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產解放軍軍服工廠改產防護服,日產量已達全國總產量1/3以上

2020-12-21 北晚新視覺網

2月18日上午10時,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布會並答記者問時表示,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任洪斌在會上介紹中央企業支援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時表示,新興際華所屬的際華股份由軍需產品生產轉為防護服生產,人倒班、機不停、連軸轉。

資料圖 新華社記者 任軍川 攝

其中3502工廠目前的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已經超過4.5萬套,是全國醫用防護服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前的14日,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發布消息稱,際華3502公司已被批准為國家臨時性收儲重點生產企業,以供應疫情前線的醫用防護服。

任洪斌介紹說,際華股份以前主要是從事軍隊軍裝、被服等軍需產品的供應。在得到生產防護服的指令以後,迅速轉產,購置設備,培訓員工,以戰時的狀態投入到防護服的生產當中。其中位於河北石家莊的3502工廠,目前車間內一條生產線生產解放軍的冬季服裝,另一條則在生產醫用防護服。該企業平時是不生產防護服的,在這樣緊急的情況下,從事防護服的生產給它帶來了很多困難。同時,由於設備的不充足,不得不把每個職工生產的過程中從一班倒變成三班倒,春節期間也不能休息。工廠2月5日的產量只能做到7850件。到2月16日,已經形成每天4.5萬套的供應能力。今天(18日)早上得到的數據,日產量超過了4.5萬套。3502工廠的醫用防護服產量現在已經是全國醫用防護服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近期,3502工廠仍然在想辦法如何進一步擴大防護服每天的的產量。

據悉,目前國內防護服產能最強的醫療耗材企業年產各類防護服可達1000萬件。而按照目前3502工廠的醫用防護服日產量4.5萬件計算,3502工廠的醫用防護服年產量可以達到1650萬件左右。而這還是在3502工廠的另外一條生產線同時還在生產解放軍冬季服裝的情況下。由此可見,當央企將其軍工產能轉產用於應對疫情的物資時,所蘊含的巨大潛力。

另據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的消息,除了際華3502公司外,另有際華3503、際華3504、際華3521、際華3534、際華3536、際華3543、際華5302、際華7555、際華森普利等21家企業也加足馬力,爭分奪秒,轉產擴產。

延伸閱讀:

如何保障醫用防護服供應?工信部這麼回應

2月13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重要醫用物資保障和醫療資源調配保障最新進展情況。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介紹,隨著疫情的擴散,各地的醫療物資需求的激增,從目前看最緊缺的還是醫用方面,我們對醫用防護服等重點醫療物資實行統一管理,統一調配。為了保障醫用防護服供應,主要採取以下措施:

第一,加大力度增產擴能,儘快提高產能。

第二,精準做好供需對接,全力保障湖北疫情防控所需。對未來一段時間進行滾動預測,倒排產量超能計劃。

第三,加強調撥全流程控制,將當天生產的重點醫療物資統一交給收儲物資企業進行收儲運輸。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環球時報 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解放軍軍服廠轉產防護服後,振奮人心的一幕出現了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任洪斌在會上介紹中央企業支援保障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情況時表示,新興際華所屬的際華股份由軍需產品生產轉為防護服生產,人倒班、機不停、連軸轉。其中3502工廠目前的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已經超過4.5萬套,是全國醫用防護服總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 從軍服到防護服,10天內迅速轉產,「三五三六」是如何做到的?
    而目前,四川省內僅有一家企業具備醫用防護服生產資質。據省經濟和信息化廳統計,1月底,該企業日產醫用防護服僅45套,即便已於近日逐漸擴產,短時間內最高產能也只有近500套,缺口仍然很大。怎麼辦?在全省加強疫情防控物資保障的大背景下,有關部門正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進行技改擴能,轉產急需物資。
  • 探訪河北「超級工廠」:日產防護服2.6萬套 出廠24小時到達武漢抗...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中心日前發布消息,2月14日,新興際華集團日產醫用防護服4.4萬套,約佔中國當日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下屬公司3502公司,當日生產醫用防護服達到2萬套,約佔中國總產量的六分之一,成為生產醫用防護服的「超級工廠」。
  • 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新興際華醫用防護服日產量佔全國1/3
    根據國務院國資委新媒體平臺國資小新統計,該產量約佔全國當日產量的1/3以上。而在2月5日,相關央企醫用防護服的日產量僅為7850套。截至2月14日,新興際華累計產出各類防護服產品29.4萬套,其中醫用防護服23.3萬套。同時,央企醫用防護服產量提高至2月5日的5.6倍。
  • 防護服和N95仍急缺 工信部:防護服日產量已比前幾日翻倍
    2月1日防護服的日產量已比1月28日時翻了一倍。據初步統計,截至到2月1日晚上的24時,國內生產企業累計向湖北發送醫用防護服13.6萬件,已抵達11.7萬件;N95口罩發貨13.4萬個,已抵達13.1萬多個;護目鏡包括醫用隔離面罩發送18.8萬個,已運抵11萬個。
  • 迪奧工廠改產洗手液,勞斯萊斯呼吸機,Zara造口罩
    LVMH改產洗手液確實解了燃眉之急。「巴黎的醫院雖然還沒有用完消毒液,但是物資供應確實很緊張。」據法新社報導,有巴黎醫院負責人表示,「感謝LVMH集團這麼快採取行動,他們在周六晚上6點提出建議,周日就確定了方案。」外界好奇,香水工廠為什麼能無縫轉產消毒液?眾所周知,消毒液主要有3種成分:純淨水、乙醇和甘油,而這些材料對於香水工廠而言,並不陌生。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服演進史話
    解放戰爭時期  1945年至1947年,人民軍隊的服裝樣式與抗日戰爭時期基本相同,只是不再佩戴「八路軍」、「新四軍」臂章,服裝材料有粗布,也有細布,顏色以土黃色為主,中原軍區部隊仍著灰色軍服。  在解放戰爭後期,軍需工廠已粗具規模,為全軍統一服裝樣式、統一生產、統一供應提供了物質條件。
  • 防護服、口罩日產量百倍增長的背後,15個駐廠員的花樣復工招數
    這些天,在南京際華3521、3503、5302公司的防護服生產線上,工人們日夜趕工。「疫情發生前,全國醫用防護服日產能加起來只有2萬件。這3家公司用了20天時間,從日產200件,到日產5.2萬件,被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列入國家醫用防護服重點企業名單。」駐廠員、省工信廳信息基礎設施處處長姜良告訴記者。
  • 全國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已超20萬套 2020年醫用防護服需求規模測算(圖)
    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目前全國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已達20多萬套,已累計保障供應湖北200多萬套。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醫用防護服用量激增,成為一線抗疫迫切需求的重要醫用防護物資。目前國內防護服產能正逐步恢復,但有的企業面臨優質面料供應不足的壓力。醫用防護服是武漢、湖北,乃至全國最緊缺的防疫醫療物資之一。
  • 紙尿褲企業、內衣工廠轉產口罩、防護服,三槍三天建成流水線
    疫情當前,口罩、防護服等防護物資的產能成為公眾持續關注的熱點。南都記者採訪獲悉,自2月份以來天貓上的一批家紡、紙尿褲、內衣、服飾等生產商家已陸續將其原有產線改造為口罩、防護服的生產線,另一邊,富士康旗下工業富聯和上汽通用五菱也於近日加入口罩生產的「戰線」。
  • 日產已達62萬隻!拿著熔噴布找口罩機的中石化這波操作被國資委點讚
    任洪斌上表示,在這次疫情發生之前,中央企業在醫用防護服和醫用口罩上基本沒有布局,但是疫情發生以後,大家創造條件迎難而上。加快轉產擴產、多產快產,以戰時狀態全力推進醫療物資生產。目前,新興際華集團生產醫用防護服每天達4.5萬套,國機集團、中國石化、兵器工業生產醫用口罩每天合計達130萬隻。
  • 探訪江蘇產量最大防護服生產企業:工人身穿「防護服」趕製防護服
    14日,記者走訪了南京際華三五二一特種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際華3521公司」),這裡是江蘇產量最大的防護服生產地。際華3521公司是全國大型裝具生產企業,是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研發生產軍用裝具、無紡濾材等系列產品。工人們正在生產製作防護服。 泱波 攝「全國一半的防護服是際華集團生產的。
  • 我市防護服生產相關企業主動適應市場變化 從馳援全國到走向世界...
    江門是全國防護服膠條和壓條機的重要生產基地,在這場全國「總動員」的戰「疫」生產大會戰中,市工信局等部門迅速行動,及時暢通產業上下遊供應鏈,一批批防護服生產相關企業響應號召轉產擴產,跑出了江門「加速度」。
  • 廣西醫用口罩日產量突破30萬隻 將兼顧防疫一線與市場需求
    楊陳 攝 (抗擊新冠肺炎)廣西醫用口罩日產量突破30萬隻 將兼顧防疫一線與市場需求中新網南寧2月18日電(記者 楊陳)廣西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陳可猛18日介紹,當前廣西醫療防疫物資產能較之前呈現較大增長,全區累計生產醫用口罩已達550萬隻以上,日產量突破30萬隻。
  • 全國口罩生產抗疫戰線 這些企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河南華西衛材有限公司1月23日,河南商報記者從新鄉市華西衛材有限公司獲悉,1月19日(臘月二十五)已全部回家過年的員工,正在陸續從家趕回廠裡,目前已有100多人復工,每天可生產10萬個口罩、1200套防護服。
  • 紅豆醫用口罩生產獲批日產量可達50萬隻
    此前,紅豆集團利用14天時間將原有的車間改造成10萬級醫用口罩淨化車間,在此次獲得醫用口罩生產許可後,公司已進行全面投產,車間裡共有4條全自動生產線,60多名員工兩班倒生產口罩。目前醫用口罩日產量可達50萬隻。據悉,紅豆集團是江蘇省第2家獲得一次性醫用口罩生產許可證的企業,也是這次江蘇省防疫物資應急審批期間最早獲得醫用口罩認證的生產企業之一。
  • 廣東口罩日產量6000多萬隻 膠條生產長度可繞地球九圈
    「製造大省」的實力與擔當,在防疫物資生產上,口罩日產量現已達6000多萬隻,膠條生產長度可繞地球赤道逾9圈。會上透露,目前廣東102家重點製造業企業全部復工復產,1-2月全省先進位造業利用外資同比增長12.2%。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廣東盡顯「製造大省」的實力與擔當,在防疫物資生產上,口罩日產量現已達6000多萬隻,膠條生產長度可繞地球赤道逾9圈。
  • 人民需要什麼就生產什麼 浙江服裝天團集體轉產口罩
    2月18日上午,萬事利集團的第一批民用一次性口罩在下沙工廠成功下線。現場,工人們身著白色防護服,佩戴口罩、手套,將該批口罩仔細清點、打包、裝箱。據悉,這批口罩由政府統一採購,將用於支持省內企業復工。要做到防疫、復工兩不誤,基本防護用品口罩的供應舉足輕重。
  • 解放軍預備役部隊穿什麼軍服,你了解多少?
    《決定》明確,自2020年7月1日零時起,預備役部隊全面納入軍隊領導指揮體系,由現行軍地雙重領導調整為黨中央、中央軍委集中統一領導。那麼,關於我軍預備役部隊,你了解多少:預備役部隊算解放軍嗎?預備役部隊穿軍服嗎?預備役部隊穿什麼軍服?可能很多人都不是太清楚。本文就幫你普及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 32家上市公司跨界戰「疫」,消毒劑、口罩、防護服面面俱到
    另外,普通民用防護服生產流水線已順利投產,首批2000件民用防護服已於2月5日正式交付上海市經信委用於疫情防控物資保障調撥,而醫用隔離服生產許可證正在辦理中。華紡股份(600448.SH) 已利用現有服裝生產設備臨時轉產部分產能用於生產民用防護口罩,日產量已達2萬隻,產品部分自用,其餘交於政府收儲,不對外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