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與大家分享的知識,也許很多人都聽過;可是——今天別開生面的解讀,也許會從此改變你的一生。下面屏住呼吸,一氣讀完。
一、聖人的四字格言:無違、色難。
孔子的很多話,表面的意思很淺顯,但是我們不能滿足於表面;要結合自己幾十年的人生閱歷,深入進去,「探幽尋寶」,才能「曲徑通幽」,發現其中的深層意義。
孔子說,什麼是孝道?他說了四個字:無違、色難。
什麼是無違?不要違背。什麼是色難。要注意態度。這不僅僅是孝道,也是人生之道。
二、如何做個好員工?
比如說:領導交辦一件事,你該怎麼應對?如果這件事很難,是不是會當場沉默,或者搖頭拒絕?用現在的話講,這就是沒有擔當。豈止如此?沉默是一種對抗,你的態度讓領導找不到尊嚴和安全感。單位不需要刺兒頭,社會上也不需要刺兒頭。你的下場可想而知。
正確的做法是:你首先要接受。要贊同。在這樣的前提下,委婉提出自己個人的見解。這種見解不要繞彎子,但要中正平和。不要言辭激烈,但要清晰透徹。你需要什麼幫助?需要領導表態?還是其他人的援助?都可以提出來。但是絕對不能當場拒絕,這是與領導唱對臺戲,「天無二日」,你的下場可想而知。
三、最牛工作法?聰明人顏回現身說法。
讓我們來學習一下,孔子最得意的弟子——顏回的做法。
子曰:吾與回言終日,不違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回也,不愚。
孔子有一次,與弟子顏回談話,什麼內容不得而知。但是由於太過投機,談了一整天。這一天當中,孔子當然會說出很多觀點、見解、主張,甚至會給顏回布置很多任務。顏回怎麼做?「不違如愚」,他從來沒有反對過孔子的意思,什麼也不違背。這是什麼?是一種恭敬的態度,這就是「不違」「色難」的現身說法啊!
四、聰明人,要恭敬地接受任務。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顏回是這樣的恭敬,口中諾諾,眼神流露出對孔子的尊敬、敬愛,身體也不隨意走動、扭來扭去、摳鼻子打噴嚏之類。孔子交辦的一切事,他全部接受。他是如此的順從,以至於讓孔子感覺到他笨笨的。笨是貶義詞嗎?未必。現代有一首歌《豬之歌》,豬很笨,但是笨笨的很可愛,女孩子們都喜歡它。
五、好員工,會超額地完成任務。
不違背,神色、態度恭敬只是一個階段,這個階段是與領導接觸、接受任務的階段。下來還有重要的階段,就是完成任務。這個階段怎麼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發」。雖然接受的時候不反駁,但是退下來,卻能夠充分反省反思自己,這件事怎麼做?缺什麼?怎麼計劃?都詳細地思考。結果是不但完成任務,還進一步發揮了領導的想法。「聞一而知十」,不用怎麼費力氣交代,就圓滿完成、甚至超額完成了領導意圖。這樣的員工,誰不喜歡?
六、孔子的讚嘆:這小子,很有前途嘛!
因此孔子說:「回也,不愚。」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孔子說著四個字的語氣和神情。他的語氣是輕鬆愉悅的,親切的,猶如說一個笨笨的、忠誠的後輩,他的神情是讚嘆的,也許在頻頻點頭,伸出大拇哥。這小子,不蠢啊!有前途啊!
七、知音少,弦斷有誰聽?
今天,與您繼續討論了《論語》當中孔子關於孝道、為政之道、人生之道的智慧。這些智慧猶如藏在深海蚌殼之中的明珠,單從表面上是看不到、得不到的,要結合自己人生閱歷去體會、玩味,自然會現身。所以說,高明的書籍和知識學問,不是世上沒有而是太多了;可惜再好的東西,也需要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紅塵俗世紛紛擾擾,誰人有這份清淨心,懂得古人先賢的弦外之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