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劇植入大調查 植入廣告已成風觀眾還得忍

2021-01-09 搜狐網

  今天馮小剛(在線看影視作品)的《非誠勿擾2》就要上映了,和《非1》一樣,《非2》就是一部大廣告片。《金婚2》本周播至尾聲,劇中出現的產品植入廣告直白且密集,招來觀眾不滿。作為廣告界最時髦、最具發展潛力的新形式,植入廣告給大批影視製作單位和影視產品帶來經濟效益。而對觀眾來說,植入廣告的不停騷擾又令他們有切齒之痛。迅猛的發展和處於管理真空地帶的現狀,使植入廣告難脫尷尬、艱難的發展瓶頸。

  當年馮小剛在《大腕》裡,曾借泰勒的另類葬禮對廣告滿天飛的現代社會極盡諷刺揶揄:臉上是「碩士倫」,腳上是「彪驢」,喝的水是「樂哈哈」,大腕的遺體上和身邊展位已經找不出空地了,只好在哭喪詞裡帶出鈣片。

  看電影時直佩服馮小剛,說還有什麼比這更損的嗎?開著玩笑就表達出了深刻思想。——誰知,看到片尾才知道這些玩意全都在贊助單位名單上!馮小剛當著觀眾的面,幹了漂亮的「私活」。

  這算是國內植入廣告的經典之作了。後來明著暗著趕時髦的人太多,語言統一,植入廣告也就成了規矩叫法,不過觀眾卻越來越笑不起來了。

  植入廣告越來越多,有人急了,說這麼招人煩,滅了它!落一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但顯然這主意不太順應潮流。徐靜蕾(在線看影視作品)就說過:「現在拍電影如果沒點植入廣告,多沒面子。」

  有人還舉出成功植入廣告的例子,當然以國外的為主,《時尚女魔頭》、《欲望城市》,還有很火的《緋聞女孩》……因為這些熱門劇的播出,相關產品賣瘋、斷貨,可見觀眾真把這些劇當成購物指南了。

  不過有一部分男觀眾很較真兒,說接納並鼓勵這樣赤裸裸的植入廣告,基本等同於犯罪:因為我對奢侈品、對時尚名牌既沒概念,也沒興趣。不知道那些是廣告也還算賞心悅目了,可明知道在做廣告,聽女演員在那嚷嚷「小紅都已經有了××牌子的包,我卻還一無所有!」就只會感到無聊、無趣、彆扭,仿佛是被侮辱與被傷害的人。

  可見,植入廣告的優劣難加區分,沒有最煩人,只有更煩人。就像本年度最長、最下工夫拍攝的汽車廣告片《西風烈》公映的時候,喜歡越野的朋友對那輛無所不能的廣告車頗有反感,認為明顯有誇張、誤導嫌疑。但女觀眾則不然,她們雖然覺得《西風烈》要故事沒故事,要人物沒人物,卻也不會因為看了2個小時的生動廣告片很受傷。

  拍出一個讓所有人都滿意的植入廣告難,但也有些基本規律可循,一般來說冷不丁只出個畫兒的植入比較容易被接受,但只要加上功能介紹、宣傳用語,八成會招致觀眾反感。不過縱觀國內外形勢,植入廣告前途似錦,商家不會讓自己的廣告止步於「默片時代」,這就帶來了一個終極問題:誰來決定植入廣告質量的好與壞?誰來規範它?

  您可千萬別認為喊完一句「呼喚行業法製法規」的口號就萬事大吉了,細想一下,這個規矩的制定很難,難到幾乎不可能完成。——是嚴格限制語言類廣告?限制廣告出現時機?規定植入廣告必須與劇情有關?限制廣告時間長度?……其實都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因為這些設想基本都會淪為虛設,不能從根本上判斷一則植入廣告的質量問題,這是文藝產品的特性使然。

  剩下的辦法就已經不是辦法了,那就是自律。從出品方做起,嚴管自己靈魂深處私字一閃念。同時,播出單位、觀眾蜂擁配合,凡是植入廣告不招人待見的,堅決不買、不播、不看!口碑的力量雖然不靠譜,但把人逼上絕路了,只能期待口碑發生奇妙的化學反應了。

  有些話必須說:不要因為廣告破壞劇情!不要因為廣告亂加離譜臺詞!爭當高質量植入廣告的創作者!……但除了呼籲,誰還能做點什麼?

  曾經

  《我愛我家》中的礦泉壺

  其實,植入廣告在中國的發展,至少可以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

  《金婚2》的導演鄭曉龍回憶說:「看過《我愛我家》的觀眾肯定都記得那裡面的百龍礦泉壺,那可能是我第一次接觸植入廣告。」

  鄭曉龍記得當時廠家找到他的時候,分明是個不太景氣的小企業,6個人擠在一輛小面裡過來談,而劇組的工作人員都覺得,不就是在布景裡擺個礦泉壺嗎,順便還把全劇組的人的飲水問題都解決了,何樂而不為?結果隨著《我愛我家》的播出,那幾年,百龍礦泉壺甚至成了北京老百姓家庭必備品。《我愛我家》播完後,廠家的人再次找到鄭曉龍來表示感謝,開的車已換成奔馳了。而因為百龍礦泉壺的植入,《我愛我家》只掙了萬把塊錢的廣告費。

  有了經驗後,鄭曉龍在為《北京人在紐約》擔任製片人和導演時,再次引入植入廣告解決了很多經費問題,當時該劇的廣告品牌是三五香菸,每集中出現兩分半鐘,劇組拿12萬元廣告費。不過因為只有畫面,許多看過此劇的觀眾並沒發現廣告植入問題。

  《無間道》中的科寶音響

  植入廣告早就不是稀罕物,但植入巧妙的,大部分情況下觀眾並沒在意。比如在《無間道》中,梁朝偉(在線看影視作品)一直戴著一副Ray-Ban墨鏡,這成了這位臥底的重要特徵之一。更誇張的是,劉德華和梁朝偉在一家音像店裡挑音響,聽蔡琴的老歌《被遺忘的時光》,梁朝偉說:「高音甜、中音準、低音沉,總之一句話,就是通透。」這段赤裸裸的植入廣告長達近3分鐘,但觀眾不但完全沒感覺彆扭,卻深刻地記住了蔡琴和那首《被遺忘的時光》,殊不知植入廣告方——科寶音響的廠家看電影時正偷著樂呢。

  國外

  《大力水手》是菠菜罐頭廣告

  其實,在國外的影視劇中植入廣告早已很普遍。《007》、《變形金剛》等影片裡,汽車、手機、電腦、摩託車……1929年的卡通片《大力水手》,其實是業界公認的世界上第一款植入廣告作品,贊助商是一家生產菠菜罐頭的公司。

  現在

  《金婚2》植入得很扎眼

  《金婚2》在幾家衛視播出後,演員、劇情和該劇倡導的真愛主題都得到觀眾的認可,但植入廣告卻引來激烈爭議。按照《金婚2》「編年體」的敘事方式,前20多集的故事基本在中國改革開放前,商品不豐富,沒有什麼廣告空間,但從第28集起,植入廣告亮相,之後便見縫插針了。

  在第28集裡,舒曼父親從美國回來探望女兒,一家人聚餐,耿直說:「外地人到北京來,有三件事一定要辦,爬長城、吃烤鴨,還有就是喝牛欄山的二鍋頭,要不然北京等於沒來過。」隨後,舒曼父親把從某品牌金店買的金飾品送給女兒,順帶著讚揚這是「百年老店」。

  有細心的觀眾統計,在《金婚2》後半段出現的植入廣告品種不下10個,包括冰箱、食用油、藥丸、速凍水餃、保險公司、金店、洗潔精、果汁、奶粉等。更重要的是,在一部51集的電視劇中,這些廣告全部集中在後20多集,因此前後對比顯得格外扎眼。

  其中,最厲害的是某食用油,有觀眾說:「在後20集裡金龍魚幾乎每集都出現,還會伴隨著主人公不住的讚嘆:『我們就吃這個油!只認這個牌子!』角色出去買東西,也要一句臺詞:『一定要買×××食用油!』女兒在廚房裡看著油發呆,也念叨著:『咱媽為啥這麼多年一直買這個牌子?』」

  電視臺刪廣告最後不了了之

  《金婚2》的植入廣告也讓電視臺非常不滿。安徽衛視首先提出,全面刪除《金婚2》植入廣告。隨後江蘇衛視也同樣表態。按照播出協議,電視臺必須要保證電視劇的完整播出,如果擅自刪改內容,要承擔法律責任和相關損失。因此許多業內人士認為,一場由植入廣告引發的官司訴訟在所難免。

  盼望著,《金婚2》終於播到了第28集,但觀眾發現,所有電視臺都沒有刪除植入廣告。對此,安徽衛視表示,刪除植入廣告將引發一系列複雜的官司。因為大家都是合作了多年的朋友,這次才暫時不較真了。

  對於此種結果,有業內人士說:「我早就料到會是這樣的結局,植入廣告是新生事物,遇到問題解決起來十分複雜,不是簡單的刪與不刪的問題。但通過這次事件,希望引起相關人士的足夠重視,植入廣告在中國將怎麼發展和規範?」

  影視劇、春晚植入無處不在

  植入廣告年年有,被廣泛詬病大概起始於今年的央視春晚,據說劉謙這一口果汁,給央視帶來了6000多萬元的植入費,而央視的春晚廣告植入總價值高達億元。

  在影視劇方面,近年植入廣告的發展勢頭也十分迅猛,《鄉村愛情故事》裡開進村子的轎車,《我的青春誰做主》裡主角的聊天場景Kappa專賣店,《唐山大地震》的劍南春、中聯重科挖掘機,《一起來看流星雨》裡毫無遮掩的植入臺詞如「我昨天在美特斯邦威買了好多衣服……」

  還有在《婚姻保衛戰》裡劉金山的工作單位是豐田4S店,主角們用的手機很多都是中興,佟大為、黃磊穿的運動裝全由樂途贊助,馬伊琍、袁莉等用的化妝品則是優資萊,此外還有中國平安保險、蒙牛潤葉、匯源果汁等。

  被認為今年廣告植入最兇猛的是徐靜蕾的《杜拉拉升職記》,有統計說在這部不算長的片中包含了33個贊助商,23個品牌,轎車、電腦、服裝、智聯招聘、立頓紅茶、泰國旅遊局……無孔不入的廣告輪番上演。

  業內

  沒理由不值入

  在美國,一部電視劇的總收入約有70%來源於賣片收入之外的品牌營銷市場,中國的電視劇製作單位也越來越不滿足於僅靠賣片的錢過日子了。鄭曉龍表示,植入廣告對所有影視劇從業者都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植入廣告費可以在播出甚至拍攝前兌現,這樣可以大大緩解製作費用的緊張。

  似乎沒有理由不植入,但對觀眾來說,植入廣告的牽強和泛濫卻難以容忍。

  在《金婚2》中,出演耿直的胡軍沒少為金龍魚食用油宣傳,不過他還是能夠認同並接受這個「植入者」的身份,他說:「有的植入是有點牽強 ,開始覺得有些彆扭,感覺廣告太直白了,但是後來有一段時間我還是認同的。」

  問題在於無序

  談到《金婚2》中的植入廣告,導演鄭曉龍也是一肚子苦衷,他說:「我們一直希望把植入廣告儘量做到自然一點,數量少一點,在底下為此事也和商家爭吵過,現在已經拿掉很多了,因為很多已經籤了合約,是沒辦法的事。作為導演,從拍戲的角度說不希望有任何植入廣告,但現在這成了很普遍的現象。現在最大的變化是,以前廠家不要求你的臺詞說什麼的,只要在旁邊放著東西當道具就可以了,可現在廠家都明確要求有多少臺詞,長度是多少,甚至把劇本拿過去改。很多時候是他們改完了,我們又改回去。我特羨慕那些拍古裝戲的,因為做不了植入廣告。」

  同時,他也對某些電視臺的大量插播廣告十分惱火,認為那是比植入廣告更大的傷害,「有的電視臺在片頭片尾直接覆蓋插入廣告,觀眾意見非常大,可也沒辦法,我曾經在大會小會呼籲過,我們製作片頭片尾要費很多功夫,電視臺給覆蓋甚至抹掉,實際上是把我們的署名權都給侵犯了,其實是可以根據這個直接告你的。植入廣告是整個娛樂界都要面對的問題。」

  信報記者 王大鳴

  觀眾

  不招人煩是底線

  對於影視作品中的植入廣告,觀眾大都表示可以理解,但是一定要講究技巧。朱女士說:「我剛看了《愛出色》,這基本就是一個把各種需要做的廣告連起來的口水劇,但因為只用鏡頭說話,沒大段地念廣告詞,因此看起來也沒那麼招人煩。」

  還有觀眾表示:「植入廣告對於影視製作來說是雙刃劍,一方面能夠提供創作資金,做好了能和劇的內容相互提升。但如果太多太濫,就拖垮了劇的質量。」

  延伸

  專業公司就幹這個

  隨著植入廣告的發展,北京已經出現了不止一家專門銷售影視劇植入廣告的公司,成立於2007年的合潤傳媒把這一業務叫做「品牌內容營銷」,目前,公司已為四十多個國際國內知名品牌操作過植入廣告。該公司總裁王一飛透露,公司的專業性更多體現在「如何將廣告植入做得看起來不那麼多餘」,因此公司招聘了一些具有上戲、中戲編輯或導演專業背景的人,組成了BC分析師團隊,主要工作就是在儘量不改動劇本結構的基礎上,評估可增值的商業空間,並根據客戶的要求寫商業劇本。前不久,他們還定製推出了十個BC多媒體短劇,將分別由一家企業贊助定製,最終通過視頻網站等渠道播出。這種定製劇的模式,今年有電視臺也在嘗試,有代表性的是《絲絲心動》和《無懈可擊》。

  趨勢

  植入廣告呼喚法規

  目前國內的植入廣告處於管理的真空狀態,急需要儘快出臺相關法製法規,對植入廣告的價格、植入廣告的數量、植入廣告的形式、效果等進行限制。還有人認為,影視劇中就不能出現植入廣告,應該從根本上把它「扼殺」在搖籃裡,但這又明顯不符合國際潮流趨勢。

  植入廣告不但面臨著愈演愈烈的趨勢,更面臨著立規難、立法難的問題。同時,植入廣告想要建立嚴格細緻的法規並非易事。信報記者 王大鳴

  

(責任編輯:孫賓)

    上搜狐微博 與明星對話

相關焦點

  • 《巡迴檢察組》資方不一般 製作人霸氣回應廣告植入
    劇紅「是非多」,最近幾天「巡迴檢察組總製片人李學政耿直回應廣告太多」的事還上了「頭條熱搜」。《巡迴檢察組》總製片人李學政兩次為《巡迴檢察組》廣告多而誠懇道歉,他還透露,很多產品商想替製片方解釋植入廣告一事,「但這個想法被我拒絕了,劇組有不對的地方,必須接受批評,觀眾是衣食父母,是上帝,對我們提出批評是厚愛和關心,在此,我作為總製片人,特別感謝尊敬的觀眾們這些真誠而善意的批評,積極改正,彌補遺憾,讓後面的劇集乾淨利落地播出。」
  • 《龍嶺迷窟》潘粵明直播伊對廣告 從廣告植入看IP化營銷
    除了內容以外,廣告植入也成為專業人士熱議的對象。廣告植入已經成為影視劇以及電視和網絡視頻欄目的「標配」。番外植入、花字植入、臺詞植入、如意貼、創可貼、口播、角標等等更多花樣讓業界耳目一新。那麼,怎樣的植入,既能巧妙傳達廣告主的訴求,又不至於傷害觀眾的體驗感,甚至會引發好感呢?我們就通過案例來揭秘廣告植入的新奇玩法。
  • 2013年影視植入十宗「最」
    2013年中國的影視植入廣告市場體量將突破10.2億人民幣。隨著中國市場需求的增大,這一數字還將繼續增長。隨著製作成本的增加,收購價格的下降,影視劇製作公司開始紛紛尋求合適的品牌植入,作為收回製作成本的重要一環。   就品牌方而言,中國很多企業看好影視劇植入廣告效應,都紛紛開始找好的影視劇合作。
  • 廣告裡插播電視劇?影視劇中最強廣告植入,《慶餘年》意外上榜
    廣告裡插播電視劇?影視劇中最強廣告植入,《慶餘年》意外上榜一直以來,廣告商和電視劇一直都是互惠互利的關係,電視劇吸引觀眾興趣,幫助廣告商推銷他們的產品,而廣告商則支付給電視劇巨額費用,形成了這種"雙贏"的局面。
  • 奇葩的廣告植入:馮小剛靠廣告回本,黃渤、劉天王搞「垮」班尼路
    各大電視劇電影中,當我們看得正入神時,突然看到廣告的植入,引人發笑,接下來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電視劇中的廣告植入。二、馮小剛在電影《沒完沒了》中開創了中國影史的廣告植入先河,而他的《非誠勿擾》更是還沒上映,就已經靠廣告植入回了本,整部影片中的廣告,大至豪華遊輪、小至信用卡、白酒,無論是江南水鄉,還是日本旅遊勝地,凡是能打的都打了廣告,很多觀眾甚至將尋找廣告當成看此片的一大樂趣,14條植入加十條貼片共收入5000萬元,剛好抵上了電影投資的費用,而上映後的3.25億票房基本上就是純賺
  • 影視劇中辣眼睛的「廣告植入」,不只毀三觀,連臺詞都清新脫俗!
    要在自己的劇中加入多個廣告,於是就有了很多神奇的操作,讓好好的一部劇頻頻出戲,讓我們來看看那些植入得喪心病狂的廣告吧!在被網友們親切稱為「摳圖不自賞」的電視劇中,最雷人的不是那個著名的翻白眼式的演技,也不是那極假的摳圖,而是其中硬核的廣告。
  • 《嚮往的生活》:植入廣告和新人哪個更難帶?
    「第一集就散發出一種『好累啊到底有多少廣告植入念都念不完還要一直和不熟的人尬聊拜託這一季趕緊錄完吧我要回家睡午覺了那才是我嚮往的生活』的疲憊感。」豆瓣網友評論。大咖位、高流量明星越來越多,贊助商只增不少,這座「象牙塔」也在流轉拍攝地中拓展面積,越來越精緻,可這檔曾經的治癒慢綜藝正在偏離初心,走向無聊。
  • 2019年最自然的電視劇廣告植入!慶餘年、精英律師必須有姓名
    2020年春節即將來臨,過去一年中各大平臺都湧出了不少熱播劇,上半年的《小歡喜》、《帶著爸爸去留學》,年末的《慶餘年》、《精英律師》都是人氣、口碑雙豐收的影視劇。不過除了劇情、卡司吸引人之外,他們植入廣告的神奇手段也是大家印象深刻的,下面我們就來盤點一下去年影視劇植入的新招吧。
  • 電視劇植入廣告被寵愛的秘密
    植入式廣告的"價值經"     在電視內容生產的領域內,電視劇的製作比較市場化,除少數電視臺還具備較強的電視劇拍攝能力外,社會化公司已經成為了電視劇製作的主力。但是,由於電視播出平臺的高度壟斷,社會公司生產的絕大多數電視劇大都不可能提前確定有效播出平臺,加上電視劇製作準入門檻低、製作公司良莠不齊,導致電視劇植入市場到目前也無法形成行業標準,植入廣告價格混亂。    儘管如此,湖南衛視通過多年的實踐與摸索,與合作企業一道完成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植入案例,並逐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電視劇植入廣告運作的平臺標準。
  • 《嚮往的生活》:植入廣告和新人哪個更難帶?|何炅|張子楓|周迅|...
    ,自然有默契和話題,整體也表現得比較自然,反觀新人演員張婧儀,就沒有那麼如魚得水。相比較新人的難帶動,節目植入廣告則可見用心程度。從飲品到狗糧,從家電到電商平臺,更結合當下的環境和正在讀高三的固定成員張子楓,節目有針對性地植入了在線教育APP,除此之外,本季節目更是將贊助商按照注資金額做成了一張視力圖表。
  • 從《變形金剛5》口碑淪陷,看中國式植入在好萊塢大片中的「尷尬」
    觀眾「眼睛先生」表示,雖然在各類好萊塢大片中添加中國元素已成為常態, 但是在一部影片中密集出現大量國內品牌,仍會讓觀眾感到不適應,「作為主角之一的小女孩用蒙牛純甄補充能量;大黃蜂電腦將優信二手車的官方網頁稱之為汽車人交友網站,《變形金剛5》都快要成為國內品牌的定製影片了」。
  • 《功夫》中原來有這麼多的廣告植入,周星馳真是「廣告鬼才」!
    硬核植入廣告的可不止這些,豬籠城寨裡的廣告更是數不勝數,周星馳出場時,畫面左上方有一個遮遮掩掩的京都念慈庵的川貝枇杷膏,千萬別以為這是巧合,實際上片尾已經寫明,京都念慈庵可是本片的贊助商之一。另外像什麼奇華餅家、馬百良藥房等也都在片中有植入,而和興白花油的排名最高,贊助最多。所以它獲得了本片最大的一個廣告牌。
  • 植入廣告:一個靠穿越,一個靠刷屏,看到泡麵放冰箱,徹底跪了
    我們在看影視劇的時候,有時候會遇到在劇中插播廣告的事情,而這大部分都是影片的投資方,其實,加入一點不影響劇情的廣告原本無可厚本,可偏偏就有一些廣告讓人非常氣憤,下面我們就來說說吧!在今年熱播的電視劇《慶餘年》中,有一個「九九九」牌的藥鋪出鏡率很高,而不用多說大家也心知肚明是誰家的廣告,可是一個古人端著這樣的一個藥品走在街上,怎麼看都感覺彆扭,大家有同感嗎?
  • 廣告裡插播電視劇就服這4部:三九中藥忍了,冰箱囤泡麵啥意思?
    一個影視劇的製作需要的資金非常多,除了影片投資人之外,一些廣告商的贊助也是必不可少的:,於是,為商家植入廣告便成了一個「共贏」的好事,但是,無傷大雅的廣告觀眾能忍,那種不太合理的廣告我們能忍嗎?今年熱播的電視劇《慶餘年》中,出鏡率很高的一個廣告被大家吐槽,它就是「九九九」牌中藥,劇中角色每次抓藥都會有鏡頭特寫,話說哪家買藥都要去同一家店嗎?這廣告打得太隨心所欲了!
  • 影視植入怎麼玩?你看熱鬧我說門道
    而隨著《扶搖》的熱播,其中植入的品牌自是引來不少關注。在《扶搖》已播出的劇集內,已有御泥坊、58同城、唯品會、周大福等品牌進行了植入。但很顯然,這些品牌植入所引起的關注度高下不一。關注度高者如58同城、御泥坊與唯品會,已經引發關於《扶搖》植入的熱議。根據新浪微指數提供的數據顯示:隨著《扶搖》的熱播,御泥坊品牌關注度得到顯著提升。
  • 豆瓣8.0,廣告植入編成歌,《嚮往的生活》第四季真的「變味」了
    一,廣告植入過於頻繁,引人反感雖然收視率和口碑都很出眾,但是在看完第一期節目之後,個人感覺正片的實質性內容有些少,還沒看多少呢,就「下期看點」了。而且整期看下來,略微有些無聊,節目中頻繁出現的廣告植入也成了很多觀眾吐槽的地方。
  • 大品牌爭相植入「007」電影,值嗎?
    只不過,按照英國《每日郵報》的報導,銀幕上的邦德先生除了同邪惡分子展開較量外,還得負責品牌推銷工作——有眼尖的觀眾發現,《幽靈黨》至少有17個植入廣告,創下了「007」系列電影之最。想必當年英國作家伊恩·蘭開斯特·弗萊明(Ian Lancaster Fleming)在塑造邦德這一形象時,不會想到他日後會從事如此有「錢途」的「副業」。
  • 姜文推掉《讓子彈飛》幾千萬酒商廣告,《分手大師》瘋狂植入廣告
    姜文推掉《讓子彈飛》幾千萬酒商廣告,《分手大師》瘋狂植入廣告說起電影《讓子彈飛》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幾個場景,周潤發、姜文和葛優三人一起喝酒的那一幕肯定是其中之一。根據相關人士透露,當時在拍攝《讓子彈飛》期間,曾有很多酒商表示想要植入廣告,而且有三家酒廠表示只要同意植入他們的商標,廣告費用不成問題,最後的價格甚至談到了幾千萬元!但姜文推掉了高達幾千萬的酒商廣告,按照他的說法,這場戲的重點不是酒,而是三人的演技。
  • 今天學一個實用英語:product placement(廣告植入)
    今天學一個實用英語:product placement(廣告植入)對一般英語學習者來說,學習英語product placement,or advertising placement(廣告植入:不是implantation)有兩大「難點」:難點1:他們就算現在「死記硬背」product placement,可實際上,到真正「運用」時,
  • 從無心插柳到流量帶貨,六部電影看懂電影植入廣告發展簡史
    三四十年代,好萊塢電影工業已形成一定的規模與氣候,但無論是製片廠還是廣告商,此時均尚未形成鮮明的植入廣告的商業意識,而因電影導致的流量帶貨或是銷量狂跌均可視為無心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