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騎行20公裡 餘杭60歲鄉村醫生奔走防疫一線

2020-12-13 浙江在線

2020-01-28 18:58 |​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唐駿垚 通訊員 高蕾 費彪

1月28日上午9點,孫樹明戴上口罩、穿上白大褂,又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從家裡出發,他騎著電瓶車,十幾分鐘後來到一戶剛從湖北黃岡回杭的村民家中,進行健康回訪。

孫樹明是餘杭區閒林街道萬景村的家庭籤約醫生,也是一名老黨員。這段時間,60歲的他一直堅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線,每天騎行20多公裡,為居家醫學觀察人員開展健康監測,做好基層防控。

「孫醫生每天都會給來我量體溫,上午一次,下午一次。」閒林街道萬景村居家醫學觀察人員黎女士說:「他跟我們說不能出去,我們也知道這種情況,為了預防感染。」

除了健康監測、及時登記外,針對一些注意事項,孫樹明還對居家村民進行了暖心的叮囑:「這14天內,把窗戶通通風。心情好最重要!」

記者了解到,孫樹明有著40多年從醫經驗,是萬景村960戶家庭的籤約醫生。平日裡,誰家有什麼不舒服,只要一個電話,他總是隨叫隨到。

疫情防控戰役打響後,有著19年黨齡的孫樹明主動申請加入防控一線。對於負責的萬景村居家觀察人員,他每天騎行20多公裡,每一戶上下午都要各走一遍。

「作為一個黨員,再加上我是一名鄉村醫生。面對疫情,我肯定要把這些工作放在最前面,盡力做好防病防治工作。這是我的人生職責。」孫樹明平靜地說。

一位村民說,看到孫醫生來了,他們也更加安心。

記者了解到,從大年三十開始,餘杭區閒林街道的25名網格責任醫生,一直堅持在各自的崗位上。他們每天到負責的社區、村子對居家醫學觀察人員進行入戶隨訪、健康監測等。

1580209125000

相關焦點

  • 每天奔走在抗疫一線 自製點心送值守人員
    ■姜永紅(右三)與融愛家庭社工準備上門為老人送防疫物資。 和順社區姜永紅 姜永紅是一名黨員,在裡水和順開了一家藥店。 自疫情發生以來,姜永紅與其他社區志願者每天都奔走在抗疫一線,他們不僅上門為幸福院和居家的老人們送上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資,並派發防疫宣傳資料,叮囑他們勤洗手、做好個人防護,還主動製作南瓜餅、包子等點心,送到一線值守人員手中。此外,他們還前往得順社區,協助當地的志願者一起幫助流動人口辦理出入證。
  • 澧縣甘溪灘鎮蘆茅村鄉村醫生孫際平:不畏病毒,無私奉獻
    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澧縣甘溪灘鎮16名鄉村醫生緊緊圍繞這一中心工作,舍小家為大家,取消春節休假,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特別是蘆茅村鄉村醫生孫際平,針對本村的密切接觸患者實行嚴格管控,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 國際醫師節丨鄉村醫生平凡而偉大的一天
    感謝每一位愛崗敬業的醫生,無私地守護著我們的健康。今天請跟著我們的鏡頭,走進湖南新田,看看一位鄉村醫生平凡而偉大的一天。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新田縣400多名鄉村醫生衝鋒在前,每天拿著體溫槍,帶著隨訪包,奔波在巡診路上,新隆鎮山田灣村衛生室的廖建民就是其中一員。從大年初一開始,他和同事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用最樸實的行動守護在鄉村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 奔走在大山裡的翁婿鄉村醫生 一個叫「及時雨」一個叫「老神仙」
    李傳宋和羅喜中都是婁底市油溪鄉興白村的鄉村醫生。紅網時刻記者 潘錦 婁底報導李傳宋和羅喜中都是婁底市油溪鄉興白村有名的鄉村醫生,鄉親們喜歡親切地叫他們老宋醫生、小羅醫生。興白村以前叫百家嶺村,屬石灰巖丘陵地區,在海拔300多米的大山之中,地勢險絕,進村公路一面是懸崖峭壁,一面是易滑坡的山體。
  • 「田福堂大喇叭」打通延川鄉村防疫的「最後一公裡」
    「往年正月最紅火,今年情況很特殊,預防疾病很重要,待在窯裡別亂跑……」延川縣賈家坪鎮張家河村66歲的監委會主任楊風才,每天一大早就騎著摩託車到黨員活動室利用田福堂大喇叭用方言播報最新的疫情發展情況。覆蓋全縣的163個村,14個社區,利用傳統的喇叭和各村、社區的微信群、QQ群,主要內容是每天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理論政策、方針,新時代文明相關工作,欄目每期節目分2次(早上9:30、下午5:30)兩個時段播放。
  • 【龍光22周年-2018潮汕騎行節】徵集20位龍光騎行勇士,挑戰120公裡!
    活動安排活動時間:2018年11月 25日(星期天)上午7:30集合地點:汕頭東海岸新城龍光御海天禧公共文化展廳尚水院騎行線路:汕頭—潮州—饒平—汕頭,全程約120公裡3、 參賽者享有回報:紀念版T恤、完騎紀念牌、補給食品、後勤車、禮品、保險等4、 該活動對參與者體力有較高要求,報名者必須有騎行經驗,必須有一天騎行100公裡以上的經歷,可隨時應對路上的突發狀況,謝絕新手參加。5、 不接受未成年報名。6、 謝絕「死飛「自行車。7、 完成報名後,等活動組委會通知提前到展廳領取騎行物料。
  • 瑤山蹲點影像日記——20個月,奔走5萬公裡,更換15個輪胎……與時間...
    新華社照片,大化(廣西),2020年1月7日瑤山蹲點影像日記——20個月,奔走5萬公裡,更換15個輪胎……與時間賽跑的極度貧困村第一書記八好村駐村第一書記韋德王徒步前往群眾家中,開展扶貧工作(2019年
  • 3363公裡!杭州最美綠道有了專屬「導航」!跑步、騎行、賞景走起,文...
    截至2019年底,杭州共建成環湖、沿山、沿江、沿路、沿河、溼地、公園、鄉村綠道等8種類型約3363公裡綠道網,通過實施「雙千計劃」(新建1000公裡、改造1000公裡),率先實現「5分鐘可達」,繞城內綠道密度達到1.5公裡/平方公裡
  • 雲南金平鄉村醫生劉輪芳的抗疫記
    金平縣衛健局組織人員看望慰問生劉輪芳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這場沒有硝煙的阻擊戰中,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廣大鄉村醫生不顧個人安危,默默奮戰在疫情防控第一線,用責任和擔當築牢了疫情防控「防護網」。 其間,湧現出了許多不顧個人安危、甘於奉獻的最美防疫「戰士」。
  • 80歲不老騎士環臺騎行1139公裡,有夢就出發~
    你有沒有想過,當你80歲的時候會是什麼樣子,想起自己年少時的夢想,還有勇氣去實現它嗎?今天給大家帶來一部記錄片《不老騎士》有這樣一支騎士,他們在80歲的時候環臺灣島騎行1139公裡,完成了自己18歲的夢。
  • 媽媽是環保鐵軍,爸爸是醫生,10歲兒子寫了一首詩給抗疫一線的這個...
    您夜以繼日地講解抗疫知識,清脆的嗓音已變得沙啞……」一首10歲孩子寫給爸爸的小詩令人動容這首詩的作者章博文小朋友的媽媽是杭州市生態環境局餘杭分局下屬塘栖環境保護監察所所長胡春麗那他的爸爸又是誰呢?一起來看!
  • 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上大學 從四川到浙江上大學
    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上大學 從四川到浙江上大學時間:2020-10-21 23:12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19歲小夥騎行2300公裡上大學 從四川到浙江上大學 近日,19歲少年李治亨,從四川什邡老家騎行近2300公裡,到上海杉達學院浙江嘉善校區報到。
  • 他們:奔忙在防疫一線的「拼命三郎」
    大年三十原本是萬家團圓的日子,當日上午11時20分,正準備同妻女、離別數月的老父親吃團圓飯的譚文鋼,突然接到防疫指揮部電話,沙公高速公安南出口卡口人手不夠,需要他前去支援。他二話不說就準備出發,眼睛的餘光卻瞥見了女兒眼裡的淚花、父親神色的擔憂和妻子的不舍,滿是內疚的他只說了句:「別等我,估計這幾天不能回來了,你們照顧好自己。」
  • 寧鄉:社區黨員、醫生彭潤之一家四口堅守在防疫一線
    寧鄉:社區黨員、醫生彭潤之一家四口堅守在防疫一線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28日訊(通訊員 喻冠男 何猜清)1月28號下午兩點,寧鄉市玉潭街道學庵社區衛生室醫生彭潤之背著藥箱,拿著一疊防控疫情的宣傳資料走出了衛生室。
  • 寧波大叔曾經連走路都困難,現在卻是騎行比賽冠軍!他的秘訣就是每天…
    上午在戶外騎行,下午在健身房練器械,晚上在遊泳館遊泳,堅持兩年後,人體會發生什麼變化?65歲的方信根發現,這樣兩年鍛鍊下來,他不僅頸椎腰椎病、高血脂的老毛病好了,大肚腩不見了,人也「逆生長」了。醫生建議我手術治療,但我怕落下後遺症。」醫生建議他,如果想要保守治療,可以試試遊泳,可能會對病情有緩解作用。兩年前,他踏進了北侖區遊泳中心,開始了遊泳健身之路。「遊泳兩個月後,感覺頸椎、腰椎不像以前那麼疼了,走路也利索了許多。」於是,他開啟了「打卡」之路,「除了閉館,幾乎365天全泡在遊泳館裡鍛鍊。」
  • 防疫暖新聞|虎門一市民每天自製紅糖薑茶送抗疫一線
    連日以來,在虎門太平高速路口出口附近,路過的市民都會看到這樣暖心一幕:剛下高速的車主們,一線工作人員在測量體溫、登記信息時,旁邊就會有一位女子為他們遞上暖心的紅糖薑茶。這位主動送薑茶的市民叫張海麗,是一名普通的催乳師。
  • 「爸爸帶3歲娃騎行去三亞」後續:4002公裡!騎行57天!抵達終點
    爸爸帶3歲娃騎行去三亞》後續4002公裡!騎行57天!抵達終點給孩子上了一堂在路上的「啟蒙課」休整後,羅新華帶著高高又出發。高高好奇地看看路邊田野中的牛。受訪者供圖還記得三湘都市報曾經報導的帶兒子高高「騎行萬裡路」的株洲爸爸羅新華嗎?(詳見10月26日A06《行萬裡路!爸爸帶3歲娃騎行去三亞》)11月27日,是45歲的羅新華帶著3歲的兒子高高從株洲出發後萬裡行的第57天,他們抵達了本次騎行的終點站海南三亞,全程共騎行了4002公裡。
  • 每天站12小時登記人員進出 00後女生返鄉主動當防疫志願者:生命雖...
    您的位置:龍虎網 &gt新聞中心 > 南京新聞 > 每天站12小時登記人員進出 00後女生返鄉主動當防疫志願者:生命雖有限 可大愛無限
  • 三年來北京鄉村公路大修1600公裡,帶火15條最美鄉村路
    3年來,全市鄉村公路完成大修1600公裡,所有建制村按照「村委會距站點小於2公裡」標準實現通公交,在全國率先全面實現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公交、村村通快遞。從2020年起,全市每年將完成200公裡美麗鄉村路創建。一條條美麗鄉村路,也帶著深山裡的村民過上了新生活。