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關注中國綠色發展,滇池治理成鮮活樣本

2020-12-22 澎湃新聞

《人民日報》關注中國綠色發展,滇池治理成鮮活樣本

2020-12-20 1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歲末回眸

綠色發展成績單亮眼

11月份國民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

我國成為全球唯一

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與此同時

一幅青山綠水、江山如畫的

生態文明建設美好圖景

正在神州大地鋪展

良好生態環境

正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體現

綠色

正成為高質量發展的底色

高黎貢山 李春旭 攝

12月19日

《人民日報》第2版刊發文章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

在內文中點讚了

雲南滇池水環境治理工作

一起來看

��

湖畔蘆葦等水草叢生

海鷗早已如期而至

遊人絡繹不絕

……

初冬

雲南昆明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溼地

呈現一幅人鳥和諧的畫卷

在滇池觀景大壩,遊客與海鷗親密接觸 楊崢 攝

今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滇池星海半島生態溼地,聽取雲南省和昆明市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築牢西南生態安全屏障總體情況匯報,察看滇池、撫仙湖、洱海水樣和滇池生物多樣性展示。他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提出的生態文明理念深入人心。這個理念符合人類社會發展規律,順應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決不能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

俯瞰滇池 張彤 攝

滇池一度成為我國汙染最嚴重的湖泊之一,經過多年不懈治理,生態環境大為改善。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滇池是鑲嵌在昆明的一顆寶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加強綜合治理、系統治理、源頭治理,再接再厲,把滇池治理工作做得更好。

滇池溼地公園 楊質高 攝

「滇池水質穩步好轉,今年1至11月保持四類,曾經的城市傷口逐漸癒合,並成為優質生態資產。」昆明市滇池管理局局長付文說,「我們將繼續實施水質目標、汙染負荷削減目標『雙控制』,重點開展河道綜合整治、生態修復等工作,全力以赴讓河湖面貌更加亮麗。」

(來源:人民日報、雲南發布)

原標題:《《人民日報》關注中國綠色發展,滇池治理成鮮活樣本》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點讚:滇池金線䰾重現折射生態治理成效
    王正鵬 攝5月15日,人民日報整版刊發報導《滇池金線䰾的消失與重現》關注滇池治理成效文中提到,今年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雲南考察時指出,滇池是鑲嵌在昆明的一顆寶石,要拿出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勁頭,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的理念,加強綜合治理、系統治理
  • 【人民日報】滇池金線䰾的消失與重現
    「這三類土著生物構成的微縮版生態系統,是今後滇池水域有望達到的理想狀態。」負責生態缸布置的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博物館副館長李維薇告訴記者,「滇池保護治理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窗口期,從工程治理為主逐漸轉向本土物種回歸、重現。滇池生物多樣性更豐富,有利於形成立體平衡的生態系統。」
  • 綠色發展,美麗中國邁大步(總書記擘畫高質量發展)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決不能再走先汙染後治理的老路。只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鍥而不捨,久久為功,就一定能把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一年來,在大江南北考察調研時,在國內國際重要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對保護生態環境、推進高質量發展念茲在茲,統籌全局,擘畫長遠。  歲末回眸,綠色發展成績單亮眼:11月份國民經濟繼續保持恢復態勢,我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 滇池金線䰾的消失與重現(人民眼·生態治理)
    本文轉自【人民日報】;左上: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科研人員在進行野外搜尋。 右上:滇池金線䰾特寫。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供圖下圖:滇池帆影(攝於2019年10月)。負責生態缸布置的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博物館副館長李維薇告訴記者,「滇池保護治理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窗口期,從工程治理為主逐漸轉向本土物種回歸、重現。滇池生物多樣性更豐富,有利於形成立體平衡的生態系統。」那條陽光下閃光的滇池金線䰾,被稱為「滇池古董」:早在300多萬年前滇池形成時,它就存活其中。然而,隨著生存環境受破壞,上世紀80年代,金線䰾從湖體消失。
  • 葛敬:滇池治理成效及經驗總結(下)
    流域治理是一項極為複雜的系統工程,作為國家重點治理「三河三湖」的難點,滇池治理一直備受關注,習近平總書記三次考察雲南都對滇池治理作了重要指示
  • 人民日報海外版:讓綠色成為最動人的色彩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原標題:讓綠色成為最動人的色彩(望海樓)張一琪4月20日下午,春意盎然的秦嶺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客人。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秦嶺牛背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考察秦嶺生態保護情況。對於秦嶺生態保護,習近平總書記數次批示。
  • 2020年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與綠色治理指數正式發布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訊 12月5日,由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和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共同舉辦的2020公司治理高端論壇與中國上市公司治理評價研討會在北京召開。南開大學講席教授、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院長李維安教授在會上發布了2020年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CCGI)以及2020年中國上市公司綠色治理指數(CGGI)。作為國內最早發布並具有上市公司治理狀況「晴雨表」之稱,中國上市公司治理指數從2003年起已連續發布了18年,先後累計對38169家樣本公司開展了治理評價。
  • 市滇池管理局:堅定打贏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戰」
    今年重點抓好147個「三年攻堅」項目實施15日,一艘藍藻打撈加壓控藻船在滇池作業付文介紹,截至2019年底,滇池治理「十三五」規劃項目完工71個,2019年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實施工程175個,完工92個,治理成效顯著提升。
  • 代言人故事|杜勁松:堅守滇池治理一線 讓高原明珠再放光彩
    掌上春城訊 十多年如一日的堅守,終將換來美麗滇池的再次「綻放」。昆明市滇池高原湖泊研究院副院長,正高級工程師杜勁松,從2004年被調入昆明市滇池生態研究所工作至今,他一直堅守在滇池治理一線,攻堅克難,致力於滇池治理基礎研究、科技創新及應用推廣等科研工作。面對滇池治理的重重困難,面對別人的質疑,他的執著和堅守,最後都化成了前進的動力。
  • 市滇池管理局局長付文:今年確保滇池全湖水質Ⅳ類
    日前,市滇池管理局局長付文在市兩會接受集中採訪時介紹,今年昆明將重點抓好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147個項目的實施,抓好清水通道建設、溢流口整治、庭院小區雨汙分流示範等58個項目建設,聚焦汙染削減,補齊治汙短板,確保全面完成滇池保護治理「三年攻堅」行動各項目標任務,確保滇池全湖水質保持Ⅳ類。
  • 深圳:中國道路的一個鮮活樣本
    中國發展網 1980年,深圳經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成為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經過40年的發展,深圳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經濟特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引下,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全國前列。
  • 滇池一湖清水還復來 昆明:你更宜居啦
    、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試金石」來推動。「十三五」期間,按照「科學治滇、系統治滇、集約治滇、依法治滇」的思路,堅持「量水發展、以水定城」,認真謀劃滇池流域水環境保護治理各項工作,滇池保護治理全面提速、取得新突破,實現了「一湖清水還復來」。
  • 依法治滇 以法治手段推進滇池保護治理
    市滇池管理局漁業行政執法處執法人員開展滇池執法巡查。 記者杜文蕾攝滇池的保護治理,離不開日漸完善的法律法規,也離不開日夜嚴查各類危害、汙染滇池及河道違法行為的執法隊伍。在「依法治滇」的思路下,近年來省、市人大常委會及行政主管部門相繼修訂、制定了一系列滇池保護相關的法律、法規及規定,為理順體制、明確職責、建立滇池治理長效機制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一支支執法隊伍也在守護滇池「母親湖」的工作崗位上,夜以繼日、兢兢業業,為滇池生態環境保護豎起了一道又一道堅實的屏障。
  • 綠色中國 加速前行
    綠色,是生命的顏色,更是當代中國發展最動人的旋律。近年來,全國各地各部門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全面開展汙染防治攻堅,大力推動綠色新發展。神州大地的「顏值」和「氣質」持續提升,經濟發展的「體格」和「體質」態勢良好,美麗中國的「藍圖」和「願景」越來越近。
  • 挽救一條魚:瀕危物種滇池金線䰾「沉浮」啟示錄
    負責生態缸布置的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博物館副館長李維薇介紹:「海菜花、金線䰾和無齒蚌分別代表的是滇池土著植物、魚類和螺蚌,這個微縮版生態系統,是今後滇池水域有望達到的理想狀態。」她接著說:「滇池保護治理已經進入一個嶄新的窗口期,也迎來了科技創新的機遇期。從工程治理為主逐漸轉向,越來越多本土物種將回歸、重現,滇池生物多樣性更豐富,形成立體平衡的生態系統。」
  • 綠色發展增添幸福生活成色
    綠色發展增添幸福生活成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遠看一片水藍藍,岸邊鮮花紅豔豔,在山東省威海市羊亭河溼地公園,從外地來威海定居的王女士說:「威海生態真不錯,公園非常多。」  以陸地海域為「畫板」,用城鄉山水做「骨架」,近年來,威海將綠色作為發展底色,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積極進展。  還綠於民,修復自然生態  在威海市環翠區嵩山街道五家疃村,村民嶽吉葉一有空就愛到村頭的露天石窩劇場轉轉。這裡經常舉辦社區文化節,播放露天電影,組織篝火晚會。
  • 人民日報治理者說:在力量下沉中抓發展促振興
    遼寧省阜新市是全國第一個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歷史遺留問題多、經濟總量小、發展責任大,由此帶來的社會治理任務也重。阜新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決策部署,把基層一線作為推進轉型振興的主戰場主陣地,以黨建力量下沉為引領,以機關幹部下沉為動力,既抓基層穩定、又抓經濟發展,不斷夯實執政基礎、打牢發展根基,讓黨旗在一線高高飄揚。
  • 官渡區六甲街道:黨建「一顆子」激起治理「千層漪」
    投下黨建引領發展「一顆子」,激起社會治理「千層漪」。隨著城市化步伐不斷地堅定向前,官渡區六甲街道黨工委積極探索「城鎮化後時代」基層社會治理的工作經驗,推動各項事業振興構築嶄新格局。強化「會展+」品牌,依託滇池國際會展中心、王府井滇池小鎮等載體,六甲街道聚集周邊要素資源,梳理區域空間肌理,促進會展產業進一步融入全國發展大格局。
  • [人民日報海外版]起底美國破壞全球環境治理(環球熱點)
    不久前,中國外交部網站發布《美國損害環境事實清單》和《美國損害全球環境治理報告》兩份文件,用事實和數據還原美國在環境治理領域的斑斑劣跡,直接戳破美國一些人「賊喊捉賊」的把戲,給美國某些政客的無理指責以有力反擊。作為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發達國家,美國不僅在國內環境保護政策上大開「倒車」,還嚴重損害全球環境治理的公平、效率和成效,是公認的「共識破壞者」和「麻煩製造者」。
  • 公司治理研究院綠色治理指數發布 新興行業權重超65%
    中證網訊(記者 齊金釗)9月28日,南開大學中國公司治理研究院聯合深圳市公司治理研究會和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發布公司治理研究院綠色治理指數(英文名:CACG Green Governance Index;簡稱:綠色治理;代碼:980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