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鍋印象】細數廣寧羅鍋老街15間百年老店,重溫經典…

2021-03-03 今日廣寧
羅鍋老街舊店鋪印象

                              1、益記米鋪

      清道光年間,當地叫阿益的小夥子靠收購糧食出售,做起小本生意。由於他待人誠懇,熱心腸,生意越做越紅火。人到中年娶妻生兒,夫妻倆勤勞持家,日子甜美。他們從泥磚房搬到門庭大院居住,益記白手起家成為一方佳話。富裕的他並沒有忘記貧困的鄉親。於是他繼續擴大營業,開了一間益記米鋪。在青黃不接的日子,總會派米救濟附近難民,惠及百姓。從此,這間「益記米鋪」遠近馳名,流芳至今。

                           2 、同發山貨

      清末,「同發山貨」老字號主要經營土雜山貨和中草藥材,以貨真價實,有求必應作為營業理念。周邊農戶把香骨和打到的野味均拿來這裡寄賣。當街鋪面有條不紊地陳列著新鮮山貨和藥材;鋪面後的小院,多半用來晾曬和堆放山貨。所有物品全是上上精選,不少外地的客商都來這家老店購買。附近鄉親都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同發山貨為當地農民銷售山貨草藥,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提供平臺,成為羅鍋舊街頗負盛名的百年老店。

                             3、 蘇杭布匹

      清同治年間,李子祥在羅鍋橫街開了一間蘇杭布匹店,也叫「子祥布匹」。主要經營蘇杭絲綢和紡織品,各類檔次貨品齊全、款式多、應有盡有。展現當時絲綢行業的最高水準。這裡的布匹是用上好的棉紗交給染坊漂染的,不縮水、不褪色,價格實惠,深受鄉親的青睞。此店以「貨真價實,童叟無欺」作為經營準則,如出現質量問題,包退包換,讓老百姓買得開心、穿得放心。成為當地絲綢行業數一數二的百年老字號。

                     4、花旦錦鐘錶鋪

     民國年代,上流社會的富家少爺小姐盛行佩戴手錶,當時被看作是一種身份的象徵。當時鐘表的流行,維修生意很好掙錢。花旦錦鐘錶店的店面雖小,但是五臟俱全。由於李錦年輕時曾做過花旦,所以村民都叫他「花旦錦」。他修表技藝高超,維修實操三大技能及銼工、鑽鉚、整理遊絲等傳統技藝無所不精。「修鐘錶就找花旦錦」,已經成為一個響噹噹的技藝品牌流傳在羅鍋老街,至今已經成為一個年代的追憶。

                          5、  寶生堂醫館

        清道光年間,一位鑽研中醫有道的大夫,在羅鍋舊街開設了一間寶生堂醫館。他平時上山採藥,為村民把脈開藥,診治疑難雜症,藥到病除。遇到生活極為困難的鄉親,他總是施救贈藥,不收費用。每當發洪澇,有瘧疾暴發危險的時候,他身行力健組織民眾消毒水源,清理垃圾,到各家各戶派發防護性的草藥。並且在醫館煲中藥,為路過的村民免費派送贈飲。當年,寶生堂的郎中就是百姓心中救死扶傷的活菩薩,是一位醫德高尚的好大夫。

                               6、番攤館

      清朝是我國歷史賭風興盛的朝代,「長年三老長歌裡,白晝攤錢高浪中。」杜甫生動描繪了嗜賭成風的社會現象。商埠繁榮的羅鍋老街有不少番攤館,吸引不少賭客圍觀參與。番攤是由賭館主人做莊家,以定額派彩的形式來進行的一種賭法。按照賭注金額的大小分為「金牌」、「銀牌」、「銅牌」、「牛牌」四等,開攤有四種結果,所以賭法分為四門,賠率則有番、角、稔、正四種。總之番攤賭博,有人歡喜有人愁。

                               7 、當  鋪

      清末,羅鍋老街有不少典當。典當鋪是一整套有別於其他行當的傳統擺設,門外寫著一個醒目的「當」字。老式當鋪前是木製的柵欄,高大的櫃檯前放著算盤、筆筒和登記簿。主要典押地契、田契、古董和金銀珠等值錢物品。19世紀下半葉開始,典當發展迅速,出現當、按、押、小押幾種典當鋪,橫山進入典當行業全盛時期。如今,歲月悠悠,當鋪舊址仍然頑強地守護著一段褪色的記憶,成為經濟發展的歷史印記。

                         8、洪仔雲吞鋪

      洪仔雲吞鋪在羅鍋老街以「爽脆香口」尤為出名。已經有過百年歷史。用料上乘,讓客人吃得放心是洪仔雲吞鋪經營的宗旨。洪仔雲吞用料新鮮之外還有獨家秘訣。他製作的雲吞皮薄如蟬翼,富有彈性。新鮮豬肉三分肥七分瘦,手工剁碎做餡,再把本地狗乸蛇起骨削肉剁碎,與豬肉使勁拌勻,令到肉餡爽滑多汁。柴火煮雲吞,配上一碗豬骨老火湯水,撒上芝麻蔥花,一碗透著濃濃香氣清湯中的雲吞做好了,美味飄香,讓人垂涎三尺。

                        9、子全餅鋪

       創業於光緒年間的子全餅鋪,是當地著名的百年老餅鋪之一。店主李子全從小就跟廣州師傅做餅。學藝有成之後,他就回來羅鍋老街另起爐灶,開店鋪賣餅。他搓麵粉做餅,在品質上下功夫,保證用料足,食材新鮮,烤制好的餅乾美味飄香。子全餅乾皮薄餡靚,點心琳琅滿目:核桃酥、雞仔餅、盲公餅、……各色點心香氣撲鼻,模樣精緻,讓人讚不絕口。子全堅持純手工做餅,追求有溫度的美味製作。

                    10、如源竹篾鋪

       清同治年間,綏江兩岸各埠經營竹類的商行十分興旺,羅鍋渡是廣寧對外貿易的重要渡口之一。老街的竹篾鋪中以如源竹篾鋪口碑最好。由於本地的青皮竹篾線韌性好,不爆青。所以,如源都會挑選優質的竹篾來高價收購,許多鄉親都樂意賣給他。然後再販賣給廣州的商客。如源竹篾鋪竹篾質量好、價錢合理,外地客商都喜歡來這裡拿貨。他從不以次充好,堅持好質量才能贏得市場的經營理念,因此,成就了如源竹篾鋪百年老字號的驕傲。

                       11、三盛木鋪

       清末,羅鍋老街的三盛木鋪在行業中最為出名。李三盛為人老實,聰明好學。從小跟著老師傅學習木匠,經過十多年的鑽研,他積累了不少經驗。三盛成家立室後,開店賣木器,主要是自產自銷。木鋪面的木器應有盡有,店裡放置著各種老式刨木器、鑽子、鑿子。常常能看到他在店裡埋頭做木工的情景。他注重木器的質量美,精湛的技藝贏得不少顧客的青睞。他精心製作,刨的木板光滑順手,捏的尺寸精準,製作的木器精美實用,讓十裡街坊嘆為觀止!

                  12、高佬月榮木屐店

       木屐是中國最古老漢服足衣的一種。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別》:「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足見木屐在古代,特別是漢晉隋唐時期最普遍的服飾。明朝年代,羅鍋佬李月榮身材高瘦,所以,村民都把他叫做「高佬月榮」。高佬月榮的木屐店有好多不同品種:公屐、高齒屐、平底木屐等。不但質量好,款式多樣、而且屐上彩畫美觀,穿起來特別舒服耐看。李月榮一直堅持純手工製作木屐,有過百年的傳統,是三代傳承下來的傳統手藝。

              13、單眼蘭豆腐店

       清末,鮮嫩雪白的豆腐在羅鍋老街聞名遐邇。老闆阿蘭從小有一隻眼睛瞎了,當地人把她叫做「單眼蘭」。單眼蘭從不怨天尤人,她開店買豆腐。製作的豆腐原汁原味、供不應求。每天,她勤快地在磨坊裡做豆腐。不厭其煩地一邊架著牽豆腐的磨子,一邊扯漿。單眼蘭堅持用古老傳統工藝製作純豆腐,研磨黃豆、過濾豆漿、煮漿點漿、壓板成型。一整套流程下來,香噴噴的豆腐就做好了。品嘗石磨豆腐,不僅是舌尖上的美味,更是勵志的情懷。

                    14、李城記豬腸粉

   清光緒年間,羅鍋老街的李城記豬腸粉遠近馳名,吸引不少顧客來品嘗。他每天早起,在店鋪裡用石坎舂打粘米成粉,再用竹篩不停地來回篩粉,接著把篩好的米粉拌涼水開好粉漿。最後舀一勺粉漿倒進開水沸騰的銅鏜裡慢慢蕩開,再放一些蘿蔔仔和木耳的餡料。蓋上鍋蓋蒸兩分鐘,把成塊的粉皮慢慢捲起來,從中間用刀切開再上碟,澆上香油醬油和蔥花,一碟香氣誘人的豬腸粉做好了。色香味俱全的豬腸粉,吃完後唇齒留香,至今讓人追憶回味。

                          15、裕園樓

      清末,位於綏江河邊的裕園樓,是一幢舊式的兩層騎樓。這是當地李秋鵬開的茶樓,他看中羅鍋老街的商機。顧請了幾位附近的鄉民當店小二,以燒賣蝦餃和艇仔粥作為特色美食開張營業,堅持「顧客至上,用心服務」的經營宗旨,發展茶樓生意。許多富貴人家喜歡飲早茶、嘆一盅兩件,欣賞美麗的江景。尤其在墟日,茶樓座無虛席,熙熙攘攘,特別熱鬧,夥計忙得不亦悅乎。裕園樓經營有道,環境舒適,已經成為方圓百裡家喻戶曉的名茶樓。

(後記:珍藏在羅鍋街的百年老店還有很多,值得細數回味。逛一圈羅鍋墟,追尋當年永不褪色的情懷!)7月14日,羅鍋古墟,等你如約而來!👏👏👏

來源 月婷

相關焦點

  • 知識貼:用經典明式家具說羅鍋棖在古典家具中的應用及作用
    棖:腿足間的連結構件,對穩定家具架構起著重要作用。棖有直棖、霸王棖、羅鍋棖等。 明式家具,羅鍋棖的使用非常廣泛。我們以經典明式家具來說羅鍋棖的使用。羅鍋棖:中間高起的棖子,因其形如人駝背(北方人稱為羅鍋子)而得名。
  • 圓腿直足羅鍋棖,戚繼光家族舊藏小炕桌
    兩腿間安羅鍋棖,在同一高度上相結合。這是由於腿子直徑足夠,即使不避開鑿榫眼,也不至於影響其堅實。 羅鍋棖拱幅不小但起伏和緩,使得中段並不比兩邊長出太多,和人們常見的樣子相去甚遠,短短胖胖顯得有些滑稽。
  • 中國傳統小方桌的妙用,羅鍋棖矮老小方桌
    大紅酸枝羅鍋棖矮老小方桌此類小方桌看似用途廣泛,器型傳統,但在古代是不常見到,因為在古時如此羅鍋棖矮栳小方桌大小的桌具,在富貴人家的家中,有相同大小的香幾,方桌就無法替之。大紅酸枝羅鍋棖矮老小方桌大紅酸枝羅鍋棖矮老小方桌
  • 尚比亞紫檀,有束腰羅鍋棖馬蹄足條桌
    「尚比亞紫檀有束腰羅鍋棖馬蹄足條桌」尺寸:97×42×86.5cm此桌選用尚比亞血檀製作,整器設計全拆裝。桌體全身無雕飾,是明式桌類家具最標準的造型。有束腰,馬蹄足,羅鍋棖桌面以格角榫攢框鑲面板,邊抹冰盤沿窄束腰,牙,角圓格角相交,沿邊起圓潤的燈草線,構成完整連貫的輪廓線。腿間安一木的羅鍋棖。其四足修長,收以內翻的高馬蹄。整器結構嚴謹,比例協調,高挑挺拔,簡約明朗。
  • 護樹羅鍋是植物還是動物?傻傻分不清楚~~~
    我們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萌萌噠會撬鎖的護樹羅鍋。看到護樹羅鍋,很多人都會有這樣子的疑問,護樹羅鍋到底是植物還是動物?有著簡直和植物一摸一的外表。先來看一下神奇的動物的書上面對於Bowtruckle的描述吧。
  • 俗語:麻面無須不可交,羅鍋腰懷殺人刀,何意?蘊含老祖宗的智慧
    麻面者,全身長滿麻子的人;羅鍋者,因為各種原因脊柱彎曲,背直不起來的人。在舊時農村,他們都是屬於那種非正常的人群,大人會告訴自己的孩子,少跟這種人來往,近而遠之,遠而避之。為什麼農民會有這樣的想法呢?很簡單,因為有一句傳說中的俗語叫「麻面無須不可交,羅鍋腰懷殺人刀」。意思是,長著一臉麻子,而且臉上沒有鬍鬚的人是不能和他們交朋友的。他們一臉兇相,麻臉背後不知道包藏什麼樣的禍心。而那些羅鍋,永遠彎著腰,好像懷裡一直揣著把殺人刀一樣,搞不好背後給你一刀,讓你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 遺骨為證,原來劉墉身高一米九多,不是羅鍋
    在《宰相劉羅鍋》中,劉墉是一個除了有一對智慧狡黠的雙眼外,便是個身材不高,後背大包的羅鍋形象。然而歷史真實果真如此嗎?先看看劉墉的這張畫像,個子非常高,眼大且不是羅鍋。這都不能成為劉墉就是羅鍋的依據。此外,清代取仕、選官標準是非常嚴格的,向來是以「身、言、書、判」作為首要條件。所謂身,即形體,外表,最起碼要五官端正,不是歪瓜裂棗,甚至還要儀表堂堂,否則難立官威。按照當時制度,舉人應會試三科不中者,還可以應「大挑」一科。
  • 俗語「麻面無須不可交,羅鍋腰揣殺人刀」,算不算是一種誹謗
    俗語:「麻面無須不可交,羅鍋腰揣殺人刀。」以貌取人,把一個人的善惡好壞,全交給外表定奪。這是否有失公平呢?長得醜就一定心腸惡毒嗎?其實,從古至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通常是始於顏值,外表決定了第一印象。如果外貌長得好,往往容易給人留下比較好的印象。無論男生女生,一個人如果臉上乾淨,沒有什麼缺陷的話,一般會讓人很舒服的,讓人更容易產生親切感。但是如果一個人的臉上長了很多麻子,也就是臉上不乾淨,坑坑窪窪還有傷疤的那種,人本能就會產生一些牴觸,如果交談之中再有三觀不同,言語失和,那分道揚鑣就再正常不過了。
  • 俗話說:「醜妻近地家中寶,駱駝單走羅鍋橋」,你知道是啥意思嗎
    很多人找對象的時候,首先要看的就是外表,正所謂「男才女貌」,幾乎所有的男人都喜歡漂亮的女子,但是農村有句俗語叫:「醜妻近地家中寶,駱駝單走羅鍋橋」,似乎正好與人們的審美相反,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
  • 檀香紫檀鑲花梨老料,羅鍋棖馬蹄平頭桌,明清古典紅木家具
    四足間裝羅鍋棖,羅鍋棖一木整挖,四足為方至底部內翻馬蹄,看似無工,實則無處不工,於質樸簡約中,展現出不經意的玲瓏心思。桌子通透精緻,莊重且優雅,簡單中也彰顯尊貴。
  • 高淳老街有家百年老店餐廳,店內卻主打無土栽培蔬菜,太有意思了
    在擁有幾百年歷史的高淳老街上,百年老店隨處可見。可是有這麼一家百年老店餐廳,居然主打無土栽培蔬菜,真是太有意思了!這家有趣的百年老店,叫上上街土菜館,位於高淳老街的中部。老闆別出心裁,在店門口放了許多自產自銷的無土栽培蔬菜,有芽菜、生菜、油菜、莧菜、小蔥等。老闆說,這麼做有兩個原因。
  • 百年歷史沉澱!看有故事的東門老街如何成為接地氣的時尚商圈
    直到 1979 年,"深圳"成為市名,"深圳墟"則改稱"東門老街"。在東門步行街不起眼的角落裡,坐落著一家百年老店。起源於清朝光緒年間的東生源,是深圳為數不多的"百年老字號"。今年 92 歲的老掌柜梁柏合向深晚記者回憶起他的祖輩與"東門老街"的故事。
  • 日本東京的下町(老街)有哪些魅力?大家都愛逛的原因有這些
    ,很多人還能重溫到中國早期社會純樸的美好情懷。理由四 : 許多隱身於老街巷子間的地道傳統美味老街也是東京美食重要發源地之一,走一趟老街隨處都能尋覓到許多代表下町老街風味、令人垂涎的美味小吃與料理,無論是經營數十年的小店或是傳承數代、擁有百年開業歷史的老店數不勝數。
  • 穿越百年旅大老街即將經典再現
    老街被時間逼著,離城市越來越遠BUT 然鵝~旅大老街即將再現帶你重新找回屬於這座城市的全部記憶旅大老街項目百年旅大 · 一街傾心以復古與時尚相結合的「調性商業「項目二層 滿足年輕人悠閒愜意的「小資時尚」(此圖略~腦洞中~)經營特色百年旅大經典建築風貌
  • 香港15個去了又去的地方,充滿市井氣的老店老街,給你獨家回憶!
    油麻地的百年建築和市井風貌 每天晚上,就在廟街夜市店家收拾店面的時候,油麻地水果批發市場才剛剛起步。這個市場被稱為「gwo laan」,它是一座有百年歷史的建築,坐落在滑鐵盧路和填海街拐角附近狹窄的小巷裡。它早在晚上10點開始運行,直到凌晨4點。在這裡,零售買家與商販談判,紋身的工人們拿著裝滿蘋果和荔枝的板條箱,這一個非常受歡迎的地方。
  • 與哈利·波特揮別數年後,終於又能看到羅琳女士創造的魔法宇宙了
    [摘要]《神奇動物在哪裡》很快就將於11月18日北美上映,年底也有望引進內地——與哈利揮別數年後,麻瓜們又能在銀幕上看到羅琳女士創造的魔法宇宙了。紐特又看到了哪只「神奇動物」?護樹羅鍋(Bowtruckle)顧名思義,護樹羅鍋就是保護樹木的守護精靈,分布在英格蘭西部、德國南部與斯堪維亞半島的森林。苗條纖細的身軀、眯縫的小眼睛,護樹羅鍋就像毫不起眼的小樹枝(最高也只有八英寸),所以很難被發現。
  • 閒逛老店林立的澳門十月初五老街,菜市場的菜價有些出乎意料
    對澳門有過深度遊的朋友應該知道,澳門有條名字非常特別的街道,名為十月初五街,這是一條在澳門極為有名的商業老街,百多年前原屬北灣與淺灣,航道曲折,後來經填海成為陸地,才將航道拉直,並於岸邊築建客輪碼頭,而碼頭多是辦公室、售票處集於一體,每遇客貨運緊張,都會顯得非常擠迫。
  • 經典家具復刻,仿清中期紫檀梳背南官帽椅
    座下腿間設羅鍋棖,安兩根矮老,新穎獨特別具匠心。四足方材,向外微撇,足間設羅鍋式的管腳棖,整體簡約樸素,挺秀舒展。茶几與梳背椅形態相呼應,鑲獨板板心,四足微向外撇,腿足兩兩之間以羅鍋棖相連接,一眼看去覺輕盈空靈。椅幾組合在一起紋理協調、色調一致,美輪美奐,極富時尚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