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盔「爆單」 生產企業訂單接到「手軟」

2020-12-21 中國台州網

「現貨5萬個,質量超好,價格38元,有需要今天安排發貨」「兒童款現貨2000個,價格30元,手慢無」……近段時間,眾多市民微信朋友圈裡每天都有數條電動自行車頭盔的銷售廣告。同時,台州不少頭盔生產企業訂單頻頻「爆單」,迎來井噴行情。

記者走訪調查發現,頭盔市場如此火爆,與將在7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及即將開展的「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密不可分。

市場

需求飆升,頭盔批發價格翻兩番

最近幾天,路橋裡王路等地的勞保用品批發市場格外熱鬧。除了本地商販外,還出現了眾多採購頭盔的外地商販。

「現在頭盔的價格太高了,好在庫存還夠,我準備過段時間再進貨。」椒江海兵配件店負責人範海兵是裡王路勞保店的常客。他表示,隨著外地批發商的大量湧入,電動自行車頭盔的批發單價已經從原來的10元漲到了30元。

從5月15日開始,浙江迪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徐騰飛就挺忙碌,每天都會接到大量電動自行車頭盔訂單,小到幾萬頂,大到70多萬頂。「從上周末,我就開始大批量收購電動自行車頭盔。台州市內的訂單佔比相對較少,基本都是發往外地的,電商平臺要貨最多。現在批發市場基本看不到現貨了。」徐騰飛說,目前市場上貨源偏緊,很多訂單都因為供貨時間無法協調放棄。

隨著需求大量增加,頭盔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徐騰飛透露,現在頭盔的批發價賣到30元/頂,零售端漲幅更可觀,上百元的頭盔也不少見。

不過,記者走訪時發現,批發市場的火熱還沒有傳遞到零售市場,市面上並未出現市民一窩蜂購買電動自行車頭盔的現象。

雅迪電動車椒江專賣店、獅龍電動車椒江店以及李偉車行等市區內多家經銷商均在走訪中向記者表示,近期,到店購買和詢問頭盔的顧客沒有明顯增多,從出貨量看,目前庫存能夠保證充足供應。

台州市電動車行業協會理事長王文慶透露,台州電動自行車頭盔零售市場銷量平穩,跟前兩年台州對電動自行車開展的嚴管行動有關。

「台州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在150萬輛左右,這幾年,許多電動自行車經銷商都會在顧客購車時贈送頭盔,這也讓台州的電動自行車頭盔普及率進一步提高。雖說頭盔屬於損耗品,但使用年限基本都能保證在兩年以上,市民囤頭盔的現象比較少見。近期頭盔價格虛高,不是剛需的市民可以等價格回落再購買。」王文慶說。

企業

生產廠商日夜趕工,滿負荷生產

與零售市場的平穩不同,台州本土的電動自行車頭盔生產廠商的訂單「爆單」了。

楚先生是台州一家電動自行車頭盔生產廠商的負責人,這兩天他的手機就沒閒下來過,「現在已經不接單了。工廠目前只有1條生產線,開始24小時無休生產後,日產量也每天1000頂漲到了每天近2000頂,但生產計劃還是排到了一個月後。」

浙江遠景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也在近期開始了滿負荷生產模式,即便到了夜晚,車間也是燈火通明,生產機器忙個不停。公司董事長張道增告訴記者,現在手頭訂單已經超過50萬頂了,大多數是外地訂單,生產計劃到下個月都不一定做得完。

「包括出口歐美的高端頭盔生產線,工廠共計投入了20條生產線,但仍然無法滿足當前的訂單需求。我們已經加大生產線投入,計劃增加10條國內生產線。屆時,國內頭盔日產量將增加2萬頂,達到每天3.2萬頂。」張道增表示。

除了原本從事頭盔生產的企業之外,還有不少塑料用品生產企業開始快速「轉型」,其中便有徐騰飛的工廠。

記者了解到,從5月15日開始,徐騰飛就開始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改造,並向有關部門遞交電動自行車頭盔的生產申請。目前,注塑機等生產設備的前期調整工作已經完成,預計5月底就能走完審批流程,投入生產。

「目前,電動自行車頭盔的生產模具比較缺,我們正在加快生產線改造和應用模具的生產速度。根據推算,全線滿負荷運轉後,工廠每天能生產頭盔近3萬個,生產計劃已經排到6月中旬。」徐騰飛說。

原材料

原材料賣出「海鮮價」,半天一個價

市場需求增加,廠家滿負荷生產,這也使得頭盔的原材料價格到了一個新高度。

徐騰飛告訴記者,近幾天,頭盔一天一個價,連帶著相關原材料的價格飛漲,「頭盔的主要原材料ABS塑料顆粒,5月16日還是8000元一噸,到17日就突破了1萬元一噸了。」

「現在,ABS塑料顆粒已經是半天一個價了。昨天上午到下午就漲了2500元,飆升到15900元一噸。同時,苯乙烯等原材料的價格被帶到了高位。」張道增說。

採訪中,記者還發現,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看中電動車頭盔行業,臨時入場的「新人」日益增多,這也帶動了此類產品的模具的需求和價格。

計劃轉產的徐騰飛告訴記者,頭盔模具現貨的價格已經從10多萬元漲到30萬元以上,非現貨的價格也在20萬元以上,現在基本是要不到貨的。「我們的模具是自己打的,從開模算起,到產品生產,總共需要20多天。」

有錢卻買不到模具,這是為何?記者從我市多家模具生產企業了解到,這是因為大多頭盔模具生產企業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頭盔生產商。

台州一位經營模具行業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模具企業的基本操作是按訂單生產,「此前頭盔模具的產量不大,在眼下各個生產線『轉型』時,產出的模具自然優先供給自家工廠使用。」

面對電動自行車頭盔市場的火爆,越來越多的人紛紛入局時,不少行業人士卻也保持一份冷靜。採訪中,多位受訪者提到,目前頭盔迎來風口,但電動自行車保有量並不會大幅提升。隨著更多生產企業的加入,頭盔的需求量將會逐漸趨於飽和。當供求關係再次失衡時,頭盔很可能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產品價格大概率在一兩個月內恢復到原來水平。

針對電動自行車頭盔需求猛增,產品品質難免出現「魚龍混雜」現象。王文慶提醒,市民選購頭盔時,要多比較產品質量,選擇有資質的廠商產品。

相關焦點

  • 出口「爆單」!自行車企業訂單排到明年,只恨貨櫃太貴、招工難
    2020年的外貿行業流行著這樣的段子:「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4月的熔噴布,5月的頭盔,6月的自行車。」因需求爆發而帶動行業發展的場景,在今年屢次上演。據證券時報報導,阿里巴巴國際站的相關數據顯示,自行車行業出口爆單在三季度「捲土重來」。
  • 24小時生產 訂單排到明年3月!到底是什麼?
    24小時生產 訂單排到明年3月!到底是什麼?】我國是最大的玩具生產、出口和消費國,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廣東的玩具企業大量外單流失,行業壓力巨大,而進入下半年以來,整個行業在持續回暖,一些企業甚至出現「出口爆單」的狀況。
  • 中國製造又遭美國「禁令」,美國人卻願連夜購買,訂單接到手軟
    就拿華為來說,華為原本只是小型的通信設備製造商,但是經過不斷發展壯大研發技術,連愛立信這樣的科技巨頭都被超過了,正是因為華為太強大,反而是讓美國實施了一定的限制策略,然而就有中國製造又遭美國「禁令」,美國人卻願連夜購買,訂單接到手軟。
  • 爆單潮中迎來匯率升值 珠三角小家電企業遭遇「幸福的煩惱」
    原標題:爆單潮中迎來匯率升值 珠三角小家電企業遭遇「幸福的煩惱」  「雖然訂單很多,但如果沒有匯率對衝措施,出口很可能白忙活。」東莞一家小家電出口企業負責人如是說。  進入四季度,來自海外的訂單猛增,珠三角小家電企業產能火力全開。
  • 口罩原材料無紡布價格暴漲 生產企業遭遇爆單煩惱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口罩原材料無紡布價格暴漲,生產企業遭遇爆單煩惱經濟觀察網 記者 於惠如 「求購150-16,親膚層20g-30g無紡布,195拒水層40g-50g無紡布各一噸。」成都一家專業生產無紡布手袋公司的銷售負責人曹龍告訴記者,也是從4月初開始,無紡布的價格從每噸1.3萬-1.6萬元漲至13萬元,目前又回落至11萬元左右。記者查閱公開信息發現,正常情況下,無紡布主要用來生產包裝袋、環保袋、尿不溼等。疫情發生後,口罩需求量激增,多家原本生產上述產品的無紡布企業紛紛轉產,生產口罩用無紡布。曹龍所在的公司便是其中一家。
  • 探訪「風暴」中心頭盔廠:訂單爆了,工廠日夜開工備戰天貓618
    由於疫情的影響,在4月之前,他們經歷了開不了工,無奈裁員,沒有訂單的困境。到了4月末,他們生產了快30年的頭盔突然成為了繼口罩之後的最熱門商品,成為了市場的寵兒,工廠最多的一天接到了10000多單頭盔訂單。在天貓上,僅僅5月,他們最火的一款頭盔就賣出了3萬5千頂。618臨近,工廠24小時開工,除了完成之前的訂單外,也在為天貓618的大促做著準備。
  • ...中國自行車徹底「爆單」!訂單排到明年7月 工人每晚加班至10點...
    2020年的外貿行業流行著這樣的段子:「2月的口罩,3月的額溫槍,4月的熔噴布,5月的頭盔,6月的自行車。」因需求爆發而帶動行業發展的場景,在今年屢次上演。阿里巴巴國際站的相關數據顯示,自行車行業出口爆單在三季度「捲土重來」。
  • 家電爆單 磁性元器件企業盼來年再續勢頭
    年關將至,一些小家電出口企業出現「爆單」現象,有小家電企業產品訂單滿滿,個別企業出口額增長超過600%。記者從產業鏈相關企業獲悉,一些小家電產業鏈企業產銷兩旺,訂單不斷,個別排單甚至排期至2021年4、5月份。
  • 多個企業接到外貿訂單 外貿真的恢復了嗎?
    現在就說全球外貿訂單恢復,市場需求全面恢復為時尚早。首先,解封到企業全面復工至少需要1個月的時間。另外,部分企業已經接到外貿訂單,據調研,面料企業接到的外貿訂單大多來自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俄羅斯、日本、韓國等國家。柯橋一家外貿公司老闆說,這個月底要出十幾噸搖粒絨訂單,發往孟加拉服裝工廠,他對接下來的外貿市場充滿期待。
  • 24小時生產,訂單排到明年3月!到底是什麼?
    我國是最大的玩具生產、出口和消費國,今年年初,受疫情影響,廣東的玩具企業大量外單流失,行業壓力巨大,而進入下半年以來,整個行業在持續回暖,一些企業甚至出現「出口爆單」的狀況。玩具出口火爆 廠家訂單排到明年3月在一個積木工廠裡,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今年疫情之下銷量不降反增,5000平的廠房已經被改造成全自動化的生產,以前這裡需要200多位工人同時作業,而現在他們換上了32位機器人,24小時晝夜不停的加班生產。
  • 訂單多了卻喜憂參半!人民幣升值吞噬企業利潤!
    廈門一位知名衛浴企業相關負責人說,不過,現在麻煩的是不太敢接單,匯率和船期都讓人頭疼。和他一樣,廈門許多從事外貿行業的業者面對著同樣的窘境。導報記者調查發現,下半年來,外貿行業一方面是訂單回潮,甚至「訂單拿到手軟」的幸福;另一方面,是人民幣匯率的快速大幅攀升、海運艙位價格飆升、貨櫃緊缺的煩惱。
  • 頭盔「爆單」背後:一天4個進貨價 模具廠訂單排35天後
    同日,浙江省通過了《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規定電動自行車駕駛人或搭載人未佩戴安全頭盔的,交管部門將對其處以警告或者20元以上50元以下罰款。國金證券研報指出,頭盔企業日常產量2000個就屬於大廠,通常不會有很大設備投入和產能冗餘。按「一盔一帶」新政要求估算,新增頭盔需求缺口將超過2億個。
  • 頭盔火爆!工廠不敢接單,出口企業一夜轉內銷
    短短3~4天的時間,他們接到的訂單已經排到了6月底。「工廠工人原來是5點下班,現在要每天加班到晚上10點。」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疫情期間全球的港口都停了,原先以外貿出口為主的產品突然在國內火了起來。「整個市場(義烏國際商貿城),我們這邊人氣最旺了。每天都擠滿了人,都是來買頭盔的。」胡林旭說。
  • 中國船企接單接到手軟,拿下全球46%造船市場
    造船業在全球都處於低迷的狀態,但是中國造船企業卻異軍突起。中國造船佔據半壁江山中國成績卻很亮眼,隨著中國進入後疫情時代,中國的造船企業開始突飛猛進,屢獲大單。據環球網報導,研究船業發展規律的英國克拉克森研究所最新的報告顯示,今年前十一個月中國造船企業總共獲得了近三百艘的新船訂單,拿下全球46%造船市場,幾乎佔據了全球市場份額的一半,一舉超越日韓。韓國接到了137艘訂單,佔據全球1/3以上的份額,日本接到了78艘訂單,佔據了不到10%的全球份額。
  • 清流|自行車出口爆單:有工廠訂單排到2023年 需求翻了幾十倍
    本文為「全球疫情下的中國經濟復甦之路」系列之二出品|清流工作室作者|梁耀丹 主編|趙妍爆料郵箱:stoolpigeon@service.netease.com大約在三四月份,廣州規模最大的自行車整車廠商——千裡達,開始頻繁接到海外客戶取消或暫停訂單的消息
  • 這些行業出口「爆單」了!一些企業遭遇「招工難」
    摘要:不少企業負責人也對外貿充滿信心。今年下半年以來,隨著中國復工復產持續推進,小家電、家具、玩具、自行車等行業出口訂單明顯增加。中國東部沿海多個省份出現了外貿企業出口「爆單」。伴隨出口「爆單」的是企業「招工難」。廣東、浙江等沿海地區的多家外貿加工企業緊急招工都難以完成暴漲的海外訂單。隨著海外訂單的增加,林氏木業各地的供應商人手出現短缺。問及企業招工情況,羅卉表示:「非常難!很多工廠只有機器沒有人,工人只能兩班倒。」
  • 浙江江蘇等地外貿訂單應接不暇 企業開足馬力搶生產
    央廣網北京1月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導,2020年,我國通過穩外貿、穩外資、保市場主體等一系列政策,有效助力我國外貿企業渡過難關,走出了一條亮麗的反轉線。2021年元旦剛過,浙江江蘇等地的外貿訂單已經應接不暇,企業紛紛開足馬力,加班加點搶生產。
  • 永通印花接到一筆 42萬美元的訂單
    永通印花接到一筆 42萬美元的訂單 2020-02-25 07:58:24 來源:柯橋傳媒集團 2月21日,在紹興永通印花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印花機、定型機轟鳴運轉
  • 小家電海外訂單暴增,有企業出口漲幅超6倍!這三類產品被海外消費者...
    近期央視報導稱,有出口業務的國內小家電企業出現爆單的情況,以致於有小家電企業在車間中堆滿了出口產品後,後續製造出來的產品只能臨時放置在工廠的院子裡。廣東飛魚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李軍衛甚至向媒體表示,今年出口增長超過600%。  小家電出口爆單有哪些原因?今年小家電的訂單暴增,又會給明年的海外出口帶來哪些影響?抱著這些疑問,中國家電網對有出口業務的小家電企業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採訪。
  • 中國外貿這一年:從訂單荒到爆單,還有三大問題需要解決
    今年成為中國外貿史上最為「跌宕起伏」的一年——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的「訂單荒」和「退單潮」,到外貿企業歲末加班加點趕訂單甚至頻現「爆單」。 表明我國外貿出口企業2020年最後一個月滿血復活!正是由於海外產能受到的衝擊更為嚴重,很多境外訂單不得不轉向中國。這是造成目前爆單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們必須做出一個基本的判斷,即現在的爆單情況有必然性,即國外需求難以滿足條件下只能將訂單轉向我國;也有偶然因素,即國外的疫情仍然沒有恢復。因此,如果後疫情時代來臨,對中國出口訂單替代效應將增強,前期一些轉移至國內的海外訂單會出現一定的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