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節就要到啦,這是一個合家團聚,共享天倫的好日子,也是很多情侶們走上街頭,共度一個美好夜晚的開始。但Facebook和BBC曾經有相關數據統計報導過:【聖誕節前後是分手高峰期】
分手理由top3分別是:
1 聖誕節會給情侶帶來額外的經濟壓力;
2 情侶平日積累下的小摩擦年末迎來了大爆發;
3 節假日會給情侶們更多的機會去復盤一段親密關係的合理性。
小溼妹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第一個分手理由——聖誕節會給情侶帶來額外的經濟壓力。
我有個朋友和前任交往了2年半,剛開始濃情蜜意正常約會吃飯看電影,她也會主動付錢,畢竟不能總讓對方支付。她並不嫌棄對方薪資少,覺得有就多花,沒有就少花。
後來兩人同居,就摩擦不斷:
「你別成天買口紅了,我媽知道了會不高興的。」
「上次約會不是說好AA嗎,怎麼你錢現在都沒還我?
小到買蔥買蒜,大到房租水電,對方為了能少花一點錢,總能掰扯一上午。這種天天計較誰多誰少的生活,她漸漸忍無可忍,厭煩透了,最終說了分手。
沒想到東西還沒全搬走,前男友就到共同的朋友面前一一哭訴,說嫌他窮,甚至潑髒水給她。
這算什麼呢?【我窮我有理,你不愛我你拜金】
社會上經常有一種聲音說許多女人很拜金;還有很多男人分手後會覺得「她就是嫌我沒錢」等等……
小溼妹覺得這些聲音某種程度是對女人的PUA,對男人的「捧殺」。從而忽略了事物的本質:
有的男人不僅是物質上窮,思想上也窮
不甘心過窮日子卻又不上進,不學習新知識,不投資自己,甚至還不具備正直、誠實的品質,老想著做些投機的事。這種男性往往還自卑懶惰而敏感:你如果對車和房子表現出嚮往,他們會迅速判定你為「虛榮的女人。」並對你發出靈魂拷問「我當初怎麼沒有看出你是這種人,你這麼喜歡錢你為什麼要找我,你看誰有錢找誰去吧。」
一個可以窮,兩個人不可以
亦舒說過一句話:「一個人可以捱窮,兩個人就不行了,因為會忍不住把自己的窮都怪罪給他。」 這句話可以理解為:一個人的時候即便是窮一輩子,那都是咎由自取,沒有任何的理由去辯解。但是兩個人的時候就不一樣了,不論是哪一方窮,都是對這段感情的拖累。
當感情失去了物質的基底,再怎麼講愛,都是毫無底氣可言的。
這,是很現實的事情。
好的感情是勢均力敵的
其實以上倆點,並不只是針對男性的窮,性別對換也一樣。男人願意為女人花錢,女人可以大方接受,但是男人不買單,也無需介懷,自己付就可以了。一個經濟不獨立的女人,是很難獲得男人的尊重與愛護的。
戀愛快餐的時代,沒有人誰一定非誰不可,所以不管是男還是女,唯有自己獨立強大起來,才能在一個人的時候不愁溫飽,在兩個人的時候不懼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