,拓跋燾率軍大敗宋軍,從黃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長江北岸。在長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宮,即後來的佛狸祠。

而今的佛狸祠,當地老百姓只把佛狸祠當作供奉神祇的地方,而不知道它過去曾是異族皇帝的行宮。

辛棄疾此句是批判那些苟且偷安的人,不思收復,將無法收復。

廉頗,是戰國時趙國名將。

《史記》記載,廉頗被免職後,趙王又想啟用他,派人去慰問他。廉頗見到使者,吃了一鬥飯,十斤肉,還披甲上陣,證明自己身體很好,依然可以上陣殺敵。

可是,使者被廉頗的仇人郭開賄賂,廉頗終未被趙王所用。

在此處,辛棄疾借廉頗傷己。廉頗年紀大了,還有個人去問他。而我辛棄疾,還有誰來問我是否能為國效力呢?

讀完這首詞,我們能感受到那個憂國憂民的辛棄疾。他追懷孫權、劉裕,卻痛恨嘆息國家沒有像他們這樣能安國,能收故土的英雄。

他以劉義隆北伐失敗的例子警示南宋政權,莫要輕敵冒進,慘敗而歸。最後,辛棄疾感慨自己,年老之後,想為國效忠,卻連一個問一個的人都沒有。

通過這首詞,我們可見辛棄疾的愛國之情。

這是辛詞中最重要的一首詞,明代詩人楊慎曾評價:稼軒詞中第一。發端便欲涕落,後段一氣奔注,筆不得遏。廉頗自擬,慷慨壯懷,如聞其聲。謂此詞用人名多者,當是不解詞味。辛詞當以「京口北固亭懷古」《永遇樂》為第一。

這也是辛棄疾最為後世稱讚的一首詞,明為懷古,實為憂國。詞中最大的特點,就是通篇用典,使得感情含蓄的同時,又能準確地表達心中的情感。

但是,最讓隱娘感動的,還是辛棄疾的一腔赤誠的愛國之情。即使已經66歲了,依然還憂懷國家,不忘上場殺敵。我們民族能生生不息,不就是因為有這樣的人存在麼?

相關焦點

  • 辛棄疾最憤世嫉俗的一首詞,罵盡人間、罵盡古今!
    五代兩宋詞人眾多,也不乏堪稱一代詞宗者。若要為每個詞宗排出個名次來,卻著實為難。詞帝李煜、詞仙蘇東坡、風流才子柳永、第一才女李清照、詞中之龍辛棄疾……諸多名家,各有千秋,也都為宋詞的發展做出過巨大貢獻。更何況讀者各有偏好,實在難分高下。單說詞中之龍辛棄疾,繼承了蘇東坡以詩為詞的主張,更進一步地以文為詞,使的詞之語言更為靈活、題材更為深廣,抒情更加自由。
  • 辛棄疾被貶後寫下一首詞,豪邁背後儘是柔腸,道盡人生滄桑
    詩人給我們的印象都是柔弱的,而他恰恰相反,被後人稱為文武將領,既能吟詩作對,也是上陣殺敵,他就是辛棄疾。辛棄疾是我國著名詩人,但從他的詩中可以看出他有過一段時間的軍旅生活,並且還上過戰場,與敵人展開搏鬥。
  • 辛棄疾最不豪放的一首詞,末尾1句是人生第3境界,人一生要讀一次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最著名的豪放派詞人,也許正因為經歷和性格的原因,才使得辛棄疾的詞豪邁雄宏,在以婉約風格為主的詞壇開闢出了另一片新天地。辛棄疾的詞多詠祖國河山之壯美,多嗟世道政局之多變,筆觸大氣有力卻不失細膩。辛棄疾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詞人,由於年幼生長於金國,目睹了金國統治下,漢人所遭受的屈辱,終辛棄疾一生都希望能夠光復宋朝。
  • 辛棄疾繼戒酒、破戒之後又寫了一首詞,這次把酒杯給玩壞了
    #很多人對辛棄疾的印象是:豪放派詞人,詞作慷慨激昂;愛國詞人,滿懷恢復神州的壯志;還是一位馬上先鋒,曾率五十騎闖五萬敵營擒賊。其實細讀其稼軒詞集就會發現,辛棄疾身上的標籤可不僅僅是「豪放」。他還有「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的安逸祥和之時;也有醉酒後「以手推松曰去」的憨態可掬之時;還有「舊歡新夢裡,閒處卻思量」的細膩婉約心思。
  • 為了勸朋友當官,辛棄疾寫了一首詞,用了6個典故,可謂用心良苦
    我們今天看一首辛棄疾曾經寫給自己的好友的詩詞《破陣子·擲地劉郎玉鬥》,從這首詞中我們可以看到辛棄疾的另一面。在寫這首詩的時候,辛棄疾的好朋友範如山被任命為瀘溪縣的縣令,他的朋友覺得這個縣令官職太小了,因此遲遲不願意去上任。
  • 辛棄疾的苦口婆心:為了勸朋友當官,他寫了一首詞,用了6個典故
    本詞是辛棄疾借著為範如山祝壽的機會,勸誡範如山不要效仿他人,鼓勵他應該施展自己的才幹,發揮自己的力量,時刻為收付祖國實地準備著,貢獻自己全部的才能和力量。下片中作者連用四個典故,不僅稱讚誇獎了範如山的宏偉大志,也再次預言他一定能有所成就。
  • 辛棄疾為堂弟寫送別詞,用五個典故寫「別恨」,讀完讓人淚流滿襟
    辛棄疾人生最後的歲月中,隱居在江西上饒的鉛山。暮年時曾替堂弟茂嘉填過一首送別詞,因此名為《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全詩打破了詞作常用的寫法,不用上、下闕。連用了五個歷史典故,以三女二男,五位歷史名人事跡,來表達遠離故國,杜鵑泣血似的長天遺恨。讀來聞之,淚流滿襟。
  • 辛棄疾冷門一首詞,開頭妙不可言,結尾神來之筆,讓人讚不絕口
    縱觀中國歷史長河,文官能言善辯,武官武藝高強。文武雙全之才都是少有的人物。然而歷史上有這樣一個人,他就是這樣逆天的存在。文可教書講義,載歌載舞,武可排兵布陣,勇往直前。這個人就是辛棄疾,康熙閱讀辛棄疾的詩詞,高聲稱讚他的詩詞是「詞中之龍」。
  •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
    辛棄疾最悲涼的一首詞,短短4句話,道盡人生無常,讀完潸然淚下即使孤身一人的秋風雨夜,也有萬水千山的張力,這就是辛棄疾。既有「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如虎」,勇冠三軍,錚錚鐵骨的男兒豪氣;也有「眾裡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俠骨柔情。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
  • 辛棄疾描寫閒暇時光的一首婉約詞,風格與李清照頗為相似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時期,非常著名的詞人。他被後世人譽為「詞中之龍」。他並不同於一般的文人墨客,因為他是可以率領士兵戰場殺敵,保家衛國,也是才華橫溢的詩詞大家。辛棄疾與李清照兩人,被合稱為「濟南二安」。雖然兩個人,並不是一個時代的人。但是在辛棄疾的很多詞作之中,我們都能夠發現,這之中總有一些李清照的影子。或許,這其中更多的原因,是因為辛棄疾對李清照的仰慕之情吧!
  • 辛棄疾的這首《破陣子》描寫的是什麼內容,詞中的關鍵字是什麼?
    這是一首現實與夢想結合的詞作,也是一首抒發英雄主義和愛國主義的詞作。在解讀詞作以及分析詞中的關鍵詞時,我認為非常有必要對辛棄疾和這首詞的創作背景做一個交代。這樣更有助於理解好這首詞作的內涵和意義,以及詞中的關鍵字。
  • 人稱「詞中之龍」的辛棄疾,一首短詞眼睛一亮,作文訓練好教材
    上完部編版小學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古詩三首,我讓學生選出一首自己最喜歡的一首詩,大部分學生都選擇了南宋詩人辛棄疾的詞《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理由是這首詞描寫的夜晚田園風光很有趣味,讓人遐想。有的學生說:我們整天學習到深夜,但是好像從來就沒有聽到蟬在枝頭鳴叫,青蛙在稻田裡鼓譟。
  •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
    辛棄疾一生最「絕」的一首詞:寫盡天下滄桑,王國維讚不絕口!「平生塞外江南,歸來華發蒼顏。布被秋宵夢覺,眼前萬裡江山。」他是慷慨悲壯的英雄,也是情感熾熱的詞人,他空有殺賊本領,報國豪情,卻一生寂寞。「文能橫槊賦詩,武能上馬斬賊」的辛棄疾,一生寫過多少「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豪邁詞篇,更是不乏「若教眼底無離恨,不信人間有白頭」的委婉。但我今天想寫的,是稼軒先生另外一首充滿悲壯雄心的佳作——《清平樂·獨宿博山王氏庵》。
  • 辛棄疾見到朋友侍女,寫了一首詞,用了6個「笑」字,讀完心動
    辛棄疾作為南宋時期為數不多的豪放派詞人,在兩宋詞壇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同一時期的詞壇豪放派詞人還有陸遊、陳亮、李綱等人,但是和辛棄疾相比則還是要稍遜三分。可以說兩宋詞壇中,豪放詞作首推蘇軾,其次便是辛棄疾,這二人一北宋,一南宋,可謂熠熠生輝。
  • 辛棄疾有多牛?寫一首詞,用94字囊括25種中藥材,你能找出幾種?
    辛棄疾的這首《懷古》氣勢磅礴,表達了他欲像當年劉裕那般北伐出徵的雄心壯志。他的作品,想必黃口小兒也能娓娓道來幾首。 辛棄疾在南宋可以說是文人裡仗打的最好的、軍營中最有才華的,可惜一生懷才不遇,到老也沒能見到王師定中原。而辛棄疾多有才華,他的一首《靜夜思》,融入25味中藥材,你能找到幾種?
  • 辛棄疾:做個英雄,安邦定國;做個俗人,貪杯好色!
    看如今,山河破碎無人理會,滿腔熱血無處揮灑,一片丹心空餘嘆息……漫長几十年半官半隱的歲月裡,他說,做個英雄真累,那不妨做個俗人,醉倒在美人懷裡,睡醒在美酒杯中。或許對於不得志的文人來說,美人的陪伴確實是可以消解人生的失意的。否則,也不會有那麼多落魄書生偶遇美豔妖精的故事流傳了。
  • 被大才子楊慎譽為「稼軒詞中第一」,辛棄疾的這首詞妙在何處?
    被大才子楊慎譽為"稼軒詞中第一",辛棄疾的這首詞妙在何處?宋代大詞人辛棄疾,人盡皆知的愛國者,歷史上的他文武全才,武能上馬殺賊,文能揮筆賦詩。不管是武將或者文官,辛棄疾都有著傑出的表現。辛棄疾有一首詞,深受後世稱讚,還入選中學課本,這首詩詞裡,有突出的歷史人物,更有深厚的見解。辛棄疾用典的高明之處,是能夠將眾多典故融會貫通,猶如一個高手下棋之時,將每一粒棋子都放在該放的位置,以便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 辛棄疾最孤寂的一首詞,孤寂的讓人心疼,最後一句已成經典
    辛棄疾就像南宋時期出現的一匹「戰狼」,他年少成名,之後一直不被重視,費盡心血向當時的朝廷提出的抗金政策,也一直不被採納。自己滿懷壯志而老大無成,心中悲憤無法抒發。、一首《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創作出來的。
  • 辛棄疾晚年為了戒酒,所作一首戒酒詞,讓人從頭笑到尾
    在北宋時期,著名詞人黃庭堅,就曾經在自己的夫人去世後,決定要戒酒,不過15年之後,他還是破戒了,為此,還特意寫下了一首詞來調侃自己。除了黃庭堅,南宋時期的辛棄疾,在被彈劾罷官之後,也曾想過要戒酒。為了敦促自己戒酒,他還寫下了一首戒酒詞,通篇幽默搞笑。這首詞便是著名的《沁園春·將止酒戒酒杯使勿近》。辛棄疾創作這首詞的時候,已經56歲,歷經了大半生。
  • 辛棄疾新婚後給妻子寫的詞,96個字用了25種藥材名,太肉麻了
    ,聽取蛙聲一片"……就像小孩子的心思一樣,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單純地不得了。而辛棄疾這首奇文別具一格,不像別人那麼露骨,卻又浪漫至極,後世調侃這是辛棄疾最"肉麻"的一首詞:《滿庭芳·靜夜思》雲母屏開,珍珠簾閉,防風吹散沉香。離情抑鬱,金縷織硫黃。柏影桂枝交映,從容起,弄水銀堂。連翹首,驚過半夏,涼透薄荷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