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裡楷書《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2021-02-18 萬裡書法課堂

萬裡楷書《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大用外腓,真體內充,反虛入渾,積健為雄。備具萬物,橫絕太空,荒荒油雲,寥寥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持之匪強,來之無窮。

素處以默,妙機其微。飲之太和,獨鶴與飛。猶之惠風,荏苒在衣,閱音修篁,美日載歸。遇之匪深,即之愈稀,脫有形似,握手已違。

採採流水,蓬蓬遠春,窈窕幽谷,時見美人。碧桃滿樹,風日水濱,柳陰路曲,流鶯比鄰。乘之愈往,識之愈真。如將不盡,與古為新。

綠林野室,落日氣清,脫巾獨步,時聞鳥聲。鴻雁不來,之子遠行,所思不遠,若為平生。海風碧雲,夜渚月明。如有佳語,大河前橫。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泛彼浩劫,窅然空縱。月出東鬥,好風相從,太華夜碧,人聞清鍾。虛佇神素,脫然畦封,黃唐在獨,落落元宗。

玉壺買春,賞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雲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陰,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澹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

猶礦出金,如鉛出銀,超心鍊冶,絕愛緇磷。空潭瀉春,古鏡照神,體素儲潔,乘月反真。載瞻星辰,載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

行神如空,行氣如虹,巫峽千尋,走雲連風。飲真茹強,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謂存雄。天地與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實,御之以終。

神存富貴,始輕黃金,濃盡必枯,淡者屢深。霧餘水畔,紅杏在林,月明華屋,畫橋碧陰。金樽酒滿,伴客彈琴,取之自足,良殫美襟。

俯拾即是,不取諸鄰,與道俱往,著手成春。如逢花開,如瞻歲新,真與不奪,強得易貧。幽人空山,過雨採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鈞。

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不涉己,若不堪憂。是有真宰,與之沉浮。如漉滿酒,花時反秋。悠悠空塵,忽忽海漚,淺深聚散,萬取一收。

觀化匪禁,吞吐大荒;由道反氣,處得易狂。天風浪浪,海風蒼蒼。真力彌滿,萬象在旁。前招三辰,後引鳳凰;曉策六鰲,濯足扶桑。

欲反不盡,相期與來,明漪絕底,奇花初胎。青春鸚鵡,楊柳樓臺,碧山人來,清酒滿杯。生氣遠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誰與裁。

是有真跡,如不可知,意象欲出,造化已奇。水流花開,清露未晞,要路愈遠,幽行為遲。語不欲犯,思不欲痴,猶春於綠,明月雪時。

惟性所宅,直取弗羈。控物自富,與率為期。築室松下,脫帽看詩。但知旦暮,不辨何時。倘然自適,豈必有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涓涓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滿竹,隔溪魚舟。可人如玉,步渫尋幽,載瞻載止,空碧悠悠。神出古異,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氣之秋。

登彼太行,翠繞羊腸。杳靄深玉,悠悠花香。力之於時,聲之於羌。似往已□,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鵬風翱翔。道不自器,與之圓方。

取語甚直,計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見道心。清澗之曲,碧松之陰,一客荷樵,一客聽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尋,遇之自天,冷然希音。

大風卷水,林木為摧。適苦欲死,招憩不來。百歲如流,富貴冷灰。大道日喪,若為雄才。壯士拂劍,浩然彌哀。蕭蕭落葉,漏雨蒼苔。

絕佇靈素,少回清真。如覓水影,如寫陽春。風雲變態,花草精神;海之波瀾,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塵。離形得似,庶幾斯人。

匪神之靈,匪機之微,如將白雲,清風與歸。遠引若至,臨之已非。少有道契,終與俗違。亂山喬木,碧苔芳暉。誦之思之,其聲愈稀。

落落欲往,矯矯不群,緱山之鶴,華頂之雲。高人惠中,令色氤氳。御風蓬葉,泛彼無根。如不可執,如將有聞。識者期之,欲得愈分。

生者百歲,相去幾何,歡樂苦短,憂愁實多。何如尊酒,日往煙蘿,花復茆簷,疏雨相過。倒酒即盡,杖黎行歌,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若納水輨,如轉丸珠,夫其可道,假體如愚。荒荒坤軸,悠悠天樞。載要其端,載聞其符。超超明神,反反冥無。來往千載,是之謂乎!

相關焦點

  • 【唐】司空圖《二十四詩品》
  • 陳忠康《司空圖二十四詩品》唐代書法之美
    感謝分享,歡迎關注 司空圖(837~908),河中虞鄉(今山西運城永濟)人。晚唐詩人、詩論家。字表聖,自號知非子,又號耐辱居士。唐懿宗鹹通十年(869年)應試,擢進士上第,懿宗朝時曾被召為殿中侍御史。天復四年(904年),朱全忠召為禮部尚書,司空圖佯裝老朽不任事,被放還。
  • Knowart 二十四詩品 高古 典雅(3)
    以往作品連結:Knowart | 二十四詩品 雄渾 衝淡劉憲章 | 二十四詩品 纖穠 沉著(2)
  • 《二十四詩品》:自然之美的多樣表達,豐富形式下的樸實真意
    這是清朝維新變法人士楊深秀對司空圖《二十四詩品》所做的評價,高度概括了司空圖的歷史功績。司空圖在《二十四詩品》中,將或相近,或相異甚至相反風格的美放在一起,用以詩論詩的方式,對唐詩風格進行了細緻的分類和闡述。
  • 二十四詩品,二十四種美學境界
    《二十四詩品》,是古代詩歌美學和詩歌理論專著。舊提為晚唐司空圖撰,實則作者存疑。其繼承了道家、玄學家的美學思想,以道家哲學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遠為審美基礎,囊括了諸多詩歌藝術風格和美學意境,將詩歌所創造的風格、境界分類。
  • 《二十四詩品》 詩評範式的互文性
    而《二十四詩品》典型地代表了論詩詩的另一種樣式,其重點不在於品論作家、劃分優劣,而只是單純地舉出二十四種不同韻味的意境,「通過一種意象或者意境的描述來暗示其所要論述的風格……也不去追溯其風格的淵源」(李建中、熊均《品與不論》)。而且,這二十四首論詩詩並非各自孤立,它們除了構建自身,也構建彼此,具有互為詮釋與補充的互文特徵。本文試以《自然》一品為例對之進行說明。
  • 詩歌二十四品——自然
    在中國文論史上,鍾嶸《詩品》提出過「自然妙會」的主張,劉勰《文心雕龍》提出過「自然英旨」的思想,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在指出「自然者,為上品也」等等。司空圖《詩品·自然》原詩曰: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
  • 詩品二十四節氣|詩詠大雪
    本文轉自【環球網-文旅頻道】;【環球網文旅特約作者 米廣弘】大雪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二十一個。大雪時節前後,雪已下過幾場,漫天的雪花宛如一隻只蝴蝶在空中盡情飛舞著,天地間銀裝素裹,一片蒼茫。
  • 詩歌二十四品——典雅
    司空圖《詩品·典雅》原詩曰:玉壺買春,賞雨茆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雲初晴,幽鳥相逐。眠琴綠蔭,上有飛瀑。落花無言,人如淡菊。是詩品與人品的統一審美判斷。「書之歲華,其日可讀」是對審美效應的評價。開頭八句是把這一品的境界還原為詩人生活境界的形容。在我們身邊的詩友中,典雅風格的作品不少,現舉例說明:張延龍先生《七律·再登超然樓》便是風格典雅的佳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