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鄉村醫生從醫35載 何錦香24小時隨時候命

2020-12-21 瀟湘名醫

在嶗山區北宅街道的河東社區,有這樣一位醫生,兢兢業業從醫35年,每天24小時隨時待命,時刻等待著病人的呼叫。數年來,她依靠出色的醫學能力,和不畏艱辛的從醫態度,獲得街道、區、市級多個獎項及稱號,她就是「最美鄉醫」何錦香,一個土生土長於河東社區,並致力於為家鄉奉獻醫學特長的醫生。縱然她所任職村中住戶分散,山路崎嶇難行,何錦香也不畏風雨,拄著拐杖一點點爬上山頭出診。依靠絕對的敬業精神,何錦香被授予了「最美鄉醫」稱號。

何錦香(來源:何錦香)不畏艱辛敬業工作

「何醫生,我老伴兒在廁所暈倒了,現在已經沒有了呼吸。」

2016年臘月二十七,何錦香正打算從衛生院回家包餃子,就接到了村民楊保平打來的電話。何錦香打通120急救電話後,抓起藥箱就向山上跑去,一路上坡伴隨著寒風呼嘯,何錦香強忍著胸痛頭暈,跑了3裡路到達患者家。

根據多年臨床經驗,何錦香初步診斷為腦出血,情況十分危急。何錦香立刻對患者進行心臟復甦和人工呼吸。半個多小時後,患者有了呼吸和心率,120也趕到繼續進行搶救,急救通道終於打通。何錦香也跟隨著120 一起到醫院,幫助已經慌亂的家屬辦理住院手續。等患者脫離險境,何錦香才拖著疲憊的身體離開。回到家中她才發現,由於做心臟復甦按壓時間過長,她的雙手手腕已經紅腫淤青。

經過診斷,患者的蛛網膜下腔出血,這種病的死亡率是99%,但因搶救及時,病人獲救了,現在恢復的很好,這也是近年來該病例在全省首例治癒案例。

河東社區和雙石屋社區的唯一鄉醫

為了出診爬向崎嶇難行的山路,這就是何錦香經常遇到的就診環境。何錦香如今已在北宅街道河東社區從醫35年,她所任職村中人口多,住戶分散,全部都是山路,最高海拔達984米。在方圓十裡的範圍內,醫生出診都要步行,遇到下雨下雪,需要拄著拐杖一點點往山上爬。於是何錦香白天坐診斷,有急救時便不分晝夜隨時出診,她就醫來的每天24小時,都在時刻等待病人的呼叫。

何錦香的從醫生涯起源於母親孫豐美,她母親是一名優秀的醫務工作者,也是村裡的第一任鄉醫。何錦香自1984年接過母親沉重的擔子後,成為了河東社區和雙石屋社區共650人的唯一鄉醫。

「從事鄉村醫療衛生工作以來,凡遇到行動不便的患者,我都及時上門出診,晚上不管幾點接到電話都會義無返顧的上門出診,把醫療救助第一時間送達百姓。」何錦香說,愛心是她做人的根本,「精益求精,一絲不苟」更是她多年來堅持的人生信條。「我常說幫助別人,善待任何一個人,老天也會眷顧您。」何錦香多年來,也以實際行動演繹著一名醫務工作者的敬業精神。

醫務能力獲得認可被授予多項獎項

此外作為黨員聯繫戶,何錦香常年負責三戶患者,分別是患有高血壓和慢性肺病的徐雲山老人、自身積勞成疾而老伴又是殘疾人的徐德書老人,以及身患高血壓冠心病和嚴重關節炎的馮美香老人。

醫者父母心,這些年何錦香發揮醫學特長,重點負責聯病患戶,幫助家庭困難的患病村民辦理大病門診,為其尋求各種渠道民政救助。2012年獲青島市嶗山區衛生局授予「嶗山區優秀鄉村醫生」稱號,2014年被嶗山區衛生計生局授予「優秀鄉村醫生」稱號,2016年北宅街道辦事處北宅街道鄉村醫生知識競賽一等獎,2016、2018年被嶗山區衛生計生局授予「最美鄉醫」稱號,2019年被青島市委授予 「優秀黨員」稱號……近年來何錦香獲得多項榮譽。

何錦香兢兢業業工作,為鄉村醫生增彩,為黨和人民贏得民心,今後將繼續做一個合格的鄉村醫生,和合格的共產黨員,致力於為家鄉奉獻醫學特長。

信網記者 李美玉

[來源:信網編輯:光影]

【來源:信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確認過眼神,你們就是最美的人!|戰疫24小時
    那是執著的眼神,日行兩萬步,24小時值守;那是奉獻的眼神,不計報酬,總是戰鬥在最前沿;那是關切的眼神,親切的問候,主動的關心;那是希望的眼神,舉起右臂、緊握右拳,為彼此鼓勵。一起來看看,過去24小時東莞衛生健康者的身影!
  • 湘西州11名鄉村醫生榮獲全省「最美鄉村醫生」榮譽稱號
    筆者從湖南省第三個「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上了解到,湘西州時才貝、張言軍、鄒致友、鄭明需、吳成鳳、吳志花、龍清書、石清召、姚群、劉二娥、彭義等11名鄉村醫生,獲2020年湖南省「最美鄉村醫生」榮譽稱號,吉首市矮寨鎮大興社區衛生室鄉村醫生時才貝作為湘西州鄉村醫生代表參加現場領獎,並作為全省鄉村醫生代表在大會上發言。
  • 泉州有位老中醫從醫40餘載 善治疑難雜症
    泉州晚報社APP-泉州通客戶端5月16日訊 (記者 吳志明 羅劍生 通訊員 洪金示 文/圖)今年66歲的陳柏志是安溪縣中醫院的一名醫生,集中醫、氣功、針灸技術於一身的他,幼承家學,從醫40餘載,積累豐富的臨床經驗,退休後被安溪縣中醫院返聘,繼續在崗位上發揮餘熱。
  • 湘潭縣鄉村醫生朱柄棟——大山深處 杏林春滿
    這棟小樓正是西衝村衛生室,裡面不僅整潔明亮、設施齊全,還有深受當地百姓信賴的鄉村醫生家庭——行醫50餘年的「赤腳醫生」朱益榮、堅守大山的全科醫生朱柄棟及其妻子易娓妍。正像樓前那幾株鬱鬱蔥蔥的四季青樹一般,無論春夏秋冬、雨雪風霜,老少兩代村醫本色不改、接力傳承,守護著最基層群眾的健康。
  • 七夕|「醫生醫世」的浪漫,就是與你「戰」在一起!
    ♂ 曲洪濤 39歲, 外五科醫生,從醫14年。♀ 於咚仟 37歲, 產房助產師,從護18年。♂ 曲蓬牟 39歲, 婦幼分院藥房藥師,從醫17年。♀ 張 蕊 36歲,骨科一病區護士,從護12年。 ♂ 代昭欣 37歲, 呼吸病科醫生,從醫10年。
  • 早產兒命懸一線 甘肅省婦幼保健院醫生24小時兩次手術成功挽救生命
    早產兒命懸一線 醫生24小時兩次手術成功挽救生命  每日甘肅網7月16日訊 據蘭州晚報報導 近日,甘肅省婦幼保健院新生兒重症救護中心、心血管中心、小兒外科、產科、功能檢查科、麻醉手術科等多學科專家聯合,成功救治一名胎齡33周、患有急性腸扭轉且出生後發生巨大肺動脈栓塞的早產兒
  • 村醫辛平:二十六載辛苦日 不叫平凡伴此生
    他紮根偏遠山村26載,為的就是守護好農村群眾的身體健康;他承受了刮骨剜心之痛的人生打擊,卻築起了守望生命的鋼鐵之牆。他就是呂梁市2019年度「最美村醫」、石樓縣龍交鄉下莊河村鄉村醫生辛平深冬季節,大山深處的下莊河村四處充斥著寒意,早上六點剛過,天還沒有大亮起來,辛平就準備出門了。他先得去趟村衛生室,去拿今天要走訪患者的藥。一件白大褂、一個醫藥箱,一輛摩託,這就是辛平每次出診時所有的裝備。
  • 商丘鄉村醫生劉昌生真牛!走上星光大道了!
    2018年8月11日,對商丘永城鄉村醫生劉昌生來說是個終生難忘的日子,因為這天晚上他不僅走上了自己多年夢寐以求的舞臺——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見到了著名主持人朱迅和小尼,還有著名演員李菁、汪洋等,更是道出了自己的心聲,為全國一線的鄉村醫生爭了光。
  • 防控疫情,溧水24小時在堅守!
    防控疫情,溧水24小時在堅守!小時在堅守子時·夜半23:00-1:00 正是月到中天之時,人們陸續進入夢鄉。醫護人員手機24小時在線開機,隨時候命應急。接到命令,立即趕赴現場檢測、採樣……寅時·平旦3:00-5:00 黎明時分,夜晚的守護者卻還在忙碌。
  • |戰疫24小時
    過去的24小時,接連兩例確診患者治癒出院,其中一例還是重症患者,無數東莞人為此歡欣鼓舞。疫情籠罩下,再沒有比這更好的消息了,多少人懸著的心,因此得到了安定。 過去的24小時,東莞第二批15人的醫療隊再次出徵,馳援武漢。剛吃完甜甜蜜蜜的湯圓,就立即踏上無畏的徵程,東莞衛生健康人無愧「白衣鐵軍」的盛譽。
  • 83歲患病阿公不識字 三門鄉村醫生手繪醫囑圖
    王友帆為陳阿公換外敷藥46歲的王友帆,已經從醫24年,是一名普普通通的鄉村醫生。沒想到因為一幅畫,突然火了。不是因為他畫得有多好,而是因為畫很溫暖。面對醫生的詢問,陳阿婆是一臉無奈。兒女都在外地謀生,平時老兩口相依為命。20多年前,陳阿公就查出了糖尿病。因為沒錢,不敢輕易上醫院治療,靠吃土草藥來抑制病情。疼了,就熬點藥吃,不疼了,就把藥停了。就這樣,吃吃停停,阿公的病非但沒好轉,反倒越來越嚴重。出現腳趾皮膚皸裂、脫皮,一開始以為是腳氣,塗抹點藥膏,後來腳趾潰爛,並且病情一直在加重。實在扛不住了,才送到醫院來。
  • 「秭歸楷模·最美鄉村醫生」出爐,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TA
    「秭歸楷模·最美鄉村醫生」出爐,快來看看有沒有你熟悉的TA 2020-10-01 12: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攝影丨彭華:《最美鄉村醫師》
    《最美鄉村醫師》文、攝影丨彭華湖南湘西永順縣萬民鄉海角村,63歲的張春菊,從赤腳醫生到鄉村醫師,默默地堅守著這份醫生的神聖職業,40多年來,用一顆赤誠的「仁心」走遍海角村的每個鄉村角落巡診,為鄉村百姓送醫送藥,服務行動不便的留守老人兒童,十裡八外的村民譽為她「最美的鄉村醫師」。
  • 40名醫護人員穿上尿不溼,24小時堅守隔離區
    在隔離區外,記者見到了剛結束值班的醫生毛永冬,連續12小時佩戴防護用具,讓她的臉上有了深深的勒痕。由於和疑似患者面對面接觸,為了保證安全,每次進入隔離區都需要全副武裝,除了隔離衣、防護服、護目鏡等防護裝備之外,成人尿不溼也成了必備。
  • 最美巾幗奮鬥者 | 最美女醫師——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兼兒科...
    最美巾幗奮鬥者 | 最美女醫師——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兼兒科副主任 孫平蓮 2020-03-17 18: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佳作欣賞|王英:大山裡的鄉村醫生
    鄉村醫生被用牛車接去為病人看病。拍攝於建水普雄鄉七棵樹村 鄉村醫生是鄉村裡沒有納入國家編制的非正式醫生。拍攝於建水陳官鎮 在鄉村裡,選拔鄉村醫生,一是從醫學世家中挑選,二是從高中畢業生略懂醫術病理中挑選出來後,集中到縣衛生學校培訓,結業後回到鄉村擔任鄉村醫生。儘管難苦,但那時的鄉村醫生,盡職盡責,滿腔熱情地為村民服務。不管深夜還是風雨交加的日子,只要有病人叫到,她們就會赴診,就會認真地為病人看病打針服藥。
  • 編寫《本草綱目》的李時珍,因為多次落選,無奈棄文從醫
    從他的一生的故事中,我們不難看出李時珍一直有一顆熱愛醫學的心和一股堅韌頑強的意志,可就是這麼一為偉大的醫聖,他從前也和普通人一樣,對仕途充滿著嚮往,那麼是什麼讓他棄文從醫呢?李時珍棄文從醫李家世家為醫他的父親是一名民間醫生,李時珍的哥哥一直跟隨著父親學醫。
  • 從醫50年的大師自用健康秘方
    最美食材久站不坐的好處,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但就是健康的秘密。人除了睡覺外,大部分時間都在坐,無論坐辦公桌、坐著吃飯、看電影、開車,一天中坐上七、八小時算稀鬆平常的事。不過很多人不了解,坐得不當、坐得太久可是會出問題的。
  • 雲南金平鄉村醫生劉輪芳的抗疫記
    金平縣衛健局組織人員看望慰問生劉輪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中,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廣大鄉村醫生不顧個人安危,默默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責任和擔當築牢了疫情防控「防護網」。 其間,湧現出了許多不顧個人安危、甘於奉獻的最美防疫「戰士」。
  • 每天騎行20公裡 餘杭60歲鄉村醫生奔走防疫一線
    孫樹明是餘杭區閒林街道萬景村的家庭籤約醫生,也是一名老黨員。這段時間,60歲的他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每天騎行20多公裡,為居家醫學觀察人員開展健康監測,做好基層防控。「孫醫生每天都會給來我量體溫,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閒林街道萬景村居家醫學觀察人員黎女士說:「他跟我們說不能出去,我們也知道這種情況,為了預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