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樹明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2020-12-14 澎湃新聞

原創 詩書畫 東方衛視詩書畫

走過「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的繽紛春日,走過「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的悠長夏天,我們來到了詩意瀰漫的季節——秋天。

在農人眼裡,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所以秋天代表著成熟、收穫和一年辛勞的回饋,是一個金色的季節。

而在一些文人眼中,經歷了一整個夏天的生機蓬勃,到秋天草木漸零,以時節之秋聯想到人生之秋,難免感時傷懷、心生寂寥。

但即便如此,也有人一反「悲秋」之調,發出「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的讚美之詞。

可見,在不同的人眼中,秋天有著不一樣的色彩。這不一樣的色彩,為千年秋韻賦予了豐富的詩意之美。今天,我們先在元曲大家白樸的一首散曲裡感受一下。

天淨沙·秋

(元)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

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天淨沙,是元曲中的一個曲牌名。因為詞曲在古代都是用於演唱的,所以曲牌名限定了曲子的字數、格律和音韻等等。

對於很多人來說,「天淨沙」這個曲牌並不陌生,最著名的作品來自元曲大家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曲子並不長,但是構思非常別致,前面三句通過九種秋天景物的並置,勾勒出一幅蕭瑟悽涼的深秋日暮圖景,也烘託出了遊子天涯羈旅、零落漂泊的悽苦心情。

這種景物並置的渲染方式,在白樸的這首《天淨沙·秋》裡也得到了延續,但同樣是描繪秋色,白樸與馬致遠的心境卻不盡相同。

曲中這樣描寫:夕陽西下,餘暉籠罩著孤獨寂靜的村落,晚霞也不再絢爛,仿佛一吹即散。

村莊上空開始升起嫋嫋炊煙,寒鴉也紛紛歸巢,棲息在老樹之上。不遠處,一隻鴻雁突然翩飛而下。

鴻雁的出現,打破了這秋日黃昏的死寂,也讓前面苦寒冷寂的色調瞬間變得明麗起來。

於是作者接著寫道:青山隱隱、綠水迢迢,山水之間,是秋霜中連綿的白草,是一樹一樹如火的紅葉,是一簇一簇金黃的秋菊。

青、綠、白、紅、黃。在暮色中,這些明麗的色彩被次第點染而出,為蕭殺的氣氛平添了許多生機活力,秋景也由先前的蕭瑟寂寥變為明朗清麗、色彩斑斕,一掃「悲秋」的悽涼基調。

全曲短短只有五句,但是跌宕起伏,充滿變化。鴻雁的出現,是情緒變化的關鍵,白樸做這樣的設計當然是有理由的。

李白曾在詩中寫過「舉手指飛鴻,此情難具論」的詩句,這裡的「飛鴻」指的是品行高潔的隱士。

聯想到白樸當時生活在元蒙統治之下水深火熱的中原,對此心生厭倦的他早已放棄了出仕做官,所以他借「飛鴻」之影來提振心情、表達自己的寄情山水的心志,雖在意料之外,也算情理之中了。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白樸筆下的秋日色彩斑斕,讀了之後讓人不禁感受到一種春天般的絢爛。

這種關於秋天的描繪,在傳世繪畫中也能找到相似的例子,明末清初畫家藍瑛創作的《白雲紅樹圖》就是這樣一幅特別的作品。

▲《白雲紅樹圖》明 藍瑛

絹本設色 189.4cm×48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展開畫卷,豐富濃重的色彩撲面而來,可以看出這是一幅特徵非常鮮明的重彩青綠山水畫。

畫面中的山巒都以石青石綠點染而出,遠景處的兩座主峰高聳突兀,山間縹緲的雲朵以白粉點出,襯託出了懸崖峭壁的高峻。

中景處的山巒參差不齊、連綿起伏,山間雜樹叢生、搖曳多姿,有飛瀑沿山體傾瀉而下,恍若人間仙境。

近景處,一座木橋連接起近處的山石,一位身著白衣的高士策杖前行,似乎正前往雲霧縹緲的山間。

整幅畫色彩明麗、流光溢彩,除了石青石綠染就的山頭,樹木則創造性地用火紅的硃砂、潔白的蛤粉和淡色的花青、草綠來點染,超越了自然物象的本來形態,但絲毫不覺得違和。

同時,大紅大綠的用色非常誇張和大膽,突破了傳統色彩觀念的束縛,卻又不覺得過分,在整體情境之下顯得恰到好處。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感受,歸功於畫家對赭石和蛤粉兩種顏色的巧妙使用。

赭石打底,讓鮮豔的色彩有了根基;潔白的雲氣和白色的樹木點綴其間,既平衡了冷暖色調帶來的視覺衝擊,又增加了畫面的明亮之感,起到了「點醒」畫面的作用。可見畫家藍瑛舉重若輕、出神入化的設色功力。

縱觀全畫,色澤豔麗,但是豔而不俗。雖然是秋景,但是如同春日一般絢爛,充滿了無限生機。

「一切景語皆情語」,國學大師王國維曾有過這樣的觀點,所有的景物,寄託的都是創作者的情思,詩詞如此,丹青亦然。只要內心充滿生機,到處都可以是錦樹明秋。

原標題:《錦樹明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元曲裡的秋:古道西風瘦馬,白草紅葉黃花
    離人心上秋」;許渾的「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都將秋日的離別渲染的無比冷寂悲涼。自古以來最讓人傷心的是別離,更何況又恰逢寂寥蕭瑟的清秋。這份離愁別緒,隨著秋風悄悄溢滿心頭,即使那火紅的楓葉,湍急的水流,都化不去那份悲愁。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 白草紅葉黃花,最全中國傳統色彩合集(含色卡)
    一點飛鴻影下,青山綠色,白草紅葉黃花。最常見的中國傳統色彩應用便是在古詩詞中,將顏色賦予了各類雅致、有意境的稱謂。在現代藝術作品呈現中,也越來越多設計師選擇中國色。
  • 紅葉荒林酒興,黃花老圃詩情,元曲中的秋天驚豔了時光
    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秋天的美,在唐詩宋詞裡,在雜劇散曲裡,每個時代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來抒發著對秋天的喜愛之情。詩言志,詞抒情,而元曲(雜劇和散曲的總稱)中的秋天更令人嚮往。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元.白樸《天淨沙·秋》感悟:遠山銜落日,夕陽西下,天邊的晚霞漸漸地變暗。倦鳥歸巢,幾隻烏鴉棲息在老樹上,一隻大雁划過天際,箭也似的飛掠而下。炊煙嫋嫋,遠處那座安靜的小村莊顯得如此的孤寂。
  • 老樹寒鴉、紅葉黃花……高淳椏溪紅楓林吸引遊客來「養心」
    鳥兒翻飛。
  • 醉美紅葉,人間風情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太陽漸漸西下,天邊的晚霞還殘留著了幾分黯淡的色彩,遠處安靜孤寂的村莊裡,輕煙淡淡飄向空中,幾隻烏鴉棲息在老樹上,一隻大雁飛掠而下,划過天際。看那天地間,山青水碧,白色的蘆葦,紅色的楓葉,金黃的野花,色彩斑斕。
  • "巫山紅葉"作文大賽優秀作品展播之四十
    付  蓉巫山縣官渡初級中學2016級5班紅葉是宏偉三峽金秋盛裝的衣衫;是清澈峽谷奉獻的彩雲;是多情神女浪漫嫵媚的笑顏;是滔滔江水激情的戀歌;是萬木叢中的一出熱情;是秋霜塗抹的三峽女兒紅;是叢花中的一份激情,這便是巫山的紅葉!
  • 今日立冬|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
    黃花獨帶露,紅葉已隨風。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籬門日高臥,衰懶愧無功。——《立冬》(其一)陸文圭(元)季節交替之際既有秋的黃花紅葉又有冬的寒冷衰懶值得好好玩味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溫一壺美酒看眼前滿地白雪格外愜意倏忽秋又盡今朝恰立冬一起相擁冬日暖陽~素材來源:人民日報、新華社● 賞秋倒計時,千萬不要錯過阿壩絕美的紅葉彩林
  • 林間紅葉翩躚舞 籬下黃花爛漫開
    林間紅葉翩躚舞,籬下黃花爛漫開。美景撩人同醉賞,天光雲影共徘徊。楓舞秀色文/大道至簡英落疏枝剪葉妝,捲簾弄笑滿庭香。一亭秀色蘭煙赭,盈眼浮榮佩影黃。
  • 「黃花猶帶露,紅葉已隨風」,三首詩詞帶你走進立冬
    「黃花猶帶露,紅葉已隨風」,三首詩詞帶你走進立冬。 1.黃花猶帶露,紅葉已隨風 這一句出自元代詩人陸文圭的《立冬》。
  • 當紅葉「楓」了…
    所以,你看到的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深秋紅葉,可未必都是楓葉。它們大致分為黃櫨、槭樹、烏桕、地錦和楓香等幾大類。黃櫨、槭樹主要生長在北方,楓香樹則在長江流域及以南地區。等到秋天去香山看紅葉吧!香山這裡的紅葉可不是楓葉,而大多是黃櫨。葉子像小扇子一樣、卵圓的外形,葉片沒有分裂的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