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人怎麼處理羨慕嫉妒恨?
我在暑假閱讀了一篇有趣的小古文,很令我印象深刻,名叫《唾面自乾》,出自劉餗的《隋唐嘉話》,內容是這樣的:
初,師德在廟堂,其弟某以資高拜代州都督,將行,謂之曰:「吾少不才,位居宰相,汝今又得州牧,叨據過分,人所嫉也。將何以終之?」弟對曰:「自今雖有唾某面者,亦不敢言,但自拭之,庶不為兄之憂也。」師德曰:「此適為我憂也。夫前人唾者,發於怒也。汝今拭之,是逆前人怒也。唾不拭將自幹,何如笑而受之?」弟曰:「謹受教。」師德與人不競,皆此類也。
唐朝名臣婁師德
婁師德是唐朝人,曾二度官拜宰相,受武則天賞識,還推薦了狄仁傑作為宰相。他的弟弟也被任命為代州都督。這個故事就是講弟弟臨行出發的事。
看完這篇短文,我覺得婁師德的境界很高:
第一,他很隱忍,假如別人往他臉上吐口水竟然任口水在臉上風乾?!這種事簡直是非常人才能做到。要是我連想都不會想到這種處理「羨慕嫉妒恨」的方式。
第二,別人吐他口水他竟然不生氣,還要表示他欣然接受了這口口水,這一定是一種非常樂觀的心態,而且他不會回吐或者大聲罵吐他的人,這一行為讓我覺得他有一種君子的品質。
第三,他完全可以殺了吐他的人,但這可能造成對他自己人格的損失,別人會認為他是一個暴躁易怒的人,因而人們就不會來到他的身邊,也因此會造成國家的不穩定。他是一個觀全局的人,每件事情和計劃都考慮很周全。
俗話說,「宰相肚裡能撐船。」說的就是婁師德這樣的人啊!
點評
高原同學的這篇作文層次清楚,讀起來語句很流暢,娓娓道來。講述式引入很自然,還引用了原文,讓讀者明白這個故事講的是什麼。
如果能將文言用自己的話複述出來,會更加清晰易懂,也能判斷自己是不是真的抓住了這篇古文的大意。
後面分三點論述了婁師德境界高在隱忍樂觀 顧全大局。最後用「宰相肚裡能撐船」來讚賞婁師德,精簡利落。
特別要提出的一點是作文標題非常有新意,古人怎麼處理羨慕嫉妒恨?
如果這個標題能跟作文的內容有更多呼應就更好了。比如說先複述唾面自乾的故事,再問讀者:面對這樣羨慕嫉妒恨,你會如何處理呢?說說自己會有什麼樣的反應,再引出竟然有人(婁師德)是這樣做的。
不同的處理方式帶來的反差與作文題緊密連接,會有很不錯的論述效果。
02
婁師德的境界高在哪裡?
文 | 徐亦昕 初一
點評
徐亦昕同學文章整體語言利落,長短句交織,文章很有節奏。前半段多設問,有助拉近文章與讀者的距離,調動讀者的思考。
寫作思路值得借鑑:
先問你(讀者)如何處理唾面之事
沒有人會選用任唾沫自然風乾的方式,讓主角(婁師德)出場。
因為不同產生誤會,婁師德是軟弱嗎?自問自答「恰恰不是」,再用上引導式的 想一想 為什麼 找到唾面的源頭「突遇口水為那般?」
進而展開寫婁師德的低調與寬厚。
作文後半部分的論述有點冗雜,可以再簡潔一些。建議可以再找找婁師德「與人不競「的例子,會更加飽滿生動,比純說理有說服力。
比如下面這位同學在作文中提到的婁師德巡視并州不願自己一人吃白米飯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