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焦點人物」林浩添教授:學醫應以興趣為導向
疫情過後醫學專業受到熱捧,不少學子都把學醫當成自己的第一志願,但對於踏上從醫之路,又將要面臨著什麼?仍然是茫然若迷。作為一位年輕的80後院領導,又是臨床醫生,更能深切體會這個職業的酸甜苦辣,對於即將填報志願的莘莘學子,他會有什麼建議呢?
-
「醫不過二代」太悲觀!
在醫學界,這樣的「醫學世家」不在少數:受到父母的影響而學醫,找一名從醫的配偶,下一代也繼續從事醫生……到底有多少醫生走上行醫之路與家庭有關?最近,醫米調研進行了原生家庭對醫生職業影響的調研,結果顯示,有4成醫生入行是受到家庭影響的。「用手術刀削鉛筆」,17%的醫生父母為醫護人員
-
你覺得學醫是個好選擇嗎?這組網友的答案很中肯!
第一類:為了家人看著身邊病情加重的親友,覺得自己此時無能為力,頓悟後覺得唯有學醫才能成為一名醫生,才能更好地照顧家人。當初學醫,是因為我想給親人治病,最愛我的姥姥中風了,堅持數月,最後撤掉輸液管,我親眼見到姥姥慢慢呼吸變慢。
-
成都西南腦科醫院賴興國醫生:以實際行動詮釋醫者仁心_綜合_江西...
無論病情輕重,他都一律認真謹慎對待,用心求證,以免誤診。他用最樸素的醫者情懷和精湛的醫療技術,為廣大帕金森、腦梗死、腦出血後遺症、腦萎縮疾病患者的健康積極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貢獻,以實際行動詮釋了醫者仁心的高尚品德!好的醫者,是有溫度的醫生是一個神聖的職業,好的醫者是有溫度的,不僅僅是治病,還要「治」心。
-
視力僅0.05的男生靠水晶球讀完研究生,立志要從醫!
這個男孩就是倪振威,今年28歲,蘇州人,研究生攻讀的是針灸推拿專業,很多人都曾勸他放棄學醫,畢業後,因為視力問題,他求職之路走得也非常艱難,屢屢被拒,但他卻從未想要放棄從醫,他說:我命由我不由天,他想要為醫學做出貢獻。
-
歡迎曉涵參加社會實踐 希望少年能堅定從醫夢想
畢竟盛曉涵才高一,所以今天我也想先來看一看,堅定一下他學醫的志向,希望他能夠不受外界的影響,繼續好好學習。」高海峰說。校長吳照介紹,不只有盛曉涵,學校也確實有不少學生有堅定的從醫志向,今年也有學生以絕對高分被醫學院錄取。有的是因為家裡人身體不佳,有的也是被疫情期間白衣戰士的身影所鼓勵。9:15,下了第二節課的盛曉涵走進辦公室,得知對方的身份,他有些意外,也有些驚喜。
-
編寫《本草綱目》的李時珍,因為多次落選,無奈棄文從醫
大白相信,很多人都知道李時珍和他的《本草綱目》,李時珍為了嘗遍百草完成這本書,遊歷過很多地方,從最初的研究各種古醫書到,發現問題並通過實踐改正錯誤。從他的一生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李時珍一直有一顆熱愛醫學的心和一股堅韌頑強的意志,可就是這麼一為偉大的醫聖,他從前也和普通人一樣,對仕途充滿著嚮往,那麼是什麼讓他棄文從醫呢?
-
醫者當如神醫華佗
華佗見他這副模樣,搖搖頭說道:「醫者救人性命,就不能怕髒怕累你這個樣子是學不成醫的,還是回去吧。"姓張的年輕人聽了,只好灰溜溜地離開了。姓張的年輕人剛走,又來了位姓王的年輕人,華佗有意考驗他,便領著他去一位腿傷患者的家裡。這位腿傷患者因為被蛇咬傷了,腿部不斷流著膿液,華佗就吩咐年輕人將膿液洗淨。
-
為醫之道 至精至微|江蘇省中醫院葉柏:醫路漫漫,上下求索
編者按醫者在心,心正藥真。醫生以愛崗敬業、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成為守護生命的白衣天使。新江蘇聚焦堅守崗位、數十年如一日的江蘇省名中醫,展現醫生們醫病、醫心的感人故事,向他們致以崇高的敬意。 「病人找醫生看病,是以命相託,我們要對得起病人的信任,盡心竭力為患者解除痛苦。」
-
醫路有我,雖苦也願意
「還好身邊的同事、上級醫師熱情幫忙,不但幫我解決問題,還助我成長。」她說。 初出茅廬,工資不高,經常要做月光族,這並非心裡最難過的坎。「看著不是學醫的同學走上了職場的上升通道,陸續結婚生子,自己才剛剛開啟醫路,心裡常常會有落差。」蔡貴愛說,現在自己仍在讀在職研究生,尚未畢業。
-
【學道】《大醫鴻儒·柳少逸世醫傳承錄》感悟明醫
正所謂『秀才學醫,籠裡捉雞』,『文是基礎醫是樓』,我的二位師爺是滿清貢生、秀才,可謂鴻儒;家父、蒙師入私塾習國學成大儒。我不過是這幾位大醫鴻儒的徒子徒孫,勤勉修為,為的是更好的傳承他們的儒醫之學,敢齊名乎?」二問:「恩師醫術名聞鄉裡,著作遍行天下,可謂大醫?
-
最美鄉村醫生從醫35載 何錦香24小時隨時候命
在嶗山區北宅街道的河東社區,有這樣一位醫生,兢兢業業從醫35年,每天24小時隨時待命,時刻等待著病人的呼叫。數年來,她依靠出色的醫學能力,和不畏艱辛的從醫態度,獲得街道、區、市級多個獎項及稱號,她就是「最美鄉醫」何錦香,一個土生土長於河東社區,並致力於為家鄉奉獻醫學特長的醫生。
-
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
古人云「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不管是為人子女者還是為人父母者,都應當懂一點中醫,不然的話你就不知道該如何孝,如何慈。為什麼這麼說呢?有一個人非常的孝順的孩子,帶著老母親來看中醫,看了幾次,吃了幾副藥都不見好轉,後來醫生搞清楚了,原來是這位孝子為了孝敬老人,經常用人參燉湯給母親滋補身體。這位孝子只知道人參進補,可是他不知道中醫中還有一句話「人參殺人無過,大黃救人無功」,人參如果用錯了地方,會讓的病情惡化的。「虛不受補」,身體過度虛弱的人補氣也要適度。
-
有些人,天生就不適合學醫
而作為醫生的我想到的第一個就是為什麼當初我要學醫?不知道是因為父母建議,還是自己心裡的小理想,報了個醫學院,被錄取後心裡還是激動了倆月,但這短暫的倆月之後,是無盡的疲勞和痛苦。 一如醫學深似海,從此正常是路人。
-
張大鵬:大醫精誠
醫者仁心,不能不大。我是中醫的愛好者。發現古代大多數名醫有個共同點,出發點是為自己為親人療疾治病,為人子者,不可不知醫;落腳點是為大眾解除疾苦,懸壺濟世,解救蒼生。一個人追求的越高,才力也就發展得越快,追求與才力的發展成正比。醫者父母心,白衣天使,有容乃大,大慈大悲。化小愛為大愛,化孝親為孝眾,孝行天下,大愛無疆。
-
「德醫雙馨立楷模,精心睿智樹學科」洪素英教授從醫執教65周年
「德醫雙馨立楷模,精心睿智樹學科」洪素英教授從醫執教65周年 2020-12-05 10: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殉職院長劉智明女兒也學醫 校方:把她培養成好醫生
即使是在發病後,他仍在為改造醫院收治患者奔走,不眠不休。醫院如期完成改造,他卻被送進重症監護室。劉智明的殉職,讓家人、同事陷入巨大的悲痛中。有同事哀嘆,「來世還做您的兵。」和父親一樣,她的女兒也走上了學醫路,目前仍在湖北醫藥學院臨床醫學專業就讀。校方表示,「要把她培養成她爸爸那樣的好醫生。」
-
四年前就盈利的微醫,為何遲遲未上市?
平安好醫生2019年財報顯示,去年全年公司完成總營收50.65億元,同比增長52%;而其淨虧損雖同比縮減18%,但仍處於虧損狀態,淨虧損仍達7.47億元。其他玩家,諸如丁香園、好大夫在線、春雨醫生等也仍在探究有效的商業模式。不過,由於微醫尚未遞交招股書,其財務數據統計可能存在差異,盈利情況尚不能確定。且在2016年後,微醫董事長兼CEO廖傑遠再未公布過任何財務數據。
-
女生學醫,選醫學影像技術還是臨床醫學?前者是技師後者是醫生
女生學醫目前人數也是比較多的,在大學可以說男女基本能佔到一半,雖說學醫很辛苦,但是真正成為一名醫生後,前途很好,薪酬不錯,作為女生學醫,硬核的臨床醫學當然會更好,但是還是要看女生的性格,如果性格不太潑辣,比較文靜的話,最好還是選擇醫學影像技術更好一些,為何這麼說呢?
-
這首歌,獻給他,也致敬所有的醫者!
這首歌取材於王磊教授的生平,樸實無華的詞句,正如他素來低調的高大身影,像一柄光芒內斂的寶劍,護佑蒼生、斬盡病魔。 王磊教授從醫近30年,一直致力於結直腸癌、放射性腸炎預防與診治相關研究,原創了直腸癌擴大左半切除新術式——「天河術式」,有效推動國內結直腸癌預防與診治的技術發展敬業奉獻,一生追求醫學理想,為醫者仁心仁術一切以患者為先,為師者蠟炬成灰以人才培養為己任,為探索者將「冷門」研究領域做到世界聞名,為創業者嘔心瀝血共鑄現代化三甲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