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穩定健康的自尊,擺脫自我懷疑否定,成為被機遇善待的人?

2020-12-21 芸淡風傾

小冒堅持原創的495天 自尊和自信同等重要,可我們卻甚少意識到自己在經歷」低自尊「。

(一)這些場景注意了:多少人意識不到自己會經歷「低自尊」?

如下場景,每個人肯定經歷過其中一種:

工作中輕易被別人的評價裹挾:領導同事質疑自己能力的時候,沒有辯證思考,就輕易順從接受;生活中自己做出的決定偏離了預期的目標:開始懷疑自己的決斷力,不敢輕易做決定,失去生活的掌控感,只想逃避問題,因為只要不做決定,就永遠不會做錯決定。愛情中就更加明顯了,各種卑微到塵埃裡的行為,完全不對等的地位:連看透男女關係,深諳相處本質的張愛玲都逃不過當局者迷的困境。

當我們覺得以上的種種,就是每個人都會面對的日常的問題,沒什麼大不了的時候,其實我們很難意識到,這些片刻甚至持續的「自我懷疑」。都是一種低自尊的表現。

很多人可能意識不到「低自尊」的嚴重問題,甚至將它誤以為是一種謙虛的表現。

這其實是一種完全不自信的表現——我們對自己信任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了心理穩定性,間接影響我們在工作生活,人際交往的正常表現。

聯想到最近社會新聞裡,不少優秀單純的高學歷女孩,在愛情中的已經不是寬容體貼,而是一種卑微,甚至是被洗腦被控制被PUA的悲劇,如何重塑自己穩定的自尊,和學會自信,同樣重要且刻不容緩。

這本《自尊知道答案》,全面深度剖析自尊水平不穩定的因素,淺入深出的配套案例分析與實操練習,包括自尊水平圖解填空、自我誤解心理日記等工具,簡單易上手。藉由這本心理學書籍,我也想好好為自己總結一下。

(二)什麼因素導致我們的低自尊?

不管經歷何種複雜的場景,不論有何等冠冕堂皇的理由藉口,我們會陷入「低自尊」的怪圈,將一切問題歸咎自己,總結下來就是三大核心心態:

我不值得被愛。沒有人幫助我。我沒有價值/我做不好。到底是哪些因素,會讓我們過度自責,甚至承擔起本不屬於我們的錯誤和責任?

1.無法接納自己的平庸,走不出過去失敗的陰影。

我普通人從小就生活在別人的評價中。所以由於外界人的負面評價,導致內心極度不自信——這就是一種錯誤,錯將別人的觀點,當做事實。別人說我不好,所以我就不夠好。

最常見的那句,就是在我讀書的時候,大家總說女生學理科太難,容易後勁不足。我也是在一次考試的滑鐵盧中,也認為自己就是學不好理化。

事實上,在我沒有接受到負面評價的數學上,我表現的一直不差;某一次難得的單科前幾名,也讓我充滿了自信。

不管是正面還是負面,過於依賴別人的評價,來評判自己的真實水平,是不可取的。

我們應該對自己有一套堅定的自我評判標準。

主流的,絕對政治正確的,不一定是我們真正想要的。

兼聽則明很重要,但學會首先傾聽自己的內心真實想法,更重要。

2.過於敏感,情緒起伏不定。

想太多「玻璃心」的人,總是容易觸景傷情,將精力耗費在懷疑自己,擔心外界上,所以無法投入該做的事。別說激發潛能,可能本職都完成不好。就會陷入失敗的死循環。

遇到挫折和失敗,很多人比起解決問題,彌補錯誤,總是先一步發洩情緒。比起fix it ,總是先feel it。

3.自己定義那些痛苦的經歷的方式存在誤區。

個體體驗中,那些痛苦的經歷,尤其是童年時期被拋棄,虐待的負面反饋,很容易造出年幼不成熟孩子錯誤的認知——他錯誤地認為,自己需要去不斷委屈自己,迎合別人;長期缺乏安全感,壓抑自己,甚至改變原有的思維方式,形成畸形的觀念。

除此之外,被忽視的冷暴力經歷,更特殊一些——並沒有上述傷害激烈,但是同樣不容小覷,這些穩定的「不反饋」,也會造成「我不夠好」的錯誤認知。

4.來自外界的壓力和阻力

忽視天性,否定本性,強硬地改變——硬要逼一個內向型的孩子,轉變為外向型。

成長過程中,被周圍人強制當做「情緒垃圾桶」——孩子如何對大人的問題負責?

成長的外在環境的各種刺激,自身乃至家庭在社會中的地位,對一個人心理養成都有很關鍵的重要性。

我們會因為「討好」別人,而逐漸養成「討好型人格」。

綜上所述,長此以往,就會導致第5種因素:

5.習得性無助導致的「低自尊」自我否定慣性。

我為了擺脫讀書時期,因為同學們無意的起鬨,導致的「外貌焦慮」,整整走了十幾年的彎路。

那期間,我總因為自己沒有傾城傾國的外貌,就極端地否定自己擁有的一切優點,放大自己的缺點,不斷否定和過度消費來彌補。

回憶一下,大家都有太多相似的經歷。

所以一個普通人的成長曆程,一個女孩的生活中,會經歷太多太多的「低自尊」時刻,還不自察。平白無故,徒增了許多煩惱和自我成長的阻礙。

(三)階梯式地建立穩定的自尊:認知行為療法+理性行為情緒療法+場景實踐

1.認知行為療法,正確看待「預期偏見」,擺脫不必要的負面自我認知:

我們無法避免自己永遠不接觸「負面評價」,甚至我們也會對自己產生挫敗感。這種負面認知,會導致一種潛意識的「假設」和「命令」:

這類假設會情不自禁放大問題:

過度預估可能會發生的壞結果(實際上沒那麼嚴重,或者根本不會發生)誇大結果的危害性(過度歸咎自己,總是悲觀看待事物發展)過分看低自己應對問題的能力選擇性忽視所有好轉因素和積極因素相應地,就會產生過激的處理方式,我們命令自己不得不這麼做——比如我拼命想要變得更好看,不顧方法,永不滿足。

認知行為療法,就是通過簡單幾步走的方式:

找出自己的「預期偏見」——可以通過寫日記,不斷深層向自己發問,一點一點剖析上述偏見的形成。徹底破除低自尊的負面信念:通過訓練,找到負向思維的根源,重塑認知。

我們可以將這個模糊快速的自我否定過程拆解開,就很容易發現問題在哪裡,就能從心底認同:

我們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差。

2.理性行為情緒療法——科學準確評估自己的自尊水平,制訂合適的改善計劃

我們針對第1步,可以先規劃出正確的認知的輪廓——反義詞填空就可以。

打破之後,關鍵是如何建立一個更積極的心態?

第一,在一個特殊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重塑認知——必要的儀式感,讓自己足夠重視,且能全神貫注。

第二,巧用書中的「自我優勢記錄表」——形式不是重點,關鍵是找對自我認可的點。

第三,可以藉助你信任的人的力量——他人的正面激勵有時候真的是臨門一腳。

第四,警惕對自我優勢的忽視和弱化——過程中肯定會反覆經歷低自尊時刻,因小問題而自我全面否定,習慣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全克服,但我們可以有意識地調整。

第五,養成定期翻閱「自我優勢記錄表」的習慣——

我本人在看過治癒系日劇《我們由奇蹟構成》後效仿男主高橋一生小哥哥,開始有意識找到自己的100個優點,哪怕很微不足道;2019年開始培養26個好習慣時,也會記錄下來每天,每周的小確幸和高光時刻。每當情緒低落不自信的時候,就會拿出來鼓勵自己。

第六,被人誇獎時,由衷地表達感謝——

我寫了500多篇文章,肯定會有刺耳的聲音,但我選擇看向那些特意花時間瀏覽和留言的正面的肯定,將精力和心情用在更值得的人事物身上,順帶感謝大家,you all make my day!

3.場景實踐:樹立客觀健康自尊,避免矯枉過正

第一,可以通過書寫復盤的方式,記錄自己的自尊水平,評估是否健康。

第二,學會自我激勵,減少對外界和他人正面肯定的依賴。

別人不一定永遠有時間,且有義務幫助我們重塑自尊,最健康最舒服的人際交往,是需要在關係中完成轉變:對挫折、自己、他人、世界有靈活的態度,從容應對每一段關係。

第三,遇到反覆怎麼辦?

保持「終身學習」的成長性思維,用新的思維習慣打破舊有的認知怪圈,建立情緒穩定的成熟自我,贏得他人青睞。不斷地反問自己,傾聽內心的聲音,關注自己的改變。

第四,發自內心地真正明白,自由,才是我這輩子能給自己最好的禮物。

當我們總是在追求「短平快」的時候,總是習慣性忽略自己的問題,自己的迷茫,甚至是心理健康,這都是不對的,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追求的成功,不也是為了能給我們帶來幸福快樂的保障嗎?

希望重塑自尊的我們,可以有很高的「逆商」,遊刃有餘地處理人生的各種問題,怡然自洽,不患得患失,能夠主動掌控自己的人生,無須討好也不會過分強勢壓人,情緒穩定地過好我們平凡的一生。

希望我對《自尊知道答案》的解讀,可以給大家一些啟發。

《人生下一站》:清新版「白夜行」式共生關係,能迎來好結局嗎?

《棒球大聯盟》逆襲不只靠好PPT,南宮珉5種麥肯錫談判力才關鍵

朱智勳金惠秀網飛8.7分神劇Hyena:沒有一種生存是輕而易舉的

網飛Netflix精準本土化擴張,盤點16部「亞洲戰略」原創合作劇

挑戰米開朗琪羅的天才貝尼尼:賦予大理石肉感,讓雕刻充滿人性

相關焦點

  • 一味地否定自己,警惕低自尊負面信念|《克服低自尊》:待己如友
    一、人人都有自尊自尊是一個人看待自己的方式、對自己的想法以及賦予自己的價值。擁有健康的自尊的人會接受自己的所有,包括優點和缺點,他們會客觀的看待自己,既不高估也不貶低,心裡的天平保持著一個平衡的狀態,從容的面對鮮花和板磚。
  • 如何擺脫自我懷疑?心理學家提供了這6個方法
    嚴重的自我懷疑涉及質疑我們自己的主要方面,即:我們的智商、顏值、身材、能力甚至,我們是否值得活著。自我懷疑程度導致的結果:有點懷疑可能會激發自己的潛能中度懷疑自己的問題,猜測自己,猶豫,然後放下自己過度的自我懷疑會對你的判斷和決定產生負面影響高度的自我懷疑導致了惡性循環,成為嚴厲批評的內心對話的原因和結果。
  • 75「積極自我」自尊|價值觀如何影響了你的自尊?
    今天我們來談談影響我們自尊的另外一個因素就是我們的價值觀,然後我會綜述一下如何獲得更積極的自我。這時候,高自尊就成為了我們做事的一個發動機,讓我們接近內心想要的成功!分母成功變大了,同樣可以獲得高自尊!可見這個「自我要求」其實反映的就是我們內心的價值觀。
  • 如何從自我否定中走出?三招讓你變自信
    ——太平洋建設集團版創始人嚴介和否定、自我懷疑會嚴重阻礙職場人的職業發展。老王雖不是研究心理學的,但是老王一直從事職業諮詢。在諮詢過程中,老王接觸過很多常常無意識就自我否定的職場人,各種的不自信,各種的自我懷疑。
  • 自尊與女性的「四自」精神培養
    第五,對競賽的拙劣反應:只與比自己差的人,或比自己強大得多的人比賽。第六,輕視別人的傾向。良好的自我概念和自尊水平有助於自卑情結的擺脫。二、自尊的結構與影響因素(一)自尊的結構詹姆斯認為,自尊即個體的成就感,取決於個體在實現其設定目標的過程中成功或失敗的感受。
  • 自尊類型測試:你是在自愛,還是在自我傷害?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需要邀請另一群心理學家的協助,他們主要研究的是自我提升策略(self-enhancement)和自我保護策略(self-protection)。這些策略主要是為了維護自尊而存在的,往往在自尊被攻擊或受損的時候出現。包括,自我安慰,包括正面看待挫折,也包括發洩憤怒…。
  • 自我否定和自卑是一種消極的自我意識
    在這個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同樣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然而,儘管人們有著千差萬別的面孔,各具特色的形態,我們卻可以將所有人劃分為兩種人:一種是擁有積極心態,充滿自信陽光快樂的人;一種是意志消極,並深深陷入自我否定和自身陰影的人。
  • 你的愛與自尊,如何去找回
    自尊偏低的人,因為內在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是低落的,無法自己肯定自己,以致更需要外求別人的讚美與認同,才能感覺不那麼心虛和心慌。 這種內在空洞的無價值感,時常讓低自尊者無法接受「任何」不同的建議或意見。 因為,在低自尊者的內建翻譯系統裡,不同的意見或建議,都等於是對自己的「批評」、「否定」,並會被轉譯成:「是我不夠好。」
  • 一個人該如何讓自己變得自信?
    02 豐富的自我診斷、療愈工具和方法從思想和行為上雙管齊下改變低自尊每節課都有豐富的案例分析,以及匹配相應的課後練習,比如低自尊圖解填空、自我誤解心理日記、健康自尊記錄工具等,在老師帶領下即學即用,切實感受到自己的變化。且方法可在課後練習中重複練習。
  • 研究生學術準備不足會導致自我否定?
    參與者在訪談中介紹了自己在研究生期間的自我否定狀況,研究生學校是如何誘發這些感受的,還講述了自我否定傾向對他們學習以及生活的影響。 作者的調查由20個變量組成,這些變量用來測算參與者的自我否定程度。其中0-40分表示輕度自我否定;41-61分表示中度自我否定;62–100分表示重度自我否定。
  • 讓人迷失自我,否定自我人格,被PUA的危害!
    最卑鄙的人。它的核心是使用技術來運行想要的女孩,並迅速建立身體關係,然後迅速擺脫女孩,而不會留下任何麻煩。 分手後,我們開了槍,分手了。你不認識我,或者我不認識你。這是包雪的核心。 包雪有三種角色,他們是浪子,國王和詩人。
  • 情感中低自尊會抹殺你的價值,客觀的評價自己,你值得更好地對待
    低自尊是破壞感情的殺手,低自尊者很難擁有一份健康,穩定,長久的感情。可能有一些人不了解低自尊是什麼,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低自尊。一、低自尊在了解低自尊之前,先說一下什麼是自尊。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低自尊呢?
  • 低自尊的人,為什麼很難得到愛?
    那些因為外在價值而產生的短暫的自信的人,最後會花更多時間在焦慮和擔憂這些東西隨時會失去的恐懼上,他們看起來的自信更多是一種脆弱以及不穩定的。 好的戀人關係,無論是男比女高還是女方足夠優秀,健康的戀人一定會為自己的另一半取得的成就感到開心和驕傲的。畢竟,這代表自己是一個很有眼光的人。但是,即便道理這樣講,在那些低自尊戀人的心理,他們其實不太能夠接受自己和伴侶的差距過大的。這會讓他們覺得自己極其的沒有價值。
  • 喜歡自我否定的人,如何從愛情中找回自信?
    有一種人,向來就喜歡自我否定。不是他不夠優秀,而是他看不到自己的優秀,因為缺乏對自己的正確認識而導致自信心不足。對於這樣的人,從愛情中找回自信便是一個很好的途徑。02過於自我否定帶來的負面影響其實偶爾的自我否定是不算什麼缺點的,而且我們每個人也都會遇到。
  • 如何真正擺脫他人「眼光」,讓自我潛能爆發
    今天來分享我的心得,讓你徹底擺脫他人眼光的束縛,任何時候自尊和信念都不受綁架,人生就一次,一定別把它交到別人眼裡了。1.「撕破假眼光」首先你要有「撕破假眼光」的覺悟,人永遠會放大周圍人對自己的看法,這就是心理學最著名的「焦點效應」。你會發現,沒有人會像你在乎自己一樣那麼在乎你的形象,你表現怎樣,別人也不會在意超過五分鐘。
  • 用這6種方法,讓你徹底改變,自卑情結
    而個體的自卑感,由「較少」,「價值」和「感覺」三個部分所組成,也就是自我價值感低下的一種狀態,如果一個人不認同自我,就會產生「低自尊」,而低自尊是一個人產生自卑的根源。
  • 家長給老師送三張購物卡,孩子幼兒園回來大哭:這就是低自尊父母
    那什麼是低自尊呢?先說什麼是自尊。自尊,指的是一個人對於自己的總體看法,即我們如何判斷和評價自己,如何賦予我們自己作為人的價值。在《恰如其分的自尊》這本書裡,作者認為自尊的三大支柱分別為自愛、自我觀和自信。
  • 從炫富、蠶食鯨吞到自尊破壞:如何覺察、逃離看似愛情的PUA陷阱
    搭訕技巧協助害羞男孩發展認識女孩的心理學技巧,如何在欣賞對方下真誠表達好感,如何產生話題連結,如何約會進一步認識。 「搭訕」協助人們在熟悉情境、舒適圈、同溫層之外認識新朋友,讓毫無交集的兩個人開起機會之門。初次印象後是否發展成為好友、戀人或其他關係,則視彼此性格、價值觀、興趣及真誠態度決定。
  • 如何形成穩定的自我認知
    在乎面子的人,他的自我價值感來自於和其他人的攀比。 比較,是人類的天性 比較在人類的生存進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通過和其他人進行比較,我們才能發現自身的優點和缺點,通過揚長避短來實現自己的價值。
  • 心理學:人們在認識「自我」時,總是伴隨著對他人的否定
    自我形象總是在否定他人中,被逐漸地確立起來。人們在認識「自我」的時候,總是伴隨著對他人的否定。在之前的文章中曾多次指出,人只有融入到群體中之後,才有了「你、我、他」的區別。如果個體只是單純地將自己封閉起來,遠離社交,那麼就不存在所謂的「自我」。但同時也能看到,人們在認識自我的過程中,總是伴隨著對他人的否定。例如:「我跟他們不一樣」,「我不是那樣的人」,「我是與眾不同的存在」。個體的自我形象在否定他人中,被逐漸地確立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