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令眾多茶人愛不釋手的白瓷杯:1~5000元/個,差價幾千倍的白瓷要怎麼選?

2021-02-27 說茶網

白瓷品茗杯是眾多茶人手中愛不釋手的茶具,它簡潔明快、樸實無華,而且能直觀反映茶湯的顏色,還體現了一種對傳統茶文化的理解。

簡單來說,白瓷是用含鐵量低的瓷土製成瓷坯,再施以透明的釉料,經過高溫燒制而成的素白瓷器。中國瓷器品類繁多,白瓷只是傳統瓷器分類中的一種。但在中國瓷器發展史上,白瓷卻有著大巧若拙、至精至簡的極致審美體驗。


(河北邢窯遺址)

歷史上那些曾經極具盛名的白瓷產地如今依舊有白瓷生產,現在,由於瓷土處理技術得到極大的提高和發展,許多其他的陶瓷產地也都能製作白瓷器,比如廣東的佛山、潮州,河北的唐山、邯鄲,山東的淄博等地。

瓷土是做陶瓷最主要的原料,也叫高嶺土。高嶺土在中國的儲存量很豐富,主要分布在江西、福建、湖南、江蘇等地。

優質的瓷土在原料亮度、白度,可塑性、粘結性、燒結性、耐火性等各方面表現良好。瓷土的這些天然特性決定了燒制出來的白瓷杯其亮白度、形狀、硬度等內外品質的綜合呈現。

(瓷土開採場地)

天然優質的瓷土本身就可遇不可求,隨著工業化的發展,瓷器的製造效率越來越高,對瓷土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瓷土不斷地被大量開採、消耗,如今能開採到優質瓷土的概率也越來越低。

除了原料,製作工藝也是影響白瓷杯品質和價格的一大因素。白瓷杯的製作工序並不簡單,可以概括為練泥、拉坯、利坯、晾坯、施釉、燒窯等幾大步驟。在這些環節中,影響白瓷杯品質和價格的主要是拉坯和燒窯。

拉坯,傳統為手工拉坯,現在大多數為模具制坯。手工拉坯費時費力,需很高的經驗技巧,出產效率低;模具制坯簡單快捷,出產效率高。一位受訪的陶瓷商說:「模具制坯的效率至少是手工拉坯的幾倍,在製作成本上就有不少差距。」

(手工拉坯)

燒窯,目前主要有柴窯、電窯、液化氣窯三種。

柴燒,是最古老傳統的燒制方式。因為柴燒需要燃燒大量木材,不僅成本高,對森林植被和環境破壞極大,各地政府都不提倡柴燒,使用柴燒的極其少,更普遍的是電燒和液化氣燒。

電燒,溫度穩定、易控制,燒制出的瓷器成品率高,外形、色澤、質地均較好。大多數陶瓷廠家都使用電燒,在他們看來,電燒的優勢很明顯。

液化氣燒,成本要比電燒高很多,同時煤氣燒溫度、還原氣氛不夠穩定,品質難以控制。

(液化氣燒窯)

無論是用哪種方法燒制,窯溫和時間都會對瓷器的品質產生影響。「好的白瓷杯,燒制的溫度都在1300℃以上,燒15個小時左右;而普通的白瓷杯燒制的溫度則在1260℃左右,燒10多個小時就可以了,這其中的成本也有些差距。」

同一個班級、同樣的考卷,有人只考二三十分,有人考滿分,這是學渣和學霸的距離。同樣的瓷土原料、同樣的窯,有人燒出了普通的品茗杯,有人則燒出了堪稱完美的極品,這是普通制杯者和藝術家的距離。

通常,產地、原料、工藝等因素對一個白瓷杯的品質和價格差會有影響,但差距不會特別大,真正能將白瓷杯的品質和價格差距拉得特別大的,往往是製作者。

這些製作者,大多都是制瓷技術超群、經驗豐富、聲名顯赫,願意花費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去慢慢打磨每一件作品。他們賦予了白瓷杯足夠高的品質和審美價值,使得一個白瓷杯,從實用層面上升到藝術層面,價格和價值都有了質的飛躍。

所謂一分價錢一分貨,多數情況下,白瓷杯的品質是會體現在價格上的,不同價格區間的白瓷杯從原料的使用到成品品質的呈現大體上存在著什麼樣的差異呢?不妨從原料、制坯、燒窯、品質幾個方面來做個大概比較。

價格區間:1-10元/個

瓷土原料:普通

制坯:模具制坯

燒窯:多為液化氣窯燒制,窯溫較低

成品描述:色澤多為純白色,色澤不夠溫潤,質感不夠細膩,手感差。

價格區間:10-100元/個

瓷土原料:普通

制坯:多為模具制坯

燒窯:液化氣窯、電窯燒制,窯溫較高、燒制時間較長

成品描述:純白、象牙白、乳白色都有。色澤比較溫潤,質感光滑,手感較好,透光比較均勻。

價格區間:100-1000元/個

瓷土原料:良好

制坯:模具制坯、手工拉坯均有

燒窯:多為液化氣燒制,窯溫高、燒制時間長

成品描述:多為象牙白、甜白、乳白色。色澤溫潤如玉,質地堅實,釉面光滑細膩;透光度好、均勻柔和。

價格區間:1000-5000元/個

瓷土原料:優質

制坯:多為手工制坯、也有模具制坯

燒窯:液化氣窯、柴窯燒制,窯溫高、燒制時間長

成品描述:這個價位區間的白瓷杯,除了白瓷本身的品質過硬外,通常會有一些名家名窯的加持且產量極其少;也還會在造型上更下功夫,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在其中。

除去那些名家名窯的光環,如何選擇一個日常使用、性價比較高的白瓷杯,我們暫時也沒有找到什麼好訣竅,但有以下幾個小小建議,僅供參考。

(白瓷杯與茶湯)

Tips 1:選形狀

首先根據自己的喜好或者用途,選擇適合的杯形。白瓷杯的形狀很多,市場上常見的杯形主要有:鬥笠杯、雞心杯、直筒杯(聞香杯)、敞口杯、壓手杯等等。

(敞口杯)

Tips 2:看了又看

首先看所選白瓷品茗杯的完好度,確保不要有裂痕、瑕疵等。

再看白瓷杯呈現出的自然白色。白瓷杯的白色有很多種叫法,比如象牙白、玉白、甜白、乳白等。

玉白是白色中淺淺地泛著黃,象牙白則是白中泛黃,色澤比玉白稍深一些。無論是選擇哪種白,都以看起來柔和溫潤有悅目感為好。

(甜白)

除了從白瓷杯呈現出的自然色澤考量其品質,還可以藉助燈光看。將白瓷杯放在射燈下,看其透光情況。

好的白瓷杯,在燈光下透著均勻、晶瑩、柔和的光亮。而品質普通的白瓷杯在燈光下,透光不均勻,可能看到塊狀或條狀等黑塊,就像純白的天空中飄著的烏雲。

(透光均勻)

Tips 3:摸一摸,拿一拿,找手感

不同品質的白瓷杯,質地其實很不一樣,這個是用肉眼不容易看出來的,需要上手摸一摸,讓手感告訴你差別在哪裡。

好的白瓷杯,表面很光滑、杯和手指尖摩擦力小,摸著有種細膩潤滑的感覺,像是在撫摸絲綢或是玉石。而質量普通的白瓷杯,表面看著也很光滑,但是杯和手摩擦力大,甚至會有顆粒感,潤滑感不高。

再拿一拿,感受所選的白瓷杯在手中的適手感。所謂的適手感,可以理解為:所選白瓷杯的大小、厚薄、重量要適合自己的手,拿在手中穩當舒服。

(質感柔潤)

當然,以上幾個建議並不能保證教會你評判一個白瓷杯,俗話說「不怕不識貨,就怕貨比貨」,如果能親自到茶具店把不同價位的白瓷杯對比看一看、摸一摸,再根據自己的需要和感覺,本著「只買對的不買貴的」原則選擇喜歡的、適合的是最好的。

相關焦點

  • 1~5000元/個,價差幾千倍的白瓷杯到底怎麼選?
    正因如此,簡潔明快、樸實無華的風格喜好,且直觀反映茶湯顏色的特點,使得白瓷品茗杯也成為茶人手中愛不釋手的茶具。素雅樸實是風格,千差萬別卻是價格。當茶人打算入手一個白瓷杯時,從1元/個到5000元/個的價格,倒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直入迷霧難分辨。其實,白瓷杯和茶葉一樣,因產區、原料、工藝、作者的差異而形成不同品質的成品,身價就有著幾千倍的差距。
  • 手把手教你選白瓷杯
    正因如此,簡潔明快、樸實無華的風格喜好,且直觀反映茶湯顏色的特點,使得白瓷品茗杯也成為茶人手中愛不釋手的茶具。素雅樸實是風格,千差萬別卻是價格。當茶人打算入手一個白瓷杯時,從1元/個到5000元/個的價格,倒也是亂花漸欲迷人眼,直入迷霧難分辨。如何用最合適的價格買到品質最符合價值的白瓷杯?茶語網的這篇解析,你就不得不看了!
  • 白瓷杯與茶的秘密,今日說給你聽……
    在如此繁雜的種類之中,「薄如紙,白如雪,質如玉,光如鏡,迎光透視,手影清晰可辯」的白瓷杯,受到了很多茶人的青睞。白瓷品茗杯具有坯質緻密細膩,上釉、成陶火度高,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等特點。因色澤潔白,能反映出茶湯色澤,傳熱、保溫性能適中,加之色彩繽紛,造型各異,堪稱飲茶器皿中之珍品。那麼白瓷茶具與各類茶之間,又有著什麼樣的奇妙關係呢?
  • 選一款粉彩白瓷杯,飲香茗,品古韻
    牡丹描金蓋碗 #53797 不少茶友在初次選擇品茗杯時都會選擇白瓷杯,不僅因為白瓷杯百搭實用,而且白瓷能夠最好還原茶的本色,能夠同時滿足茶友聞茶、賞茶、品茶的需求。牡丹描金蓋碗 #53797 粉彩白瓷杯裝飾多以彩繪為主,這其中粉彩工藝可謂是吸收了各姐妹藝術中的養分,採取了點染與套色的手法,使所要描繪的對象,無論人物,山水,花卉,鳥蟲都顯得質感強,明暗清晰,層次分明。不少茶友在除此選擇品茗杯時都會選擇白瓷杯,不僅因為白瓷杯百搭實用,而且白瓷能夠最好還原茶的本色,能夠同時滿足茶友聞茶、賞茶、品茶的需求。
  • 白瓷杯與茶的秘密,我竟才知道!
    所以要選擇杯壁較薄、無紋輕透的白瓷杯,散熱性和透氣性好。衝泡時才能快速散熱避免燙傷茶葉,延緩茶味釋放速度,而且還可平衡茶湯溫度保持茶味。另外,茶葉受不得悶泡,建議選擇無蓋白瓷杯,或衝泡時不要蓋住杯口。此外,綠茶湯色清透、多數偏黃綠色,素色白瓷不僅容易看出茶色變化,而且能襯託茶色。
  • 你的白瓷杯是用什麼泥料做成的?
    但是白瓷也分為多種,你手中的白瓷杯是用什麼泥料做成的,你真的了解嗎?  什麼茶,是一隻白瓷杯裝不了的?什麼香,是一隻白瓷杯泡不出的?不爭不搶不奪,是什麼茶香,就還你什麼茶香。該什麼湯色,就給你什麼湯色。色彩潔白能反映出茶湯最本質的美,傳熱保溫性能適中,激發茶香之時亦能做到不燙手,日常飲茶器皿中之珍品。
  • 勿讓茶漬,毀了心愛的白瓷杯
    市面上的茶具千萬種,有紫砂茶具、玻璃茶具、白瓷茶具、搪瓷茶具等等。每種茶具都有各自的優點和不足,雖然現在紫砂茶具很受熱捧,但是白瓷茶具仍然能佔有一席之地,這可見其地位之高。白瓷品茗杯具有坯質緻密細膩,上釉、成陶火度高,無吸水性,音清而韻長等特點。
  • 國內350德國僅150元,超1倍差價的Lamy鋼筆憑什麼走紅?
    時尚的筆身,簡潔的設計,讓劉曉愛不釋手,「EF(Extra-Fine,特細)筆尖,非常適合日常使用。」有文字書寫習慣的人,對Lamy(凌美)鋼筆不會陌生,這款號稱「文青標配」的網紅鋼筆,近年來讓無數年輕人自覺入坑。Lamy高頻率地出現在大學課堂裡、會議室中、咖啡桌上,在各種社交網絡平臺上,一度被評為「鋼筆界的時尚擔當」。
  • 景德鎮骨瓷杯和高白瓷茶杯
    景德鎮陶瓷茶杯大家並不陌生,景德鎮陶瓷茶杯最先是景德鎮高嶺土製作的瓷杯經過1300多度的高溫燒制,經過72到工序製作而且。瓷質細膩通透,潔白如玉。後來出現了骨瓷瓷杯。相對於景德鎮高白瓷瓷杯骨瓷茶杯輕薄成奶白色,價格比景德鎮骨瓷杯也要實惠些。後骨瓷瓷杯就常被用於辦公會議茶杯,活動宣傳禮品。
  • 「小豬佩奇遊春」新奇琺瑯白瓷杯走紅,已有同款售賣399元
    「小豬佩奇遊春」新奇琺瑯白瓷杯走紅,已有同款售賣399元 張香梅/北京青年報 2018-04-21 07:09
  • 「佩奇遊春」新奇琺瑯白瓷杯走紅 已有同款瓷杯售賣
    「佩奇遊春」新奇琺瑯白瓷杯走紅網友「一本正經」為杯子起名 電商平臺已有同款瓷杯售賣 作者回應稱未與任何商家合作「器形完整無缺,畫工精細生動,尤其人物衣著大膽超前,用礬紅上色,人物頭像罕見採用釉上粉紅,整體端莊大氣不失俏皮,題材新穎,十分難能可貴。」
  • 德化「中國白」——白瓷的起源
    這些唐代的白瓷製作講究,胎土淘洗潔淨,雜質少,個胎很細,而且白度比較高,上了一層透明釉以後,反映出來的顏色很白,茶聖陸羽在《茶經》中,曾推崇唐代邢窯白瓷為上品,並形容它的胎釉像雪和銀子一樣潔白。       白瓷的起源       中國古代白瓷的起源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新石器時代中、晚期的灰陶、彩陶、白陶時期;第二個階段是夏商至漢代時期的白陶、印紋硬陶、原始瓷器
  • 白瓷蓋碗正確使用指南,新老茶友必備!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於百家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在茶圈,有一種茶具,被譽為神器。不賣關子,這種神器,乃是白瓷蓋碗。這個價格可以低至幾元、十幾元,也可以高至幾千元的蓋碗,有著傲嬌的資本,就連紫砂壺都被華麗麗地比下去。白瓷蓋碗是如何一步步登頂寶座,成為神器呢?
  • 5000元左右的入門級機械錶怎麼選?
    那麼5000元左右的款式應該怎麼選呢?首先推薦的便是美度了,美度舵手系列腕錶整體的款式是十分大氣的,無論是日常佩戴,還是商務佩戴,均能很好的令佩戴者駕馭。腕錶價格方面也不算很貴,對於普通人來講,以舵手系列當做入門款還是比較划算的。天梭海星系列也是比較合適的一款,這一系列腕錶比較簡約,款式卻很大氣,無論是藍色還是黑色的,都十分百搭。
  • 這款白瓷杯的把手怎麼...咦咦?
    這款白瓷杯用了原礦高白泥去除雜質後揉泥做坯燒制所以整個杯體淨白沒有一絲雜質在陽光下通透得像白玉有人獨愛白瓷杯因為無任何雕飾、圖案這樣才更好烘託茶色這個杯子顛覆了我們對白瓷杯的看法要讓白瓷杯變得不簡單原來從最簡單的把手著手就行了同樣精緻簡單的生活從這樣一隻白瓷杯著手似乎也足夠了
  • 現在的月薪5000元,相當於80年代的多少錢?答案有點出乎意料
    曾經就有一個這樣的段子,一個在現代是個月薪3000元的「打工族」,結果一次偶然的機會穿越回了80年代,結果憑著3000元的月薪就成為了當地首富。這個段子讓當今許多人都十分羨慕,想著月薪3000元都能成為首富,那月薪5000元的自己在80年代又是多少錢呢? 今天我們就來對比一下,看看從80年代到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什麼變化,看看現在的5000元放在過去究竟是多少錢。
  • 尋找「中國白」,德化白瓷
    如脂似玉,白雪莫競 尋找「中國白」 據資料顯示,德化制瓷業唐代便有記載,宋、元時燒制青、白瓷,明代後得到巨大發展,以燒白瓷著稱。
  • 遙控器紐扣電池4S店網店差價20倍
    前段時間,一則題為「成本3元配件售賣240元」的新聞揭露了手機維修暴利。而就在昨天,一位汽車車主向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投訴:一塊汽車遙控器上的紐扣電池,4S店要63元,而從網絡上查詢最便宜的才3元,兩者價格差距20倍。
  • 新房裝修,窗簾怎麼選?5點窗簾及配件經驗總結,看了能省下幾千
    窗簾的費用少則幾百塊,多則幾千塊或者上萬塊,買窗簾要避開這些坑,看完這個,也許會讓你省下好幾千塊錢。接下來小編給大家介紹選擇窗簾的小細節。圈孔的價格:一般是3-5元/個,這種孔是打在窗簾布帶上的,直接掛在羅馬杆上。布帶的價格:一般是10元/米,這個錢也是要另外算的。綁帶的價格:你是不是以為窗簾上的綁帶都是送的啊?
  • 黑瓷與白瓷究竟誰更勝一籌?
    那麼,黑瓷與白瓷哪個喝茶更好呢,今天小編就帶大家看看。白瓷茶具白瓷早在中國唐代就有「假玉器」之稱,因色白如玉而得名。唐代飲茶之風大盛,促進了茶具生產的相應發展,全國許多地方的瓷業都很興旺,形成了一批以生產茶具為主的著名窯場。以江西景德鎮最為著名,其次如湖南醴陵、河北唐山、安徽祁門、四川大邑窯的白瓷茶具等也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