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因為疫情的特殊情況,許多父母都在家陪孩子度過了一個超長待機假期。在享受一家人幸福天倫的同時,許多父母也是被寶寶的精力旺盛折磨的疲憊不堪。好不容易疫情有了控制,小神獸們也開學了,可是許多小朋友不願意上學,讓許多家長心煩意亂。
同事玲子的兒子就是這樣,才五歲的小男孩,也是每天哭鬧不願意上學,不僅愁壞了玲子,家裡的老人天天看著孫子撕心裂肺的,也是心疼的不行。
其實現在大多數的年輕父母,都難免會遇到這個窘境:孩子哭鬧著不肯去幼兒園,不肯上學。一方面覺得孩子哭鬧實在心疼,另一方面又為教育問題發愁,那麼面對這個問題,我們作為家長的該怎麼辦呢?
其實對於寶寶而言,去幼兒園意味著一個新的階段的開始,這極具挑戰,遠離熟悉的環境,面對新的生活方式,小朋友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情緒。
他們通過哭鬧中來表達自己的訴求,試圖傳達自己對上幼兒園的排斥,這時候家長不能陷入孩子的情緒中,應該冷靜的分析,搞清楚寶寶不願意去上學的原因,然後對症施策。
孩子不願意去有誒的原因是什麼?
1、寶寶不願意和家人分離。
因為在上幼兒園之前,寶寶都是在父母、爺爺奶奶幾乎二十四小時的陪伴下生活的,所以當突然的分別來臨,寶寶都會產生一定的「分離焦慮」,與啊你熟悉的親人,讓他們極度缺乏安全感,這種情感上的不適應,讓寶寶焦躁不安。
寶寶看似習慣了幼兒園生活。但一旦遇到不順心的地方,又會不願意去幼兒園。這時媽媽們就要去耐心疏導,以溫柔的方式,重新喚起孩子們的學習興趣。
2、寶寶對陌生環境的不適應。
特別是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寶寶來說,幼兒園是完全陌生的地方,需要他們重新適應、融入,對環境的適應是需要時間的。
所以,寶寶們在剛開始會連續幾天甚至一兩周的對幼兒園的排斥階段。有些適應能力比較差的寶寶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來適應新的環境新的生活。
3、幼兒園沒有在家自由。
寶寶在幼兒園雖然有很多小朋友,可以一起做遊戲、玩耍,但終究沒有家裡自由,不僅要受到一定的約束,要聽老師的話,還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能像在家裡一樣為所欲為,自然不願意去幼兒園受這份約束。
面對孩子不想去幼兒園的這種情況,家長如何施策呢?
1、需要家長陪伴
面對寶寶不願和家人分離的情況,家長要耐心陪伴安撫。除了安撫寶寶的情緒,家長應該時不時的給寶寶說些幼兒園的有趣之處,讓寶寶逐漸對幼兒園產生興趣,有了好奇心,寶寶就會對幼兒園產生嚮往,抵抗的情緒就會慢慢減少。
2、需要家長的引導。
不要對寶寶哭鬧的呵斥。家長要多鼓勵孩子,給寶寶安全感,當寶寶放學後,多和寶寶溝通幼兒園發生的事情,學習的內容,和寶寶一起完成幼兒園的學習任務。
多進行親子互動,幫助寶寶適應幼兒園的學習生活,讓寶寶期待將自己在幼兒園學習的內容回家向家人展示。
3、讓寶寶意識到哭鬧沒有用。面對寶寶不喜歡幼兒園的約束的情況,作為家長,一定要有堅定的立場,讓寶寶意識到哭鬧是不能避免去幼兒園的。
在上幼兒園的同時,也要改變寶寶在家裡「小皇帝」的生活習慣,當寶寶的生活習慣有了改善,生活能力有了提高,哪怕是一點點,都要及時表揚,給寶寶肯定,。
讓寶寶喜歡這種規範的有條理的生活,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那麼針對這種情況我為各位家長推薦這本《兒童情緒管理早教啟蒙繪本》
閱讀好的讀物可以讓寶寶不哭不鬧,媽媽也更省心,寶寶更安心。以上一套能分布管理寶寶的各個部分情緒,讓寶寶自己也能清晰地思考,從而不再去哭鬧。
精美書冊,高清繪圖,帶寶寶進入奇幻的童話世界。兒童情緒管理是很多寶媽的一大難題《兒童情緒管理早教啟蒙繪本》不僅可以活躍寶寶的思維,還可以針對性地給寶寶一種心理暗示,讓寶寶能去掌控自己的人生。
從上幼兒園開始,寶寶其實就開始踏入社會,有了自己的社交了,難免會遇到各種問題,在面對問題時,考驗的不僅是孩子,更多的是對家長的考驗,作為家長,要學習從不同角度分析孩子排斥上學的原因。
耐心傾聽孩子的訴求,理解孩子的感受,幫助孩子解決問題。當寶寶在父母那邊得到了支持和幫助,那麼這就會大大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安全感,也會耳濡目染,當在學校或者生活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積極想辦法,勇敢的成長起來這才是正確的方向,要讓孩子真正樹立起堅不可摧的自信心,這使得孩子在各個方面都能取得卓越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