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來自大洋彼岸的善意——澳中友協見證中國發展縮影

2020-12-26 新華社

新華社坎培拉12月19日電通訊:來自大洋彼岸的善意——澳中友協見證中國發展縮影

新華社記者白旭 嶽東興 田晨旭

「每次到中國,我都會感慨於中國發生的新變化。」澳中友好協會首都地區分會主席卡羅爾·凱爾日前在坎培拉的家中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如是說。當談到分會對中國一所學校近20年的資助時,這位1982年就到訪過中國的老人說,這些年來這所學校和學生們的變化,也是中國發展的一個縮影。

採訪時,凱爾翻看日記,講述了最初對北京懷柔區喇叭溝門滿族鄉中心小學提供資助的情況。凱爾說,當年澳方考察過不同的學校,最後通過北京市對外友協聯繫到了這所位於山區並被稱為「北京最北的小學」。

新華社記者日前到學校實地採訪了解到,20年前,這個地區大部分家庭以務農為主,低收入家庭較多。據學校校長劉久磊介紹,當時孩子們的一些文具都需要學校和老師資助購買。

「第一年我們資助了21名貧困學生,」凱爾回憶說,「我們的想法是,對這些學生從小學一直資助到上高中。截至目前我們已資助了大約250名學生,為他們籌款超過3.6萬澳元(約合17.9萬元人民幣)。」與此同時,他們還向學校贈送英文書和澳特色紀念品。

據劉久磊介紹,這是給予學校時間最長且不間斷支持的唯一一個外國民間機構。

學生郭禹昕今年12歲,分會已連續兩年向她提供資助。「那些叔叔阿姨們很和藹,也很友善。」

今年16歲的郎今緣也是接受資助的孩子之一。2012年,她父親意外離世,全家主要靠母親務農維持生計,當年分會贈予的400元助學金相當於她一個學期的開銷。去年,她憑藉自己的努力考上懷柔最好的中學。

「我特別感謝他們對我的幫助,」郎今緣說,「如果將來有機會,我也想去澳大利亞看看,同時希望幫助到其他有困難的小朋友。」

在接受澳民間機構捐助的同時,該小學還得到北京市各級政府在資金和政策方面的大力幫扶。學校隨後成為北京市最早掛牌的民族學校之一,並被評為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培訓基地。如今,學校發生了一系列新變化:教學樓翻新加固,設施齊全的室內健身房建成投用,供暖設備更新換代,學生宿舍新修了獨立衛生間。

去年,凱爾到學校參觀,感受到學校發生的顯著變化,特別是學生們的精神面貌給她留下深刻印象。她說,孩子們很快樂,學校現在不但重視主要課程,也強調文化和藝術類教育,孩子們可以做非常漂亮的剪紙。

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館公使銜文化參贊楊治對記者說,澳大利亞有不少像凱爾這樣的民間友好人士,他們期盼兩國友好。

劉久磊表示,外國友人的幫助拓寬了大山裡孩子們的視野。「外國友人多年來的資助不但讓孩子們延續學業,更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大洋彼岸的溫暖。我們希望能夠延續與澳中友協的友誼。」(參與記者:強力靜、姚雨璘)(完)

相關焦點

  • 來自大洋彼岸的水果,種植西洋梨,要點不可少
    來自大洋彼岸的水果,種植西洋梨,要點不可少!隨著海外通商貿易的發達,對於很多外來的水果,當下也已經在我們國家獲得了規模性的種植,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這種原產於美國的西洋梨,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作為從大洋彼岸來到中國的水果。
  • 來自大洋彼岸,一場危機正在醞釀!
    來自大洋彼岸,一場危機正在醞釀!美國通脹預期創18個月新高。12月1日,作為重要的通脹預期指標,10年和30年期損益平衡通脹率升高,反映通脹預期提高。這些資產中,比特幣的漲幅遠遠領先其他資產,這裡面有投機的成分,但更重要的是受到了法定貨幣貶值這一事實的影響。大宗商品以美元計價,美元貶值了,它們自然就上漲。
  • 友協林松添:「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中國伊朗合作提供機遇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在中國伊朗兩國友協年會上說道。 11月24日,由伊朗中國友好協會、中國伊朗友好協會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伊朗兩國友協年會在線舉行。林松添會長、伊中友協主席穆罕默迪與伊朗合作、勞工和社會福利部副部長哈什米出席並致辭。中伊友協副會長、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主持會議,兩國友協理事單位、學術機構、公益組織代表20餘人出席。
  • 來自大洋彼岸的美國甜橙,果肉飽滿,甜蜜多汁!
    來自美國的甜心橙果大形正,橙紅鮮豔,光潔美觀,可食率達85%,肉質脆嫩、化渣,風味濃甜芳香讓你吃過難忘。美國甜橙來自美國陽光地帶:加利福尼亞州。經過兩季的燦爛陽光滋養,顆顆果大飽滿分量足,每粒果肉都藏著豐沛的酸甜汁水。未剝皮就能聞到濃濃的橙香味了。脆嫩的果肉入口即溶,酸甜適口,細膩化渣。出色的口感,能徵服每一個對口感挑剔的人。
  • 訪白俄羅斯白中友協副主席格裡什克維奇
    訪白俄羅斯白中友協副主席格裡什克維奇 2019-10-15 16:46:11來源:新華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丁寶秀
  • 丹羽宇一郎出任新一屆日中友協會長
    原標題:丹羽宇一郎出任新一屆日中友協會長   前日本駐華大使丹羽宇一郎,在6月18日於東京舉行的公益社團法人日本中國友好協會第六次大會上,被推選為新一屆會長。圖為丹羽在當天的日中友協成立65周年慶祝會上亮相致辭。
  • 駐蘇丹大使羅小光出席蘇中友協慶祝中國國慶64周年晚會
    2013年11月13日,駐蘇丹大使羅小光應邀出席由蘇丹-中國友好協會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4周年晚會。蘇投資部長伊斯梅爾、蘇丹世界人民友好理事會秘書長阿卜杜拉赫曼、蘇中友協秘書長西爾、在蘇華人華僑、中資企業代表、中國留學生及蘇丹各界友人等300多人出席晚會。
  • 彼岸花:在大洋彼岸,遇見「已故」戀人,是命運開的玩笑嗎?
    彼岸花這部劇根據安妮寶貝的同名小說改編,南生因為和林和平的感情糾葛,在青春年華時期選擇離開,林和平本以為南生為了自己而輕生,多年來一直無法原諒自己,內心備受煎熬,每天翻看著南生留給自己彼岸日記。多年後,在大洋的彼岸-巴塞隆納,林和平到來的這一天,仿佛是被幸運女神眷顧了,還能見到夢中的面龐。萊布尼茨說過,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是巧合有一個長得和南生一樣的女孩子,出現在林和平面前,還是命運的安排讓南生和林和平再續前緣?此時林和平見到喬曼,他雖然知道她不是南生,但就忍不住地把她當作南生。想去照顧她,愛護她。
  • 楊知評當選蘇州市友協第八屆理事會會長
    蘇州市副市長楊知評當選蘇州市友協第八屆理事會會長。江蘇省友協會長柏蘇寧出席會議。  蘇州市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第七屆理事會於2014年12月成立,市友協緊密圍繞「服務中央總體外交,服務地方中心工作」要求,發揮民間外交優勢,全面開展對外友好交流合作,助推全市高質量發展。2015年以來共新增友城10個,截至目前,蘇州市大市範圍內累計締結友城57個,在全國繼續保持領先。
  • 馬中友協:盼新任馬總理對華特使促馬中關係至新高度
    中新網吉隆坡4月21日電 (記者 陳悅)馬來西亞馬中友好協會21日表示,希望新任馬來西亞總理對華特使張慶信能協助馬中關係達到新高度。張慶信於20日被任命為馬來西亞新任總理對華特使。馬中友協21日發表聲明指出,馬中友好關係是「不斷深耕的結果」,尤其馬中民間友好是兩國良好關係的重要推動力量。馬中友協在聲明中認為,兩國年輕一代的友好是推動兩國關係永續發展的重要新生力量。希望素來極為關注青年發展課題的張慶信能加強推動馬中兩國青年的交流,為雙邊未來的友好關係鋪墊更堅實的基礎。
  • 來自大洋彼岸的英語教學:用語言帶鄉村孩子看世界
    教育指影響人的身心發展的社會實踐活動。著名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的本質意味著: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一個靈魂。」一門好的語言教育,應該就是讓這種語言成為那些人類靈魂彼此喚醒、連結、守望、關愛的有效工具。
  • 跨越大洋的情誼!中國與索羅門群島的第一場省際視頻交流會舉行
    近日,廣東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與索羅門群島瓜達爾卡納省廣東友協以視頻連線形式舉行工作會議。這是中國與索羅門群島之間的第一場省際視頻交流會。廣東省人民政府外事辦公室副主任、廣東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副會長陳廣俊主持會議,瓜達爾卡納省廣東友協會長、所羅門警察總局局長安東尼維奇出席會議。
  • 新任中國駐馬大使:努力推動中馬關係取得更大發展
    新華網吉隆坡12月24日電(記者林昊 王大瑋)新任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歐陽玉靖22日在與馬中友好協會會長馬吉德舉行線上見面會時表示,希與馬來西亞各界朋友攜手努力,共同推動中馬關係取得更大發展。歐陽玉靖大使(右)與馬中友好協會代表舉行線上座談。
  • 是什麼讓8位大廚在大洋彼岸即興下場Battle?
    一場無組織無準備無規則的「三無現場版瘋狂的冰箱」就在大洋彼岸即興上演了,而我也幸運地得到了這次一窺「廚房機密」的機會☺友情參賽邱瓊中國最具影響力的女主廚電視真人秀《瘋狂的冰箱》常駐嘉賓易果生鮮美食顧問當仁不讓的廚房一姐Peter Lin
  • 泰國不是只有印花襯衫,泰國小眾系穿搭,來自大洋彼岸的時尚!
    泰國作為一個旅遊國度,旅遊發展史悠久成熟,大家對泰國的印象總是停留在海邊旅遊的印花風格,印象中在泰國度假總是要有那麼幾張在海邊穿著印花的美照,其實他國的穿搭並不是只有印花系列,它也有它的小眾異域美,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來自大洋彼岸的時尚LOOK。
  • 淄博市外辦赴全國友協匯報工作
    大眾日報淄博融媒體中心·魯中網11月20日訊(記者 許文 通訊員 馬玉玲)11月19日,淄博市外辦黨組書記、主任路玉田帶隊赴北京拜訪了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逐一走訪了各地區部和綜合處,匯報了近年來淄博市對外交流合作工作思路和有關做法,提出了下一步請全國友協支持幫助的願望
  • 中國大使善意提醒澳大利亞後,遭澳政客反擊:大家都別買中國商品
    今年4月,中國駐澳大使成競業在接受澳媒採訪時表示,「(中國)消費者會思考為何要購買澳大利亞出產的紅酒和農產品。」這一發言的背景是,澳大利亞在美國煽動下,不友好地掀起了對中國的「國際調查」。儘管進入5月以來,澳總理莫裡森已經多次為中澳關係「去火」,但因新冠疫情而產生的裂痕沒有那麼容易癒合。近日,澳右翼政客寶林·李·漢森公開喊話民眾,稱新冠疫情對於中國的打擊「全面且深入骨髓」,並呼籲澳大利亞民眾「停止購買中國製造的產品」。
  • 大外交丨對外友協舉行抗疫物資捐贈儀式,林松添履新後首亮相
    4月20日,「同舟共濟、攜手抗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物資捐贈儀式」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簡稱「全國對外友協」)舉行。全國對外友協新任會長林松添、外交部前部長李肇星,孟加拉國、馬來西亞、泰國、摩洛哥四國駐華使節以及企業代表出席儀式。
  • 澳退役將軍狂妄自大挑釁中國,不掂量自身實力?
    在中國與周邊國家交往中,澳大利亞和中國「經濟熱、政治冷」的格局長期並存,中澳兩國在政治上常發生摩擦,澳大利亞又迫切希望加大和中國貿易交往,希望出口更多農產品,礦產資源到中國,且有更多中國遊客來澳大利亞旅遊增加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