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在前一段時間國產8英寸碳基晶圓研發成功,無疑也讓非常讓人非常興奮,這也是北大教授研發團隊的成功,成功解決了碳基半導體材料製備的瓶頸,讓碳基晶片離我們更近一步,全新的碳基晶片在整體性能也更加出色,可以解決目前矽基晶片的技術短板,尤其是現在摩爾定律逐漸走到了極限以後,全新的碳基晶片,絕對是一次換道超車的機會;
其實不僅僅我國在研究碳基晶片,就連國外的科研機構以及晶片代工巨頭,也在不斷地研發和攻克碳基晶片的技術難題,而碳基晶片的理論最早也是海外人士在1998年提出,就在近日,臺積電方面也被爆出一項大招,目前正在和美國高校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等學校的研究人員,研發一種全新的製造工藝,可以更好地控制納米管電晶體,可以製造出碳納米管原件,也可以構造一個厚度小於4nm的柵極電介質裝置,讓碳基晶片的精度再次提高;
看到這裡,或許也會有很多網友們提出疑問:「那麼誰的碳基晶片技術更牛、更先進呢?到底是北大更牛,還是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更牛呢?」
其實臺積電和北大所研究的是兩種不同的碳基晶片技術,可以實現技術互補,自然也就沒有誰更強的說法了,就好像是一整個碳基晶片產業鏈,大家可以實現技術互補,如此可見,不僅僅傳統的矽基晶片需要全球化的分工合作,就連全新的碳基晶片同樣如此,這或許才是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精髓,確實很難有一個國家或者是地區,能夠直接搞掂所有晶片產業鏈的技術難題;
其實在國產8英寸碳基晶圓亮相以後,依舊遭到了很多網友們的質疑,但隨著臺積電加入到碳基晶片研發中,也讓這部分網友有了很大的改觀,尤其是碳基晶片的性能表現是目前矽基晶片產品性能的十倍,這意味著使用落後晶片製造工藝,也可以製造出性能強悍的碳基晶片產品,對此很多網友們都開始期待,在全新的碳基晶片領域能夠實現彎道超車,補足國產晶片產業鏈的短板;
最後:對於全新的碳基晶片技術,目前已經得到了臺積電、北大等廠商的重視,各位小夥伴們,你們覺得碳基晶片是否能夠讓國產晶片完成彎道超車的逆襲「神話」呢?歡迎在評論區中留言討論,期待你們的精彩評論!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