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海觀瀾|臺灣人在大陸,大陸人在臺灣,冷熱兩重天

2020-12-18 經濟觀察報

王義偉/文 臺灣人在大陸如魚得水,大陸人在臺灣處境尷尬。這是現階段兩岸關係的一個特殊現象。

僅僅5年前還不是這個樣子。5年前再往前推8年,是馬英九執政時期(2008年至2016年)。那個時候的兩岸關係,不但經貿交流進展順利、兩岸籤署了20多項協議,兩岸人文交流也非常熱絡。大陸人赴臺旅遊年年創新高,大陸媒體盛讚臺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對於蜂擁而來的大陸遊客,臺灣民眾偶有抱怨,但也主要集中在大陸客高門大嗓、不守秩序這些小節上,總體上,大陸遊客展現出的強大的消費能力,讓臺灣民眾尤其是旅遊業者笑逐顏開。

蔡英文執政後,兩岸人文交流開始降溫,直到今年,氣氛最冷。

目前,大陸人在臺灣主要是兩部分人,陸配和陸生。陸配是指臺灣人的大陸配偶,其中以大陸新娘為主。陸生是大陸赴臺學習的學生,都是年輕人。年初疫情爆發後,蔡英文當局在對待陸配和陸生方面的做法,讓這些大陸人寒心了。

首先是陸配不但赴臺無門,還造成骨肉分離。一家人,因為是兩岸家庭,戶口不在一個地方,有的在大陸,有的在臺灣,於是不得團圓。其次是陸生無法返臺上課,臺灣有關方面反覆阻撓,大陸這邊,國臺辦持續呼籲,對岸就是不理。這讓赴臺學習還未完成學業的陸生情何以堪。

更讓陸配和陸生難以忍受的,是臺灣民眾尤其是深綠支持者對大陸人的態度。這種態度幾乎可以用「敵視」來形容。

這種敵視帶來的後果之一,就是陸生在接受採訪時,都不願意曝光自己的名字。一位化名D的陸生在接受臺灣媒體採訪時表示:「面對那些質疑,我不在意。很多在網上批評陸生的人,可能一輩子都沒來過臺灣或沒去過大陸,但我來了,我相信我看到的、我了解到的,別人說什麼,都沒關係的,不要理會就好了,他們在網上敲碎鍵盤也不會真正傷害到什麼。」

網絡上是洶湧而來的對大陸的敵意,但在現實生活中,當兩岸的學生面對面時,敵意就少了。上述D同學就說:「我身邊的、我所有認識的臺灣同學,他們對陸生都沒有太大的歧視和偏見,不會在意你的身分,不會說因為你是陸生就不跟你來往。」這一點還是令人欣慰的。

既感受到了友好,也感受到了敵意,有的陸生撰寫的文章,題目就是「求學臺灣,半是蜜糖半是傷」。這算是真實寫照吧。

與大陸人在臺灣的遭遇和感受相比,臺灣人在大陸的境況則不一樣。

臺商是臺灣人在大陸最大的一個群體,這個群體基本上已經完全融入了大陸的社會和生活中,某種程度上可以稱得上「同呼吸、同命運」。

11月23日,大陸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標誌著扶貧工作取得決定性勝利。這個成果中,也有臺企和臺商的貢獻。根據國臺辦的介紹,臺企和臺商以直接投資、技術引進、助力就業等形式參與了各地的扶貧攻堅工作。其中的典型是位於「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的甘肅省廣河縣。在這個縣的脫貧攻堅中,臺企和臺商在產業、就業、教育、醫療衛生等方面實施了160多個扶貧項目,投入和捐贈超過6000萬元人民幣。

與耕耘大陸幾十年的臺商相比,西進登陸闖天下的臺灣學生,是一個年輕的群體。這個群體數量雖然不大,但在最近幾年爆發出了強大的能量。就在昨天(12月2日),一位年輕的臺灣學生李偉國獲得了四川省勞動模範的稱號。這個李偉國,以合伙人和總經理的身份經營著一個指導學生創業的平臺華燦工場,在北京、珠海和成都設有創業基地,先後孵化企業700餘家,其中臺企62家。這樣的成績,讓人刮目相看。

筆者在之前的評論中曾經指出,在兩岸關係中,政治對經貿交流的影響是有限的,即使綠營執政、努力阻撓,兩岸經貿交流依然會按照市場規律強勢推進。

上述情況則說明,在臺灣,政治人物雖然無法影響經貿交流,但可以深度影響民意和民心。

他們尤其善於影響年輕人。

即便是這樣,大陸學生赴臺灣求學,依然有其積極意義。

他們是兩岸關係中一股彌足珍貴的、細細的暖流。

相關焦點

  • 臺灣人發現,臺灣企業都「跑到」了大陸
    臺企紛紛前往大陸據悉,近幾年以來,大陸資本市場改革成效逐漸顯現,吸引了很多臺灣企業前往大陸市場發展。正是因為大陸資本市場的改革措施和制度,讓很多臺灣地區的企業發現了很好的發展機遇,才逐漸形成當前臺灣地區企業不斷向大陸資本市場靠攏的局面。
  • 臺灣人在大陸工作也有錯?綠媒惡意宣傳大陸,黃智賢:不做替死鬼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臺灣是美國牽制中國大陸的一張底牌,在疫情嚴峻的當下,美國意圖小範圍的操控臺海軍事衝突,轉嫁國內的疫情壓力張經義是臺灣人,他說自己來臺灣根本沒有錯,民進黨當局完全是一副奴才的做法。臺灣有政策規定,臺灣人不能在中國大陸從事跟政治,黨派有關的工作,像公務員之類的,這個政策在馬英九時期並沒有廢除,因此現在看起來這完全是不合理的。
  • 這次,大陸還沒笑,臺灣人就忍不住了
    導讀:臺灣地區的很多所謂「軍事專家」,其實很大部分不過是井底之蛙罷了,對大陸並沒有徹徹底底的認識。臺灣地區所謂的「軍事專家」,早前就曾出現過諸多鬧劇,例如:大陸吃不起榨菜的「榨菜哥」,大陸民眾窮的只能吃田鼠的「田鼠哥」。
  • 大陸有底線!ECFA的主動權在大陸手中,而不在臺灣!
    編輯:虎威軍 校對:查爾斯 近期,民進黨當局不斷通過各種手段,除了製造臺海緊張局勢,還對「愛奇藝」「淘寶臺灣」這類企業「開刀」。民進黨當局「雞蛋裡挑骨頭」的做法,令島內人士感到擔憂。即將在9月12日到期的ECFA,是否會因為民進黨的種種作為而無法續約?
  • ...美國真想打一仗嗎|民進黨當局|大陸|解放軍|美國_軍事|臺海|臺灣
    值得注意的是,這也是自9月16日以來,臺軍首次通報有預警機進入臺灣周邊空域。臺海上空的較量還在繼續,島內對這一緊張氣氛的感受也越來越明顯,25日,有專家直接表示:認為臺灣與大陸已陷入「準戰爭狀態」,臺「主權從地表消失」並非不可能。
  • 大陸電視劇攻陷臺灣 大陸影片卻水土不服?
    令大陸觀眾不滿的是,幸運中籤的10部大陸電影中除了《致青春》等兩三部還算有知名度之外,剩下的七八部許多大陸網友都表示「沒聽說過」,還有網友譏為「爛片同享」。這其中的邏輯也很簡單,在大陸都沒衝出好成績的影片,在臺灣的票房前景就更難讓人有信心了。相比近年來在臺灣攻城略地風頭正勁的大陸電視劇,大陸電影在臺灣市場的表現實在一般。而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本「元兇」,就是臺當局的進口配額制度。
  • 評論:大陸發力晶片 臺灣電子產業面臨歷史性機遇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臺海觀瀾 | 大陸發力晶片,臺灣電子產業面臨歷史性機遇經濟觀察網 王義偉/文 由中興、華為先後引發的「晶片」之痛,在2020年7月觸動了大陸方面集中、爆發式的反應上半年臺灣對大陸出口的貨物中,半導體設備及集成電路等電子零組件佔比高達50.6%。也就是說,臺灣貨物出口大陸,超過一半是此類產品。如果將此類產品從對全球的出口比較,大陸比重接近6成。一方面是大陸正在發力以晶片製造為主的電子科技類產業,一方面是兩岸經貿中電子科技類產品成為亮點。可以說,臺灣電子產業正面臨著一個歷史性機遇。
  • 福建永泰:臺灣設計師深耕大陸「美麗鄉村」
    (臺海觀瀾)福建永泰:臺灣設計師深耕大陸「美麗鄉村」中新社福州5月9日電 (記者 林春茵)福建省福州市永泰縣是一個遍種梅樹和李樹的林業縣,也是泉脈豐富的溫泉之鄉。在臺灣旅遊餐飲業經營多年的李志章2017年來到福州,在福州廣達路上開了一家臺灣風味的餐館,生意頗好。同時,他也關注到福建正鼓勵有經驗的臺灣建築師團隊以「陪護式」指導服務方式參與鄉村振興,僅福建永泰的同安鎮,就一舉拿出7個鄉村,招募臺灣團隊入駐。「我認為這是個很好的項目,尤其是我相信,做好了會有更多的機會去有所作為。」
  • 抗戰跟臺灣無關?臺灣學者反駁:當年5萬臺灣人赴大陸參戰
    海峽導報(記者 薛洋@臺海大師兄)今天是七七抗戰紀念日,83年前北平的槍炮聲,宣告著日本侵華戰爭全面打響。在抗戰時期,約有五萬名臺灣同胞「尋找祖國三千裡」,遠赴大陸參加抗戰。抗戰勝利後,被割讓50年的臺灣成功光復。
  • 臺海觀瀾|明日投票,臺灣大選觀察分析指南
    王義偉明天(1月11日),臺灣大選投票。根據選舉流程,臺灣選民白天投票,選務部門傍晚開始計票,預計晚上10點之前出結果。作為大陸人,該如何觀察、分析此次臺灣大選呢,哪些是我們該關注的焦點呢?此次選舉,臺灣選民來到投開票所,會領到3張票。
  • 臺灣陸委會:大陸十分「依賴」臺灣
    除此之外,臺灣地區陸委會在之前還對臺灣地區參與峰會的人士進行了「提醒」,表面上看起來是所謂的提醒,背後不過是出自一種威脅罷了。也正是因為這個所謂的提醒,才讓這次的企業家峰會改為視頻連線的方式,臺北地區的分會場也沒有對外開放。擺明了是在自欺欺人今年,臺灣地區對大陸的貿易總額達到了1951.5美元,比去年同期要成長很多。
  • 臺灣小姐姐現場打臉臺灣名嘴:「大陸商場都關門了?」
    臺灣小姐姐現場打臉臺灣名嘴:「大陸商場都關門了?」 「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 「大陸人連榨菜都吃不起」 「吃田鼠是大陸東北地區獲取蛋白質的主要途徑」 「三峽大壩可能要垮了,豆腐渣工程」 「大陸城市沒有下水道
  • 「不能回去的不是大陸,而是臺灣」
    臺灣抗疫中心只檢測那些有明顯症狀的患者,在幾個月裡,臺灣2000多萬人只檢測了7000多人,遠遠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出現了數據很好看,卻得不到外界認可的局面。大陸學生無法赴臺臺灣的政策還有很大的政治因素在裡面,5月份臺灣高校就開始規劃讓大陸和其他地方的學生返校,但是臺灣外事部門卻一直沒有解禁入臺禁令。在6月4日,又以檢疫能量問題宣布7月仍然不會解禁,使得臺灣144所學校2.6萬名學生無法返臺。
  • 日本對大陸伸援手竟遭臺灣人嘲笑,羅智強大嘆:臺灣到底怎麼了?
    2月19日,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新冠肺炎襲向全球,蔡英文當局不願對大陸伸援手,但日本不論民間或是官方都對大陸提供物資和捐款。對此,臺灣有部份網友竟消遣日本義舉。國民黨議員羅智強感慨表示:「自己不願付出愛心,還要嘲笑別的國家付出愛心」。
  • 臺灣專家,大陸人又買不起電腦了?深度解密臺灣人瞧不起大陸事件背後的真相
    的意思就是「一個人如果不關注我們微信,不轉發我們微信,就不知道他還能幹嗎了!」Men幫微信公眾號ID:newmenbang繼「大陸人吃不起茶葉蛋」的言論風波之後,臺灣某節目近日又出神言論——大陸人買不起電腦。此言論一出,又引發了大眾的熱議和網友新一輪瘋狂吐槽。
  • 大陸今天做的,臺灣做不到!
    導讀:近日,臺灣新黨副主席李勝峰在一檔政治類節目當中說道:你到了大陸,從機場入境開始,你發現(你)在嚴格的管控之中。這就是他(大陸)今天做到的,我們做不到,所以不要吹牛 。李勝峰表示,臺灣民眾在離開臺灣前,需要做規定的核酸檢測,而一次檢測的費用通常在1600人民幣左右,但是在大陸,只需要160的費用就可以完成整個檢測。為什大陸可以是臺灣1/10的價格就可以?難道是臺灣的檢測手法不一樣?還是說臺灣的檢測成本本來就高?李勝峰對民進黨指定的檢測費用表示強烈的不滿。
  • 臺灣農產品不賣大陸了?
    除了派人出面進行美國進口廋肉精豬肉的宣傳以外,臺灣農業主管部門拿著臺灣民眾的稅款大肆揮霍,為美國進口廋肉精豬肉打了一系列的宣傳廣告。 此前有臺灣的民意代表表示,臺灣農業主管部門在《科學人》雜誌上刊登的有關美國進口廋肉精豬肉的廣告,是用本該拿來補助臺灣農戶的錢辦理的。
  • 臺灣人「喊話」蔡英文:有本事就還給大陸!
    導讀:自蔡英文執政之後,一直在國際上鼓吹「臺獨」輿論,在臺灣本土掀動「去中化」,已經造成很多臺灣市民的不滿。如今,有媒體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會響應「去中化」的號召,將名稱改為「華夏博物館」,從原來直屬「行政部」,改隸「文化部」。
  • 沒有大陸,臺灣還「剩下」什麼?
    據報導,這份協定是全球最大區域經濟整合組織,其覆蓋人口數量約為22.7億人,佔到了世界總人口近1/3的比例。籤署協定的15個成員國,在2019年的GDP更是高達26萬億美元,是世界歷史性的裡程碑。中國成為國際社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對於中國來說,籤署協定代表著中方越來越成為國際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臺灣人看大陸:兩岸馬拉松尚未結束
    [新聞頁-臺海網] (新華社資料照片) 2006年,因兩岸學術交流的機緣,我至大陸的大學參訪,在香港機場短暫停留後,班機便直往北京前進,首都國際機場是北京的門戶,敞開大門歡迎來自全球的遊客,首次越過臺灣海峽踏上這塊在課本中反覆讀過,既熟悉卻又陌生的土地,心中百感交集,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