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河北「超級工廠」:日產防護服2.6萬套 出廠24小時到達武漢抗...

2020-12-26 中國新聞網

(抗擊新冠肺炎)探訪河北「超級工廠」:日產防護服2.6萬套 出廠24小時到達武漢抗「疫」一線

中新社石家莊2月17日電 題:探訪河北「超級工廠」:日產防護服2.6萬套 出廠24小時到達武漢抗「疫」一線

中新社記者 魯達 王天譯

裁片、縫紉、粘合、驗收、包裝。17日,位於河北石家莊的際華3502職業裝有限公司(以下簡稱3502公司)二分廠生產車間內,工人們在生產線上有條不紊地忙碌著。

「防護服的主要原料是覆膜無紡布,這種無紡布一經縫合,就會有針眼,需要用膠條把這些縫合線全部粘貼好,這是生產防護服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生產班組長周新立說。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中心日前發布消息,2月14日,新興際華集團日產醫用防護服4.4萬套,約佔中國當日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下屬公司3502公司,當日生產醫用防護服達到2萬套,約佔中國總產量的六分之一,成為生產醫用防護服的「超級工廠」。

就在半個多月前,3502公司還是一個生產職業裝的工廠,包括周新立在內的大部分工人,並沒有生產醫用防護服的經驗。

1月25日,3502公司接到上級指令,要求2月3日復工,轉型生產醫用防護服。研究生產工藝、尋找原材料產地、準備生產設備、辦理醫用許可,9天時間,3502公司把自己從一家服裝生產公司變身成為一座「戰疫軍需庫」。

「『非典』時期,我們曾為北京小湯山醫院生產過醫用防護服,一些老同志還是有經驗的。」公司總經理馮蕾說,利用午休和晚上加班的時間,老同志帶新同志,手把手地培訓,復工當日,幾百套醫用防護服即通過驗收,僅僅十多天,公司2800多名一線工人都成了獨當一面的「能手」。

在生產車間內,還有兩位專門保障生產的特殊「員工」。「防護服原材料來自山東東營和河北滄州,成品則要運往北京消毒殺菌後再馳援湖北,從採購、運輸到生產、運送,所有的環節都由我們來保障。」來自河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李健說,他和石家莊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的焦利軍1月28日來到廠區後,已經20天沒有回過家。

負責檢測的石月霞將手中的防護服又細心地檢查了一遍,確認沒有問題後,印上了「合格」章。她說,為了增加產量,公司員工兩班倒,每班12個小時,中間只有不到一小時的休息時間,「雖然很辛苦,但想到在一線奮戰的醫務人員,再苦再累也值得。」

「多生產一套防護鎧甲,就是多武裝一個白衣戰士;多開一條生產線,等於多闢千條生命線。」在3502公司生產廠區,一條條醒目的條幅激勵人心。隨著生產工人們熟練程度的不斷提高,醫用防護服的產量也在飛速增長。2月16日,3502公司日產量已增至2.6萬套。

「昨天我們剛剛把其中的1.8萬套醫用防護服運往武漢,預計到本月末,我們的日產量能穩定在3萬套。」公司黨委書記周長勝說,在各級政府的保障下,醫用防護服出廠後24小時內就能到達武漢一線醫護人員手中。

據悉,在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的組織推動和中央企業的協同努力下,中央企業醫療物資生產保障工作取得積極進展,重點產品日產量實現快速增長。截至2月14日,醫用防護服產量提高至2月5日的5.6倍,平面醫用口罩2月13日產能提高至2月5日的3.6倍,圓滿完成目標任務。(完)

相關焦點

  • 兩天內投產,日產1500套!湘潭「高新造」防護服今起馳援抗疫一線
    2月6日,湘潭高新區傳來好消息,當天上午8點,湖南永霏特種防護用品有限公司日產1500套無菌醫用防護服生產線正式投產。從接到企業擴建新生產線訴求到新車間投產,只用了兩天時間。一線醫護人員很快就能穿上高新區企業生產的醫療防護服。」2月6日,湘潭高新區傳來好消息,當天上午8點,湖南永霏特種防護用品有限公司日產1500套無菌醫用防護服生產線正式投產。克服種種難題,兩天之內達成投產條件,湘潭高新區上下齊心協力,刷新了「抗疫情、保供應」的高新速度。位於湘潭高新區的湖南永霏特種防護用品有限公司,是湖南省首家擁有一次性醫用防護服生產許可企業。
  • 24小時不間斷,這家公司日產300萬隻口罩!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
    24小時不間斷,這家公司日產300萬隻口罩!海外訂單排到10月份! 2020-05-06 09:00:25 來源:央視財經 海關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3月1日到4月25日,全國共驗放出口口罩211億隻,防護服1.09億件,護目鏡3294萬副。
  • 全國口罩生產抗疫戰線 這些企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了一番盤點:黑龍江恆鑫醫療用品有限公司26日,大年初二,黑龍江省最大規模的口罩生產企業齊齊哈爾恆鑫醫療用品有限公司復工,並且實現24小時加工,日產5萬個醫用口罩。原本計劃工人要休息,但因為疫情原因,訂單暴增,工廠正緊急進行排產,生產線全力以赴應對這次疫情,公司領導也要求我們從人力、物力、財力上全力保障口罩部的供應。」河北康怡醫療器械有限公司1月27日,廊坊康怡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小偉告訴記者,公司現有5條生產線,24小時集中生產,保質保量加速生產醫用口罩。
  • 18萬套防護服+9萬套隔離服+1.2萬個護目鏡……雙匯全球搜購馳援武漢!
    18萬套防護服+9萬套隔離服+1.2萬個護目鏡……雙匯全球搜購馳援武漢!  作者:劉廣超 姚程 | 字號:A+ | A- 利用遍布全球的採購和銷售渠道,雙匯在眾多國家四處搜尋醫療防護用品,又經過千辛萬苦的通關、運輸,包括18萬多套防護服
  • 新興際華日產突破10萬套22天提升30倍
    2月25日,新興際華集團醫用防護服日產能達到10.3萬套,相比2月4日正式投產時的日產3400套,提升30倍。而這距離其2月3日批量試產成功僅僅22天。新興際華集團等中央企業從零開始,轉產擴產醫用防護服等重點醫療物資,創造了「戰時速度」、「中國效率」,關鍵時刻彰顯責任擔當。新興際華集團目前已經累計產出醫用防護服近95萬套。
  • 全國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已超20萬套 2020年醫用防護服需求規模測算(圖)
    中商情報網訊:2月24日10時,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表示,目前全國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已達20多萬套,已累計保障供應湖北200多萬套。目前國內防護服產能正逐步恢復,但有的企業面臨優質面料供應不足的壓力。醫用防護服是武漢、湖北,乃至全國最緊缺的防疫醫療物資之一。而這一產品在國內最大的生產基地之一,就在湖北省仙桃市,目前仙桃市日產能已達3萬件。2月7日,湖北全省醫用防護物資最低需求5.94萬套,但省內加上支持與定向捐助,只有4.85萬套,防護服每日至少仍有1.1萬套缺口,且缺口仍在增加。
  • 探訪丨際華3502公司:為醫護人員打造「白衣鎧甲」
    視頻攝製:王麗萍河北新聞網1月11日訊(記者孔思遠)一隻只口罩、一件件防護服源源不斷地走下生產線,經過包裝、運輸被送到石家莊一線醫護人員手上,成為「白衣鎧甲」。今天下午,記者來到位於河北省石家莊市的際華3502職業裝有限公司,探訪這家正在24小時運轉的醫療器械生產企業。
  • 來自武漢紅區101位戰疫醫生籤名的防護服背後 江蘇「綠色通道...
    交匯點訊 在南京際華3521公司一樓陳列室,有一件特殊的防護服,上面籤滿了101位江蘇赴武漢戰「疫」一線的醫生名字。正是靠著這些抗疫「戰袍」的保駕護航,進入紅區的江蘇一線醫護人員沒有一例感染。保障江蘇戰疫英雄的最強「鎧甲」是如何打造出來的?昨天,記者跟隨江蘇省藥監局來到了江蘇最大的防護服企業南京際華的生產現場進行了探訪。
  • 從河北晉州到湖北武漢——一隻N95口罩的「溫暖狂奔」
    河北日報記者 郝東偉 攝2月12日一大早,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跟往常一樣,醫護人員戴好帽子、N95口罩、護目鏡,穿好防護服、鞋套,前去查房。當天,他們戴的這批N95口罩來自河北。一隻小小的口罩,從原材料採購、生產到運輸,再到武漢醫務人員手中,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謂「過五關斬六將」。為了挖掘這批口罩背後的故事,記者追根溯源,來到了距武漢900多公裡的石家莊市晉州市,探訪這批口罩的「娘家」——河北榮翔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 探訪江蘇產量最大防護服生產企業:工人身穿「防護服」趕製防護服
    工人們正在生產製作防護服。 泱波 攝中新網南京4月14日電 (記者 朱曉穎)十萬級潔淨車間裡,防護服生產線整齊排成行列。成片雪白的防護服材料被裁成片、碼成摞。工作人員身穿「防護服」、從頭到腳「全副武裝」,埋頭將防護服材料拼接起來。
  • 壽司也為武漢熱乾麵加油!日本再捐10萬套防護服
    ,#日本再向中國捐贈10萬套防護服#的話題引起不少人的關注,據報導,這筆捐贈是在馬雲的牽線下促成,由日本自民黨幹事長二介俊博在日本協調各方找來物資,無償捐獻給中國。」1月26日,日本民間捐助的100萬隻防疫口罩馳援到達成都雙流機場。這批口罩原本是成都委託日方企業購買,對方知曉採購目的後,改為了捐贈。日本街頭,圖源微博@RETRIP日本攻略據經濟參考網報導,1月31日,東京都港區捐贈的5萬個口罩送到了中國駐日本大使館處。
  • 紙尿褲企業、內衣工廠轉產口罩、防護服,三槍三天建成流水線
    2月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隨著節後企業復工、增產擴能,目前全國口罩日產量達1480.6萬隻,醫用防護服日產量達3.16萬件。紙尿褲工廠「降維」產口罩1月27日,一通來自工商聯的電話讓爹地寶貝副總裁林顏挺從春節假期中抽離。
  • 服裝加工廠「變身」醫用隔離防護服生產加工廠 日產500餘套
    東北網3月2日訊(閆強 付宇 王佳男 記者 陳南竹)為了全力以赴支持抗擊新型冠狀病毒工作疫情防控工作,哈爾濱市人防辦下屬企業國貿服裝城充分發揮企業商戶在紡織品銷售和加工的優勢,廣泛動員加工商戶為疫情防控工作做貢獻,為商戶聯繫技術支持,開闢復工綠色通道,克服困難,以最快的速度改造紅巖製衣公司,實現服裝加工廠升級改造為醫用隔離防護服生產加工廠
  • 從鮮奶加工成酸奶不到2小時,蒙牛武漢低溫酸奶工廠產能居亞洲第一
    「新建的低溫酸奶工廠投產後,會使用最先進的智能管理平臺,保證產品全流程可控、可追溯。」3日,從正在建設中的蒙牛低溫酸奶廠了解到,該廠建成投產後,不僅設計產能規模位居亞洲第一,還將引入最新自主研發的技術系統,進一步縮短產品加工時間。建設中的蒙牛低溫酸奶工廠。
  • 騰訊全球買買買,4.5萬套防護服盡顯騰訊世界朋友圈的超強購買力
    馳援武漢,騰訊等網際網路大廠也一馬當先,火速行動,捐助物資馳援武漢。1月24日,除夕夜。騰訊出資設立首期3億元「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基金」。1月28日,騰訊從海外採購50萬隻防護口罩運抵武漢。1月30日,晚上19點42分,載有約4.5萬套防護服的中國郵政專機順利降落,馬不停蹄送達疫區。口罩用光,防護服消耗比生產快?騰訊只管買買買防護服是目前國內疫情防控急需物資。
  • 多方接力郵政免費空運 騰訊聯合復星捐4.5萬套防護服抵漢解燃眉之急
    1月30日晚上8點,由上海浦東國際機場飛來,載有約4.5萬套防護服的中國郵政CF9117航班順利降落在武漢天河國際機場,這批物資由騰訊聯合復星集團在英國、日本等多地採購的防護物資,將直接捐贈給疫區。防護服是目前國內疫情防控急需物資。
  • 豐臺區一家老牌西服廠緊急「改行」 醫用防護服是這樣生產出來的
    疫情防控期間,豐臺區一家25年的老牌服裝企業火線轉型,如今已可日產「消毒級」防護服八千至1萬件、日產隔離衣1萬件,以後還可以日產口罩5萬到10萬隻,成為全市唯一一家可生產「無菌級」防護服的企業。 老牌服裝企業轉行醫用防護服,看似簡單,其實不易。
  • 葉縣仙臺鎮一服裝廠轉產防護服,日產3萬套出口歐美!
    4月21日上午,在葉縣仙臺鎮南龐莊村村級集體經濟標準化廠房內,葉縣宏傑服飾公司的百餘名工人正在裁剪、縫紉、包裝、裝箱加緊生產民用防護服。「今天是俺們轉做防護服的第三天。商戶催得急,大家加班加點趕工,連吃飯都是輪著吃,做不及。」
  • 家居抗疫前線 | 尚馳寢具杜海雲海外淘來千套防護服
    2020年2月22日,又一批防護服抵達隨州市隨縣新冠肺炎防控指揮部,這是廣東尚馳睡眠科技有限公司向湖北省隨州市紅十字會定點捐贈的1000套防護服中的最後一批。與之前的兩批防護服一樣,它們都是尚馳寢具董事長杜海雲親自海淘而來。為了儘快將其送至抗疫一線,他還親赴新加坡催促海外工廠發貨。
  • 蒙牛奶酪工廠:2021年春季投產!
    >規模位居亞洲第一記者探訪「新建的低溫酸奶工廠投產後,會使用最先進的智能管理平臺,保證產品全流程可控、可追溯。」記者在位於武漢臨空港經開區的蒙牛低溫酸奶工廠建設現場看到,項目廠房已具規模,廠房鋼結構已基本完成。項目現場負責人介紹,工廠預計9月試投產,建成後將成為國內最先進的低溫酸奶高端智能生產基地。「在這個工廠內,產品從奶牛身上擠出、加工、包裝到進入消費終端,全程可通過智能平臺控制和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