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養被遺棄的孩子是一件好事,但美國印第安納州拉斐特的夫婦克莉絲和邁克,卻因此過上了監獄的生活。
養父母的話
克莉絲和邁克接受了一個女童的寄養,資料上顯示女孩只有6歲,有嚴重的侏儒症和心理障礙,他們出於善意,並沒有詢問上一任領養家庭「退貨」的原因。在娜塔莉婭到來後,養母發現不對勁,幫忙清洗時她看到娜塔莉婭的發育過於成熟。
養父在帶娜塔莉婭玩耍的時候也覺得有問題,她能跑能走,一點都不像資料描述中的那樣嚴重。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不像是小孩子,在上學的時候,娜塔莉婭甚至說出覺得孩子吵鬧煩人的話。
養父母送去骨齡檢測,結果證實至少14歲,這一舉動引起了娜塔莉婭的不滿,她顯示出了心理問題,養父母把她送去治療,她更是流露出殺意,於是父母請求更正年齡。娜塔莉婭被更正到成人後,養父乾脆拋棄她,等到她沒錢交房租後,鄰居報警,女童重新回到孤兒院。
養父母被通緝
娜塔莉婭下一任領養者請求更正年齡,他們覺得孩子和自己生活了一陣子,完全正常,克莉絲和邁克事後被抓獲,因為他們拋棄了殘疾的女兒。後來有調查顯示養父是為了逃避制裁才編出這樣的故事,稍微大一些後娜塔莉婭還去揭露了克莉絲和邁克,為自己澄清。
一方面由於疑點很多,這件事還沒有確切的定論,另一方面外國現在形勢堪憂,無法開庭,真相可能會晚一點到來。
如果克莉絲和邁克說了假話,那麼這份虛偽、偽善的關懷可太恐怖了。在人類發展進化的歷史中,養育者非常重要,理論上有兩種父親,一種是血緣父親,一種是社會父親,那麼如何正確地做好這個社會父親呢?
耐心
領養的子女如果歲數比較大,可能會出現頂嘴、叛逆的情況,越是這個時候越要注意溝通,如果不能及時解決第一個問題,那麼以後的問題會越來越多,兩個人的關係就會更差。
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有充足的耐心,有時候通過溝通你會發現,孩子的那種「反其道而行之」的表現是在想獲得你的關注。
真心
娜塔莉婭事件雖然暫時沒有確切定論,但是已經出現反轉的趨勢,我們不討論案件,只討論行為。正常情況下,選擇領養孩子後,就要做到真心待人,生活、飲食等習慣不適合可以磨合,千萬不要出現不滿意就拋棄的做法,他們本身已經經歷過一次了,二次傷害更加嚴重。畢竟人心都是肉長的,只有真心對待孩子,孩子也會真心反哺的。
關愛
有過被拋棄的經歷,孩子可能會變得自卑敏感,家長要告訴孩子這是大人的問題,不是他們的問題。有些事情能少隱瞞就少隱瞞,明確的說明問題有時候比迴避更有效果,有時候真相可能不太好接受,但時間可以去撫平治癒,隱瞞會讓孩子誤會錯誤的存在,時間都不好治癒。
《小歡喜》中黃磊飾演的角色就是一個好爸爸,喜歡和孩子溝通,留意孩子,在情感上只要存在愛,有無血緣其實關係不大。對於這件事情你怎麼看?有什麼不一樣的看法嗎?歡迎留言,我們一起討論!
(聲明:內容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