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觀瀾|臺灣經濟為什麼這麼好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雖然距離年底還有一段時間,全年的數據無法獲取,但是,已經統計出來的數據顯示,臺灣今年的經濟表現,非常好。

從對外出口的數據看,今年8月,臺灣對外出口首次突破單月300億美元的紀錄,達到了311.7億美元,然後是9月307.1億美元、10月322.3億美元,累計前十個月的出口總值達2803.1億美元。去年全年,臺灣對外出口3050.7億美元。根據前10個月的數據和趨勢,今年臺灣對外出口應該會打破去年記錄,創歷史新高。

從上市上櫃公司的財報看,今年第三季度,臺灣上市上櫃公司稅後盈餘達到7844.28億新臺幣的歷史新高,季增39.78%,年增26.28%。今年前三季度數據匯總,臺灣上市上櫃公司稅後盈餘達17149億新臺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0.80%。

臺灣今年的經濟表現為什麼這麼好?筆者覺得,有三個原因。

第一,兩岸經貿交流持續熱絡,水漲船高。

據海關總署的統計,今年1至10月,兩岸貿易額達2095.55億美元,同比增長13%。其中大陸對臺出口482.12億美元,同比增長7.3%;自臺進口1613.43億美元,同比增長14.8%。按照臺灣方面統計,今年1至10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佔其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3.6%,其中10月份達到44%。

上述數據中,如果以前10個月進行計算,以大陸方面的數據自臺灣進口1613.43億美元,和臺灣方面的數據對外出口2803.1億美元,兩者計算,則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佔比為57.55%。這個數據雖然和臺灣方面公布的43.6%有差異,但是基本上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臺灣的對外出口,一半出口到了大陸。

臺灣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潘華生日前發文稱,2020年第3季度,中國出口在全球貿易份額的比例持續上升,接近20%的歷史新高。

以上數據表明,兩岸經貿交流是一種休戚與共、水漲船高的關係,大陸經濟好、對外貿易好,連帶著臺灣的經濟就好、對外貿易就好。

第二個,強大的科技實力、尤其是半導體產業的實力,成了臺灣經濟的壓艙石。

這一點從臺積電身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上文說過,臺灣全體上市上櫃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盈餘達到17149億新臺幣。還有一個數據更是驚人,今年前三季度,臺積電的盈餘有3751億新臺幣。也就是說,臺積電一家賺的錢,就佔了臺灣所有上市上櫃公司的21.87%,超過五分之一。

得益於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優異表現,臺灣股市中,半導體概念股的股價一飛沖天,半導體企業的市值蒸蒸日上。上市公司龍頭老大臺積電今年市值漲幅超過50%,衝上12.87萬億新臺幣;聯發科連續超越臺化、鴻海,成為臺灣第二大上市公司;曾經的晶圓雙雄之一的聯電,市值也從從去年底第34名,衝到第13名。

現如今,臺灣幾乎所有的半導體廠商,包括臺積電,都在滿負荷運轉,很多廠商在擴產能、建新廠。

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靚麗表現,得益於超前的布局、多年的深耕以及踏踏實實的作風,這一點,尤其值得大陸半導體產業界借鑑和學習。

臺灣經濟表現良好的第三個原因,是政治力量對經濟的幹預,呈現越來越弱的趨勢。

這一點非常重要。

多年來,臺灣藍綠兩大陣營輪流執政,藍營執政,就對兩岸交流開綠燈、加油門,綠營執政,就對兩岸交流亮紅燈、踩剎車,但是,無論誰執政,兩岸經貿交流一直按照市場規律在發展、在進展。

這種現象,正如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日前所說的:「兩岸經貿合作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具有強大的抗幹擾能力,不是某些人某些勢力想『脫鉤』、想阻撓就能破壞得了的。」

希望兩岸經貿交流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這不僅惠及兩岸人民,也是為兩岸的和平統一厚植經濟基礎。

相關焦點

  • 臺海觀瀾|明日投票,臺灣大選觀察分析指南
    王義偉明天(1月11日),臺灣大選投票。根據選舉流程,臺灣選民白天投票,選務部門傍晚開始計票,預計晚上10點之前出結果。作為大陸人,該如何觀察、分析此次臺灣大選呢,哪些是我們該關注的焦點呢?此次選舉,臺灣選民來到投開票所,會領到3張票。
  • 臺海觀瀾|從「三倍券」看臺灣促進消費的策略及效果
    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在疫情還沒有結束之際,臺灣朝野就為了如何促進消費、提振經濟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國民黨主張發現金,這樣最簡單、最直接,美國就是這麼做的;執政的民進黨當局主張發放消費券。三倍券面向全臺灣發放,即使富豪如郭臺銘,也可以領取。對於當局認定的貧困戶,則不需要繳納1000元,當局直接發放3000元三倍券供其消費。相關信息顯示,至8月中旬,領取三倍券的臺灣民眾達到或超過2000萬人次,基本做到了覆蓋全臺灣。第二,限時消費加店家加碼,促進消費效果明顯。
  • 最想讓美艦過海峽變成「臺海危機」的,是臺灣當局
    ▲ 說實話,「伯克」在附近晃來晃去已經是常態了施佬這個小小的公號回復裡,也有幾位朋友點了這個題目,本來覺得中國有一句古話叫悶聲發大財,不過看大家這麼熱情,我一句話不說也不好,姑且就信口胡謅幾句,聊一聊和美艦過海峽相關的情況。
  • ...機在臺海周邊演練以及有外媒稱大陸方面正在消耗臺灣軍力和經濟...
    2020-12-16 12:19:24來源:FX168 【國臺辦:解放軍在臺海演練是對「臺獨」勢力挑釁的嚴正回應】在周三(12月16日)的國臺辦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解放軍軍機在臺海周邊演練以及有外媒稱大陸方面正在消耗臺灣軍力和經濟等問題,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有關報導毫無事實依據,解放軍有關演練是針對當前臺海安全形勢和維護國家主權需要採取的必要行動。
  • 臺海觀瀾|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國民黨主席江啟臣是真心實意嗎?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一個人如果有腳踩兩隻船的功夫,那麼絕大多數時間裡,他(她)的雙腳不是均衡用力的,一定是一隻腳虛、一隻腳實,用以防備兩條船同時離開時失足落水。如果能做到讓外人覺察不出哪只腳虛、哪只腳實,就更加技高一籌了。
  • 臺海觀瀾|臺積電是怎樣煉成的(二)
    不但臺積電,整個臺灣半導體產業的表現也非常靚麗。預計今年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規模和產值將超越韓國成為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臺積電是如何從一個後來者,戰勝眾多對手,成長為半導體領域的王者的?臺灣半導體產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
  • 臺海觀瀾|臺灣823天無選舉,兩岸70天後進入冷靜期
    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人在廟堂,身不由己。前天,2020年8月23日,是「823炮戰」62周年紀念日。破天荒地,臺灣領導人蔡英文和美國在臺協會(AIT)處長酈英傑一起趕到金門,出席了一場名為「八二三戰役62周年追思祭悼」的活動。
  • 2021臺灣經濟會變好嗎?最新民調出乎意料
    [新聞頁-臺海網]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經濟明年會更好嗎?最新民調可能出乎大家預期。據平面媒體調查「臺灣民心動向」,對於「臺灣明年經濟發展預期」,結果有近4成民眾認為「會變差」,要高於看好的比例。此外,調查也針對「兩岸經濟與發展比較」,結果發現,有過半數民眾認為大陸經濟發展更具優勢。
  • 在臺海局勢緊張時刻,山東艦經臺灣海峽赴南海訓練,解放軍釋放明確...
    文/南風 據報導,在臺海局勢緊張的時刻,山東艦經過臺灣海峽,赴南海海域開展訓練。對此解放軍表示這是正常的安排,之後還會根據作戰要求繼續組織類似訓練。
  • 臺海最新消息!臺灣防務部門尋獲失聯F-16戰機黑盒子訊號 臺灣持續...
    臺海最新消息!臺灣經濟日報報導,「奧黛麗絲」號勘探船配備有最新的動態定位系統、2000米聲納與3000米多波束測深儀,及無人載具儀器,多次參與海下搜救與勘探任務。在2018年時,該船在臺灣蘭嶼島1000公尺深海域負責打撈黑鷹直升機。
  • 臺海觀瀾|臺積電是怎樣煉成的(一)
    不但臺積電,整個臺灣半導體產業的表現也非常靚麗。預計今年臺灣的半導體產業規模和產值將超越韓國成為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臺積電是如何從一個後來者,戰勝眾多對手,成長為半導體領域的王者的?臺灣半導體產業是如何發展起來的?本系列從上個世紀70年代臺灣產業政策的變革開始,梳理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外部環境演變、內部動力生成機制,揭秘臺積電的生長密碼。
  • 臺海局勢丨ECFA協議即將到期,臺灣想續籤?張彬:續籤對臺灣有利
    民進黨在野時表示,一旦籤訂了ECFA協議,會對臺灣造成損失,也會令臺灣老百姓的尊嚴受辱。為了阻止ECFA協議的籤訂,民進黨向立法院提出公投的建議,要求全民阻止ECFA,正是因為民進黨的阻止,ECFA協議到目前為止只完成了20%,後續的很多內容都沒有通過。儘管如此,ECFA對臺灣的經濟發展還是有著重要的作用。
  • 馬英九大學演講:臺海若發生戰爭 美國援助臺灣機會不大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中國臺灣網9月23日訊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前臺灣地區領導人馬英九22日受邀到臺灣中正大學演講,有鑑於近日臺海情勢升溫,馬英九不僅談起過去執政八年經歷的重大事件,更針對當前兩岸關係與臺灣安全提出建議與看法。馬英九表示,身為臺灣地區領導人,應該告訴老百姓戰爭不會發生,他會想辦法讓戰爭不發生。
  • 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 唐永紅:美國續打「臺灣牌」,臺海局勢恐生變
    廈門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副主任唐永紅近日接受本臺記者採時表示,遏制打壓中國大陸崛起是美國的既定目標,其政府更迭對中美關係不會發生根本性轉變,對臺政策方向不會改變。但新一任政府制定的臺海政策或將更理性和穩健,勢必繼續打「臺灣牌」,臺海危機態勢只會持續走強。
  • 川普不按常理出牌 臺海局勢更兇險
    由於今年適逢美國大選年,外界多認為美國這一系列行徑主要是為了轉移國內疫情失控、經濟低迷的焦點,企圖挽救角逐連任的川普落後的選情。其實,美國政客在選戰期間打「反中牌」並不罕見,但像川普政府這樣做出「關閉中國總領館」的激烈行徑可謂前所未有。由此可見,川普及共和黨為了保住政權已是不擇手段,下一步意欲何為?不少人分析,美國可能劍指南海或在臺海問題上進一步挑釁中國。
  • 臺海研究機構民調揭示:臺灣主流民意並未改變!
    近幾年來,提到臺海局勢和兩岸關係,總離不開「複雜嚴峻」的定位。造成這一緊張局面的根本原因,在於民進黨當局單方面拒絕承認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並不斷勾結外部勢力,致使臺海區域陷入兵兇戰危氛圍之中。
  • 張志軍:2019年福建經濟總量首次反超臺灣 是歷史性突破
    據中新社5月24日報導,當前臺海形勢趨於複雜嚴峻,兩岸關係中不確定因素增加。全國人大代表、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會長張志軍23日在北京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以書面回復指摘臺灣民進黨當局製造兩岸對立,勾連外部勢力破壞臺海和平,致當前兩岸關係形勢更趨複雜嚴峻。
  • ...美國真想打一仗嗎|民進黨當局|大陸|解放軍|美國_軍事|臺海|臺灣
    為了讓自己的冒險看起來能獲得更多臺灣民眾的支持,民進黨當局極力欺騙臺灣民眾,製造「美國會在臺海發生戰事時出兵支援」的印象。有民調顯示,近一半的臺民眾竟然相信。有專家告訴刀哥,解放軍已經對臺海局勢的發展做好各種準備。那麼,美國真的想在臺海打一仗嗎?
  • 臺海交鋒!殲16對陣臺灣IDF:幾乎是按到地上摩擦
    【環球時報記者 李強】自9月18日,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宣布解放軍在臺海有重大行動以來,解放軍海空兵力在臺灣海峽進行的戰備警巡和海空聯合演練行動牽動著臺灣方面的敏感神經,令島內高度緊張。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進入臺灣海峽空域巡航的解放軍軍機為殲-10、殲-11、殲-16等型號,殲-16戰鬥機還對臺軍IDF進行「包夾」。那麼,解放軍為什麼派出上述機型活動?殲-20為何沒有現身海峽?美國在附近空域出現的偵察機能否對解放軍戰機構成威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