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觀察報
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雖然距離年底還有一段時間,全年的數據無法獲取,但是,已經統計出來的數據顯示,臺灣今年的經濟表現,非常好。
從對外出口的數據看,今年8月,臺灣對外出口首次突破單月300億美元的紀錄,達到了311.7億美元,然後是9月307.1億美元、10月322.3億美元,累計前十個月的出口總值達2803.1億美元。去年全年,臺灣對外出口3050.7億美元。根據前10個月的數據和趨勢,今年臺灣對外出口應該會打破去年記錄,創歷史新高。
從上市上櫃公司的財報看,今年第三季度,臺灣上市上櫃公司稅後盈餘達到7844.28億新臺幣的歷史新高,季增39.78%,年增26.28%。今年前三季度數據匯總,臺灣上市上櫃公司稅後盈餘達17149億新臺幣,比去年同期增長10.80%。
臺灣今年的經濟表現為什麼這麼好?筆者覺得,有三個原因。
第一,兩岸經貿交流持續熱絡,水漲船高。
據海關總署的統計,今年1至10月,兩岸貿易額達2095.55億美元,同比增長13%。其中大陸對臺出口482.12億美元,同比增長7.3%;自臺進口1613.43億美元,同比增長14.8%。按照臺灣方面統計,今年1至10月,臺灣對大陸(含香港)出口額佔其出口總額的比重為43.6%,其中10月份達到44%。
上述數據中,如果以前10個月進行計算,以大陸方面的數據自臺灣進口1613.43億美元,和臺灣方面的數據對外出口2803.1億美元,兩者計算,則臺灣對大陸的出口佔比為57.55%。這個數據雖然和臺灣方面公布的43.6%有差異,但是基本上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臺灣的對外出口,一半出口到了大陸。
臺灣雲林科技大學副教授潘華生日前發文稱,2020年第3季度,中國出口在全球貿易份額的比例持續上升,接近20%的歷史新高。
以上數據表明,兩岸經貿交流是一種休戚與共、水漲船高的關係,大陸經濟好、對外貿易好,連帶著臺灣的經濟就好、對外貿易就好。
第二個,強大的科技實力、尤其是半導體產業的實力,成了臺灣經濟的壓艙石。
這一點從臺積電身上就可以看得出來。
上文說過,臺灣全體上市上櫃公司今年前三季度的盈餘達到17149億新臺幣。還有一個數據更是驚人,今年前三季度,臺積電的盈餘有3751億新臺幣。也就是說,臺積電一家賺的錢,就佔了臺灣所有上市上櫃公司的21.87%,超過五分之一。
得益於臺灣半導體產業的優異表現,臺灣股市中,半導體概念股的股價一飛沖天,半導體企業的市值蒸蒸日上。上市公司龍頭老大臺積電今年市值漲幅超過50%,衝上12.87萬億新臺幣;聯發科連續超越臺化、鴻海,成為臺灣第二大上市公司;曾經的晶圓雙雄之一的聯電,市值也從從去年底第34名,衝到第13名。
現如今,臺灣幾乎所有的半導體廠商,包括臺積電,都在滿負荷運轉,很多廠商在擴產能、建新廠。
臺灣半導體產業的靚麗表現,得益於超前的布局、多年的深耕以及踏踏實實的作風,這一點,尤其值得大陸半導體產業界借鑑和學習。
臺灣經濟表現良好的第三個原因,是政治力量對經濟的幹預,呈現越來越弱的趨勢。
這一點非常重要。
多年來,臺灣藍綠兩大陣營輪流執政,藍營執政,就對兩岸交流開綠燈、加油門,綠營執政,就對兩岸交流亮紅燈、踩剎車,但是,無論誰執政,兩岸經貿交流一直按照市場規律在發展、在進展。
這種現象,正如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日前所說的:「兩岸經貿合作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具有強大的抗幹擾能力,不是某些人某些勢力想『脫鉤』、想阻撓就能破壞得了的。」
希望兩岸經貿交流能夠持續、健康地發展,這不僅惠及兩岸人民,也是為兩岸的和平統一厚植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