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西服、羽絨服到防護服,服裝企業緊急轉產
現代快報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防護服、酒精等醫療用品奇缺,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日前發文,鼓勵企業多措並舉擴大重點醫療防護物資生產供應。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近期國內多家公司宣布轉產 " 抗疫 ",包括西服、羽絨服、農藥、尿不溼等生產企業紛紛跨界,原本停產的防護物資生產企業也再次開足馬力復產。
-
24小時內緊急轉產 德州服裝企業44條生產線日產1.5萬件防護服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3日訊 3月3日,記者來到山東盛原服裝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車間裡十分忙碌,工人正加緊生產防護服。而之前,這家企業是專門為國際品牌生產衝鋒衣等戶外服裝。由於生產衝鋒衣所用到的壓膠服生產工藝與防護服的工藝高度類似,具有可快速轉產、可保障質量、可快速出產的優點。企業在接到政府生產防護服的指示後,迅速成立了轉復產領導小組。
-
多家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
轉產展現高效率防護服在生產工藝上並不複雜,甚至遠遠簡單于一些企業原來生產的服裝,所以廣州服裝企業在轉產過程中顯示了極高的效率。位于越秀區的「埃沃定製」是從事個性化服裝定植的企業,也申請了轉產醫用防護服等疫情防控必需品。
-
解放軍軍服廠轉產防護服後,振奮人心的一幕出現了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任洪斌在會上介紹中央企業支援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時表示,新興際華所屬的際華股份由軍需產品生產轉為防護服生產,人倒班、機不停、連軸轉。其中3502工廠目前的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已經超過4.5萬套,是全國醫用防護服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
上海沒有防護服生產企業?浦東周浦的誠格防護服僅5天就轉產!
上海沒有防護服生產企業?浦東周浦的誠格防護服僅5天就轉產!——「很多方面甚至連企業自己都沒能考慮到。」鎖定生產目標成立於2005年的誠格,是做電弧服、阻燃服等特種防護服起家的,為了支持此次疫情所需的防護服,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產線調整。誠格首先將生產目標鎖定在了工業用途的防護服,同步籌備醫用防護服生產線的改造。
-
醫用口罩企業增至18家日產量73萬隻
本報訊(記者 殷鵬)「截至今天,我省醫用口罩生產企業已由原有的9家增至18家,醫用口罩日產量73萬隻,基本能夠滿足我省醫療機構的需求。」
-
德州多家企業緊急轉產防控用品,「跨界」戰「疫」顯擔當
齊魯網·閃電新聞2月25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隔離衣、口罩等成為各地緊缺的重要防護物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連日來,德州不少企業緊急轉產疫情防控用品,「跨界」戰「疫」,展現責任擔當。東方製衣:開足馬力加班加點 力爭日產2萬件防護服 德州市陵城區東方製衣有限公司提前復工,緊急轉產醫用防護服,保障防疫物資供應。作為一家大型服裝生產企業,東方製衣擁有先進的服裝自動化生產線和成熟穩定的生產工藝,這是企業立即「轉產」的優勢。
-
上海企業加緊轉產醫用防護服 駐企特派員穿針引線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駐企特派員「穿針引線」 ,上海企業加緊轉產醫用防護服通過駐企特派員網絡,特派員根據企業需求及時聯絡,完成資源調配。兩家被納入國家防疫重點物資生產企業名單的上海企業,正在爭分奪秒加急轉產醫用防護服。來自工信部和上海市經信委的駐企特派員,全天候駐紮在廠房,根據企業需求協調資源,助力轉產。上海原先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醫用防護服生產企業。
-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新興際華醫用防護服日產量佔全國1/3
澎湃新聞記者從新興際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新興際華」)了解到,2月14日,新興際華醫用防護服單日產出4.4萬套,如期達成日產4萬套的目標。根據國務院國資委新媒體平臺國資小新統計,該產量約佔全國當日產量的1/3以上。而在2月5日,相關央企醫用防護服的日產量僅為7850套。
-
生產解放軍軍服工廠改產防護服,日產量已達全國總產量1/3以上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其中3502工廠目前的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已經超過4.5萬套,是全國醫用防護服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前的14日,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發布消息稱,際華3502公司已被批准為國家臨時性收儲重點生產企業,以供應疫情前線的醫用防護服。
-
人民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 浙江服裝天團集體轉產口罩
據悉,這批口罩由政府統一採購,將用於支持省內企業復工。要做到防疫、復工兩不誤,基本防護用品口罩的供應舉足輕重。近日,為擴大口罩生產能力,浙江統籌下發「省級重點民用口罩及關鍵材料生產企業(第一批)」名單,積極組織一批服裝企業轉產口罩保供應。記者聯繫發現,目前,包括萬事利在內,已有一些企業率先實現了轉產口罩,其他企業也正在積極籌備。
-
服裝企業火速轉產防疫物資,彰顯行業擔當 - 紡織資訊 - 紡織網...
據中國服裝協會不完全統計,截止到2月26日,服裝行業轉產防護服、隔離服的企業超過109家,轉產各類口罩的企業超過65家(具體名單見附件)。防護服、隔離服產能達到97.5萬件/日左右;各類口罩產能達到825.8萬隻/日左右。
-
縫被子的手縫製防護服 無紡布企業加工口罩 燒鹼廠改做消毒液...
連日來,隨著疫情防控的縱深推進和越來越多的企業復工復產,社會對口罩、防護服、消毒液等防疫物資的需求仍然迫切。我省多家企業緊急轉產防疫物資,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更充足的「糧草」。女裝廠不做時裝做「戰袍」「虧得年前存了1個月的布料!」
-
緊急切換生產線,鄭州多家服裝企業「轉戰」防護服|AI主播播報
而在10天前,雲頂服飾(逸陽)開始上生產線,這是鄭州第一家轉產民用防護服的服裝企業。目前,奧特製衣等鄭州多家服裝品牌均已上報資質申請,隨時準備轉產。「服裝製造業是鄭州的七大主導產業之一,鄭州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有一定的優勢。」鄭州市服裝協會秘書長賀榮告訴記者,鄭州服企雖沒有生產防護服的經驗,但原有的生產經驗對改產非常有幫助,鄭州服企通過豐富的業內資源,能在短時間內請到專業技師指導,聯繫全國各地的原材料供應商,克服困難對接到無菌車間,把服裝人做工精細的傳統嫁接到防護服製作上。
-
阿瑪尼轉產防護服,疫情之下的時尚佳話
義大利疫情嚴重,阿瑪尼都轉產醫用防護服,一時成為人們熱議的話題。阿瑪尼轉產醫用防護服,質量應該是有保證的。我好奇的是,作為奢侈品一線品牌的阿瑪尼,轉產醫用防護服,到底貴不貴?要知道,醫用防護服,那可是一次產品,穿過一次就要丟棄的。
-
際華集團旗下綿陽子公司轉產醫用防護服獲批
際華集團旗下綿陽子公司轉產醫用防護服獲批 每日經濟新聞 2020-02-09 13:51:35
-
新華社報導:濱州中裕食品、向尚服飾緊急轉產防護物資
新華社濟南3月2日電 題:山東企業緊急轉產防護物資體現經濟大省新擔當新華社記者楊守勇、袁軍寶、邵魯文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和口罩、酒廠轉產消毒酒精、燒鹼廠改做消毒液……在這場抗擊新冠肺炎的「戰爭」中,工業大省山東作為「糧草重地」,政府連夜審批,企業加班轉產,一場大規模企業轉產行動在全省迅速展開
-
從軍服到防護服,10天內迅速轉產,「三五三六」是如何做到的?
據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統計,1月底,該企業日產醫用防護服僅45套,即便已於近日逐漸擴產,短時間內最高產能也只有近500套,缺口仍然很大。怎麼辦?在全省加強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的大背景下,有關部門正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進行技改擴能,轉產急需物資。
-
紅豆醫用口罩生產獲批日產量可達50萬隻
目前醫用口罩日產量可達50萬隻。據悉,紅豆集團是江蘇省第2家獲得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也是這次江蘇省防疫物資應急審批期間最早獲得醫用口罩認證的生產企業之一。「為黨為國為人民,紅豆要爭分奪秒。」紅豆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兼CEO周海江多次表示。
-
防護服、口罩日產量百倍增長的背後,15個駐廠員的花樣復工招數
目前,江蘇省重點調度的120多家防控物資生產企業以及200家左右原材料、設備和其他配套企業全面復工達產超產,特別是十分緊缺的醫用防護服、醫用防護口罩等日產量較疫情初期成幾百倍增長,為省內防控和支援湖北提供了重要物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