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裡的秋:古道西風瘦馬,白草紅葉黃花

2020-12-14 唐詩宋詞天地

文 / 初釀

秋日午後,驅車奔馳於高速路上,抬頭是藍天白雲,側目仍有綠意縈懷。初秋時節,尚未有蕭瑟悽涼,但打開車窗,風中帶著微微涼意,夾雜著絲絲秋的氣息。

秋,亦是文人鍾愛的季節,菊香氤氳,黃葉飄搖,離人愁緒,思念情殤,都會在這個季節裡暈染。詩詞歌賦,在秋風中盛開;散曲小令,亦會在秋風裡沉澱出異樣的光彩。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的《天淨沙·秋思》是元曲中描繪秋的經典,字裡行間那濃的化不開的悲涼,剎那間就浸滿了人的心。夕陽西下,秋風蕭瑟,寂寥古道,瘦馬上一襲落寞的身影,被夕陽的餘暉拉成長長的一線,斷腸人漂泊在天涯。

不知道有無人來問候「天涼可添衣」,有無人關心「日晚宿何處」,或許他已習慣了孤獨和漂泊。忽然想起一首老歌,「曾經以為我的家,是一張張票根,撕開後展開旅程,投入另外一個陌生,這樣飄蕩多少天,這樣孤獨多少年。......疲憊的我,是否有緣和你相依。」姜育恆那蒼涼的歌聲,或許是西風古道上他的心聲。

風飄飄,雨瀟瀟,便做陳摶睡不著。

懊惱傷懷抱,撲簌簌淚點拋。

秋蟬兒噪罷寒蛩兒叫,淅零零細雨打芭蕉。

關漢卿的《大德歌·秋》是一種秋思。古道西風上的漂泊遊子不知現在在何方,只留下無盡的思念,讓遠在家中的她落淚神傷。白日裡秋蟬聒噪,入夜來蟋蟀長鳴。屋外悽風苦雨,窗前雨打芭蕉的零丁聲,敲痛了孤寂的思念;屋內孤燈獨照,雙眸中撲簌的淚珠,煎熬著難以入睡的心。相思苦,苦相思,在秋風秋雨中更加濃鬱。

秋雨連綿,是相思的淚;黃葉漸落,是思鄉的情。每逢秋日,思念就如斷閘的洪水,蜂擁而至。奈何,無可奈何,只能如聽雨的蔣捷,「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新秋至,人乍別,順長江水流殘月。

悠悠畫船東去也,這思量起頭兒一夜。

貫雲石的《壽陽曲·新秋至》是一首秋日送別的離歌。秋日,離別日,悠悠畫船,水流殘月,都在為離去的人傷懷。徹骨寒涼的秋風,吹不走離別的悽涼,思念從這一刻開始,日漸濃烈,再難斷絕。

多少文人都在訴說秋日的離別:柳永的「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吳文英的「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許渾的「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都將秋日的離別渲染的無比冷寂悲涼。自古以來最讓人傷心的是別離,更何況又恰逢寂寥蕭瑟的清秋。這份離愁別緒,隨著秋風悄悄溢滿心頭,即使那火紅的楓葉,湍急的水流,都化不去那份悲愁。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惜春悲秋,自古皆有,然而白樸筆下的秋,卻是一幅絢爛多彩的圖畫。他的《天淨沙·秋》,就託出了一個千山綠水間,白草紅葉黃花的五彩金秋。落日殘霞滿天,一座孤村在落日帶餘暉下,升起嫋嫋炊煙。歸巢的寒鴉,靜立枝頭,忽然,一隻哀鳴的孤鴻掠過,在晚霞中留下一點倩影,轉瞬不見。秋日的紅葉絢麗了人間,白草上幾朵黃花,嬌俏婀娜,惹人愛憐。

別人眼中蕭瑟遲暮的秋,在他的眼中卻是彩色的、長情的。天長水闊,日麗風清,孤村寂靜的傍晚,有一種說不出的地老天荒,遺世獨立。

芙蓉映水菊花黃,滿目秋光。

枯荷葉底鷺鷥藏。

金風蕩,飄動桂枝香。

(么);雷鋒塔畔登高望,見錢塘一派長江。

湖水清,江湖漾,天邊斜月,新雁兩三行。

貫雲石的另一篇《小梁州·秋》,是一個意氣風發的秋。天高雲淡的秋日,雷鋒塔上登高眺望,西湖瀲灩多姿,亭亭玉立的芙蓉,靜靜覓食的白鷺,怒放爭豔的秋菊,都在靜享這份秋光。微風渺渺,桂馥飄香,錢塘江上煙波浩渺,江潮湧蕩。天邊一彎斜月清涼,兩三行新雁無聲划過淡幕蒼穹,追尋著自己的遠方。

秋,是那麼寧靜清新,卻又豪情奔放。像劉禹錫詩中所說,「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境由心生,或許是那淡泊一切的心,飄然出塵的情,讓他的眼中、心中皆是美好安詳。貫雲石生於維族貴胄之家,一生兩度辭官歸隱,皆非迫不得已,而是追尋自我的任性而為。他有自己的夢想,浮名虛利,非他所求,只想浪跡天涯,縱遊山水林泉,將一身才情賦予詩詞歌賦之中。

青苔古木蕭蕭,蒼雲秋水迢迢。

紅葉山齋小小,有誰曾到?

探梅人過溪橋。

張可久眼中的秋,充滿了佛心禪意。他的《天淨沙·魯卿庵中》描繪了一幅清幽淡遠的水墨山水畫。秋日山高雲淡,他來到友人魯卿隱居的山齋。蒼雲片片,秋水迢迢,山上古木蕭蕭,庭院中青苔隱隱。滿山紅葉映襯下,山齋是那麼渺小,有誰曾經來過,那些高潔之士走過的石橋。

小小山齋中,隱逸著超然物外的雅潔之人,庭院深深,充滿了靜謐的禪意與安寧,遠離世間煩惱,留一方清淨於此。佛經云:「得失從緣,心無增減。有求皆苦,無求乃樂。」人無欲無求,方能享得生活之樂,小小山齋,靜雅愉悅。

百人眼中百樣秋,無論蕭瑟、悽涼,還是明媚、絢麗,都是秋與心的折射。「斷腸人在天涯」的悽涼,「白草紅葉黃花」的明豔,亦或是「便做陳摶睡不著」的綿綿相思,都是秋賦予人間的美。秋風秋雨,紅葉黃花,無聲無息地浸入心間,暈染,飄散……

相關焦點

  • 錦樹明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今天,我們先在元曲大家白樸的一首散曲裡感受一下。天淨沙·秋(元)白樸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天淨沙,是元曲中的一個曲牌名。對於很多人來說,「天淨沙」這個曲牌並不陌生,最著名的作品來自元曲大家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曲子並不長,但是構思非常別致,前面三句通過九種秋天景物的並置,勾勒出一幅蕭瑟悽涼的深秋日暮圖景,也烘託出了遊子天涯羈旅、零落漂泊的悽苦心情。
  • 白樸一首《天淨沙》,短短28字寫盡秋意,卻不見一個「秋」字
    提起「天淨沙」,我們第一時間都會想到元代馬致遠那首著名的《天淨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 紅葉荒林酒興,黃花老圃詩情,元曲中的秋天驚豔了時光
    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秋天的美,在唐詩宋詞裡,在雜劇散曲裡,每個時代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來抒發著對秋天的喜愛之情。詩言志,詞抒情,而元曲(雜劇和散曲的總稱)中的秋天更令人嚮往。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元.白樸《天淨沙·秋》感悟:遠山銜落日,夕陽西下,天邊的晚霞漸漸地變暗。倦鳥歸巢,幾隻烏鴉棲息在老樹上,一隻大雁划過天際,箭也似的飛掠而下。炊煙嫋嫋,遠處那座安靜的小村莊顯得如此的孤寂。
  • 元曲中的濃濃秋意,打動你了沒?
    《天淨沙·秋思》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紅繡鞋·晚秋》李致遠 夢斷陳王羅襪,情傷學士琵琶, 又見西風換年華。 數杯添淚酒,幾點送秋花, 行人天一涯。
  • 醉美紅葉,人間風情
    元白樸 《天淨沙·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太陽漸漸西下,天邊的晚霞還殘留著了幾分黯淡的色彩,遠處安靜孤寂的村莊裡,輕煙淡淡飄向空中,幾隻烏鴉棲息在老樹上,一隻大雁飛掠而下,划過天際。看那天地間,山青水碧,白色的蘆葦,紅色的楓葉,金黃的野花,色彩斑斕。
  •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立秋日,適合讀詩!
    01唐《秋登宣城謝脁北樓》李白江城如畫裡,山晚望晴空。細想:秋天的傍晚,原野是靜寂的,山岡一帶的叢林裡冒出人家一縷縷的炊煙,桔柚的深碧,梧桐的微黃,呈現出一片蒼寒景色,使人感到是秋光漸老的時候了。多美!其實唐代還有一首特別著名的「秋」歌,那就是劉禹錫的《秋詞》。
  • 白草紅葉黃花,最全中國傳統色彩合集(含色卡)
    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色,白草紅葉黃花。最常見的中國傳統色彩應用便是在古詩詞中,將顏色賦予了各類雅致、有意境的稱謂。在現代藝術作品呈現中,也越來越多設計師選擇中國色。自從結婚後每一次的假期都分給了娘家和婆家也許這就是不在家鄉工作的代價之一吧前段時間,腦海裡總是出現一句話「子欲養而親不待」很多時候,道理大家都懂可是真的到了自己親身經歷時才發現原來有那麼多的無奈和先生兩個人都不在家鄉也只能在節假日之餘
  • 白樸最經典一首元曲,10字5種色彩,可媲美馬致遠《天淨沙·秋思》
    但你所不知的是,和馬致遠同為「元曲四大家」之一的白樸,同樣有一首經典的天淨沙,題目比秋思少了一個思字,讀作《天淨沙·秋》。很多人看到這裡可能會產生這樣的想法:白樸肯定是看馬致遠寫的《天淨沙·秋思》火了,所以就「抄襲」了一篇《天淨沙·秋》。如果你真的這樣想,那只能說你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首先白樸比馬致遠大24歲,其次這首《天淨沙·秋》的創作時間比《天淨沙·秋思》早。
  • 古詩詞裡的西風,到底是股什麼神奇的風,吹出那麼多名句
    他的作品裡,「西風」反反覆覆出現過很多次。比如,他的《長相思》裡有「九月西風興,月冷露華凝」;比如,他的《南浦別》裡有「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南浦悽悽別,西風嫋嫋秋。又比如,他的《松樹》裡有「白金換得青松樹,君既先栽我不栽。幸有西風易憑仗,夜深偷送好聲來」。
  •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你心中的最美鄉村是什麼樣子的?
    「心中有片美麗的牧場,藍天白雲乾淨的土壤,而夢是一群吃草的牛羊,自己就是放牧的太陽……」多麼美好的歌詞,多麼動聽的歌聲,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dream place,那裡,或是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或是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又或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 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三千裡兮家未歸,恨難禁兮仰天悲天淨沙·秋思 /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天淨沙·秋 /白樸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 老樹寒鴉、紅葉黃花……高淳椏溪紅楓林吸引遊客來「養心」
    霜葉紅於二月花。站在這裡,他自然聯想到元朝白樸的《天淨沙 秋》——「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 散文天地 | 董昕楓:古道西風瘦馬
    夜,該是一座城市喧囂樂章裡的一記休止符。兩抹夜色,又像極了一張畫布上的兩筆暗影塗鴉,襯著大段的留白,還是那種白晝的底色。白與黑的世界裡,二者是對立還是交融?明眼人一準看得清瞧得精準。倒是糊塗蟲可憐,咬住是與非的死理兒不放,說著什麼非白即黑的傻話。哪裡會有什麼東西一味是清一色不變的呢?時空裡的黑白不正在顛來倒去地替換著。人體內那臺紅色的發動機又和黑心挨得著邊嗎?
  • 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這30句元曲,太適合做籤名了
    ——元好問《人月圓》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徐再思《水仙子·夜雨》一片閒雲任卷舒,掛盡朝雲暮雨。——湯顯祖《牡丹亭》碧雲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徐再思《折桂令》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 淡酒黃花難舉筆,薄箋紅葉怎成文;傷情秋深處,又嘆無緣再見君
    淡酒黃花難舉筆,薄箋紅葉怎成文。寂寂傷情秋深處,又嘆無緣再見君。思緒漸行漸冷,紅塵越走越遠。鏗鏘的光陰,敵不過蒼茫裡的清歡。季節蕭瑟凋殘、歲月星移鬥轉。時間與心情,終不會等誰在原點。對於熱情與冷漠的轉換,與世間一切名利的得失、及人心炎涼的疏離與向遠,你我必須要學會去習慣。——皛玊題記
  • 古道西風瘦馬——茶馬古道上最後的風景
    千百年來,我們的祖先在陸路上開闢了兩條對外通道,一條在北方,就是大家熟知的絲綢之路;一條在南方,被稱為「亞洲的天堂走廊」的茶馬古道。茶馬古道是一個有著特定含義的歷史概念。自古以來,地處高寒的康藏地區不產蔬菜,藏民族以糌粑、奶類、酥油、牛羊肉為主食,高脂肪,高熱量,需要喝酥油茶,分解脂肪,防止燥熱,補充維生素。
  • 唐詩、宋詞、元曲,如果各選一首史上最美,那就是這三首了!
    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每個時代的人都有不同的抒情方式,唐詩起於韻律,宋詞重於感情,元曲頌於舞臺,明清工於文筆。中國四大名著都產生於明清時期,成為古典小說的經典代表。然而說起詩詞,恐怕無人可深得一二,常言道文無第一也。但是作為一種文化消遣而言,為我們喜愛的詩詞曲列個榜單也未嘗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