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協林松添:「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中國伊朗合作提供機遇

2020-12-26 騰訊網

「新興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已不可阻擋。你輸我贏、零和博弈的冷戰思維已經過時,損人不利已,不得人心。」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在中國伊朗兩國友協年會上說道。

11月24日,由伊朗中國友好協會、中國伊朗友好協會主辦的第十一屆中國伊朗兩國友協年會在線舉行。林松添會長、伊中友協主席穆罕默迪與伊朗合作、勞工和社會福利部副部長哈什米出席並致辭。中伊友協副會長、中國前駐伊朗大使華黎明主持會議,兩國友協理事單位、學術機構、公益組織代表20餘人出席。

第十一屆中國伊朗兩國友協年會在線舉辦

林松添會長在致辭中表示,伊朗與中國同為霸權主義的受害者,是世界和平與多邊主義的堅定捍衛者。「我們堅信,一個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波斯灣,符合地區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也符合中國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

一直以來,中方堅決反對對伊朗的非法單邊制裁,支持維護地區和平和伊方正當權益。10月20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出席聯合國安理會海灣地區局勢部長級會議時表示,中方倡議在維護伊核全面協議的前提下,搭建一個海灣地區多邊對話平臺,討論當前面臨的地區安全問題。對此,林松添強調,這一建議就是要以集體協商的方式管控危機,為實現地區和平注入動力。

中國伊朗兩國友協年會自2010年起每年在兩國輪流舉辦,旨在搭建兩國民間交流平臺,推動中伊民間友好與互利合作,迄今已連續舉辦十屆。本屆年會原計劃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由於疫情改為線上舉行。

疫情下的中伊民間外交

會議開始,主持會議的華黎明大使首先對伊朗政府和人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示了誠摯的慰問。當前,伊朗疫情狀況依然嚴峻,回顧今年中國國內疫情暴發之初,伊朗政府與民眾在道義和物質上都向中國提供了相當大的支持。在伊朗疫情暴發後,中國也向伊朗援助多批抗疫物資,並派遣了首個對外抗疫醫療專家組。

伊朗中國友好協會主席穆罕默迪在會議中指出,在伊中兩國遭受疫情之時,除了兩國政府互相開展的人道主義援助,兩國人民也通過民間組織、機構、商會等紛紛向對方伸出援手,學生和藝術家也紛紛參與其中,這體現了兩國民間外交的巨大潛力。

今年2月,29歲的伊朗籍咖啡師西納·卡拉米放棄了搭乘專機回國的機會,留守武漢,為武漢的一線醫護人員製作咖啡。而在感受到西納的祖國伊朗疫情嚴重的時候,他的中國同事們又四處購買大批口罩,捐贈給了伊朗駐華大使館。

「兩國友協從疫情暴發之初就立刻開展疫情友好援助活動,在公共外交領域為兩國關係的發展做出了貢獻。」穆罕默迪還表示,希望兩國友協在後疫情時代在疫苗等領域也能開展密切合作。

此外,中伊雙方還就職業教育、慈善援助等方面的合作進行了交流。北京中關村創業大街總經理聶麗霞表示,希望與伊朗優秀科技型企業合作,共同面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困難,在數字經濟、賦能產業等方面加強交流。伊朗伊瑪目霍梅尼救濟委員會國際事務協調主任穆赫辛·法拉哈尼則認為,近年來中伊雙邊關係持續穩定發展,兩國非政府機構間就脫貧經驗開展交流十分重要。

深入交流「一帶一路」倡議

此次會議中,中伊雙方還就「一帶一路」合作交換了看法,駁斥了一些國家關於「一帶一路」的無稽言論。

「一些人將『一帶一路』倡議稱為『陷阱』,說中國通過該倡議向有發展基礎設施建設需要的國家發放貸款,目的是讓這些國家深陷『債務陷阱』,鎖定這些國家的財產,對這些國家實現徵服和控制,這些理解完全不符合事實。」伊朗德黑蘭大學教授貝赫扎德·沙汗在會上表示,「相關想法體現了這些人反對『一帶一路』倡議的態度,其背後的目的是宣揚『中國威脅論』。」

伊朗前駐華大使扎瓦德·曼蘇裡也認為,「一帶一路」倡議是一個以各民族團結、協作為基礎的倡議,「各國發揮自身的潛力與優勢,倡導互利共贏,把自己的利益看作他人的利益,把他人的損失也當成是自己的損失。」

伊朗擁有獨特的地理區位優勢,擁有豐富的物質、精神文明和自然資源,在過去幾個世紀一直處於古絲綢之路的核心位置,對中東、中亞、高加索國家的市場都有輻射作用。站在歷史的新起點,伊朗同中國也保持著良好的雙邊關係,自「一帶一路」倡議提出起就積極響應,熱烈歡迎。

2016年,首列從中國開往中東的貨運班列從義烏出發,開往德黑蘭。此後,西安、長沙等多個中國城市也開通了前往德黑蘭的貨運班列,為搭建「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奠定了基礎。

近年來,中國企業也在伊朗參與了一批重點工程。據《21世紀經濟報導》報導,中方參建的德黑蘭地鐵1、2、5號線及1號線北延線項目已安全運營多年。中方承建的德黑蘭-伊斯法罕高鐵項目是伊朗第一條高速鐵路,設計運行時速250公裡,乘高鐵一個多小時即可抵達伊斯法罕。中伊合作開發的北阿扎德甘油田及雅達瓦蘭油田均已於2016年實現商業投產,合同總金額逾50億美元,日產原油分別為7.5萬桶和10萬桶。

不久前,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的籤署再次表明,合作共贏、共同發展是大趨勢。「國際與地區形勢風雲變幻,當今世界面臨紛繁複雜的危機與挑戰。」伊中友協會長穆罕默迪指出,面對這一形勢,堅定發展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在國際地區問題上保持密切溝通協調,在政治、經濟、能源等領域開展互利合作,才是正確的應對之道。

「中國將全面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發展的新發展理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中國對外友協會長林松添展望道,這將為中國與伊朗開展各領域友好互利合作提供新機遇。

相關焦點

  • 「雙循環」帶來新機遇 跨國公司期待融入中國新發展格局
    我們與國際社會共擔風雨,守望相助,共同發展。我們在變局中開新局,更將在新徵程中創造新機遇。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中國「十四五」時期發展作出全面規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這對跨國公司來說,無疑帶來了更多在中國的發展機遇。1995年,德國半導體公司英飛凌在中國無錫開設了第一家工廠。
  • 義大利經濟學家表示中國「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義大利企業提供...
    義大利馬切拉塔大學應用經濟學教授斯皮加萊利接受記者採訪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殷欣):2021年是中國「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日前公布的「十四五」規劃建議提出要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繼續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
  • 德國專家: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為世界提供合作共贏機遇
    中新社柏林12月21日電 (記者 彭大偉)針對日前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多位德國專家和經濟界人士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不僅有助於增強科技創新實力、實現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也將為世界提供更多合作共贏的機遇。
  • 全國對外友協林松添會長來榕調研
    12月5-7日,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一行來閩,調研我省友城及民間外交工作情況,出席福建省人民對外友好協會第一屆理事會成立大會。5日下午,林會長一行先後赴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鼓嶺開展調研。   在海峽(福州)大熊貓研究交流中心,林會長一行聽取了中心的工作匯報,實地考察中心建設情況。
  • 解碼雙循環格局下的新發展機遇 拼多多「新品牌計劃」講述中國高端...
    記者 趙雯琪回顧即將過去的2020年,疫情黑天鵝對世界格局和經濟形勢造成巨大衝擊,抗疫取得重要戰略成果的中國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雙循環格局,站在時代變革的岔路口上,處於消費領域頭部的優秀企業也正在承擔著更為艱巨的責任。
  • 中國新發展格局的世界意義凸顯
    中國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在新發展格局下,中國市場潛力將充分激發,中國開放的大門將進一步敞開,中國的對外合作將不斷深化。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一系列重要國際會議上全面闡釋中國新發展格局的深刻內涵,持續宣示堅持開放合作的原則立場,不僅向世界展現出更大的「中國機遇」,也使新發展格局的世界意義逐漸凸顯出來。17日,中方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講話時指出,中國堅定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強支撐」
    進入新發展階段,要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新發展格局就是依託於社會再生產理論、立足於國內市場優勢潛力、推進更深層次改革、擴大更高水平開放、激發更有質量創新、實現更加強勁動能的,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格局,是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最新成果。
  • 「雙循環」戰略專題:中國半導體材料行業發展現狀及投資機遇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在應對疫情常態化挑戰的同時,我國提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更好激發內需潛力,為經濟發展增添動力。加快形成「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是一項系統工程,要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更多依託國內市場,提升供給體系對國內需求的適配性,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要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連通,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中國不鏽鋼餐...
    本次峰會由中國五金製品協會和新興縣人民政府聯合主辦,新興縣不鏽鋼商會承辦,以「構建『雙循環』戰略下高質量的創新發展」為主題,探討中國不鏽鋼製品產業發展新動向,逐步構建起「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產業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 中國人保總裁王廷科:形成與「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相契合的發展定位...
    中國人民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裁王廷科就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金融保險業發展問題做了介紹。王廷科表示,中國人民保險集團成立於1949年10月,作為共和國保險業的長子,長期以來都是堅持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導向,積極主動融入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高度重視服務實體經濟發展,發揮社會穩定器、風險減震器和經濟助推器的功能作用。
  • 觀察|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的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國內國際雙循環不是有內無外,也不是有外無內,二者是辯證統一關係,相互影響、相互交融、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打造新發展格局,要牢牢把握國內大循環這個「主體」,以我為主,同時更好利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不斷培育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
  • 加快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2020年5月14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提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今年兩會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政協會議的經濟界委員時強調,要「逐步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培育新形勢下我國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這是基於國內發展形勢、把握國際發展大勢作出的重大判斷和重要戰略選擇。
  • 南航物流混改正式落地,為「雙循環」發展格局提供加速度
    為「雙循環」提供南航加速度南航物流是南航集團貨運業務的一體化運營主體,目前,南航物流共運營14架大型貨機,擁有國內最大的B777全貨機機隊,經營19條貨機國際航線,每周60個貨運航班,航點覆蓋阿姆斯特丹、法蘭克福、倫敦、洛杉磯和芝加哥等歐美主要門戶樞紐。
  • 東城區:打造文化金融發展高地 助力雙循環經濟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構建新發展格局,將有力提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推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為深入貫徹落實全會精神,落實「崇文爭先」理念,助力「五個東城」建設,高標準創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範區,今天(12月24日),以「深化文化與金融合作,雙循環促經濟發展新格局」為主題的2020年中國文化金融峰會在北京國際飯店隆重召開。
  •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 企業機構代表共話如何分享消費升級紅利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 企業機構代表共話如何分享消費升級紅利加快構建國際國內「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市場參與各方,面對的機遇和挑戰是什麼?「雙循環」格局下機遇和挑戰聖象集團營運長孫小良表示,「目前公司『雙循環』更多的是通過內外結合,國內生產,國外拓展。我們目前做了充分應對的準備」。
  • 中國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雙循環」為中歐合作提質升級注入強勁動能
    中國駐歐盟使團網站12月12日消息,12月11日,駐歐盟使團團長張明大使在《歐盟動態》(EURACTIV)網站發表署名文章《「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為中歐合作提質升級注入強勁動能》。文章稱,近年來,中國締結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以實際行動展現建設開放型經濟體的決心及對自由貿易體系的支持;全面推行外商投資負面清單管理模式並大力壓縮清單條目,德國大眾、安聯保險等企業不斷加大在華汽車、金融行業投資力度;正式籤署中歐地理標誌協定,歐盟紅酒、奶酪、火腿等優質農產品越來越多地擺上中國消費者餐桌;全力推動中歐投資協定如期結束談判,未來將為歐盟投資者提供更多市場準入機遇
  • 從RCEP到CPTPP,專家解讀:將為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更廣闊...
    「和RCEP的作用類似,CPTPP將為我國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供更加廣闊的外部市場空間,助推貿易投資便利化,並方便企業以更低的成本參與到國際產業鏈的分工當中。」張建平表示,與RCEP相比,CPTPP成員大多數為發達經濟體,中國參與其中,能夠助推產業鏈向中高端轉移,進一步打通產業鏈的堵點和斷點。
  • 智庫報告|國研智庫:充分發揮多層級優勢 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
    建設「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需要深刻理解其戰略深意,充分發揮我國多層級的發展優勢,變被動為主動,在促進國內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同時,為全球經濟復甦注入更多動力。以高效的國內大循環為基本盤,形成「雙循環」互促的新發展格局,構建質量、安全、效益為一體的高質量發展與開放體系,積極保障我國經濟安全,努力謀劃新增長空間,推動我國從傳統的以外為主的發展模式轉向以我為主、內外兼修的發展模式。
  • 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歷史溯源、邏輯闡釋與政策導向
    中國發展格局的確定是國內經濟條件和國際經濟環境共同決定的,是中國尋求實現工業化過程中基於國內發展需要和國際形勢變化作出的戰略選擇。更好理解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將其放在中國工業化的歷史進程中,充分認識這一選擇的自主性和必然性,才能更好把握「雙循環」的內涵,保持戰略定力,加快深化改革和擴大對外開放,真正形成新發展格局。
  • 「雙循環」開啟新機遇 上市公司與時俱進開新局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開啟 上市公司如何與時俱進」的圓桌論壇上,鹽津鋪子董事長張學武、利亞德董事長李軍、蘇美達董事長楊永清、市北高新董事長羅嵐、開能健康董事長瞿建國和黃山旅遊董事長章德輝等企業家展開討論,就「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的新機遇以及如何應對給出真知灼見。  「雙循環」帶來新機遇  「『雙循環』新發展格局,對休閒食品行業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