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作為女性的第二性器官,已經不單純是哺乳來用,而且是美和性感的象徵,多少大紅大紫的女明星走紅毯的時候小秀事業線更是可以錦上添花,與此同時卻也給不少女性帶來很大困擾。
首先來了解一下乳房的構造,上升到臨床解剖層面,乳房依然很美,但是聽起來卻不再那麼性感。成年女性的乳房位於胸大肌的淺面,向前隆起,上自第2肋間,下達第6肋間(當然有發育的男性乳房也在這個位置),內近胸骨緣,外達腋前線(腋窩前皺襞,沿側胸壁向下的垂直線),有個角狀的乳腺尾部伸向腋窩,乳頭在乳房中心,周圍由乳暈包圍,除乳暈周圍外,整個乳腺外邊都包了一層脂肪,形成一個夾心兒,對乳房有保護作用,然後坐落於皮下淺筋膜(皮下的一層脂肪膜性結構,含血管、脂肪、淋巴管等)的深淺兩層之間,淺筋膜深層附於胸肌筋膜淺面,與乳腺基底形成一潛在間隙,是乳房切除的重要解剖。
每個乳房腺體有15-20個腺葉,以乳頭為中心,放射狀排列,每個腺葉分為若干個腺小葉,腺小葉由10-100個腺泡組成,小導管連通腺泡匯集成小葉間管,小葉間管又集合成輸乳管,集中開口於乳頭處,這樣在哺乳期腺泡細胞分泌的乳汁就可以排出乳房外。乳房若想要保持挺拔性感就需要支撐,這就有賴於腺葉之間垂直的纖維束,稱為乳腺懸韌帶(cooper韌帶),當癌腫侵及此韌帶時,纖維組織增生,韌帶縮短,皮膚內凹,出現「酒窩徵」,是乳腺癌早期常有的徵象。
乳房的動脈很豐富,在乳房內形成3-4層吻合,圍繞乳頭形成動脈環,有利於哺乳期血液循環的通暢。乳房內側的動脈胸廓內動脈穿經第3-6肋間隙的穿支;外側的動脈來自胸肩峰動脈穿胸大小肌的分支以及第3-7肋間後動脈的外側分支。這些動脈均來自乳房上方和兩側,一次切開乳房時儘可能低於乳頭。
乳房的靜脈也很豐富,分為淺深兩部分,淺靜脈大部分匯至胸骨旁,穿胸壁注入同側胸廓內靜脈,少部分與對側吻合,或向上匯入頸前靜脈;深部靜脈回流至胸廓內靜脈、腋靜脈、肋間後靜脈。其中肋間後靜脈比較重要,因為它與椎外靜脈叢形成吻合,椎外靜脈叢靜脈壓較低,且無瓣膜,一旦癌細胞侵入肋間後靜脈,就可導致椎體轉移,這是乳腺癌骨轉移最常見的途徑。
乳腺的淋巴網非常豐富,乳腺癌也是主要通過淋巴途徑轉移的,因此對於乳腺的淋巴回流要有所了解,這也是每個醫學生必背的考試題目。乳腺淋巴回流有四個途徑:
(1)腋窩途徑:乳腺約75%的淋巴沿胸大肌外緣流向腋窩淋巴結,繼而到達鎖骨下淋巴結,然後匯入鎖骨上淋巴結;亦有少量乳房上部淋巴流向胸大小肌間淋巴結,然後直接匯入鎖骨下淋巴結。
(2)內乳途徑:乳腺約25%的淋巴(乳房中央區和內側)沿肋間隙流向胸骨旁淋巴結,繼而直接或經胸導管或右淋巴管進入靜脈。
(3)乳房深部淋巴網沿腹直肌鞘和鐮狀韌帶通向橫隔和肝臟。
(4)乳房皮膚淋巴網可沿皮膚淋巴管到達對側乳房、腋窩及兩側腹股溝淋巴結。
對乳腺的構造有所了解對理解乳腺疾病會有很大的幫助。
-
如果喜歡,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