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珠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持續改善營商環境為珠海高質量發展激發新動能
2020年7月24日,中國鐵建在鬥門白藤湖一地塊拿到了基坑、樁基礎施工許可證。得益於珠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推出的一項「對項目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證」改革舉措,項目開工時間至少提前了90天。
「分階段全程電子化審批優化了辦事流程,為企業節約了時間,我們開工建設時間大幅提前。」中國鐵建項目負責報批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按慣例,以前全部拿上施工許可證至少100多天,現在分階段只要10多天。「目前項目建設很順暢,已經拿到了主體結構施工許可證,建到了地面二層。」
看服務企業減負增效
2019年7月,我市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全流程、全覆蓋」改革。其中,施工許可階段,對社會投資項目,建設單位可依據招投標有關規定自主決定發包方式和發包範圍。也就是說,實行一次備案的社會投資項目,在確定總承包單位的情況下,可分地基與基礎工程、地下室工程、上部主體工程、室外配套工程等階段報建和實施。
中鐵建設項目鬥門白藤湖項目正是得益於「對項目分階段辦理施工許可證」這項措施,項目在建設單位確定施工總承包單位並明確總包責任後,對項目屬於地基與基礎工程範圍的基坑支護、樁基礎工程分別予以辦理施工許可證,令該工程項目的開工建設時間提前。
「相當於為企業加快項目建設進程開闢了一條快速通道,加快建設速度,也幫助企業減負增效。」市住房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悉,我市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全流程、全覆蓋」改革以來,市住房城鄉建設局不斷優化住建系統營商環境,運用「網際網路++政務服務」新模式,多舉措實現就近辦、馬上辦、網上辦,為企業和群眾辦事提供最便捷、最優質的服務。
記者看到,2020年7月我市印發《珠海市關於優化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建設項目審批服務的實施意見》,推行一站式免費代辦服務、減免合併審批事項,按評價規則,我市此類項目的審批環節為12個,審批時限為13天,大大優於全省平均27個環節、150天,全省可排進前5名。
小型低風險項目審批流程也於7月底同步上線珠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該系統目前具備「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在線並聯審批、統計分析、效能督查、後臺管理等功能,可實現網上申報、統一受理、並聯審批、聯合驗收、實時流轉、跟蹤督辦、信息共享,並已實現與國家、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等10多個平臺的對接,大大提高了項目審批效率。截至目前,已有600餘個項目通過工建系統進行報建。
此外,市住房城鄉建設局還推出分類細化審批流程,實行聯合審圖、簡化施工許可手續、實行聯合驗收和聯合測繪、推行並聯審批、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諾制、一窗受理等多舉措優化營商環境。
目前,我市政務服務大廳開設工程建設綜合窗口8個,進駐的事項50個,其中納入綜合窗口的事項39個。2020年1-9月,綜合窗口共受理工程建設相關業務超過1300宗。
據悉,營商環境評價「辦理建築許可」一級指標涉及住建、發改、自然資源等18個職能部門,81個事項(環節),需各部門通力合作,方能持續改進。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局長彭甦表示,對標廣州、深圳等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將繼續牽頭落實該項指標各項改進工作,切實優化我市營商環境,打造工程建設審批制度改革的「珠海藍本」,為珠海高質量發展不斷激發和釋放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的新動能。
看成效
網上辦:3天拿到施工許可證電子證書
今年6月5日, 景旺電子科技(珠海)有限公司拿到了其位於珠海市高欄港經濟區裝備製造區(南區)南水大道東南側地塊的施工許可證電子證書,這也是珠海首個施工許可證電子證書。
該地塊面積246176平方米,是企業落戶珠海的生產車間用地。相關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提交材料後3天拿到了施工許可證電子證書。「太快了!太方便了,政府部門的貼心服務,是對企業最大的支持。」
「辦理建築施工許可」是衡量城市營商環境的一個重要指標。今年8月11日,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正式在全市推廣建築施工許可證電子證書的核發,實現全流程電子化申報核准,採用網上申報、不見面審批、系統生成電子證照方式進行,至此,審批時限再次壓縮至3個工作日。企業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辦理完成施工許可審批業務後,不必再跑去服務窗口現場領證,可隨時登錄系統查詢、列印、留存施工許可電子證照,也可登錄粵商通查看,辦事時可以直接選取電子證照作為辦事材料。
隨著施工許可電子證照的推行,企業辦事更加方便快捷,真正實現審批不見面、辦事不跑腿,確保建設項目開工前的「最後一公裡」暢通無阻,助力我市營商環境再升級。據悉,截至目前,我市發放電子施工許可證305個。
降成本:改革措施與企業感受同頻共振
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中,持續開展清理規範工程建設領域保證金工作,修訂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工人工資保證金等四項保留的保證金管理制度和具體辦法,通過工程質量保險取代預留工程保證金的傳統方式,減輕企業負擔。
3年來,我市共有260多家企業共計減免保證金約1.8億元,做到改革措施與企業感受同頻共振。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
改革舉措有哪些?
1。分類細化審批流程
根據工程建設項目工程規模、類型等實施分類管理。
2。實行聯合審圖
將消防設計、人防設計納入聯合審圖,按照「一次申報、一套資料、聯合審圖、集中審批」和技術性審查與行政性審批相分離的基本原則辦理。
3。簡化施工許可手續
對《應建防空地下室的民用建築項目許可》和《建築工程施工許可》兩個事項的辦理流程進一步優化;允許分階段報建,可對項目地基與基礎工程單獨予以辦理施工許可證,項目落地時間提前90天以上;推行施工許可電子證照發證,審批時限再次壓縮至3個工作日。
4。實行聯合驗收和聯合測繪
實行規劃、土地、消防、人防、檔案等事項竣工聯合驗收。將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階段規劃條件核實測量、人防測量、不動產測繪合併為一個綜合性聯合測繪事項,實現一次委託、統一測繪、分時辦結、成果共享。
5。推行並聯審批
將工程建設項目分為立項用地階段、工程建設許可階段、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印發各階段並聯審批實施細則,各階段實行「一家牽頭、並聯審批、限時辦結」,採取「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一套申報材料,完成多項審批」的運行模式。
6。推行容缺受理和告知承諾制
出臺《珠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於實行行政審批容缺受理的通知》《珠海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關於實行行政審批告知承諾的通知》,在非必要審批前置資料缺少的前提下,可由建設單位提交補正承諾書,先行進入審核程序,大大減少審批時限。
採寫:本報記者張曉紅
攝影:本報記者鍾凡
(文章來源:珠海特區報)
(責任編輯:DF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