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江蘇產量最大防護服生產企業:工人身穿「防護服」趕製防護服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工人們正在生產製作防護服。 泱波 攝

中新網南京4月14日電 (記者 朱曉穎)十萬級潔淨車間裡,防護服生產線整齊排成行列。成片雪白的防護服材料被裁成片、碼成摞。工作人員身穿「防護服」、從頭到腳「全副武裝」,埋頭將防護服材料拼接起來。14日,記者走訪了南京際華三五二一特種裝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際華3521公司」),這裡是江蘇產量最大的防護服生產地。

際華3521公司是全國大型裝具生產企業,是江蘇省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研發生產軍用裝具、無紡濾材等系列產品。

工人們正在生產製作防護服。 泱波 攝

「全國一半的防護服是際華集團生產的。集團位於南京的3家企業,又是集團所有企業裡生產最多的。」際華集團黨委委員、際華3521公司執行董事夏前軍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中,公司加班加點趕製高品質醫用防護服,為前線白衣戰士提供「鎧甲」,為支援湖北戰「疫」、保障醫護人員生命健康安全發揮了重要作用。

走訪中,夏前軍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公司第一時間緊急轉產醫用防護品,在3天內實現了原材料組織、設備轉產、人員調度、產品測試等轉產布局的系列工作,提供了國家急需的防護服產品,成為江蘇省第一家拿到防護服生產許可證的企業。

工人們正在生產製作防護服。 泱波 攝

夏前軍介紹說,疫情發生前,全國每天的防護服產量加起來不過2萬件。這2個多月來,工人們不分晝夜、連續奮戰,日產防護服數量從200件提升至6.2萬件。從2月6日正式復工到3月10日,1個月間,際華集團旗下南京3家企業共生產防護服113萬件,成為江蘇產量最大、全國產量居前的防護服生產企業。

夏前軍表示,公司所制防護服綜合指標高於全國標準,例如反映病毒阻隔率的過濾效率測試達99.97%,血液滲透指標達13KPa以上。

工人們正在生產製作防護服。 泱波 攝

3月18日,際華3521公司收到了一件白色防護服。這件特殊的「禮物」來自湖北武漢戰「疫」一線,上面帶有「3521」和「江蘇醫療隊」標識,寫滿了援湖北「白衣戰士」的親筆籤名,表達醫護工作者對後方保障「鎧甲」的感謝。

為支持工廠擴產穩產,江蘇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鼎力相助,幫助際華3521公司解決轉產過程中的難題,高效完成資料受理、註冊檢驗、現場檢查、審核把關等工作。2月9日,公司順利取得「蘇臨20200001」醫用防護服備案件。2月9日晚,江蘇援湖北醫療隊就帶著際華的醫用防護服趕赴湖北。

工人們正在生產製作防護服。 泱波 攝

隨著全球疫情擴大蔓延,全球各地對防疫物資的需求迅速攀升。

夏前軍表示,目前,際華3521公司已出口近100萬件防護服到德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塞爾維亞等十幾個國家和地區,繼續助力國際戰「疫」。(完)

相關焦點

  • 德清泰普森雙線作戰:邊趕製外貿訂單邊緊急生產醫用防護服
    自從2月12日承擔國家工信部緊急下達的醫用防護服生產任務後,他抽調全公司最精銳的力量,在從未涉足的醫用領域奮力開拓,再次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就像12年前舉全公司之力用28個日日夜夜生產10萬頂帳篷支援汶川地震災區一樣。泰普森員工正在加緊生產防護服。 拍友 謝尚國 攝「每逢大難必有我!」
  • 探訪河北「超級工廠」:日產防護服2.6萬套 出廠24小時到達武漢抗...
    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新聞中心日前發布消息,2月14日,新興際華集團日產醫用防護服4.4萬套,約佔中國當日產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其下屬公司3502公司,當日生產醫用防護服達到2萬套,約佔中國總產量的六分之一,成為生產醫用防護服的「超級工廠」。
  • 智能產線+無菌車間,贏家時尚趕製防護服支持抗疫
    據深圳都市頻道報導,2月3日,贏家時尚集團積極響應政府號召,緊急召集在深員工培訓,高效改造無菌車間,利用先進的智能產線,快速加入生產防護服的行列。位於深圳龍華大浪的贏家智能無菌車間中,80位不同工種的工人忙而不亂,只是與以往不同的是,他們生產的不是用於銷售的大衣、連衣裙等服飾,而是保衛一線醫護人員安全的防護服。
  • 多家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
    該企業負責人表示,在生產設備、原材料以及人員到位的情況下,工廠2月日生產醫用防護服能達到2800件,3月日產醫用防護服則能達到5000件。「我們2月4日就接到政府通知要生產防護服,便和工人溝通,」 綠安誼服飾有限公司車間施光告訴記者,公司隨後協調購買機器。在2月5日,首批5臺壓條機到位。2月9日,公司便開始生產防護服,目前日產防護服400餘套。
  • 疫情下的台州防護服企業復工:調衝鋒衣工人跨區增援,一天輪班12小時
    葛冬英和9位工友前來援助的壓膠技術環節,是整個醫用防護服生產線的最後一道工序,也是生產防護服最關鍵的環節。工人只有通過專業的膠條熱風機,才能對防護服的接縫處進行密封,從而阻隔病毒從接縫位置的穿透,這樣才能夠達到在隔離病區裡對醫護人員專業防護的標準要求。
  • 浙企連夜趕製15萬條醫用防護服拉鏈 提前兩日完工支援一線
    2月11日晚間,浙江偉星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接到了通知,需要在2月12日至16日期間,為合肥高貝斯無紡布製品有限公司緊急生產並調運15萬條醫用防護服拉鏈。接到任務後,偉星公司立即組織工人回到崗位投入生產。
  • 豐臺區一家老牌西服廠緊急「改行」 醫用防護服是這樣生產出來的
    疫情防控期間,豐臺區一家25年的老牌服裝企業火線轉型,如今已可日產「消毒級」防護服八千至1萬件、日產隔離衣1萬件,以後還可以日產口罩5萬到10萬隻,成為全市唯一一家可生產「無菌級」防護服的企業。 老牌服裝企業轉行醫用防護服,看似簡單,其實不易。
  • 防護服、口罩日產量百倍增長的背後,15個駐廠員的花樣復工招數
    這些天,在南京際華3521、3503、5302公司的防護服生產線上,工人們日夜趕工。「疫情發生前,全國醫用防護服日產能加起來只有2萬件。這3家公司用了20天時間,從日產200件,到日產5.2萬件,被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列入國家醫用防護服重點企業名單。」駐廠員、省工信廳信息基礎設施處處長姜良告訴記者。
  • 緊急切換生產線,鄭州多家服裝企業「轉戰」防護服
    記者從鄭州市工信局了解到,面對短時大幅增加的防疫需求,重點醫療物資,特別是醫用防護服缺口依然較大。「服裝製造業是鄭州的七大主導產業之一,鄭州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有一定的優勢。」據悉,目前服企轉產防護服以民用為主,為滿足一線戰「疫」人員對普通防護服的需求,相關政府部門開闢綠色通道,雲頂服飾生產線所生產民用防護服,全部分發給一線公安幹警、環衛人員、基層卡口站崗人員等。截至目前,雲頂服飾已正式轉產10天,在其門衛處的公告欄上,鄭州市工信局下發的生產能力批覆、員工返廠復工批覆、轉產防護服批覆三個紅頭文件格外醒目。
  • 從西服、羽絨服到防護服,服裝企業緊急轉產
    現代快報訊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口罩、防護服、酒精等醫療用品奇缺,國家發改委等三部委日前發文,鼓勵企業多措並舉擴大重點醫療防護物資生產供應。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近期國內多家公司宣布轉產 " 抗疫 ",包括西服、羽絨服、農藥、尿不溼等生產企業紛紛跨界,原本停產的防護物資生產企業也再次開足馬力復產。
  • 來自武漢紅區101位戰疫醫生籤名的防護服背後 江蘇「綠色通道...
    交匯點訊 在南京際華3521公司一樓陳列室,有一件特殊的防護服,上面籤滿了101位江蘇赴武漢戰「疫」一線的醫生名字。正是靠著這些抗疫「戰袍」的保駕護航,進入紅區的江蘇一線醫護人員沒有一例感染。保障江蘇戰疫英雄的最強「鎧甲」是如何打造出來的?昨天,記者跟隨江蘇省藥監局來到了江蘇最大的防護服企業南京際華的生產現場進行了探訪。
  • 潯興:70萬條防護服拉鏈分批送往防護服生產企業
    4日,又一批防護服拉鏈從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潯興拉鏈」)發出,至此,已有40萬條防護服拉鏈被分批送往下遊防護服生產企業,最終馳援武漢,為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醫護人員提供安全保障。
  • 從高檔西服轉為防護服——今起,陽光集團日交付防護服2000套!
    「不好意思,我正在處理防護服的審批文件,沒時間和你多說了。」7日中午,江蘇陽光集團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曹秀明簡短說了幾句,就匆忙掛斷了電話。然而,下午時分信息就被刷新:「審批已拿到,明天確保開工!」(圖片來自網絡)「就等這個審批文件啦。」
  • 全國口罩生產抗疫戰線 這些企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春節前,工信部部長苗圩在赴天津調研時表示,我國口罩最大產能是每天2000多萬隻。目前很多企業已經停止休假,開始加班加點生產。現在國內已有30多家企業復產,產量達到一天800萬隻以上,保障市場供應是有底氣有信心的。那麼,這些犧牲春節假期奮力趕工,為防疫立下大功的企業都有哪些?
  • 上海沒有防護服生產企業?浦東周浦的誠格防護服僅5天就轉產!
    上海沒有防護服生產企業?浦東周浦的誠格防護服僅5天就轉產!——「很多方面甚至連企業自己都沒能考慮到。」鎖定生產目標成立於2005年的誠格,是做電弧服、阻燃服等特種防護服起家的,為了支持此次疫情所需的防護服,首先面臨的一個問題就是產線調整。誠格首先將生產目標鎖定在了工業用途的防護服,同步籌備醫用防護服生產線的改造。
  • 紙尿褲企業、內衣工廠轉產口罩、防護服,三槍三天建成流水線
    2月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隨著節後企業復工、增產擴能,目前全國口罩日產量達1480.6萬隻,醫用防護服日產量達3.16萬件。紙尿褲工廠「降維」產口罩1月27日,一通來自工商聯的電話讓爹地寶貝副總裁林顏挺從春節假期中抽離。
  • 即墨服裝企業轉型生產防護服「青島製造」助力全球抗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宋祖鋒即墨威達公司只用36天就從一家服裝企業轉型為青島首家生產國家二類醫療器械「防護服」的專業平臺, 2020年3月23日,威達生物科技生產的第一件醫用防護服正式下線,填補了青島市該領域的空白。
  • 探訪上海防護服生產廠:工人七八分鐘就能做1件
    2月7日,上海誠格安全防護用品有限公司的70多名工人正在加班加點趕製防護服。上海原本沒有專門生產醫用防護服的企業,該公司是一家生產特殊服裝企業,但因疫情需要,他們緊急調整生產線,全力生產防護服。該公司廠長吳志海說,工人們現在平均七八分鐘就能做出一件防護服。該公司董事長高強介紹,防護服需求量大,為了增加產能,工廠實現24小時不停歇生產,目前日產量為3000件,目標在2月底衝至9000件。
  • 緊急切換生產線,鄭州多家服裝企業「轉戰」防護服|AI主播播報
    「服裝製造業是鄭州的七大主導產業之一,鄭州服裝企業轉產防護服有一定的優勢。」鄭州市服裝協會秘書長賀榮告訴記者,鄭州服企雖沒有生產防護服的經驗,但原有的生產經驗對改產非常有幫助,鄭州服企通過豐富的業內資源,能在短時間內請到專業技師指導,聯繫全國各地的原材料供應商,克服困難對接到無菌車間,把服裝人做工精細的傳統嫁接到防護服製作上。
  • 江蘇無錫:金屬製品企業生產忙,工人趕製不鏽鋼折流板訂單!
    2020年4月20日,江蘇無錫,在無錫市錫山區一家金屬製品企業生產忙,工人在趕製不鏽鋼折流板。4月以來,無錫市錫山區120多家金屬材料主營單位已復工復產,涉及電子通訊、地鐵交通、石油化工、醫藥生物、食品機械、紡織設備、造紙配套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