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誰「殺」死了蝦米音樂?

2021-01-15 冷先生商業視界

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突然發布消息稱,將於2月5日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這似乎意味著一款承載了無數年輕人記憶的app就此黯然離場。

想當年,蝦米鼎盛之時,也曾背靠阿里音樂的大樹,與QQ音樂、網易音樂分庭抗禮。

誰知一朝風雲突變,蝦米轟然倒地,引得無數網友一邊感慨著「音樂已死」,一邊仰天長問:運營了12年的蝦米音樂,到底被誰吞噬了?

01、唯一尊重獨立藝人的音樂網站

眾所周知,蝦米音樂誕生於2007年,但創始人王皓其實在大學期間就已經在一支樂隊裡當起了吉他手,算得上是半個音樂人了。

畢業後,王皓帶著對音樂的熱愛,幫助一些杭州的地下樂隊聯繫酒吧演出,年復一年,風雨無阻,幾乎成了杭州地下音樂的代表人物。若非與他熟悉的人,只怕不會想到王皓做的這些事完全是用愛發電,他的正式工作是在一家琴行從事樂器銷售。

可惜,樂器生意競爭激烈,王皓的日子並不好過。2003年,王皓為生活所困,不得不轉行進入阿里幹起了工程師,然而,人雖然去了阿里,王皓對音樂的熱愛卻有增無減,閒暇無事時,王皓總是想起曾經的那些音樂人,還是一個個帶著夢想的樂隊們。

說來音樂的世界美好又殘酷,頂級歌手粉絲無數,永遠不缺鮮花與掌聲。可王皓接觸到的一些地下樂隊中,不乏極具才華的歌手與音樂人,他們一直在默默地填詞譜曲,也曾創作出無數優秀的音樂作品,卻因為知名度不夠缺少曝光機會,只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辛辛苦苦寫出的作品蒙塵。

這些音樂人的經歷,帶給王皓很大的觸動。王皓不禁想要儘自己所能幫一把這些音樂人,思來想去,王皓突然靈光一現,心道:「我何不自創個音樂網站呢?一來能給小眾歌手一個發光的機會,二來也能讓愛音樂的聽眾聽到更多的美妙樂章。」

想到這裡,王皓只覺得心中如燃起了一團火焰,僅僅三年後,王皓便毅然決然地從阿里辭職。他拉上幾個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創辦了EMUMO,意為:EARN MUSIC&MONEY,也就是讓音樂人賺到錢。

當時,EMUMO有個強大的競爭對手巨鯨網。王皓為戰勝對手贏得市場,決定給自己的音樂網站改名為蝦米音樂,寓意著小蝦米吃掉巨鯨的好彩頭。

改名字的同時,王皓也不忘順手創新蝦米的業務模式。他採用了「用戶生產內容」(UGC)模式 ,所有音樂網站的用戶都可以自主上傳音樂,這讓網站的樂曲庫迅速膨脹,一批愛音樂的粉絲與最早的小眾音樂人就此成為蝦米的忠實用戶。

仿佛一夜之間,蝦米便成了音樂市場上的後起之秀。但這對於王皓來說還遠遠不夠,為了做出最純粹的音樂,王皓又推出了「尋光計劃」,不斷挖掘小眾音樂人與小眾音樂,並賦予他們更多的曝光機會。

這一計劃甫一推出,就受到業界的一致好評。草根音樂人們紛紛在蝦米上傳自己的作品,並稱蝦米是「唯一尊重獨立藝人」的軟體。

音樂人走到聚光燈下的同時,蝦米也靠著獨特的音樂資源與市場口碑,開啟了瘋狂的漲粉模式。據中國新聞周刊報導,鼎盛之時,人們每月使用蝦米音樂的人均時長超過300分鐘,位居行業第一。

更為難得的是,「尋光計劃」推出後,僅第一季就挖掘了13組音樂人的14張唱片,諸如聲音玩具、鯨魚馬戲團等一大批小眾音樂人得以獲得寶貴的曝光機會,無數熱愛音樂的聽眾也因此有了更多的音樂選擇。

平臺、音樂人、聽眾三方各自實現了述求,而這樣多贏的局面,離不開王皓本人對音樂的純粹追求。早在制定蝦米音樂的算法和服務時,王皓便說:「如果有90%的用戶喜歡王菲,那麼被推薦的歌,應該是大家所不知道的10%」。

帶著這樣的理念,蝦米創建了近600萬首作品的曲庫,每日向聽眾的歌單推薦都會向小眾歌手傾斜,5000多名獨立音樂人因此獲得了每日高達11%的收聽率,以致其中一位音樂人忍不住在網上深情地留言道:「蝦米給了我最好的音樂土壤」。

02、版權大戰,黯然謝幕

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蝦米創立的用戶上傳音樂模式,雖然讓蝦米音樂迅速在市場上站穩腳跟,但也帶來了不小的爭議。

2012年,知名音樂人左小祖咒突然在微博上發文稱:「許多樂迷告訴我,他們在蝦米上付費下載我的音樂,但我並沒有收到錢,可見蝦米不知黑了多少音樂人。大家一起抵制蝦米網!」

一石激起千層浪,網友們紛紛質疑蝦米明面上宣稱幫助小眾音樂人,暗地裡卻藉機斂財。蝦米多年積攢的口碑幾乎一夜傾塌,瞬間掉入了輿論的漩渦中。

但身處輿論中心的蝦米實在有些委屈,付費模式是蝦米開行業之先河的另一項嘗試。

蝦米向用戶收費不是為了侵犯音樂人的著作權,而是想培養用戶付費獲取音樂資源習慣,而這筆錢後續也將用於支付音樂方的版權費用。

然而網友們不管這些,蝦米音樂收費成了原罪,無數的謾罵聲將蝦米推入了卸載潮中,可憐蝦米還沒來得及解釋,更大的風雨已然到來。

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布的《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被坊間稱為「最嚴版權令」。

蝦米不幸成了版權令下的炮灰。作為一家純粹推廣小眾音樂的平臺,蝦米的自身定位與實力,註定它無法爭奪到優質版權。

可對於用戶來說,原先在蝦米上能夠輕易聽到的歌曲,現在由於版權缺失變灰了,用戶或許連一秒都不會多留,轉身就去了別家平臺。

蝦米的用戶就此大量流失,而沒有了用戶,也就意味著沒有了活躍度與流量,這對於一家音樂網站來說,幾乎是致命的。

更為雪上加霜的是,蝦米為購買版權支付的費用還在大幅提升,可就算蝦米買到了99%的作品,只要關鍵的1%缺失,依然無法挽回用戶,而自身的財報,卻在不斷抬升的成本中越來越難看。

一場版權大戰打得元氣大傷後,蝦米也曾想過自救。2016年,蝦米背靠大金主阿里,試圖藉機將阿里星球的粉絲引流到蝦米音樂,以期重獲新生。

可惜,這一計劃後因阿里星球停更而終止。

蝦米音樂依然困在版權缺失的泥潭中,市場份額不斷下降。據艾瑞諮詢《2016年中國在線音樂行業研究報告》披露,2016年的音樂市場,酷狗、QQ音樂、酷我音樂在音樂版權的覆蓋率共為90%,其中僅QQ音樂的曲庫規模就達到1500萬首,而蝦米音樂卻只有400萬首,市場規模僅為20%。

曾經被譽為「華語樂壇資料庫」的蝦米音樂,就這麼徹底淪為一個小眾平臺。阿里眼見蝦米式微,乾脆放棄蝦米轉而擁抱網易雲音樂,以便維護自身的利益。

只可嘆被資本無情拋棄的蝦米,只能無奈地走上令人窒息的衰亡之旅。

據Questmobile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7月,蝦米音樂尚能以2277萬月活客戶數,坐穩行業第五的寶座,而到了2020年,Fastdata極數發布的《2020中國在線音樂行業報告》中便顯示蝦米徹底成為路人,月活用戶數僅為頭部平臺QQ音樂的十分之一。

冰冷的數字無情地揭露了蝦米的衰敗,對於大多數用戶來說,或許,是時候和蝦米說聲再見了。

唯有一群懷揣小眾音樂夢的老聽眾,還在執著地用著蝦米音樂,對著窗外的夕陽,下著一首又一首老歌。

相關焦點

  • 「蝦米之死」背後,碾平音樂世界的力量
    蝦米音樂的倒掉現在看來已是時間問題,這對那些蝦米的「死忠粉」來說實在是個讓人難以接受的事實。儘管直到今天蝦米仍然靠著僅有的專業性屹立在音樂平臺鄙視鏈的頂端,但在生死存亡面前,專業精神和理想主義愈發顯得矯情和無足輕重。
  • 誰弄死了蝦米音樂?
    這次,蝦米是真的要倒了。 1月5日,蝦米音樂正式宣布將於 2 月 5 日停止服務。3 月 5 日 0 點及以後,用戶將再也無法登錄蝦米音樂。 蝦米音樂危在旦夕的傳聞,一個月前還鬧得沸沸揚揚,現在,它的故事終於掀開了終局。 蝦米的日出:小眾音樂之父 在中國只有兩類音樂:流行音樂和不流行音樂。 蝦米創始人王皓曾說過。
  • 蝦米音樂被誰吞噬?
    來源:一財網原標題:蝦米音樂被誰吞噬?背靠巨頭的蝦米音樂不但沒能迎來光明前途,反而越來越邊緣化,最終黯然離場。「12年的陪伴,說不出口的再見。」當蝦米音樂宣布將於2021年2月5日停止服務,傷感和懷念頓時在網上蔓延。很多樂迷撰文回憶12年來在蝦米的故事,以及自己的音樂審美如何在這裡被啟發和滋養。
  • 誰「殺」死了蝦米?創始人遠走泰國,曾感嘆「行業現狀荒誕到發指」
    高曉松曾對王皓說,如果蝦米堅持要做 " 小而美 ",當初就不應該賣。" 沒就沒了唄。" 王皓看似雲淡風輕地說。可事實是,離開蝦米音樂多年,他的微博認證依然是 " 蝦米音樂創始人 "。1 月 5 日上午,蝦米音樂官方微博發布告別信,稱將於 2 月 5 日 0 點停止服務。
  • 蝦米音樂下個月關停!背靠巨頭 誰推倒了蝦米 是版權嗎?
    原標題:蝦米音樂下個月關停!背靠巨頭,誰推倒了蝦米,是版權嗎?   一個月前盛傳「蝦米音樂將解散」的傳聞變成現實。
  • 誰「殺」死了蝦米?創始人遠走泰國,曾感嘆「行業現狀荒誕到令人發...
    針對蝦米之「死」,遠在泰國的他在回復自媒體「摩登天空」時,倒像是終於「松」了口氣一樣:「現在好多人都在懷念,事實上,我覺得也沒什麼好懷念的。」那麼,蝦米音樂是怎麼「死」的?王皓在其中又扮演了什麼角色?這就要回溯到上世紀90年代的杭州。吉他手「南瓜」的小康夢吉他手「南瓜」曾經風靡杭州音樂圈。1997年,王皓進入浙江工業大學,專業是應用電子學。
  • 蝦米音樂,漫長的告別
    2021年的第一場重要告別,來自蝦米音樂。在關停消息傳出後一個多月,終於被其官方證實。今天(1月5日)上午,蝦米音樂發布官方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逆向去看已發生的事,會讓人更加唏噓甚至有宿命之感。即,蝦米今天的告別式,在兩年前就已進入倒計時。
  • 蝦米音樂的青春,散場了,誰搬空了它?
    蝦米音樂的青春,散場了,誰搬空了它?蝦米音樂在跳騰了多年後,終於還是變成了醉蝦。只能任人魚肉。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微博突然發布通知稱,由於業務發展上的調整,蝦米音樂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服務。在官方附上的聲明長圖中,蝦米音樂還詳細列出了服務關閉的具體時間安排、用戶個人信息與資產處理建議等。
  • 蝦米之死
    蝦米之死,是一場事先張揚的葬禮。
  • 蝦米音樂是如何一步步被吃掉的?
    網傳蝦米音樂將於明年關閉!多少人的青春又結束了?近日,有大V在其社交平臺稱,曾風靡一時的音樂軟體「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消息一出迅速鬧得滿城風雨,甚至還出現了不少用戶對於不要關閉蝦米音樂的請求,直接讓蝦米音樂竄上了微博的熱搜榜。
  • 創始人、用戶、員工,蝦米音樂背後的三重故事
    不是阿里收購,蝦米8年前就死了 從2007年創業開始到2012年被阿里收購,蝦米音樂做了5年。 這是在理想與現實中不斷掙扎的5年,回到最初的起點,王皓還是阿里的技術工程師,而另一位創始人王小瑋還在阿里負責雅虎旗下的社區業務。
  • 「文青」蝦米之死:商人只看利益,誰管情懷
    當時王巖便有預感,蝦米可能真的離死不遠了,「我已經很久沒有打開過了,就躺在我手機的某個角落裡吃灰,不卸載還是出於一種懷舊情緒。」有時在收拾屋子的閒暇午後,王巖會打開一首周雲蓬的《九月》,他讀大學的時候在蝦米上關注了很多小眾音樂人,和很多蝦米的「音樂信徒」一樣,即便後來QQ音樂、網易雲陸續收錄了很多小眾音樂,王巖也覺得,「同一首歌在不同平臺聽起來完全不是一種感覺。」
  • 蝦米音樂,在線音樂發展的犧牲品?
    編輯 | 于斌據網絡傳言,蝦米音樂可能只剩下2個月的壽命。近日,微博認證為"前華納音樂/環球音樂中國區市場總監"的知名音樂大V@相徵發布了一則微博:蝦米音樂即將於明年一月份關閉。隨後該微博引發了全網熱搜,也有其它網友接著爆料,蝦米預定的關閉時間是明年的一月十五日。
  • 被情懷與夢想「耽誤」的蝦米音樂
    去年11月底,微博大V爆料,「蝦米音樂將於明年1月關閉,一個時代要結束了嗎?」 不少粉絲跑到蝦米音樂官微下苦求不要關閉:「求求你別關,我以後不用88會員的VIP了,單充會員可以嗎?」「求求你活下去,大家眾籌讓你活好嗎?」「我不信你要走,我蝦米十年,你走了相當於死了一個我!」「蝦米如果真關了,支付寶同步卸載......」
  • 蝦米音樂之死:享年12歲,被「親爹」阿里耽誤的一生!
    蝦米音樂:卒於2021,享年12歲!永別了,蝦米音樂!「很抱歉,由於業務調整,蝦米要在這個時候和樂迷朋友們說一聲再見。」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發布通知,將於2月5日停止蝦米音樂的服務。從20年年底傳出關停消息,到正式把關停提上日程,屬於蝦米音樂的一畝三分地,將徹底消亡。
  • 蝦米音樂「偶像的黃昏」
    蝦米音樂曾有過鼎盛時代:居於鄙視鏈頂端,匯集各路神仙音樂愛好者,聚集在蝦米上用愛發電、指點音樂江山。然而,隨著資本入侵線上音樂市場、版權大戰的掀起,寡不敵眾的蝦米委身資本巨頭阿里。01、「落魄貴族」昔日的榮光: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早在蝦米音樂最風光的那幾年,網上盛傳這麼一張圖:蝦米音樂和網易雲音樂互相鄙視,同時絕對鄙視QQ音樂,而QQ音樂只能去鄙視酷狗音樂和酷我音樂。而百度音樂卑微地屈居鄙視鏈底層。
  • 蝦米將死:阿里退場,但在線音樂市場還未「塵埃落定」
    雖然沒有得到官方正式的回應,但阿里巴巴想要放棄蝦米音樂的跡象卻早有顯現。2019年9月,已經收購了蝦米音樂的阿里巴巴宣布在網易雲音樂B2輪融資中領投7億美元,希望以此來撼動騰訊系在線音樂平臺的市場地位,同時提升自己在在線音樂領域的競爭力。
  • 搞死天天動聽後,蝦米音樂也被阿里玩壞了
    小眾音樂在網際網路時代最後的一片淨土,可能就要崩塌了!前些天,科技君在刷微博的時候看到這麼一條消息,@相徵發微博說:傳聞蝦米音樂明年1月份關閉。掐指一算,「蝦米音樂」就剩下短短兩個多月的壽命了。這麼近的時間線,加上陸陸續續的小道消息傳出:「蝦米音樂主編和運營總監目前在北京開會,回去要執行一些人員變動,蝦米音樂很可能將要解散」。想必蝦米音樂要關閉的消息,並不是空穴來風。
  • ​蝦米音樂何以黯然離場?
    蝦米音樂近日發布官方聲明,由於業務調整,蝦米音樂播放器業務將於2021年2月5日正式停止服務。一款被一代人認為是青春記憶的APP黯然離場。背靠阿里巴巴集團的蝦米音樂,與涵蓋QQ音樂、酷我、酷狗音樂的騰訊系,及網易雲音樂曾被看做三大數位音樂平臺。
  • 蝦米音樂,中國在線音樂發展的犧牲品?
    一直以來,網際網路在線音樂行業,被騰訊系的TME、網易雲音樂以及阿里旗下的蝦米音樂幾個頭部企業三分天下,雖然在用戶量級上各有千秋,但都面臨著盈利的困境,局面十分膠著。   而作為曾經的國內"音樂第三極",蝦米音樂不僅在業績表現上十分慘澹,也在阿里大文娛的戰略布局中,並沒有發揮多大的影響力。因此,蝦米音樂逐漸被阿里邊緣化,甚至退出歷史舞臺似乎已成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