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松山區東北首個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示範基地歷史文化誦讀

2020-12-22 詩詞文化歷史藝術

松山新區隸屬於遼寧省錦州市,位於錦州市區南部,因古松山城而得名,有「英雄城南大門」之稱。轄區面積為220平方公裡,居住人口近15萬人,下轄國有農場2個、街道(辦事處)3個、行政村26個。2015年,松山新區地區生產總值實現52億元。

據悉,之所以將新區取名「松山」,是因為松山是歷史名城,內含了古戰場的戰爭傳聞。清康熙、乾隆等皇帝從北京到瀋陽祭祖,曾多次往返過松山。松山還是古代交通驛站和軍事衛所,明末清初松錦大戰主戰場就在松山,我國十幾部史書都曾提到過松山。

交通運輸

渤海大道,102國道,秦沈鐵路,京瀋高速公路,錦朝高速公路,阜錦公路,疏港公路,寶錦公路等。

貫穿新區的渤海大道將新區與錦州老城區和錦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緊密相連,區內有國道102線,京瀋、錦朝、錦阜高速以及秦瀋客運專線等公路鐵路穿城而過,距錦州港10公裡,距離錦州機場8公裡。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松山新區(高新區)位於錦州主城區南部,西臨葫蘆島市乃至京津塘地區,距離「東北南大門」——秦皇島市僅180公裡,南接錦州港,東連遼寧中部城市群。

地形地勢

松山新區(高新區)被南山天然的分割成南北兩區。北區坐落於小凌河、女兒河交匯的廣袤土地之上,地勢平坦,平均海拔18-25米,南區以渤海大道和疏港公路為骨架,區內地勢略有起伏。

氣候

松山新區(高新區)處中緯度地帶,屬於溫帶季風性大陸性氣候,四季分明,常年溫差較大,全年平均氣溫8℃一9℃,年降水量平均為540一640毫米,無霜期達180天。

水文

松山新區(高新區)境內主要有小凌河、女兒河。

風景名勝

區內有「一山兩河」,具有一級空氣、一級水質、一級環境。區內有政府廣場、東湖公園、女兒河帶狀公園等山水風景。

松山古城,在錦州城南9公裡,與錦州城隔山相望,松山原名「箕子城」,至今已有3000多年歷史,商紂王叔父箕子是開發松山的鼻祖。

松山新區(高新區)內共有遺址21處,其中新石器時代時期5處,戰國漢代時期4處,近代11處,國家一級保護文物1件。

榮譽

2012年新區獲批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2013年,新區被國家科技部認定為「國家火炬計劃錦州汽車零部件及新能源汽車特色產業基地」、東北首家「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示範基地」; 2015年獲批省級科技金融示範區;同年2月松山新區經國務院批覆正式升級為國家高新區。

文章整理編輯,錦州市松山區歷史文化誦讀。歡迎朋友們審核,評論,轉發,收藏,讚美,關注!

相關焦點

  • 貴州首獲「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稱號
    中新網貴陽12月19日電 (通訊員 朱芝青 記者張偉)貴陽市高新區19日通報稱:以貴陽高新區為主體申報的貴陽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位列中國第二批18家「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名單,而這也是貴州省首次獲此殊榮。
  • 系列活動力推科技項目轉化上快車道!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授牌籤約:促41個成果轉化落地金額超2億為推動廣東高校科研項目培育,促進科技成果轉化,保障「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的順利運作,佛山市出臺了《佛山市促進高校科技成果服務產業發展若干扶持政策》,與知名高校合作建設轉化工作站;依託省級以上新型研發機構、眾創空間、孵化器,建設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基地群,在重點產業聚焦成果轉化前孵化
  • 5年來全省推廣轉化82項林草科技成果
    為全面提升生態安全屏障質量,促進林草業良性發展和永續利用,我省加大林草科技成果轉化和推廣力度,5年來,全省林草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廣82項,推廣示範面積15.78萬畝,繁育優良苗木2900餘萬株。  為解決林草業發展的重大問題、關鍵技術難題,我省加大林草業相關科技成果徵集力度,充分做好成果儲備工作,並取得新進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全省共計徵集林草相關成果356項。與此同時,我省以中央財政林業科技推廣示範資金項目為抓手,充分發揮技術推廣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探索基地建設與項目研究相結合的機制,提高我省整體科研轉化能力。
  • 海鎂集團與東北大學協同創新促進科研成果儘早轉化為生產力
    日前,東北大學工業窯爐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張衛軍等行業專家一行蒞臨遼寧海城鎂礦集團有限公司,就海鎂集團與東北大學聯合建立菱鎂產業技術創新研究院進行洽談,確定了研究院初設的六個研究課題時間表和進度安排。
  • 首個也是唯一一個!雲南省農科院玉米遺傳育種專家服務基地入選國家...
    雲南網訊(記者 陳雲芬)近日,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下發關於確定2020年專家服務脫貧攻堅工作項目和國家級專家服務基地的通知,雲南省農科院玉米遺傳育種專家服務基地成功入選,成為我省本土專家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入選的服務基地。
  • 成都發文鼓勵醫技人員參與臨床科技成果轉化活動
    建設高層次人才引育基地構建高水準醫學科技創新平臺《通知》還就醫療人才引進培育提出要求。要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搭建「送出去」和「引進來」的國際人才服務平臺,依託建設項目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國內、國際領先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及創新團隊。培養一批達到國家級領軍人才標準或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國家名中醫、國家衛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相當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培養一批入選「國家千青」「優青」「青年長江」「萬人拔尖」等「四青人才」計劃的優秀青年衛生人才。
  • 武昌區2020年「雙創周」科技成果轉化-人工智慧專場暨太庫武漢四...
    12月18日下午,由武昌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主辦、Techcode太庫承辦的「武昌區2020年「雙創周」科技成果轉化-人工智慧專場暨太庫武漢四周年慶典」成功舉辦,4個科技成果項目成功籤約,8家太庫武漢在孵企業榮獲「明星企業」稱號。
  • IDG Asia廣州孵化中心落戶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
    【天極網IT新聞頻道】10月13日,作為2020小蠻腰科技大會的重要活動之一,IDG Asia廣州孵化中心落戶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揭牌儀式在四季酒店明珠廳隆重舉行。   廣州(國際)科技成果轉化天河基地位於廣州國際科貿中心(天河區天河北路886號),基地以功能集中、開放共享、緊湊布局為原則,重點打造綜合服務、成果展示、成果發布、成果交易、孵化產業化等五大功能平臺,提供科技成果一站式服務
  • 貴州省積極推進貴陽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建設工作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中央關於「依託國家高新技術園區、國家可持續發展實驗區等建立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的要求,貴州省以貴陽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主要平臺,積極申報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範基地。
  • 生態環境提升依託科技成果轉化
    近日,北京國際生態環境科技成果轉化展覽會在北京中國國際展覽中心舉辦。 本屆展會由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北京合眾會展有限公司主辦,展會規模為4335平方米,共有50餘家廠商參展,展品主要包括環保智慧平臺、環保設備、監測設備、環境服務等。
  • 重慶全面深化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加速成果轉化 「三權」下放促活力...
    12月8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科技局了解到,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職務科技成果「三權」下放、轉化收益激勵、轉化服務平臺建設、初創期科技企業融資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
  • 佛山當「紅娘」,以賽為媒打造大灣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器」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的建設成果,正是佛山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有力見證。截至目前,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路演大賽已連續舉辦三屆,累計100餘所高校、近500個高校老師項目參賽,吸引了100多家對口企業和投融資機構現場對接,共有99個項目與企業對接,14個項目落地轉化總金額達5468萬元。
  • 117個!今年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名單發布
    《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建設管理辦法》(工信部企業〔2016〕194號),經省級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推薦、專家評審和公示,確定了2020年度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名單。二、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範基地(以下簡稱示範基地)要不斷優化中小企業創業創新環境,改善設施和條件,吸引創新型中小企業集聚發展;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新服務和運營模式,建立健全服務制度,完善服務功能,提高服務效率,著力提供專業化、個性化服務;主動開展公益性服務,積極承擔政府部門委託的各項任務;加強與其他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基地的交流學習,充分發揮示範帶動作用。
  • 第七屆廈門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洽談會今日還有一天 歡迎市民前來觀展
    廈門網訊 (文/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通訊員 李心 圖/廈門日報記者 張奇輝)觸摸海洋科學技術發展的成就,領略「高精尖」海洋科技產品的魅力。11月22日開幕的第七屆廈門海洋科技成果轉化洽談會(簡稱「海洽會」)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觀展,體驗海洋科技發展的加速度,感受海洋經濟轉型升級的強勁脈動。
  • 鼓勵醫技人員參與臨床科技成果轉化活動
    記者昨日從市政府官網獲悉,為推進我市臨床重點專科高水平發展,加快國際醫療消費中心建設,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成都市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打造10個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全面達到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評價標準;進入復旦醫院管理研究所西南地區專科聲譽排行榜前
  • 同濟大學發布「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全力推進優秀科研成果...
    學校開展「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評選活動,就是希望發現這些成果,並聯合專業機構、企業等多方共同推動這些科技成果儘快轉化落地,更好地服務國家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  此次評選活動由同濟大學科研管理部、同濟創新創業控股有限公司主辦,上海同濟技術轉移服務公司、上海同濟科技園投資管理有限公司承辦。
  • 黑龍江建設中國首個大飛機拆解基地等軍民結合項目
    黑龍江建設中國首個大飛機拆解基地等軍民結合項目 建設好中國首個大飛機拆解基地、鈦合金產業基地等一批軍民結合項目。二是向存量擴張要增量。圍繞現有經濟存量實行數量擴張式、技術升級式、合資合作式發展。推進哈飛空客複合材料製造中心、大慶忠旺鋁業高精鋁及鋁合金板帶箔等一批改造、擴能、續建項目。
  • 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範產業基地攜手廣東工業大學共建創新創業聯合...
    日前,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範產業基地和廣東工業大學就共同建設「創新創業聯合孵化基地」舉行籤約和揭牌儀式。  儀式上,雙方共同表達了加強合作的意願,表示將充分發揮雙方的優勢資源,建立產學研聯動機制,促進高校科研成果轉化,形成良性的產學研合作渠道。當天,廣東工業大學師生們參觀了國家數字家庭應用示範產業基地。
  • 深圳福田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社區暨鄉情文化基地正式揭牌成立
    福田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社區和各鄉情文化基地聚焦展示深圳和福田發展成果,將打造成為帶動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團結香港同胞共圓中國夢的特色平臺。,為粵港澳青年構築一流的軟硬體創業環境,獲得國家眾創空間認定、全省首批 " 粵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 " 等榮譽。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出爐
    報告由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共同編寫,得到了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的指導。科研人員獲現金和股權獎勵金額67.6億報告指出,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持續攀升,轉化獎勵顯著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