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5萬個,質量超好,價格38元,有需要今天安排發貨」「兒童款現貨2000個,價格30元,手慢無」……近段時間,眾多市民微信朋友圈裡每天都有數條電動自行車頭盔的銷售廣告。同時,台州不少頭盔生產企業訂單頻頻「爆單」,迎來井噴行情。
記者走訪調查發現,頭盔市場如此火爆,與將在7月1日起施行的《浙江省電動自行車管理條例》,及即將開展的「一盔一帶」安全守護行動密不可分。
市場
需求飆升,頭盔批發價格翻兩番
最近幾天,路橋裡王路等地的勞保用品批發市場格外熱鬧。除了本地商販外,還出現了眾多採購頭盔的外地商販。
「現在頭盔的價格太高了,好在庫存還夠,我準備過段時間再進貨。」椒江海兵配件店負責人範海兵是裡王路勞保店的常客。他表示,隨著外地批發商的大量湧入,電動自行車頭盔的批發單價已經從原來的10元漲到了30元。
從5月15日開始,浙江迪美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徐騰飛就挺忙碌,每天都會接到大量電動自行車頭盔訂單,小到幾萬頂,大到70多萬頂。「從上周末,我就開始大批量收購電動自行車頭盔。台州市內的訂單佔比相對較少,基本都是發往外地的,電商平臺要貨最多。現在批發市場基本看不到現貨了。」徐騰飛說,目前市場上貨源偏緊,很多訂單都因為供貨時間無法協調放棄。
隨著需求大量增加,頭盔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徐騰飛透露,現在頭盔的批發價賣到30元/頂,零售端漲幅更可觀,上百元的頭盔也不少見。
不過,記者走訪時發現,批發市場的火熱還沒有傳遞到零售市場,市面上並未出現市民一窩蜂購買電動自行車頭盔的現象。
雅迪電動車椒江專賣店、獅龍電動車椒江店以及李偉車行等市區內多家經銷商均在走訪中向記者表示,近期,到店購買和詢問頭盔的顧客沒有明顯增多,從出貨量看,目前庫存能夠保證充足供應。
台州市電動車行業協會理事長王文慶透露,台州電動自行車頭盔零售市場銷量平穩,跟前兩年台州對電動自行車開展的嚴管行動有關。
「台州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在150萬輛左右,這幾年,許多電動自行車經銷商都會在顧客購車時贈送頭盔,這也讓台州的電動自行車頭盔普及率進一步提高。雖說頭盔屬於損耗品,但使用年限基本都能保證在兩年以上,市民囤頭盔的現象比較少見。近期頭盔價格虛高,不是剛需的市民可以等價格回落再購買。」王文慶說。
企業
生產廠商日夜趕工,滿負荷生產
與零售市場的平穩不同,台州本土的電動自行車頭盔生產廠商的訂單「爆單」了。
楚先生是台州一家電動自行車頭盔生產廠商的負責人,這兩天他的手機就沒閒下來過,「現在已經不接單了。工廠目前只有1條生產線,開始24小時無休生產後,日產量也每天1000頂漲到了每天近2000頂,但生產計劃還是排到了一個月後。」
浙江遠景體育用品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也在近期開始了滿負荷生產模式,即便到了夜晚,車間也是燈火通明,生產機器忙個不停。公司董事長張道增告訴記者,現在手頭訂單已經超過50萬頂了,大多數是外地訂單,生產計劃到下個月都不一定做得完。
「包括出口歐美的高端頭盔生產線,工廠共計投入了20條生產線,但仍然無法滿足當前的訂單需求。我們已經加大生產線投入,計劃增加10條國內生產線。屆時,國內頭盔日產量將增加2萬頂,達到每天3.2萬頂。」張道增表示。
除了原本從事頭盔生產的企業之外,還有不少塑料用品生產企業開始快速「轉型」,其中便有徐騰飛的工廠。
記者了解到,從5月15日開始,徐騰飛就開始對現有生產線進行改造,並向有關部門遞交電動自行車頭盔的生產申請。目前,注塑機等生產設備的前期調整工作已經完成,預計5月底就能走完審批流程,投入生產。
「目前,電動自行車頭盔的生產模具比較缺,我們正在加快生產線改造和應用模具的生產速度。根據推算,全線滿負荷運轉後,工廠每天能生產頭盔近3萬個,生產計劃已經排到6月中旬。」徐騰飛說。
原材料
原材料賣出「海鮮價」,半天一個價
市場需求增加,廠家滿負荷生產,這也使得頭盔的原材料價格到了一個新高度。
徐騰飛告訴記者,近幾天,頭盔一天一個價,連帶著相關原材料的價格飛漲,「頭盔的主要原材料ABS塑料顆粒,5月16日還是8000元一噸,到17日就突破了1萬元一噸了。」
「現在,ABS塑料顆粒已經是半天一個價了。昨天上午到下午就漲了2500元,飆升到15900元一噸。同時,苯乙烯等原材料的價格被帶到了高位。」張道增說。
採訪中,記者還發現,隨著越來越多的人看中電動車頭盔行業,臨時入場的「新人」日益增多,這也帶動了此類產品的模具的需求和價格。
計劃轉產的徐騰飛告訴記者,頭盔模具現貨的價格已經從10多萬元漲到30萬元以上,非現貨的價格也在20萬元以上,現在基本是要不到貨的。「我們的模具是自己打的,從開模算起,到產品生產,總共需要20多天。」
有錢卻買不到模具,這是為何?記者從我市多家模具生產企業了解到,這是因為大多頭盔模具生產企業還有另外一個身份——頭盔生產商。
台州一位經營模具行業的公司負責人告訴記者,模具企業的基本操作是按訂單生產,「此前頭盔模具的產量不大,在眼下各個生產線『轉型』時,產出的模具自然優先供給自家工廠使用。」
面對電動自行車頭盔市場的火爆,越來越多的人紛紛入局時,不少行業人士卻也保持一份冷靜。採訪中,多位受訪者提到,目前頭盔迎來風口,但電動自行車保有量並不會大幅提升。隨著更多生產企業的加入,頭盔的需求量將會逐漸趨於飽和。當供求關係再次失衡時,頭盔很可能出現產能過剩的情況。產品價格大概率在一兩個月內恢復到原來水平。
針對電動自行車頭盔需求猛增,產品品質難免出現「魚龍混雜」現象。王文慶提醒,市民選購頭盔時,要多比較產品質量,選擇有資質的廠商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