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探索日本美麗鄉村樣板項目——小布施町

2020-12-16 騰訊網

導讀:小布施町作為江戶時代曾經繁榮一時的北信濃經濟文化中心,隨著人口的外流,經濟文化一度衰退,後又經過文化藝術、庭院景觀、慄子產業三個步驟、四十多年的復興努力,成為小而美的鄉村度假勝地,實現了其文化復興、經濟復甦的目標。希望小布施町成功的模式,能為相關從業者們提供新思維與新視野。

1

小布施町歷史軌跡

從繁盛到衰弱再到復興

小布施町位於日本長野縣北部,距長野市區約18公裡,佔地面積19.07平方千米,是長野縣最小的鎮,人口僅1.1萬左右,卻創造了100萬的年客流。追溯其歷史,小布施町亦如輕井澤一般,經歷了從繁盛到衰弱再到復興的軌跡。

長野-小布施町高速自駕及新幹線路線

小布施町地圖

2

復興第一步:文化驅動

以北齋文化為契機

盤活整個小鎮的文化經濟

美國《生活》雜誌曾在千禧年之際,評選生活在1000年至1999年之間對全人類有巨大影響的著名人物,即「百位世界千禧名人」,位列其中的日本名人僅有一位——葛飾北齋。即便你不了解這位浮世繪大家,也會對他的作品《神奈川沖浪裏》感到熟悉。

葛飾北齋代表作《神奈川沖浪裏》

葛飾北齋其他作品

北齋館

1976年(昭和51年),由政府主導的北齋館正式建成開館。其中收藏了葛飾北齋晚年居住小布施町時所創作的40多件作品,包括經典的男浪(高浪)與女浪(矮浪)的怒濤圖繪、東町祭屋臺天井繪「龍圖」與「鳳凰圖」、兩臺祭典小販車等等。

上:東町祭屋臺天井繪「龍「和」鳳凰」

下:上町祭屋臺天井繪「怒濤圖」,左男浪,右女浪

開館當年參訪者達3萬餘人,超當地居民人數3倍有餘,後穩步增加至5萬人,同時定居小布施的居民數也隨之緩慢上升,北齋館可謂大獲成功。

在北齋館的影響下,小布施町大大小小10多座美術館陸續開館,形成了濃厚的藝術文化氛圍。其中包括高井鴻山紀念館、小布施博物館·中島千波館、日本燈具博物館、小慄樹美術館、展示幕府時期以來茶具的「茶俚庵」、收藏古陶瓷器的「了庵」、收藏畫家藤岡牧人作品的「小布施藤岡牧人美術館」、以及展示小布施町歷史的「歷史民俗資料館」等。

高井鴻山紀念館

中島千波館

左:小慄樹美術館,右:日本燈具博物館

小布施町以北齋文化為核心的文化驅動,開始撬動起整個小鎮的文化經濟,完美開啟了復興之路的第一步。

3

復興第二步:政策改造

響應日本鄉村振興計劃

打造「花之城」景觀

1980年日本實施"鄉村振興計劃」,給每個鄉村提供1億日元的資金支持。小布施町用深遠的眼光選擇將此大量資金用於人才培養。10年間共計派遣160人前往歐洲研修,並為其提供20萬日元的免息貸款。歸國後,他們將歐洲的生活方式(其中包括邊喝下午茶邊賞風景)、家家戶戶美麗的庭院設計帶回了小布施町。

與此同時,小布施町」花創造推進協議會」成立,公共空間中開始花景觀改造。花除了作為景觀元素之外,還被賦予了發展鄉村建設的意義。在他們的帶動下,小布施町居民逐漸形成了一種共識:房子內是家庭私人空間,外部庭院則屬於公共的欣賞空間。

小布施花園

小布施店的庭院設計

私人庭院

公共空間

為此,他們開始拆除原先冰冷的水泥隔離欄,並將外部的庭院統一設計成日式開放的庭院景觀。政府也對此大為支持,不僅通過減免30%的房屋稅來鼓勵居民開放庭院的行為,還額外提供7萬日元支持居民的庭院改造。

2000年在町政府的倡導下,小布施又開展了開放花園計劃,即公開家庭設計的庭院給遊客參觀。截止目前為止已有133處開放庭院點,參與的家庭庭院入口處皆可看到懸掛"Welcome to My Garden (歡迎參觀我的庭院)」 的標牌,以此歡迎遊客入內參觀。

此外町政府還繪製了詳細的四季觀賞地圖,為開放的庭院點按花期進行四季歸類,以便遊客觀賞。開放的庭院,不僅成為了小布施町日式風情的外在體現,增強了當地居民的地域情感認同與美好共享,也為外來遊客提供了一次沉浸式的深度觀光體驗。

開放庭院的歡迎標牌

開放庭院局部地圖,數字序號代表庭院點位

《小布施町開放庭院宣傳冊》具體庭院簡介

小布施町通過鄉村振興計劃和開放花園計劃兩項政策,打通了政府主導、居民自治、遊客觀光的一體化系統,形成了獨特的庭院景觀文化,收穫了「花之城」的稱號,穩步推動了復興之路的第二步。

4

復興第三步:產業復興

挖掘旅遊資源

打造全國聞名的「慄子之鄉」

小布施町因為優質的酸性土壤等環境因素,使這裡出產的慄子品質相當高。在長達600年栽培慄子的歷史中,更因江戶時代被選中為進貢將軍的珍品而聞名。

小布施以此作為突破口進行資源挖掘,並且秉持著「只有在這裡才能品嘗到的美味」的精神,開發了慄子糯米飯、慄子羊羹、慄子糖果、慄子和菓子等各式慄子產品。

各類慄子美食

甚至打造了一條用慄木鋪設的長達百米的觀光小徑(據說是慄木的邊角料),連接著北齋館和高井鴻山紀念館,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慄子小徑

除此之外,小布施町對慄子產品的打造,堅持「品牌質量的追求」原則,並成立了慄子研究所,不斷精進開發慄子美食、進行質量把控,使整個小布施地區的慄子得以品牌化,「慄子之鄉」的稱號聲名遠博。同時利用限定營銷的方式,比如限定季節、產地、數量等飢餓營銷手段促進商品銷售。

至此,小布施町從文化驅動、政策改造、產業復興三大維度,歷經43年,三步走完成了復興之路。

5

復興之路三步走

為小布施町改造帶來四大影響

1)實現從0到100萬客流的突破。改造之前的小布施町,僅有1家拉麵店和1家蕎麥麵店,除此之外沒有任何的餐飲店面存在。可以說當時沒有任何觀光客前來。但目前,整個小布施町擁有80家餐飲商鋪,13家酒店住宿的規模,年遊客量達到100萬,超當地居民人口數100倍左右。可以說,是從0到1的突破。

2)完成本土文化復興,帶來經濟復甦。整體而言,小布施町並不具備顯赫的觀光資源,但卻成為了讓人流連忘返的觀光勝地,主要在於北齋文化為小布施町注入了強力的再生之源,帶領獨具當地特色的小布施文化重新煥發光彩。不僅帶來了大量穩定的遊客,也使定居小布施的居民數隨之得到提升。

3)促進產業復甦,打造慄子之鄉的地域品牌。小布施的慄子品牌化之路走得堅實穩定,關鍵在於」堅持對品牌質量的追求"原則,從而完善了從開發生產到產品銷售的完整產業鏈,名副其實地打造出了慄子之鄉的地域品牌。

4)加強當地居民的地域認同,獲得可持續的良性發展。為小布施町設計了諸多產品的建築大師隈研吾評價小布施町:」是聚集最先端的感性及網絡的磁場,凝聚了比曰本任何城市都要強的城市的感性」。持續幾十年的鄉村改造使"小布施」成為日本社區改造和景觀營造的頂級梯隊中的一員。而且在鄉村振興和開放庭院中所體現的政府居民一體化的共同體管理模式,不僅為政府帶來了可持續耗資低的良性管理,也增強了當地居民的地域認同。

從0到100萬的客流突破!

小布施町三大核心業態

「文化藝術+慄子之鄉+庭院觀賞「

成就日本最成功的美麗鄉村項目

美麗鄉村的成功在於營造「獨特的鄉村期待與幻想」,小布施町在43年的鄉村改造歷史中不自覺地發展出了「文化藝術+庭院景觀+慄子之鄉「3個核心旅遊業態要素,讓消費者形成了對小布施町的期待與幻想,這才是日本最成功的美麗鄉村改造的成功之處。

留存的高井鴻山宅院

北齋館內豐富的文化活動

江戶風情的文化場景

小布施店內的消費場景

「獨特的鄉村期待與幻想」是美麗鄉村成功的基礎。通過文化加持打造其核心業態要素,提升為獨一無二的體驗,跨越時節、天氣等自然不可抗爭的因素,如此才能讓美麗鄉村的經營平穩而具有發展性。小布施町走出了自己的模式,並刻意堅持形成標準,才有了獨一無二的「小布施町要素」。反觀目前中國的美麗鄉村更多停留在對土地的掠奪,地方政府趕著做業績,投資商們追求「立馬變現」。缺乏業態的規劃、產品的打磨以及文化的挖掘,勢必做不成真正意義上中國公認、國際公認的鄉村旅遊品牌,這才是對中國稀缺土地資源最大的傷害。

版權聲明:

部分圖文來源於網絡。僅作行業資訊學習交流,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繫,我們將第一時間作出處理。

END

相關焦點

  • ...潛力在鄉村!「最強大腦」匯聚青島,助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12月5日,以「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為主題的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在位於青島西海岸新區的中鐵博覽城舉辦,社會各界智力資源,資深專家頂級智庫匯聚青島,深入開展交流研討,為全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探索實踐經驗
  • 政前方丨打造「樣板中的樣板」!青島鄉村振興的濃「農」深情
    半島全媒體記者 崔璞率先走在前列,勇做「樣板中的樣板」。青島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濃「農」深情,青島市兩會上關於鄉村振興、美麗鄉村的關注從不缺少。農,大業也,農固,天下安。鄉村興則國家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 橫瀝全域創建「美麗宜居村」,打造鄉村振興「樣板」
    推進全域創建「美麗宜居村」,打造鄉村振興「橫瀝樣板」。近日,記者從橫瀝鎮召開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工作會議獲悉,該鎮提出以創建全國文明鎮為契機,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一把手」工程與建設灣區活力生態文明小鎮有機結合、統籌推進,努力實現「三個美好」。
  • 青島勢起|三個關鍵詞再造鄉村振興「青島樣板」
    如果說,30年前的一場「萊西會議」總結出農村基層黨建的「萊西經驗」,讓這座位於青島北部的農業大市以「先進」形象示人,也為青島的鄉村組織振興提供了可借鑑的樣板。30年後,無論是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打造,還是青島瞄準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的奮鬥目標,都對鄉村振興提出了新的時代要求。
  • 甘孜州鄉村振興中的「康定樣板」
    康定市緊緊圍繞「成渝後花園·康養加休閒」主題定位,打造全省、全國涉藏地區鄉村振興典範,不斷創新舉措,積極探索鄉村振興實施路徑,康定鄉村振興的步伐鏗鏘有力,廣大農牧民幸福感、獲得感進一步提升,已成為引領甘孜州鄉村振興的「康定樣板」。
  • 山東沂南縣著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今年以來,沂南縣在系統推進汙染防治攻堅行動的同時,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著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的沂蒙新高地。為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沂南縣制定了《2020年環保攻堅行動方案》,開展了工地揚塵、道路揚塵、工業汙染、機動車整治、水環境治理等12個專項行動。強化重點區域整治,實行汙染源實時掃描監控,落實分區分級分工精細化管理。
  • 青島華僑城蓮花山項目亮相美麗鄉村答卷「大地的迴響」美好生活節
    近日,由華僑城集團主辦、華僑城海南集團承辦的華僑城美麗鄉村答卷——「大地的迴響」美好生活節在深圳歡樂海岸創展廣場盛大啟幕。青島華僑城攜蓮花山鄉村振興項目亮相盛會,展示階段性建設成果。
  • 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山東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
    「點」上創建美麗鄉村示範村,今年達2000個左右;「線」上實施美麗村居「四一三」行動,打造膠東、魯中、魯西南、魯西北4大風貌區,建設10條風貌帶;「片」上實施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創建,集聚資源要素、有序推進建設;「面」上實施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利用3年時間,打造30個鄉村振興示範縣、300個示範鄉鎮、3000個示範村。
  • 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原標題:山東「十三五」「三農」工作巡禮——勇立潮頭,奮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農村穩則天下安,農業興則基礎牢,農民富則國家盛。鄉村振興戰略關乎全局、關乎根本、關乎長遠。「十三五」時期,全省各級農業農村(漁業)部門把「三農」工作置於重中之重,鄉村振興步步推進,憑藉勇立潮頭的實踐探索,奮力書寫鄉村振興齊魯樣板新篇章。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自然災害、非洲豬瘟等風險挑戰,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領域新舊動能轉換,農業農村工作穩步推進。
  • 青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
    來源:人民日報原標題:青島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打造齊魯樣板先行區「十三五」以來,山東省青島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奮力打好鄉村產業、生態、組織、人才、文化、改革六大攻堅戰,全市農業農村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穩定發展
  • 廣東三水:首創「美麗指數」形成鄉村振興「美麗方案」
    12月19日,第二屆「廣東十大美麗鄉村」「廣東美麗鄉村精品線路」「廣東特色名村」系列評選活動發布會在廣東省佛山市三水區舉行。作為廣東省鄉村振興綜合改革試點,三水立足實際,全域謀劃,探索推進美麗創建、城鄉融合、鄉村治理,形成具有三水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路徑。
  • 用水保科技為鄉村生態振興保駕護航
    羅小雲副省長參加省水利廳2020年第七期「水之韻」沙龍中指出,將我省水土保持工作實踐與鄉村振興戰略進行有效對接意義重大。多年來,省水保院以鄉村生態環境需求為導向,積極開展相關科學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在基層農村得到廣泛應用,用水保科技為鄉村生態振興保駕護航。
  • 日本鄉村振興戰略概況介紹
    日本自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實施「鄉村振興運動」,對於推進農業現代化轉型、解決農民老齡化、農村空心化等問題有顯著的成效。中國與日本同處亞洲地區,同樣經歷了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發展不充分問題。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日本鄉村振興方面的經驗對於我國鄉村振興戰略的構建具有一定的現實參考價值。
  • 臨沂臨沭縣鄭山街道全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 之「臨沭樣板」
    近年來,鄭山街道聚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按照「科學規劃、突出特色,示範引領、梯次推進,部門協作、群眾參與」的工作思路,高點定位,深挖特色,積極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連片治理,在全縣9個鎮街中率先實現了美麗鄉村建設行政村全覆蓋。
  • 走進漳平·永福 探索大陸阿里山鄉村振興之路——「福建省鄉村振興...
    海峽之聲網8月23日消息(作者 鄧秀萍 郭雪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既關乎鄉村發展和百姓福祉,也牽繫著黨和國家「三農工作」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局。奮鬥的號角已然吹響,八月的烈日照在我們的身上,但日曬並沒有打亂我們前進的步伐和實踐探索的決心。
  • 浦城:高質量推進鄉村振興
    富嶺鎮大水口村是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該村通過「項目回鄉落地、能人回村任職」雙回歸工程,引進建設以山林養生為依託,兼具生態景區、度假酒店、鄉村民宿、創意田園特色的鄉村旅遊度假區
  • 融合之道——山東德州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實踐
    習近平總書記囑託山東「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山東要求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德州怎麼辦?城鄉融合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鄉村振興戰略這篇大文章做好,必須走城鄉融合發展之路。」山東土地發展集團實力雄厚,在德州探索了不同類型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項目:平原街道的「近郊城鎮化模式」;夏津平安湖小鎮的「集聚提升模式」;平原張官店的「田園農旅模式」;齊河中華泉城飲食文化小鎮的「主題特色小鎮模式」。
  • 一扇門鄉村振興學院考察美麗鄉村「魯家村模式」
    為深入學習美麗鄉村轉化美麗經濟的實踐經驗,感受魯家村鄉村振興建設的豐碩成果。12月10日,一扇門鄉村振興學院院長李源帶領團隊的核心成員到中國美麗鄉村精品示範村—魯家村考察學習,魯家村相關工作人員對考察團一行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 上河灣鎮:鄉村振興戰略統領各項事業並進發展
    王大姐告訴記者,近幾年在鄉村振興戰略的指引下,石羊村不斷加大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環境整治工作力度,著力打造「院潔、屯淨、村美」的人居新環境,使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如今石羊村「戶富、人和、景美」,基礎設施建設明顯提升,村集體事業蒸蒸日上。據了解,為給廣大村民營造美麗、宜居的生活環境,石羊村爭先進位,多措並舉,致力打造全鎮「美麗鄉村」樣板工程。
  • 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平原: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
    1月14日,我市召開「輝煌十三五 奮進新德州」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一場,發布會上,平原縣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魏凱章介紹了平原縣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十三五」期間,平原縣大力實施全域鄉村振興戰略,暢通體制機制,推動改革創新,五大振興全面起勢、互促共進,為德州在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中率先突破貢獻了平原力量。在2019年山東省市縣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中,平原縣獲「一等」縣(市區)。成功入選全省第二批鄉村振興「十百千」工程示範創建縣,桃園鄉村振興示範區被評為省級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