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6 20: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文|張書樂(人民網、人民郵電報專欄作者,網際網路和遊戲產業觀察者)
誰的青春不折騰。
蝦米音樂在跳騰了多年後,終於還是變成了醉蝦。
只能任人魚肉。
1月5日,蝦米音樂官方微博突然發布通知稱,由於業務發展上的調整,蝦米音樂將於2021年2月5日0點停止服務。在官方附上的聲明長圖中,蝦米音樂還詳細列出了服務關閉的具體時間安排、用戶個人信息與資產處理建議等。
曾經依靠主打小眾音樂,蝦米音樂成為專業音樂人的聚集地,在圈內獨樹一幟,如今走到關停的境地不禁令市場唏噓。
對此,《國際金融報》記者蔣佩芳和書樂進行了一番交流,貧道以為:
在線音樂走垂直風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走出不一樣的內容來。
表面上看,在不少用戶心裡,蝦米音樂的標籤就是「專業」、「小眾」等,它是一個小而美的音樂平臺,也是獨立音樂愛好者的天堂,更是小眾音樂的聚集地。
對於資深用戶而言,蝦米音樂承載了他們的青春和回憶。
但事實上,這種情懷並不靠譜。所謂情懷,也很容易被海量音樂+買來獨立音樂的版權組合拳,所直接拉客。
這就使得,小眾音樂和專業音樂人聚集地,本身很容易被海量版權內容所推倒和囊括,本質上並沒有真正形成自己的獨佔領域,僅僅是音樂的搬運工。因此在版權大戰中,內容也難逃授權到期後被「搬運」走的結果。
因此,版權大戰開始之後,在版權上燒錢呈弱勢的蝦米,最終沒有另闢蹊徑,也就難逃結局了。
表面上看,騰訊是埋葬蝦米音樂的關鍵之手。但那只是表面。
但事實上,不思進取才是蝦米走向終結的關鍵。
蝦米音樂官方網站介紹顯示:2006年的第一場雪,一群愛音樂的人在杭州的一家小咖啡屋開始了他們的追夢旅程。
2013年1月10日,蝦米音樂被阿里巴巴集團收購,後併入阿里大文娛生態,彼時的蝦米音樂仍舊延續其在音樂人上面的優勢,推出獨立音樂人扶持計劃,並陸續推出尋光集。
路沒有走錯,但大潮沒給更多的機會。
這種獨有畢竟還是極其稀少的,全新原創音樂產品上的獨有,在面對傳統音樂如海一般的波濤下,暫時還沒有抗拒之力。
沒有自己的獨有內容,而且此處的獨有還必須是海量狀態下,就難逃結局。
網易雲音樂的倖存,在於它的歌單和社交,儘管依然不夠強悍、缺少版權同樣會變灰,但至少有自己的生態,不單純是個播放器。
單純是播放器的存在,就只能活一個,版權最多的勝出,因此QQ音樂出線、蝦米音樂出局。
跳出播放器這個格局,是在線音樂多年以來都在謀求的,網易雲音樂通過歌單社交和各種演唱會場景,在探路,前途未知,但目前至少有故事,還能獲得資本方的「活血化瘀」。
關鍵詞 >> 蝦米音樂即將關停,蝦米音樂,在線音樂,獨立音樂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