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腿後面不可忽視的肌肉:膕繩肌

2021-02-22 屍體解剖

股部整體後面觀

1.闊筋膜張肌 2.臀大肌 3.股二頭肌長頭 4.半腱肌 5.半膜肌 6.大收肌 7.股薄肌 8.收肌腱裂孔 9.骶結節韌帶 10.骶棘韌帶 11.臀中肌 12.臀小肌(臀中肌深層) 13.梨狀肌14.股方肌15.坐骨神經16.股二頭肌短頭

膕繩肌並不是一塊單獨的肌肉:而是由半腱肌、半膜肌組成的內側膕繩肌;由股二頭肌長頭也稱外側膕繩肌共同組成;這些肌肉共同的起點位骨盆的坐骨結節,均跨越膝關節,半腱肌和半膜肌向下止於脛骨內側,而股二頭肌止於膝關節外側的腓骨頭。

附著點參考:

內側膕繩肌:半腱肌

半腱肌附著點:

1.近側端:通過與股二頭肌長頭和半膜肌的共同肌腱,附著於坐骨結節的後面。

2.遠側端:附著於脛骨內側面的上部,縫匠肌的後方和股薄肌的下方。

半腱肌的運動:

膝關節:

1.屈曲膝關節。

2.半腱肌和半膜肌(作用較弱)可使膝關節旋內。

3.膕繩肌共同作用,可以在膝關節旋轉運動時穩定關節。

髖關節:伸直髖關節,尤其是當膝關節伸直時。

骨盆:1.在矢狀面固定骨盆。2.使骨盆後傾。

神經支配

半腱肌:坐骨神經(第5腰神經、第1、第2骶神經)。

觸診脛骨內側緣的半腱肌肌腱:

如左圖所示,檢查者右手握持脛骨內側緣,中指勾住半腱肌肌腱(1)。在此體位(膝關節屈曲),股薄肌腱(2)位於半腱肌肌腱的前方。

觸診大腿後面的半腱肌:

檢查者左手斜靠被檢查者足的內側面握住足跟,以對抗膝關節的屈曲和內旋,右手即可在大腿後面中部觸及半腱肌的收縮。在大腿後面,半腱肌位於股二頭肌內側、半膜肌之後。

註:如本圖所示,半腱肌的特點是其肌腱在大腿後面向近端延伸,在近端附著於坐骨結節。

半膜肌:作用,神經支配同半腱肌。

觸診半膜肌肌腱:

此處的骨性標誌是由脛骨內側髁的內側面和後面形成的角,小腿處於外旋位有利於定位此骨性結構。

檢查者左手對抗膝關節的屈曲和內旋,右手尋找手指下扁厚的條索狀的肌腱。在遠側,此肌腱反轉位於脛骨內側水平溝內、脛側副韌帶的下方。

只要放置小腿於正確的外旋位,使膝關節遠離肌腱,即可很容易地觸及此肌腱。

脛骨前內側部(脛骨粗隆內側)的鵝足肌的整體觸診:

檢查者置右手指於被檢查者脛骨內側髁的下方,握持脛骨粗隆上方的肌腱。屈曲膝關節,下肢外側面被支撐,並被帶動使足尖轉向內側,由於鵝足肌是小腿的旋內肌,所以手指可在皮下觸及鵝足肌。

鵝足肌的肌腱分為兩層:

1.淺層由縫匠肌腱組成,它與小腿筋膜相融合。

2.深層位於後方,它由前面的股薄肌腱和後面的半腱肌腱組成。

臨床:

當觸診脛骨內側髁前面、脛骨粗隆內側時,引起疼痛;或上樓梯、步行等引起疼痛,要考慮鵝足肌腱性滑囊炎的可能。

外側膕繩肌(股二頭肌長頭):


附著點:走行於大腿後部外側淺層的厚實肌肉,近端有2個連接頭:一個是長頭,通過一個和半腱肌共享的肌腱,從坐骨結節上面的下中壓跡和骶結節韌帶的下部出現;一個是短頭,在大收肌和股外側肌間從股骨外側唇出現。遠側端,股二頭肌附著於腓骨頭,腓側副韌帶附著點的外側。兩附著點之間被滑液囊分隔。股二頭肌同時也附著於脛骨外側踝,靠近腓骨頭和脛骨斜嵴的下方。 

運動:

1.膝關節:屈曲膝關節,半屈膝時可使小腿外旋;當旋轉運動時固定膝部。

2.髖關節:使髖關節伸直,尤其在膝關節伸直的狀態。

3.骨盆:在矢狀面參與固定骨盆;使骨盆後傾。

神經支配:坐骨神經(第5腰神經,第1、第2骶神經)。

觸診股二頭肌的遠側部:

1.股二頭肌長頭 2.股二頭肌短頭 3.股二頭肌肌腱附著處

檢查者左手握持被檢查者的足跟,對抗膝關節的屈曲,同時以前臂前面支撐足的外側緣並對抗膝關節的旋外。如圖,檢查者右手示指所顯示的肌腱,即是股二頭肌腱,出現在膝部外側,其附著點恰好在腓骨頭的前方。

觸診股二頭肌短頭:

股二頭肌短頭肌腹,沿著其遠側端與股二頭肌長頭共同附著點,垂直向上、向外,然後附著於股骨粗線。

觸診股後面的股二頭肌:

被檢查者俯臥,檢查者右手握持其足跟,以便阻止膝關節屈曲和外旋。在股後面,股二頭肌的長頭和短頭匯集成外側膕繩肌。

膕繩肌在坐骨結節附著處的肌腱:

被檢查者俯臥,此處的重要標誌是皮膚臀裂(1)。此高度是膕繩肌在坐骨結節的附著處。如圖所示,檢查者拇指稍微向外移動即至膕繩肌在坐骨結節的附著處。 

附著:

1.股二頭肌長頭通過與半腱肌的共同肌腱附著於坐骨結節。此共同附著點位於半膜肌附著點的內側。

2.股二頭肌短頭在大收肌和股外側肌間從股骨外側唇出現。

(以上圖片或部分文章來源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強壯大腿肌肉,不可忽視膕繩肌這塊肌肉,膕繩肌訓練,不止於硬拉
    一提到健身練腿,大家應該都會優先想到深蹲這個動作,以及強壯的大腿前側肌肉股四頭肌,往往對於後側鏈的膕繩肌,在下意識中會有一個忽視,畢竟對於膕繩肌來說它在大腿後側,自己是看不到的。看不到才是最容易忽略的東西,不論是背部也好,還是小腿肌肉也好,也包括今天我們要講的膕繩肌。
  • 膕繩肌的肌肉訓練有哪些活動?
    每一次走進健身房,都會看到幾位肌肉發達的大人物,面紅耳赤地做深蹲,也許還伴隨著牙縫裡發出的低低的吼聲,而且還會有不少人來幫忙,樂此不疲地不斷挑戰自己的最大體重。但是,當我們在鏡子前欣賞著自己練習的線條分明的股四頭肌時,是否可以注意到我們大腿後面脆弱的肌群——膕繩肌?
  • 如何鍛鍊膕繩肌?打造均衡強壯的大腿肌群,讓腿部肌肉更有型
    膕繩肌是大腿後側的肌肉群,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都包含在內。強大的膕繩肌可以很好的保護大腿後側,與大腿前側形成強有力的對應,共同加強腿部肌肉群,打造好看的腿型。在通常的健身訓練中,膕繩肌是非常容易被人忽略的部位。
  • 如何拉伸大腿後側的膕繩肌?
    昨日,有一位剛上瑜伽教練班的瑜伽教練跟我聊天,說自己做前屈的時候,膕繩肌太緊,背拱成駱駝,手伸到抽筋了,只能摸到膝蓋,而班上卻偏偏有一個身體柔軟的大美女,手輕鬆都可以摸到腳後跟,竟然還有多的,人與人的差別怎麼這麼大,突然間,心裡的好有落差。
  • 腿部訓練不要忽略了後側肌肉,五個動作練出發達的膕繩肌
    膕繩肌位於我們的大腿後側,是一塊我們在訓練中經常會被忽視的肌肉。在了解膕繩肌的訓練動作前,我們先來看看膕繩肌的生理構造和功能是怎樣的,能夠幫助我們了解怎樣的訓練動作能夠對膕繩肌達到很好的刺激效果。膕繩肌的生理構造和功能膕繩肌位於我們大腿的後側,由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組成,是我們腿部第二大的肌群。
  • 膕繩肌易被忽視 4個方法緩解緊張和疼痛
    網易體育7月29日報導:膕繩肌並不是一塊單獨的肌肉,而是由股二頭肌、半腱肌、半膜肌組成,它們位於大腿後側,所以也稱為股後肌群。
  • 大腿腿筋受傷?hamstring其實是 「膕繩肌...
    懂球帝首頁>足球新聞> 大腿腿筋受傷?hamstring其實是 「膕繩肌... 大腿腿筋受傷?hamstring其實是 「膕繩肌... 蹦蹦跳跳小狐狸 12-06 21:27 大腿腿筋受傷?
  • 緩解膕繩肌(腿筋)-分步指南讓你安全拉伸緊繃酸痛的膕繩肌
    讓我們先來看看膕繩肌的解剖結構。因素1:解剖悖論膕繩肌是大腿後部的四大塊肌肉(圖1a和1b)。它們的俗名起源於18世紀的英國肉類市場,在那裡屠宰的豬會被一根繩子掛在它們後腿後面的大肌腱上。我們應該也會知道這種感覺!這些肌肉的損傷同樣也會使我們人類感到無助!
  • 瑜伽解剖-膕繩肌:大腿後側為什麼總是這麼緊?
    今天我們要分享的這塊肌肉叫膕繩肌。它是位於大腿後側的一組肌群。膕繩肌分別由股二頭肌、半腱肌和半膜肌共同組成,對穩定膝關節起到重要的作用。股二頭肌有兩個頭,一個連接在坐骨上,另外一個是連接在股骨上,他們共同止於腓骨的外側。半腱肌和半膜肌都是起於坐骨,止於脛骨的內側。
  • 舒展膕繩肌可緩解腿部酸痛,通過大腿後側的拉伸增加大腿的靈活性
    如果膕繩肌僵硬,臀部的肌肉和骨盆將向後拉,造成不良姿勢。你可以通過拉伸大腿後部來提高姿勢,從而獲得良好的姿勢!另外,一起做肌肉訓練以改善姿勢。2.預防和改善背部疼痛膕繩肌伸展運動也可以預防和改善腰痛!腰痛的某些原因是整形外科(例如椎間盤突出),但一種可能的原因是僵硬的膕繩肌。膕繩肌是一種稱為反重力的肌肉,它總是緊張且容易疲勞。肌肉容易收縮,可能會出現緊張和僵硬等症狀。
  • 練臀別忽視膕繩肌,臀肌與膕繩肌針對性訓練,協調兩者發展練翹臀
    另外,從訓練目標上來看,雖然臀大肌對於臀部外形的影響最大,但是還有一個部位需要得到重要,這個部位就是大腿後側的膕繩肌,緊緻發達的膕繩肌會與臀大肌一起發揮作用從而起到抬高臀線的作用,並且使得臀腿部的界線清晰而拉長雙腿的曲線。
  • 【收藏】膕繩肌的觸診定位方法
    15.坐骨神經;16.股二頭肌短頭膕繩肌並不是一塊單獨的肌肉:而是由半腱肌、半膜肌組成的內側膕繩肌;由股二頭肌長頭也稱外側膕繩肌共同組成;這些肌肉共同的起點位於骨盆的坐骨結節,均跨越膝關節,半腱肌和半膜肌向下止於脛骨內側,而股二頭肌止於膝關節外側的腓骨頭。
  • 膕繩肌緊,前屈下不去?除了拉伸,加強膕繩肌力量也很關鍵!
    膕繩肌靈活又強健,是健康快樂練習瑜伽的關鍵。但是過度的練習和深度伸展,會導致膕繩肌損傷,所以你需要學習有關膕繩肌的知識。一方面,靈活膕繩肌通常是實現各種複雜瑜伽姿勢的關鍵,另一方面,缺乏靈活性通常無法很好地練習瑜伽。是不是經常聽到有人說:「瑜伽不適合我,我甚至不能摸到我的腳趾!」?實際上,最佳的膕繩肌健康狀況在兩者之間。
  • 屁股酸痛,也許是膕繩肌肌筋膜疼痛
    主要的肌肉共同起於在坐骨粗隆(股二頭肌的短頭起源股骨後側中段),半腱肌和半膜肌終止於脛骨內髁的關節囊下緣,而股二頭肌終止於腓骨頭。膕繩肌跨過髖關節和膝關節,最主要的功能是伸展大腿(大腿在臀部處往後伸)和屈曲小腿(足跟往臀部翹的動作)。
  • 膝窩疼痛,不能翹二郎腿請查膕繩肌
    起點: 以較長的腱膜起自坐骨結節,上端較窄,逐漸增寬,腱膜長約14cm(其他同起點的肌肉稱為膕繩肌)止點: 脛骨粗隆內側。血管分布:平均四支,主要來源股深動脈大收肌支和穿動脈,及旋股內側動脈、臀下動脈、股動脈、膕動脈。神經支配:以共幹起自坐骨神經分為上下兩支。
  • 膕繩肌損傷你了解多少?
    藍字「世界脊柱健康聯盟」快速關注【老朋友】點擊右上角分享,關注公眾微信號worldspine【更多資訊】打開世脊聯公眾平臺,點右上角查看歷史記錄一、膕繩肌組成:膕繩肌即股後肌群,位於大腿後側,是主要的屈膝肌群之一。
  • 知足康復—屁股酸痛,也許是膕繩肌肌筋膜疼痛
    主要的肌肉共同起於在坐骨粗隆(股二頭肌的短頭起源股骨後側中段),半腱肌和半膜肌終止於脛骨內髁的關節囊下緣,而股二頭肌終止於腓骨頭。膕繩肌跨過髖關節和膝關節,最主要的功能是伸展大腿(大腿在臀部處往後伸)和屈曲小腿(足跟往臀部翹的動作)。
  • 放鬆膕繩肌,也能緩解腰痛!
    在運動表現上,膕繩肌是股四頭肌的拮抗肌(對抗肌),其收縮力大概是股四頭的3分之2,頂級短跑運動員的力量比例則幾乎要達到1:1,然而,膕繩肌的運動量較小,一般人總是加強股四頭肌的鍛鍊,而忽略了相對應的膕繩肌
  • 練腿不要再只練前側了,後側的膕繩肌也要好好強化
    膕繩肌是大腿後部的肌肉。從美學角度來看,強壯的膕繩肌從後面和側面看起來會使腿部更加勻稱有力量。但是強壯的膕繩肌不僅僅只是出於美學考慮,更是有助於避免受傷。了解膕繩肌和股四頭肌 膕繩肌和股四頭肌並不是單一的肌肉。
  • 3種鍛鍊方法,使膕繩肌力量更強,遠離腿部肌肉拉傷
    我們健身的人經常有這種感覺,運動後腿部肌肉容易拉傷,這是因為我們對腿部股四頭肌的訓練比膕繩肌的力量練習要多,使腿部的肌力失去平衡,小編介紹種鍛鍊方法,進行這3種方法的長期練習,膕繩肌的肌肉力量增強,這樣就會降低腿部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