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擊新冠肺炎)探訪河北「超級工廠」:日產防護服2.6萬套 出廠24小時到達武漢抗「疫」一線
中新社石家莊2月17日電 題:探訪河北「超級工廠」:日產防護服2.6萬套 出廠24小時到達武漢抗「疫」一線
中新社記者 魯達 王天譯
裁片、縫紉、粘合、驗收、包裝。17日,位於河北石家莊的際華3502職業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3502公司)二分廠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在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防護服的主要原料是覆膜無紡布,這種無紡布一經縫合,就會有針眼,需要用膠條把這些縫合線全部粘貼好,這是生產防護服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生產班組長周新立說。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中心日前發布消息,2月14日,新興際華集團日產醫用防護服4.4萬套,約佔中國當日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下屬公司3502公司,當日生產醫用防護服達到2萬套,約佔中國總產量的六分之一,成為生產醫用防護服的「超級工廠」。
就在半個多月前,3502公司還是一個生產職業裝的工廠,包括周新立在內的大部分工人,並沒有生產醫用防護服的經驗。
1月25日,3502公司接到上級指令,要求2月3日復工,轉型生產醫用防護服。研究生產工藝、尋找原材料產地、準備生產設備、辦理醫用許可,9天時間,3502公司把自己從一家服裝生產公司變身成為一座「戰疫軍需庫」。
「『非典』時期,我們曾為北京小湯山醫院生產過醫用防護服,一些老同志還是有經驗的。」公司總經理馮蕾說,利用午休和晚上加班的時間,老同志帶新同志,手把手地培訓,復工當日,幾百套醫用防護服即通過驗收,僅僅十多天,公司2800多名一線工人都成了獨當一面的「能手」。
在生產車間內,還有兩位專門保障生產的特殊「員工」。「防護服原材料來自山東東營和河北滄州,成品則要運往北京消毒殺菌後再馳援湖北,從採購、運輸到生產、運送,所有的環節都由我們來保障。」來自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李健說,他和石家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焦利軍1月28日來到廠區後,已經20天沒有回過家。
負責檢測的石月霞將手中的防護服又細心地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後,印上了「合格」章。她說,為了增加產量,公司員工兩班倒,每班12個小時,中間只有不到一小時的休息時間,「雖然很辛苦,但想到在一線奮戰的醫務人員,再苦再累也值得。」
「多生產一套防護鎧甲,就是多武裝一個白衣戰士;多開一條生產線,等於多闢千條生命線。」在3502公司生產廠區,一條條醒目的條幅激勵人心。隨著生產工人們熟練程度的不斷提高,醫用防護服的產量也在飛速增長。2月16日,3502公司日產量已增至2.6萬套。
「昨天我們剛剛把其中的1.8萬套醫用防護服運往武漢,預計到本月末,我們的日產量能穩定在3萬套。」公司黨委書記周長勝說,在各級政府的保障下,醫用防護服出廠後24小時內就能到達武漢一線醫護人員手中。
據悉,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組織推動和中央企業的協同努力下,中央企業醫療物資生產保障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重點產品日產量實現快速增長。截至2月14日,醫用防護服產量提高至2月5日的5.6倍,平面醫用口罩2月13日產能提高至2月5日的3.6倍,圓滿完成目標任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