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進口冷鏈新冠病毒陽性事件頻發,多地凍品下架、禁售

2020-12-16 飼料行業45

12月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正式規定,進口冷鏈食品沒有檢驗檢疫證明、沒有核酸檢測報告、沒有消毒證明、沒有追溯信息的,不得上市銷售。

這背後是進口冷鏈食品「物傳人」成為了中國局部疫情反彈的主要原因之一。截至11月23日,最近14天來全國四省(市)報告確診18例、無症狀感染2例,其中:天津確診8例、上海確診7例。這兩地的疫情均起源於海外入境的貨物。

據上官新聞數據統計顯示,今年7-11月中國進口冷鏈貨物新冠病毒檢測陽性事件,至今共44起,11月單月就有28例,超過一半。

從種類來看,檢測呈陽性的進口冷鏈產品種類已經從魚蝦等海產品,擴大到豬肉、牛肉等畜禽肉類產品。

12月剛剛開始,短短幾天內,據不完全統計,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的案例已經涉及湖北、浙江、山東、河南、山西、安徽、遼寧、黑龍江等多個省份。

12月6日,武漢發現巴西進口冷凍豬小裡脊肉和烏拉圭進口冷凍去骨牛肉包裝樣本上各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

12月5日,臨汾堯都區在一份印度進口的冷凍帶魚外包裝檢測結果呈陽性;

12月5日,江蘇省無錫市通報一公司庫存的進口「冷凍去骨牛腩」外包裝經檢測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12月4日,遼寧營口市在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日常抽樣檢測過程中發現一批阿根廷牛肉外包裝核酸檢測陽性;

12月3日,山西侯馬發現一份泰國進口的冷凍帶魚外包裝核酸檢測結果為弱陽性;

12月2日,浙江玉環發現一份巴西進口的冷凍豬後腿肉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12月2日,湖北荊門發現從上海洋山港海關入關的進口冷凍去骨牛前腱外包裝樣本,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

不斷爆出的進口冷鏈食品被檢測出新冠病毒,也讓相關部門加強了對於進口食品的管控。近日,多地傳出關閉冷庫,下架進口凍肉等消息,無疑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的豬價的穩步上漲。

01

河南鄭州:物流港暫時關閉,禁止出貨

作為全國最大的凍品物流中轉基地—鄭州中原水產物流港冷庫暫時關停排查存貨,此前銷往外地6份進口帶魚外包裝陽性。12月12日,鄭州中原水產物流港宣布,因疫情防控需要,物流港內所有商鋪關停,所有冷庫禁止出貨,將再次對倉庫存貨進行核酸檢測、消殺。13日, 新京報我們視頻從該物流港公司獲悉,港區商鋪及冷庫已完成關停,開市時間未定。

受此影響,據悉一夜間,該凍品市場炸開鍋,鄭州冷庫全員加班,從11號晚上到12號早上7點前加急把貨物運出, 可以說是一夜無眠。

02

西安農貿市場:禁售進口凍貨,一斤罰一萬

據陝視新聞報導,為了減少被感染進口冷鏈食品流入市場,西安採取了相應的舉措,通過記者的走訪發現,不少農貿市場已經全面禁售進口水產以及凍貨,並與各經營戶籤訂了相關承諾書。

西安市場管理部門發布通告,確保我市場疫情防控安全,承諾即日起不再購進;銷售任何進口產品,如有違反,遵守執行市場處罰規定。

注意:若違反,一斤罰一萬元!網友表示:這招太狠了。

03

湖北襄陽:下架封存所有進口冷鏈食品

近日,湖北襄陽政府發布《關於下架封存全市所有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核酸檢測的緊急通知》。

通知要求,襄陽全市範圍內所有的進口冷鏈食品全部下架,就地封存!襄陽各地防控升級,進口冷鏈貨架貼上封條、組織人員進行核酸檢測。

通知要求,對銷售場所、凍庫進行一次徹底消殺;對直接接觸冷凍冷藏冷鏈食品的從業人員,以及所有進口冷鏈食品(包括產品、外包裝、最小包裝、環境等),全部進行一次核酸檢測,做到應檢盡檢,待進口冷鏈食品核酸檢測合格,報經當地疫情防控部檢查驗收後,方可上市銷售。

04

安徽合肥:多地進口冷凍食品已經下架

據中安在線報導,採訪合肥多地進行冷凍冷藏食品風險隱患大排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表示,經過近期摸排,合肥大多數商超的進口冷凍肉和水產品基本都已下架。

周谷堆農產品批發市場冷凍食品區是合肥最大的冷鏈食品批發地,有近500家冷鏈食品經營戶。據了解,早在今年8月份很多商鋪就不再從國外採購冷凍食品,現在冷凍食品絕大部分是國產。

05

北京:水屯市場關閉冷庫,不再銷售任何冷鏈食品

12月11日,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了《農貿市場環境衛生防疫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明確提出:入場商戶和管理人員均須實行「綠碼」上崗制,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不得帶病工作。

昌平水屯市場嚴格落實,緊抓「人」和「物」兩條防線,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員工健康管理工作,守護好百姓的「菜籃子」。

目前水屯市場冷庫已關閉,市場不再進購和銷售任何冷鏈食品,市面上售賣的生肉均為檢疫合格後的鮮肉,且無凍肉。

目前中國已對進口冷鏈食品採取全方位的措施,盡最大可能可能去防控國外冷鏈食品風險。對於當前形勢來看,各地禁止銷售進口冷凍品、冷庫關停,市場對進口凍品有排斥心理,加上港口嚴檢出貨慢,這對國內市場豬肉而言,也帶來一定利好。

06

河北唐山:11月23日起,這些食品一律禁止銷售!

為落實疫情防控要求,進一步加強進口冷鏈食品監管,河北省建立了統一的「河北冷鏈食品追溯管理系統」,以實現對進口冷鏈食品的追溯管理。自2020年11月23日起,凡是沒有錄入系統的進口冷鏈食品,一律不準上市銷售。

2020年11月24日,我市路北區在對轄區內一家冷庫開展常態化檢測中,發現一份外地銷往我市的進口冷凍牛肉製品外包裝標本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相關焦點

  • 多地下架停售進口凍品!凍品人一夜無眠!
    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的發生,加速了國內整個凍品產業鏈的調整。凍品市場遭遇史上最強市場監管,或者可以說,凍品市場已經迎來巨大轉變。  作為全國最大的凍品物流中轉基地—鄭州物流港冷庫,自12月12日7點起,鄭州全區冷庫關閉冷庫,所有貨物暫時禁止出入庫,開市時間另行通知!  一夜間,凍品市場炸開鍋,各種群內消息轟炸,鄭州冷庫全員加班,從11號晚上到12號早上7點前加急把貨物運出... 可以說是一夜無眠、晴天霹靂!
  • 3個月16起進口冷鏈凍品檢出新冠病毒 為什麼我們不暫停進口
    10月1日,海關總署通報,從巴西進口的一批凍去骨牛肉中,1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據不完全統計,自7月以來,這已經是我國出現的第16起冷鏈凍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的案例。  最初,出現陽性的樣本多為厄瓜多凍南美白蝦。
  • 明品福冷鏈物流中心1件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12月15日,重慶高新區在日常排查監管中發現,轄區明品福冷鏈物流中心某企業1件進口冷凍牛肉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經查,該批次貨物從阿根廷進口,從上海通過國內運輸直接進入明品福凍品交易市場。該批次冷凍牛肉共購進342件,現庫存276件,另66件已銷往市內有關區縣。
  • 福建福州主動攔截四批新冠病毒次涉陽進口凍品、貨櫃
    原標題:福建福州主動攔截四批新冠病毒次涉陽進口凍品、貨櫃 涉疫貨品均未流入市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12月22日,福建省福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息,12月20日至21日,福州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在開展進口冷鏈食品「批批檢測、件件消毒」工作中
  • 【專家解析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新冠陽性:全國進口冷鏈抽檢陽性...
    2020-11-25 22:45:36來源:FX168 【專家解析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新冠陽性:全國進口冷鏈抽檢陽性率萬分之零點四八】專家解析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新冠陽性:我國在加強物防方面採取的措施是非常有成效的,經過加大監測以及其他措施發現問題,及時應對處置,從而降低新冠病毒傳播的風險。
  • 牛肉、巴沙魚片、帝王蟹,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又檢出新冠病毒陽性!
    牛肉、巴沙魚片、帝王蟹,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又檢出新冠病毒陽性!、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片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未流入市場11月27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東湖高新區冷庫、江岸區肉聯冷庫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東湖高新區冷庫巴西進口冷凍去骨牛肉2份外包裝樣本、江岸區肉聯冷庫越南進口冷凍巴沙魚片1份外包裝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
  • 「關注」多地凍品檢出新冠病毒!這個平臺緊急上線
    近日國內又有多地檢出凍品核酸陽性!如何阻擋進口「病毒」?據武漢市衛健委消息,12月5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對洪山區昌晶冷鏈倉儲中心進口食品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監測檢測時,發現巴西進口冷凍豬小裡脊肉和烏拉圭進口冷凍去骨牛肉包裝樣本上各有1份檢測結果呈陽性。
  • 進口冷鏈頻頻檢出新冠病毒,低溫消毒有多難?
    12月5日,武漢市疾控部門對洪山區昌晶冷鏈倉儲中心進口冷鏈食品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在巴西進口冷凍豬肉和烏拉圭進口冷凍牛肉的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而這批產品在11月20日至12月4日期間,部分已通過美團優選、十薈團等網購平臺銷往湖北省內多個地市州。
  • 警惕| 又一地冷鏈食品外包裝陽性!
    警惕 | 又一地冷鏈食品外包裝陽性! 剛剛,廈門疾控微信公眾號通報,福建省廈門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在對進口貨物進行核酸檢測中發現1份俄羅斯進口冷凍雞腳外包裝樣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
  • 大連一批進口非冷鏈貨物外包裝新冠病毒陽性 已封存並對相關環境消殺
    據大連市人民政府辦公室1月14日凌晨通報,為切實做好大連市進口非冷鏈貨物防控工作,經過實地調研,主動作為,大連市在大連機場增加建設了進口非冷鏈貨物首站監管倉,對所有空港口岸進口貨物實施批批檢、件件消。
  • 11月 武漢三次從巴西進口牛肉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11月,武漢市疾控部門三次從巴西進口凍牛肉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三批次涉事貨物總計146.9噸,檢出的時間分別為11月27日、11月18日、11月12日。  據武漢市衛健委通報,11月27日,武漢市疾控部門按照武漢市關於「對進口冷鏈食品檢測全覆蓋」的要求進行常規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時,發現東湖高新區冷庫巴西進口冷凍去骨牛肉2份外包裝樣本檢測結果呈陽性。
  • 合肥多地排查冷鏈食品 多數進口冷凍食品已經下架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近日,包括安徽在內多地發現冷鏈食品及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合肥多地進行冷凍冷藏食品風險隱患大排查,合肥市市場監管局表示,經過近期摸排,合肥大多數商超的進口冷凍肉和水產品基本都已下架。
  • 多地冷鏈食品外包裝新冠核酸檢測呈陽性 冷鏈食品怎麼吃更安全
    最近,全國多地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東陽市的情況怎麼樣?冷鏈食品怎麼吃更安全?對此,記者採訪了東陽市疾控中心專家。據悉,東陽市疾控中心每周都要對全市冷鏈食品儲存、加工、銷售等相關企業開展採樣、檢測工作。截至12月7日,東陽市累計監測抽取各類冷鏈相關樣本1605份,其中相關人員咽拭子標本719份,相關食品及其包裝標本544份,外環境標本342份,所有標本經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均為陰性。
  • 這回是凍鯧魚,陽性!新冠病毒有脂質包膜!清水洗手沒用!皂液搓揉20...
    又一地進口凍品陽性! 快看詳情 福州:一冷庫2份進口冷凍鯧魚 外包裝呈陽性 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陽性 經查,該批印度進口鯧魚是從福州港閩江口內港區入關,共2500件,計25噸,11月14日下午運抵某冷庫儲存。
  • 北美豬頭汙染德國肘子,新冠病毒冷鏈傳播咋防不勝防
    冷鏈成「載體」,攜帶病毒入境 在發布會上,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提醒,很多國家正處於新冠疫情暴發期,進口物體的表面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新冠病毒在低溫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跨境遠距離運輸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
  • 農貿市場帶魚包裝檢出陽性!還有這些進口凍品通報……警惕警惕再...
    據新華社太原報導,12月5日,山西省臨汾市堯都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5日發布通告稱,堯都區對已封存的進口冷凍肉品進行新冠病毒常態化全面核酸檢測時,在某農貿市場檢測出一份從印度進口的冷凍帶魚外包裝結果呈陽性。堯都區已啟動應急預案。
  • 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屢屢查出新冠病毒!如何把關?記者全追蹤→
    (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進入冬季以來,我國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很多消費者談「冷」色變,那麼冷鏈食品到底安不安全?如何對進口的冷鏈食品嚴格把關,又應該對冷鏈食品進行什麼樣的檢測檢疫呢?△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欄目視頻12月18日,北京最大的京深海鮮批發市場,絕大多數店面都關著門,沒有營業。
  • 食用進口冷鏈食品 感染新冠肺炎病毒風險很低
    目前並未發現直接食用進口冷鏈食品引起的感染近期,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對此,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解釋說,一方面,是因為目前國外很多國家正處於新冠疫情暴發期,各種物體的表面包括食品及其外包裝都有可能被新冠病毒汙染,而新冠病毒在低溫下存活時間長,因此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就可能成為跨境遠距離運輸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另外一方面,各部門、各地按照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要求,加大了對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和抽檢力度。
  • 墨江這兩家海鮮凍品店停業整改
    近日,墨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食品流通管理人員收到了一條「雲智溯」冷鏈食品預警提示:墨江縣轄區兩家海鮮凍品店購進了一批進口冷凍肉類,請速核查。收到預警提示後,墨江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第一時間找到轄區內的墨江何琴海海鮮店和墨江阿年海鮮店,並在兩戶經營戶凍品箱裡查到了相關未開封的進口凍品,包括雞翅(中)240公斤、雞爪1152公斤、豬腰1.72公斤。
  • 《環球時報》記者探訪多地冷鏈「紅區」的超嚴管理
    【環球時報報導】「紅區」是中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的一個概念,即把傳染病毒的高汙染風險區稱為「紅區」,用來警戒危險。在國內10多個省份先後在進口冷鏈食品或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甚至因此成為個別地區疫情反覆的主要原因後,全國多地由此實施針對進口冷鏈食品的嚴格檢疫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