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發文鼓勵醫技人員參與臨床科技成果轉化活動

2020-12-21 四川發布

記者今天從成都市政府官網獲悉,為推進成都市臨床重點專科高水平發展,加快國際醫療消費中心建設,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成都市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打造10個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全面達到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評價標準;進入復旦醫院管理研究所西南地區專科聲譽排行榜前5名、西南地區綜合排行榜前20名、中國醫學科學院中國醫院科技量值專科百強榜。

打造高水平專病診療示範中心

實施高精尖醫療技術應用示範

《通知》提出,要以人的健康為中心,以疾病為主線,整合院內優質醫療資源,打破學科壁壘,引導多科聯動,形成以具體疾病為核心的診療規範,建立相應疾病的多學科診療標準化流程,建立多學科診療創新團隊,聯合開展重大疑難危重疾病的協作攻關,每個建設項目建成1-2個國內領先、特色鮮明的專病診療中心,以專病為支撐,全面提升疑難危重疾病診療水平。

《通知》明確,要自主更新老舊醫療設備,引進和應用高新醫療設備,為高精尖醫療技術發展提供硬體保障。啟動引進先進醫療技術綠色通道,瞄準核心和關鍵醫療技術,在精準醫學、智慧醫療等與國際接軌的高精尖醫療技術上先行先試,爭取每個建設項目有2-3項關鍵技術取得重大突破,通過技術推廣實現臨床應用示範效應。

建設高層次人才引育基地

構建高水準醫學科技創新平臺

《通知》還就醫療人才引進培育提出要求。要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建設,搭建「送出去」和「引進來」的國際人才服務平臺,依託建設項目引進和培養一批具有國內、國際領先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及創新團隊。培養一批達到國家級領軍人才標準或國家中醫藥領軍人才、國家名中醫、國家衛生健康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等相當水平的學科帶頭人。培養一批入選「國家千青」「優青」「青年長江」「萬人拔尖」等「四青人才」計劃的優秀青年衛生人才。創建省級及以上院士專家工作站、博士後科研工作站、博士後創新實踐基地等。

《通知》還鼓勵市級醫院與國內、國際醫療衛生機構合作,搭建疾病研究協同網絡,積極創建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圍繞專科、專病發展需求,聚焦新技術、新設備、新器械、新材料和新藥物等研發與應用,打破醫院院牆內限制,對外深化與科研院所、企業的合作,搭建醫、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促進重點專科成果轉化應用。鼓勵醫療機構以重點專科為依託,取得GCP資質備案並全面與國際接軌,承接國際臨床研究項目及國際多中心臨床試驗,加速提升科技創新能力。

開展高質量臨床科學研究

構建國際交流合作新格局

《通知》明確,要圍繞專科研究方向,建設國內一流水平的生物樣本庫、信息庫、動物實驗室,高效整合生物樣本、大數據資源,開展重大疾病、大樣本循證研究,探索高水平醫學科技攻關,打造專科跨越發展重要增長點。穩定科研產出,立項一批國家和省市重大科研項目,力爭在國家和省級科技獎上取得突破。

《通知》還要求,要實施醫療衛生開放合作工程,瞄準國際頂尖醫療機構或特色醫療機構,以專科合作、遠程醫療協作等方式,共建國際研究平臺、高端醫療人才培養基地、醫學模擬教育培訓中心和研究院、所。鼓勵專科中青年骨幹醫師出國研修,深度參與國際醫學科研項目,形成國際合作網絡,提升國際合作和學術交流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通知》明確鼓勵醫技人員通過技術入股、股權獎勵、項目收益分紅、崗位分紅等方式參與臨床科技成果轉化和適宜技術推廣活動。以技術轉讓或者許可方式轉化職務科技成果的,可從技術轉讓或者許可所得的經濟效益中提取至少70%的比例作為成果利益分配,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中作出主要貢獻的人員,獲得獎勵的份額不低於獎勵總額的50%。(記者 張家華 趙榮昌)

來源:成都日報「錦觀」新聞客戶端

相關焦點

  • 鼓勵醫技人員參與臨床科技成果轉化活動
    記者昨日從市政府官網獲悉,為推進我市臨床重點專科高水平發展,加快國際醫療消費中心建設,市政府辦公廳印發了《成都市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打造10個在全國具有一定影響力的高水平臨床重點專科,全面達到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評價標準;進入復旦醫院管理研究所西南地區專科聲譽排行榜前
  • 重慶全面深化科技成果管理改革加速成果轉化 「三權」下放促活力...
    ,激發了科研人員創新創業積極性,也有效促進了科技成果加速轉化。使用權、處置權、收益權下放「下放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管理權限至單位,並探索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部分所有權,可以更直接、更有效地激勵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轉化科技成果。」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 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Techcode太庫專場舉辦,8個項目成功籤約
    11月6日下午,由武漢市科學技術局、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局主辦,武昌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Techcode太庫承辦的「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系列活動-Techcode太庫專場」線上活動成功舉辦,8個合作項目進行了籤約展示,籤約金額達2700萬元。
  • 擴大高校「朋友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佛山舉辦技術經理人培訓...
    擴大高校「朋友圈」,推動科技成果轉化!佛山舉辦技術經理人培訓,搭建校企科技「橋梁」!該培訓由廣東省教育廳指導,廣東高校科技轉化中心組織開展,吸引了不少高校、科研院所科研處及技術轉移中心等科研人員和管理人員的積極參與。
  • 系列活動力推科技項目轉化上快車道!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
    、2020高校高質量科技成果展示對接和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技術經理人第八期培訓等多個子活動陸續開展,充分體現了「融合創新 提質發展」的主題。對接大會:三年「質變」助力科技成果轉化12月12日上午,2020年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大會舉行,廣東省教育廳廳長景李虎,佛山市副市長許國,佛山市、區兩級政府及相關部門有關領導,省教育廳相關部門的有關領導,省內外高校領導、科研團隊代表,以及企業代表參加了本次活動。
  • 改革破冰,創新成果轉化「南京模式」
    人才團隊持大股、引入職業經理人、鼓勵多元資本參與、創新產品首購首用、明確以孵化產出為導向的評價體系……「南京模式」的背後,是一系列放權賦能、攻堅突破的改革實招硬招。南京市委改革辦負責人介紹,作為全國唯一的科技體制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南京聚焦創新名城建設,圍繞暢通成果轉化渠道、激發科研人員活力、統籌創新資源配置等方面,因勢而謀、順勢而動、大膽探索,加快將科教資源豐沛的「先天優勢」轉變為高質量發展的「強勁態勢」。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發布:科技成果越來越值錢了!
    2019年,年報編寫組以全國3200家公立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2018年成果轉化數據為樣本,綜合採用數理統計、專家諮詢、電話訪談及實地調查等方法,綜合分析了填報單位科技成果轉化進展和成效、典型經驗、存在的主要問題等。報告顯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持續攀升。
  • 科技成果轉化諮詢項目繞不過去的知識點-《拜杜法案》
    2020年2月21日,教育部 國家知識產權局 科技部聯合發文《關於提升高等學校專利質量促進轉化運用的若干意見》,其目的是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科技成果轉化諮詢項目的知識點。前言百度詞條中的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是指為提高生產力水平而對科學研究與技術開發所產生的具有實用價值的科技成果所進行的後續試驗、開發、應用、推廣直至形成新產品、新工藝、新材料,發展新產業等活動」,並在注釋中明確作用機構是「 政府、企業、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出爐
    報告由中國科技評估與成果管理研究會、國家科技評估中心和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共同編寫,得到了科技部成果轉化與區域創新司的指導。科研人員獲現金和股權獎勵金額67.6億報告指出,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持續攀升,轉化獎勵顯著增長。
  • 《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發布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國務院關於印發實施若干規定的通知》(國發〔2016〕16號)的要求,科技部、財政部共同組織開展2018年度科技成果轉化年度報告報送工作,形成了《中國科技成果轉化2019年度報告(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篇)》。報告顯示,我國科技成果轉化規模持續攀升,對高質量增長作用突顯。
  • 同濟大學發布「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科技成果」,全力推進優秀科研成果...
    作為同濟大學加速推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促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又一實際行動,今年7月,同濟大學2020年度「十大最具轉化潛力的科技成果」評選活動正式啟動,面向各學院、附屬醫院及學校控股所屬公司的科研團隊或人員開展。
  • 專家:加強醫藥產業產學研結合 促進創新藥成果轉化
    「據公開數據統計,在2015年藥品審批制度改革以前,臨床試驗申請(IND)審評大約需要11個月,新藥上市申請(NDA)大約需要28個月的時間。2017年10月兩辦發文《關於深化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鼓勵藥品醫療器械創新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發布後,臨床試驗申請實現默示許可,已經縮短至60天以內,新藥上市申請的優先品種審評審批時間平均12-14個月,相比以往縮短了近一半。」陳曉媛說。
  • 「西城大爺」發文鼓勵成都確診女孩
    12月10日晚,曾患新冠肺炎引發網絡關注的北京「西城大爺」在今日頭條發文,鼓勵成都新冠確診女孩。「西城大爺」用自己曾經感染新冠肺炎到康復的經歷,希望能給成都確診女孩一些借鑑與鼓勵。
  • 2020山西太原市中心醫院招聘臨床醫療、醫技、護理、行政人員公告...
    太原市中心醫院作為太原市市屬的三甲綜合性醫院,於1958年正式成立,醫院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急救和康復為一體,是山西醫科大學直屬附屬醫院、第九臨床醫學院。目前有府城和汾東兩個院區,府城院區開放床位1000張,汾東院區設置床位1500張;開設58個臨床醫技科室,其中皮膚科、神經內科為省重點學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護理學為省重點專科;骨科、呼吸科、檢驗科、生殖中心、影像科、腎內科、耳鼻咽喉科、婦科等是太原市醫學重點學科。
  • 武漢啟動對接在漢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行動
    11月24日下午,武漢市科技局正式啟動派幹部到駐漢高校對接科技成果轉化行動,選派20名幹部分赴武大、華科、武漢理工大等首批10所高校現場辦公,長期駐點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對接工作。這將是我市促進高校科技創新及科技成果轉化又一全新探索,將有政府專業人士貼身服務高校,打通科技成果源頭創新「最先一公裡」,促進武漢市科技成果轉化工作再「升級」。駐漢高校與會代表表示,此舉有利於改變各高校技術成果轉化機構不健全、專業人員不足、技術經紀能力缺乏的被動局面,促進科技成果在漢就地就近精準對接和轉化,破解武漢科技成果「牆內開花牆外香」的問題。
  • 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論壇舉辦
    18日,中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創新2020高峰論壇在江蘇南京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範區召開。來自科學技術部、農業農村部、農業科技企業、投資基金企業等代表參加,圍繞全面提升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進行主旨報告和討論,謀劃農業農村科技創新布局和戰略舉措。會上,啟動了首屆三農金橋博覽會暨第三屆三農金橋獎評選表彰活動。
  • 打破製冷創新成果轉化瓶頸 加快製冷創新成果轉化應用
    為了貫穿、延伸本屆冷博會的主題——「創新成果化 促進雙循環」,2020年中國製冷產業創新發布會暨創新成果轉化論壇,於12月1日在上海順風酒店舉辦。,為製冷、空調與熱泵領域高新技術、高效節能產品打造一個全方位、深層次、高效率推廣平臺,為中國製冷產業的貿易和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眾多的製冷企業能更好地參與市場競爭。
  • 佛山當「紅娘」,以賽為媒打造大灣區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加速器」
    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中心的建設成果,正是佛山推進產學研協同創新、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有力見證。截至目前,廣東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路演大賽已連續舉辦三屆,累計100餘所高校、近500個高校老師項目參賽,吸引了100多家對口企業和投融資機構現場對接,共有99個項目與企業對接,14個項目落地轉化總金額達5468萬元。
  • 【六院新聞】2019年度臨床醫技科室和職能部門負責人述職考評會...
    【六院新聞】2019年度臨床醫技科室和職能部門負責人述職考評會順利召開 2020-01-20 16: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臨床醫技科室中層幹部管理培訓班開班
    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臨床醫技科室中層幹部管理培訓班開班儀式。紅網時刻7月10日訊(通訊員 蹇榮 譚盼盼)7月10日,湖南省直中醫醫院臨床醫技科室中層幹部管理培訓班開班儀式在門診九樓會議室召開,醫院在家院領導出席開班儀式,臨床醫技科室中層幹部及職能部門全體人員參加,會議由副院長全韓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