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叫Oxide的大佬在11月14日上傳的測試,測試對象為毛子的鈦合金K6-3盔(也就是傳說中的三級頭),但咱們也別太覺得鈦合金盔是個多高大上的東西。現代毛子自己都不用鈦合金而改用超強芳綸之類的防彈纖維了,所以鈦合金只能說是7-80年代毛子搞不出來類似凱夫拉的纖維而折中的一種替代解決辦法。
按照標準來說,K6-3隻能防護9x19mm和7.62x25mm手槍彈的直射, Oxide也不知道是從哪裡搞來了一頂正品K6-3,然後拿了一堆槍進行測試。
從左往右分別是儒格GP100,.357馬格南;格洛克17,9x19mm帕彈;FN Five-seven,5.7x28mm SS190彈;馬卡洛夫,9x18mm彈(視頻中並沒測試)。還有AKS74U,5.45x39mm,但不是標準的7N6鋼芯彈,而是鉛芯。
K6-3外殼是一層3mm厚的鈦合金,裡頭有一層芳綸織物。
測試對象一:格洛克17,9x19mm,膛口動能大約500焦
很輕鬆擋下來,整枚彈頭也變成了一塊鉛片,頭盔一點變形都沒有。
測試對象二:儒格GP100,.357馬格南,膛口動能大約800焦
up主用的.357馬格南彈是聯邦金點系列(federal gold dot),這是一種空尖彈,穿透肯定好不到哪裡去,不出意外的沒有擊穿。但更強大的動能倒是把頭盔打凹了一些。
測試對象三:FN Five-seven,5.7x28mm 而且用的是SS190這種帶硬質鋼芯的穿甲彈,初速650mm,彈頭質量2克,動能424焦耳。雖然動能較小,但穿透力很猛,可以擊穿兩件NIJ II級的凱夫拉防彈衣。
鋼芯就是鋼芯,不像那些鉛丸子一樣不是被彈飛就是變成一坨餅,5.8mm的彈頭帶著火花插進了鈦合金外殼,但是動能已逝,沒能穿透。
測試對象四:AKS 74U,5.45x39mm鉛芯彈,初速860米/秒,動能1440焦耳
不出意外的直接一槍洞穿,即便它是鉛芯,但在高初速的加持下單位面積的比動能非常高,即便是3mm鈦板子也無能為力。如果換做軍標的鋼芯彈,這鈦殼子得做到6.5mm以上厚度才行(毛子還真設計過一種6.5mm鈦板的防彈衣,一件12公斤...)
我的意思是,鈦合金頭盔只能說是金屬頭盔年代最後的掙扎,貴不說,防彈性能也就這麼回事兒。反倒是現代的超強纖維防彈盔已經有不少是可以抵禦中間威力步槍彈或者小口徑步槍彈直射,而且還輕的多...
你就這麼想,腦袋上頂這麼一個4.2公斤的玩意,誰受得了啊。
最後提一嘴,這個電焊盔的面罩是聚碳酸酯做的,能扛一定衝擊,但對子彈效果有限一發9x19mm就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